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中西医结合分册
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中西医结合分册

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中西医结合分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宫剑滨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141045
  • 页数:11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最新修订版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及“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基础编写。每章节均按考试各科目内容,分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指导两部分。题型根据考试要求,采用A1型题和B1型题。
《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一本通 中西医结合分册》目录

第1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

第二节 精气学说 3

第三节 阴阳学说 4

第四节 五行学说 9

第五节 五脏 15

第六节 六腑 24

第七节 奇恒之腑 28

第八节 精气血津液神 29

第九节 经络 37

第十节 病因 44

第十一节 发病 52

第十二节 病机 55

第十三节 防治原则 60

第2章 中医诊断学 65

第一节 绪论 65

第二节 问诊 66

第三节 望诊 75

第四节 望舌 84

第五节 闻诊 89

第六节 脉诊 92

第七节 按诊 98

第八节 八纲 100

第九节 病性辨证 104

第十节 脏腑辨证 110

第十一节 六经辨证 123

第十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126

第十三节 三焦辨证 127

第3章 中药学 129

第一节 药性理论 129

第二节 中药的配伍 131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132

第四节 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134

第五节 解表药 135

第六节 清热药 143

第七节 泻下药 155

第八节 祛风湿药 159

第九节 化湿药 163

第十节 利水渗湿药 166

第十一节 温里药 170

第十二节 理气药 174

第十三节 消食药 177

第十四节 驱虫药 179

第十五节 止血药 181

第十六节 活血祛瘀药 185

第十七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192

第十八节 安神药 198

第十九节 平肝息风药 201

第二十节 开窍药 206

第二十一节 补虚药 209

第二十二节 收涩药 221

第二十三节 攻毒杀虫止痒药 226

第二十四节 拔毒化腐生肌药 227

第4章 方剂学 230

第一节 总论 230

第二节 解表剂 233

第三节 泻下剂 239

第四节 和解剂 244

第五节 清热剂 248

第六节 祛暑剂 257

第七节 温里剂 258

第八节 补益剂 263

第九节 固涩剂 274

第十节 安神剂 277

第十一节 开窍剂 279

第十二节 理气剂 281

第十三节 理血剂 286

第十四节 治风剂 293

第十五节 治燥剂 298

第十六节 祛湿剂 302

第十七节 祛痰剂 309

第十八节 消食剂 312

第十九节 驱虫剂 315

第二十节 涌吐剂 316

第5章 针灸学 317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317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20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322

第四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323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325

第六节 手太阴肺经、穴 328

第七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 330

第八节 足阳明胃经、穴 332

第九节 足太阴脾经、穴 335

第十节 手少阴心经、穴 337

第十一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 339

第十二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 341

第十三节 足少阴肾经、穴 344

第十四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 346

第十五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 348

第十六节 足少阳胆经、穴 350

第十七节 足厥阴肝经、穴 352

第十八节 督脉、穴 354

第十九节 任脉、穴 356

第二十节 常用奇穴 358

第二十一节毫针刺法 359

第二十二节 常用灸法 362

第二十三节 其他针法 363

第二十四节 治疗总论 364

第二十五节 头面躯体痛证 370

第二十六节 内科病证 373

第二十七节妇、儿科病证 379

第二十八节 皮外骨伤、五官科病证 381

第6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386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386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386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392

第三节 肺炎 397

第四节 肺结核 403

第五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410

第六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15

第七节 慢性呼吸衰竭 420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425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 425

第二节 心律失常 430

第三节 心脏骤停 435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 437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41

第六节 心绞痛 442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 447

第八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52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455

第一节 慢性胃炎 455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458

第三节 胃癌 461

第四节 肝硬化 464

第五节 原发性肝癌 467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 469

第七节 上消化道出血 473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475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475

第二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479

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 482

第四节 尿路感染 487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491

第五单元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497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497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500

第三节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503

第四节 白血病 505

第五节 急性白血病 506

第六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510

第七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12

第六单元 代谢内分泌疾病 515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515

第二节 糖尿病 520

第三节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525

第七单元 风湿性疾病 529

第一节 风湿热 529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 533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536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539

第一节 癫? 539

第二节 急性脑血管病 542

第九单元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549

第一节 急性中毒总论 549

第二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552

第三节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554

第十单元 内科常见危重症 556

第一节 休克 556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562

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 565

第四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569

第7章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573

第一节 绪论 573

第二节 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575

第三节 无菌术 580

第四节 麻醉 584

第五节 体液与营养代谢 590

第六节 输血 599

第七节 休克 603

第八节 围手术期处理 607

第九节 重症救治与监测 612

第十节 疼痛与治疗 617

第十一节 内镜、腔镜及显微、移植技术 619

第十二节 外科感染 621

第十三节 损伤 627

第十四节 肿瘤 640

第十五节 急腹症 649

第十六节 甲状腺疾病 658

第十七节 乳腺疾病 662

第十八节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666

第十九节 门静脉高压 671

第二十节 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675

第二十一节 腹外疝 677

第二十二节 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681

第二十三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684

第二十四节 肛门直肠疾病 693

第二十五节 周围血管疾病 697

第8章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704

第一节 绪论 704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705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708

第四节 妊娠生理 715

第五节 孕期监护与保健 719

第六节 正常分娩 723

第七节 正常产褥 728

第八节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730

第九节 诊断概要 731

第十节 治法概要 735

第十一节 妊娠病 738

第十二节 妊娠合并疾病 753

第十三节 产时病 760

第十四节 产时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 766

第十五节 常见产时并发症 767

第十六节 产后病 771

第十七节 常见产后并发症 775

第十八节 外阴色素减退及外阴瘙痒 777

第十九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780

第二十节 月经病 786

第二十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796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804

第二十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807

第二十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与发育异常 810

第二十五节 不孕症 812

第二十六节 盆腔淤血综合征 816

第二十七节 计划生育 818

第二十八节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 822

第二十九节 妇产科常用手术 825

第9章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827

第一节 儿科学基础 827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 838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 840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 844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 848

第六节 泌尿系统疾病 853

第七节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857

第八节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861

第九节 造血系统疾病 862

第十节 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 864

第十一节 营养性疾病 873

第十二节 感染性疾病 879

第十三节 寄生虫病 891

第十四节 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892

第十五节 中医相关病证 895

第10章 药理学 901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901

第二节 拟胆碱药 903

第三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 905

第四节 抗胆碱药 906

第五节拟肾上腺素药 908

第六节 抗肾上腺素药 911

第七节 镇静催眠药 913

第八节 抗癫?药 914

第九节 抗精神失常药 915

第十节 抗帕金森病药 916

第十一节 镇痛药 917

第十二节 解热镇痛药 919

第十三节H受体阻滞药 920

第十四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921

第十五节 抗高血压药 922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 926

第十七节 抗慢性心力衰竭药 927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 929

第十九节 血液系统药 932

第二十节 消化系统用药 934

第二十一节 呼吸系统药 935

第二十二节 糖皮质激素 937

第二十三节 抗甲状腺药 939

第二十四节 降血糖药 940

第二十五节 合成抗菌药 942

第二十六节 抗生素 944

第二十七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949

第二十八节 抗结核病药 950

第11章 诊断学 952

第一节 症状学 952

第二节 问诊 962

第三节 体检诊断 963

第四节 实验诊断 1000

第五节 心电图诊断 1028

第六节 影像诊断 1033

第七节 病历与诊断方法 1046

第12章 传染病学 1050

第一节 传染病总论 1050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1056

第三节流行性出血热 1062

第四节 艾滋病 1067

第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070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74

第七节 伤寒 1078

第八节 细菌性痢疾 1082

第九节 霍乱 1086

第十节 消毒与隔离 1088

第13章 医学伦理学 1092

第一节 绪论 1092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095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099

第四节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1103

第五节 医患关系道德 1109

第六节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 1114

第七节 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 1119

第八节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1122

第九节 生命伦理学 1124

第14章 卫生法规 1130

第一节 卫生法 1130

第二节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1132

第三节 执业医师法 1134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 1138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 1144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150

第七节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155

第八节 中医药条例 1159

第九节 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卫生行业作风建设 116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