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武器的悖论  武器装备伦理研究
武器的悖论  武器装备伦理研究

武器的悖论 武器装备伦理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甫生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5742
  • 页数:450 页
图书介绍:武器,作为处理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关系的极端手段,不能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人类社会约束武器装备研制和使用的伦理观念、原则和规范,就是武器装备伦理。本书系统研究了古今中外各种有关武器装备的伦理观念和学说,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国际环境背景下的武器装备伦理和道德责任。
《武器的悖论 武器装备伦理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武器装备伦理研究的对象 28

第一节 武器装备伦理是研究武器装备研制和使用的道德约束的学科 29

第二节 武器装备伦理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9

第三节 研究武器装备伦理的意义 50

一 拓展伦理学的研究领域 50

二 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充分作好舆论战的准备 52

三 取得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各种创制、宣传战争法规和战争伦理、武器装备伦理规范的活动的话语权 53

第二章 武器装备伦理与武装冲突法 57

第一节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58

第二节 武装冲突法的概念及其范围 62

第三节 战争法更像战争伦理 64

第四节 制裁体制的缺失妨碍战争伦理向法的提升 69

第三章 地域性武器装备伦理规范的形成 81

第一节 地域性武器装备伦理规范形成的条件 82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地域性武器伦理规范 86

一 天子有使用武力的绝对权力 86

二 动武必须是正义的 87

三 使用武力要有正当的理由 89

四 使用武力是解决争端的最后手段 91

五 要征战有时 91

六 交战中对武器使用的某些限制 91

七 不杀害俘虏 92

八 爱护敌国的百姓和财物 93

第三节 其他地域的武器伦理规范 94

一 古代希腊世界的武器伦理规范 94

二 古印度的武器伦理规范 99

第四节 地域性武器伦理规范的特点 101

一 规范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101

二 武器伦理规范约束的地域性 101

三 地域性武器伦理规范的内容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 102

四 地域性武器伦理规范约束力较弱 102

第四章 准国际性武器装备伦理规范的形成 103

第一节 近代武器装备伦理形成的条件 103

一 近代西方国际关系的形成 104

二 火器取代了冷兵器 105

三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 106

四 战争规模空前增大 107

五 战争伦理在世界局部范围内觉醒 108

第二节 准国际性武器装备伦理的原则与规范 109

一 具体化了正义战争概念 109

二 从肯定国家有诉诸武力的绝对权利到废弃以武力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112

三 海上私掠船制度的兴起和废止 115

四 禁止对非军事化目标使用武力和限制利用中立国领土进行战争 116

五 禁止交战国在中立国领土上进行战争活动 118

六 限制或禁止中立国在战时对交战国提供庇护和援助 118

七 禁止使用化学武器及其他非人道武器 119

八 对于封锁的武力手段的伦理约束 120

九 禁止采用不正当的战争方法 122

十 禁止对战俘使用武力 123

十一 封锁作战的武力攻击必须遵守区别原则 123

第五章 国际武器装备伦理的形成和武器装备伦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26

第一节 国际武器装备伦理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27

一 垄断竞争加速了世界历史形成的进程 127

二 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剧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 128

三 全世界形成了须对武器装备进行伦理约束的共识 133

第二节 国际武器装备伦理的形成 133

一 建立了主持世界正义的机制或体制 134

二 武器装备伦理的原则、规范系统化 136

第三节 武器装备伦理演变的规律性 142

一 武器装备伦理是随着武器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142

二 武器装备伦理的进步是一个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过程 145

三 武器装备伦理是在善与恶的矛盾斗争中发展的 147

四 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为价值坐标是武器装备伦理约束力的源泉 153

五 武器装备伦理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制约 155

第六章 武器装备伦理的特征和功能 157

第一节 武器装备伦理的特征 157

一 武器装备伦理是国家的伦理 158

二 武器装备伦理是普世伦理 159

三 武器装备伦理是底线伦理 163

四 武器装备伦理是约束力相对薄弱的伦理 165

第二节 武器装备伦理的功能 168

一 武器装备伦理的扬善抑恶功能 168

二 武器装备伦理的调节功能 170

三 武器装备伦理的认识功能 172

四 武器装备伦理的批判功能 174

第七章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 175

第一节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的作用 175

一 捍卫武器装备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的权威 176

二 促使武器装备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向人们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转化 176

三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对建立与完善武器装备伦理和战争法起着重要作用 177

第二节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的标准 177

第三节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的矛盾 181

一 国家利益或民族利益与人类利益的矛盾 181

二 伦理角度的评价与历史主体价值标准的矛盾 182

三 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世界正义的矛盾 184

第四节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的根据 186

第五节 武器装备伦理评价的方式 192

第八章 武器装备伦理的主要原则 196

第一节 武器装备伦理的基本原则 196

一 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 198

二 人道原则集中回答了武器装备伦理的本质和根本价值 199

三 人道原则支配和贯穿于武器装备伦理体系的其他具体行为规范中 199

第二节 武器装备伦理的主要原则 202

一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 203

二 和平原则 204

三 军事必要原则 207

四 区别性原则 214

五 相称性原则 217

第九章 武器装备伦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 222

第一节 从属于军事必要原则的具体原则 223

一 正当理由原则 225

二 正当目的原则 227

三 合法权威原则 231

四 最后手段原则 235

五 相称性原则 237

第二节 体现区别性原则或相称性原则的伦理规范 239

一 禁止使用属于引起过分伤害和不必要痛苦性质的武器、投射物及作战方法 240

二 禁止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41

三 限制使用不分皂白杀伤的武器 242

四 禁止不分皂白的作战方法 243

五 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作战方法 243

六 禁止攻击、破坏文化财产 244

七 禁止攻击那些有危险力的建筑和装置 244

八 禁止使用雇佣军 245

九 禁止使用对自然环境引起广泛长期而严重损害的作战方法和手段 245

十 禁止攻击平民民防组织,民防人员、建筑物,民用避难所 247

十一 禁止攻击、残害战俘 247

十二 禁止在中立国的领海和国际协定空间使用武力 248

十三 禁止杀害敌方不实际参加战事之人员 248

十四 禁止对处于己方权力之下的敌方公民使用武力、胁迫、虐待和驱逐 248

十五 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 249

十六 不允许两次射击 249

十七 禁止攻击任何敌方医疗设备、医疗单位及其建筑物、器材和人员 249

十八 禁止攻击宗教和文化机构 249

十九 在海战中,禁止攻击伤病员、医院船、医疗单位及其人员、器材、船只 249

二十 在海战中,禁止攻击商船(包括武装商船) 250

二十一 在海战中,禁止攻击不具有军用性质的船只 250

二十二 禁止潜水艇攻击商船,禁止使用潜艇专为破坏通商之用 251

二十三 禁止交战部队在中立国的陆地领土、领水和领空采取敌对行动 251

二十四 禁止外国船舶在无害通过时进行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活动 251

二十五 禁止在天体建立军事基地、设施和工事 252

二十六 不在绕地球轨道放置任何携带核武器或任何其他类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实体,不在天体配置这种武器,也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层空间布置此种武器 252

二十七 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一切核爆炸试验 253

二十八 不得用“平时封锁”来推行强权政治 253

第三节 违背武器装备伦理的道德责任 254

第十章 伦理视阈内的人道主义武力干涉 262

第一节 人道主义武力干涉的概念及其理由 262

第二节 人道主义武力干涉的实践及其伦理困境 265

一 库尔德危机 266

二 美国组建多国部队干涉海地 267

三 美国出兵卷入索马里危机 268

四 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 268

第三节 不能笼统地反对一切人道主义干涉 275

一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是绝对物”的反思 276

二 卢旺达大屠杀的深刻教训 278

三 国家主权不是绝对的 280

四 人道主义的非武力干涉必须尊重联合国的主导地位 282

第十一章 核武器的伦理追问 284

第一节 核武器是否有合法存在理由 284

第二节 使用核武器是否道德 290

第三节 美苏的核战略为什么不能获得道义力量支撑 301

第四节 核军备控制是否能摆脱道德困境 312

一 争夺强权的国家不愿放弃核武器 317

二 为维护霸主地位而追求绝对核优势 318

三 台湾千方百计研制核武器 320

四 核军备控制严重受挫 321

第十二章 高技术武器的伦理约束 325

第一节 现代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 327

第二节 发展高技术武器的经济可承受原则 332

第三节 精确打击与“零死亡”的战争理念 335

一 精确制导并非武器“慈化” 336

二 非致命武器与零死亡的战争理念 342

第四节 填补武器使用的伦理规范空白 347

一 作战主体多样化既需要界定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也需要对非军人参战做出约束 347

二 作战手段的创新需要对新的作战手段进行伦理约束 349

三 高技术作战手段的运用需要重新界定侵略概念和制定禁止与反对侵略行为的新规定 352

四 不以武力相威胁的原则需要补充新内容 353

五 无人系统参加作战需要建立控制与管理的新规则 355

六 对于高技术战争中的“军事需要”应该重新审视,防止战争带给人类新的更为严重的“不必要的痛苦” 355

第十三章 生物武器、基因武器的伦理评说 358

第一节 历史上最初的生物武器战争 359

第二节 生物武器的自觉研制和使用 361

第三节 生物武器的特征和禁止生物武器的努力 365

第四节 打开基因武器的潘多拉魔盒就是对人类的犯罪 370

第五节 走出研制使用生物武器的伦理困境 373

第十四章 强化“制天权”是祸不是福 378

第一节 太空已成为新战略的制高点 378

第二节 太空武器化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和挑战 381

第三节 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只能导致更不安全 386

第四节 企图掌握太空领域的绝对主导权必然四处树敌 389

第十五章 武器装备研制与科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 394

第一节 武器装备研制是科学工作者智慧的对象化 394

一 科学工作者是高新武器装备技术开发的思想提供者 396

二 科学工作者是新型号武器装备研制的实际启动者 399

三 科学工作者是现役和老旧武器装备技术改造的实际施行者 400

四 科学家在战争中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401

第二节 科学工作者更需要社会正义感和良心 402

第三节 走出武器装备研制的伦理误区 407

第十六章 政治家的决策权与道德责任 426

第一节 政治家战略决策的良心底线 426

第二节 不能对食不果腹的人们行窃 433

一 对他国“行窃”的主要是强权国家 434

二 谁是“最大的死亡出口商” 437

第三节 发展武器装备与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境 440

主要参考文献 4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