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晓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97423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的主干教材。本书共有15章,内容涉及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支出理论与主要支出项目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体系、税收理论与税制、政府债务、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宏观经济长短期中财政政策的运用等。本书的编写力求规范、准确和简洁,既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也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吸收反映我国当代财政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了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相关知识及对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每章均有学习目标、专栏、小结、思考题以及提供进一步阅读的文献资料和参考资料。本书适合于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以作为经管类人员培训或其他人员了解财政的参考读物。
《财政学》目录

1导论 1

本章学习目标 1

1.1社会为什么需要政府 1

1.1.1想象一个没有政府的经济 2

1.1.2混合经济的缘由 5

1.1.3混合经济中的政府 6

1.2政府活动与财政学主题 9

1.2.1理解政府活动 10

1.2.2财政学主题 11

1.3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概览 13

1.3.1政府财政收支活动 13

1.3.2政府财政收支规模 14

1.3.3政府财政收支结构 17

1.4评价财政收支活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21

1.4.1机械论 22

1.4.2有机论 23

1.4.3两种价值观的进一步分析 24

本章小结 25

重要概念 25

思考题 25

进一步阅读文献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6

2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27

本章学习目标 27

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7

2.1.1为什么要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7

2.1.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概念 30

2.1.3一个例子 30

2.2实证分析工具 32

2.2.1实证数据的取得 32

2.2.2数据与观点的运用 35

2.3规范分析工具 38

2.3.1帕累托标准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39

2.3.2福利的衡量 46

2.3.3标准的选择 51

2.3.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52

本章小结 54

重要概念 54

思考题 55

进一步阅读文献 55

参考文献 55

3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问题 56

本章学习目标 56

3.1公共决策特征与公共决策要素 57

3.1.1公共决策与私人决策 57

3.1.2公共决策要素 59

3.2公共决策原则 61

3.2.1一致通过原则 61

3.2.2多数票原则 63

3.2.3互投赞成票 65

3.2.4中间投票人定理 67

3.2.5阿罗不可能定理 68

3.3公共决策参与人动机分析 69

3.3.1政治家动机 69

3.3.2选民动机 71

3.3.3特殊利益集团动机与寻租行为 73

3.3.4官僚动机及行为 75

3.3.5专家与媒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78

重要概念 78

思考题 78

进一步阅读文献 79

参考文献 80

4公共产品 81

本章学习目标 81

4.1什么是公共产品? 81

4.1.1公共产品的概念与性质 81

4.1.2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数学形式 82

4.1.3混合产品 83

4.1.4进一步的说明 83

4.2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与机制 84

4.2.1垂直加总与萨缪尔森条件 84

4.2.2与私人产品有效率提供条件的比较 88

4.2.3关于公共产品有效率提供的进一步讨论 88

4.3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 89

4.3.1关于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的几点说明 90

4.3.2关于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92

4.4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 93

本章小结 95

重要概念 95

思考题 95

进一步阅读文献 96

参考文献 96

5外部性 97

本章学习目标 97

5.1外部性的本质 97

5.1.1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 97

5.1.2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关系 98

5.2外部性的经济分析 99

5.2.1负外部性 99

5.2.2正外部性 100

5.3外部性的私人对策 101

5.3.1科斯定理 101

5.3.2合并 104

5.3.3社会习俗 104

5.4外部性的公共对策 105

5.4.1庇古税 105

5.4.2规制 105

5.4.3排污许可证 106

5.5共有资源与公地的悲剧 108

本章小结 109

重要概念 110

思考题 110

进一步阅读文献 110

参考文献 110

6公共支出理论 112

本章学习目标 112

6.1公共支出概述 113

6.1.1公共支出的概念 113

6.1.2公共支出的分类 114

6.1.3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 120

6.2公共支出的规模 121

6.2.1公共支出规模增长趋势 121

6.2.2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 124

6.3公共支出控制 127

6.3.1公共支出的总量控制 128

6.3.2公共支出的结构控制 129

6.3.3公共支出控制的方法 131

本章小结 133

重要概念 133

思考题 133

进一步阅读文献 133

参考文献 134

7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135

本章学习目标 135

7.1教育支出 136

7.1.1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理论依据 136

7.1.2我国教育支出分析 139

7.1.3进一步思考 144

7.2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145

7.2.1政府介入基础设施的原因 145

7.2.2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范围及介入方式 146

7.2.3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分析 151

7.2.4进一步思考 152

7.3社会保障支出 154

7.3.1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由 154

7.3.2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及筹资模式 156

7.3.3社会保障对经济行为人的影响分析 158

7.3.4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160

本章小结 163

重要概念 164

思考题 164

进一步阅读文献 165

参考文献 165

8成本——收益分析 167

本章学习目标 167

8.1私人部门成本——收益分析 168

8.1.1现值 169

8.1.2成本——收益分析的评价标准 170

8.2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 173

8.2.1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成本——收益分析的不同 173

8.2.2公共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的步骤 174

8.2.3社会贴现率的选择 178

8.3公共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案例 179

8.3.1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179

8.3.2公路扩建的成本——收益分析 182

8.3.3成本——收益分析的进一步讨论 185

本章小结 187

重要概念 188

思考题 188

进一步阅读文献 188

参考文献 188

9公共收入概论 190

本章学习目标 190

9.1税收 190

9.1.1税收的特征与功能 190

9.1.2税收要素 192

9.2其他收入 196

9.2.1公共收费 196

9.2.2罚没收入 197

9.2.3公债收入 197

9.2.4国有资产收入 197

9.2.5通货膨胀税 199

9.3按预算科目划分的政府收入体系 199

本章小结 200

重要概念 201

思考题 201

进一步阅读文献 201

参考文献 201

10税收理论 202

本章学习目标 202

10.1税收与公平 202

10.1.1受益原则 203

10.1.2支付能力原则 203

10.2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205

10.2.1税收的转嫁 205

10.2.2税收的归宿 206

10.2.3商品税的转嫁与归宿 207

10.2.4利润税的转嫁与归宿 211

10.2.5个人所得税的转嫁与归宿 211

10.2.6税收归宿与资本化 212

10.2.7税收转嫁与归宿和收入再分配 213

10.3税收与效率 213

10.3.1超额负担的衡量 214

10.3.2税收超额负担与需求曲线 218

10.3.3税制运行成本 220

10.4最优税收 224

10.4.1最优商品税 224

10.4.2最优所得税 226

10.4.3评价税制的标准 229

本章小结 229

重要概念 230

思考题 230

进一步阅读文献 231

参考文献 231

11税收制度 232

本章学习目标 232

11.1税制概论 233

11.1.1税收制度的组成结构与发展 233

11.1.2中国的税制改革:简要的历史回顾 235

11.2商品税类 238

11.2.1商品税类:对象和特点 239

11.2.2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240

11.3所得税类 245

11.3.1企业所得税 246

11.3.2个人所得税 247

11.3.3社会保障税 248

11.4其他税类 250

11.4.1财产税类 250

11.4.2资源税类 251

11.4.3特定目的税 252

本章小结 253

重要概念 254

思考题 254

进一步阅读文献 254

参考文献 254

12公共债务 255

本章学习目标 255

12.1公债的概念、特征与种类 256

12.1.1公债的概念界定 256

12.1.2公债的“三性”特征 257

12.1.3公债的种类分析 259

12.2公债负担理论 262

12.2.1公债负担的三种情形 263

12.2.2公债负担限度的理论解释 267

12.2.3公债负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其衡量指标 268

12.3中外各国公债的规模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269

本章小结 273

重要概念 273

思考题 274

进一步阅读文献 274

参考文献 274

13政府预算 275

本章学习目标 275

13.1政府预算概述 276

13.1.1政府预算的含义 276

13.1.2政府预算的原则 277

13.1.3政府预算的形式 278

13.1.4政府预算体系 282

13.1.5我国的政府预算程序 285

13.2国家金库 288

13.2.1国库的类型 288

13.2.2国库的职责 289

13.2.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289

13.2.4我国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291

本章小结 294

重要概念 295

思考题 295

进一步阅读文献 295

参考文献 295

14政府间财政关系 296

本章学习目标 296

14.1政府间职能分工与支出划分 296

14.1.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 297

14.1.2收入再分配职能的分工 299

14.1.3宏观经济稳定职能的分工 300

14.1.4政府间支出划分 301

14.2政府间收入划分 302

14.2.1税收划分的三种方式 303

14.2.2税种划分的原则 303

14.3政府间转移支付 305

14.3.1转移支付存在的理由 305

14.3.2转移支付的类型及经济效应 307

14.4我国的财政体制 311

14.4.1分级包干财政体制 311

14.4.2分税制财政体制 314

本章小结 316

重要概念 316

思考题 316

进一步阅读文献 317

参考文献 317

15财政政策 318

本章学习目标 318

15.1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 318

15.2财政政策与短期需求管理 320

15.2.1总需求 320

15.2.2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 320

15.2.3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器 321

15.2.4政策乘数 321

15.2.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 324

15.3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变:1988—2009年 326

15.3.1第一阶段(1988—1992年) 326

15.3.2第二阶段(1993—1997年) 326

15.3.3第三阶段(1998—2003年) 327

15.3.4第四阶段(2003—2008年) 327

15.3.5第五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 328

15.4财政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329

15.4.1经济增长的源泉 329

15.4.2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 329

本章小结 330

重要概念 330

思考题 330

进一步阅读文献 331

参考文献 331

名词解释 33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