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为善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9076776
- 页数:356 页
序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性质和崛起 1
一、认知语言学是一个学派 1
(一)认知语言学的性质 1
(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3
(三)认知语言学的界定 4
二、认知语言学派的理论背景 5
(一)认知语言学的学术渊源 5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7
(三)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9
第二节 语言观和认识论的思辨 11
一、语言观的反思和质疑 11
(一)“天赋性”和“自主性”假说 11
(二)功能主义语言研究取向 12
二、认识论的反思和质疑 14
(一)客观主义认知观 14
(二)经验主义现实论 15
第三节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17
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现状 17
(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兴起 17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19
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思考 22
(一)汉语研究的回顾:“分析”与“整合” 22
(二)理论引进的原则:“借鉴”与“创新” 23
(三)语言事实的解释:“假设”与“实证” 24
(四)语法研究的目标:“解释”和“预测” 25
第二章 类范畴与原型理论 28
第一节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 28
一、经典范畴观的反思 28
(一)经典范畴观的假设 28
(二)经典范畴观的评述 29
二、颜色词范畴的启示 30
(一)基本颜色词及其蕴涵层级 30
(二)汉语基本颜色词的研究 32
三、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3
(一)经典范畴理论的质疑 33
(二)范畴化原型理论的要点 35
四、理想化认知模式 37
(一)理想化认知模式及其类型建构 37
(二)理想化认知模式及其隐喻映射 39
第二节 范畴化与基本层次概念 41
一、自然语言的概念分类及系统性 41
(一)基本层次范畴的属性 41
(二)词汇范畴化的层级系统 43
二、范畴层次与词语组配的选择性 45
(一)范畴层次与韵律形式 45
(二)词语组配与优选规则 48
第三节 家族相似性与多义范畴 50
一、多义范畴的认知基础 51
(一)Lakoff的“辐射状范畴”解释 52
(二)Taylor的“语义链”解释 54
(三)Langacker的“网络模型”解释 55
二、汉语多义范畴的研究 56
(一)词义引申的传统研究 56
(二)词义引申的认知解释 59
第三章 语言客体范畴化:词类范畴 64
第一节 词类范畴的界定及其非同质性 65
一、词类范畴的非同质性 65
(一)同类词的句法表现差异 66
(二)同类词的话语功能差异 67
二、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69
(一)词类属性及范畴化的依据 69
(二)汉语词类及范畴化的策略 71
第二节 词类功能的转移及其非范畴化 74
一、词类功能的认知解释 74
(一)词类范畴的功能认知观 74
(二)汉语词类功能的再认识 76
二、词类功能的非范畴化 79
(一)动名互转与概念转喻 79
(二)名形转类的语义基础 85
(三)形容词的动态情状 90
(四)派生词的功能变异 93
第四章 语言客体范畴化:句法范畴 97
第一节 汉语句法语义范畴的新发现 98
一、“有界”和“无界” 98
(一)数量词对句法结构的制约 98
(二)“事件动词”与“活动动词” 99
(三)“事件句”与“非事件句” 102
二、“有定”和“无定” 103
(一)名词性成分与“定指/不定指”的关联性 104
(二)“句法结构赋义规律”与词汇标记形式 105
三、“及物性”范畴 108
(一)“及物性假说”与动词范畴的原型性等级 108
(二)“连动式”与动词性成分的及物性差异 109
四、“可别度”范畴 111
(一)“可别度领先”与汉语语序 112
(二)“可别度领先”与语序共性 115
第二节 汉语功能词范畴的再界定 116
一、结构标记的功能同一性 116
(一)结构标记“的”的功能分析 117
(二)结构标记“的”的认知解释 119
二、唯补成分的建类相关性 121
(一)唯补成分的范畴界定 121
(二)唯补成分的语法特点 122
三、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123
(一)弱化连词的功能变异 123
(二)连词弱化的认知动因 124
四、框式介词的语义抽象度 126
(一)语义抽象度分级理论与汉语介词 126
(二)介词语义抽象度与范域的相关性 127
五、表物状量词的认知依据 128
(一)表物状量词的选择依据 129
(二)变量超值与量词选择 131
第五章 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 132
第一节 概念隐喻与句法相似性 132
一、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132
(一)传统隐喻观的反思 132
(二)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 134
(三)Reddy及其“导管隐喻” 135
二、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137
(一)概念构筑与结构隐喻 137
(二)人体经验与方位隐喻 139
(三)属性认知与本体隐喻 141
三、概念隐喻与汉语研究 143
(一)概念域之间的隐喻投射 143
(二)隐喻概念之间的不平行性 147
第二节 概念转喻与语义相关性 150
一、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150
(一)概念转喻的认知本质 150
(二)概念转喻的生成机制 153
二、概念转喻的关联性 154
(一)整体与其部分之间的概念转喻 154
(二)整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概念转喻 156
三、概念转喻与概念转指 159
(一)概念转喻的“认知框架” 159
(二)概念转指的“显著度” 160
第六章 意象图式与凸显原则 164
第一节 意象图式与认知模式 164
一、意象图式理论 164
(一)意象图式的定义 164
(二)意象图式的特征 165
二、Langacker的“意象” 166
(一)意象概念和语义结构 166
(二)意象图式和扫描方式 168
(三)意象识解和汉语研究 171
三、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175
(一)意象图式的本质属性 175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 176
(三)意象图式的转换 179
第二节 焦点、背景与凸显原则 181
一、焦点、背景的理论解析 181
(一)焦点、背景理论的学术渊源 181
(二)焦点、背景理论的定义和特征 183
二、焦点、背景和句子构建 186
(一)焦点、背景和主语、宾语 186
(二)焦点、背景和主句、从句 187
三、焦点、背景和汉语研究 189
(一)凸显原则和结构整合 189
(二)焦点、背景和汉语句式 192
第七章 句法象似性与语言表达式 199
第一节 句法象似性的概念与类型 200
一、语言符号任意性及其反思 200
(一)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原则 200
(二)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反思 202
二、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观 203
(一)Peirce的符号及“象似符” 203
(二)Haiman的结构及“图像象似符” 204
第二节 数量象似动因与语言表达式 206
一、复杂象似动因 206
(一)形态层面的复杂象似性 206
(二)句法层面的复杂象似性 208
二、重叠象似动因 209
(一)实词的重叠象似性 210
(二)构式的重叠象似性 213
第三节 距离象似动因与语言表达式 215
一、形态范畴与距离象似动因 216
(一)语缀及其相对语序 216
(二)联系项及框式介词 218
二、句法范畴与距离象似动因 220
(一)名词短语及“的”的隐现 220
(二)多项定语的排序动因 224
(三)动结构式的认知解释 227
第四节 顺序象似动因与语言表达式 229
一、显性顺序象似动因:时间顺序 230
(一)时间顺序原则(PTS) 231
(二)时间范围原则(PTSC) 232
二、隐性顺序象似动因:范畴顺序 233
(一)序列范畴的自然顺序 233
(二)并列范畴的规约顺序 235
第五节 象似原则与经济原则 237
一、动因竞争机制的类型学解释 237
(一)动因竞争的假设 237
(二)形式功能的统一 239
二、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句法投射 240
(一)短时记忆限度与结构难度 241
(二)语言系统内部的同构效应 243
(三)信息处理过程与同步组块 245
第八章 概念整合与意义构建 248
第一节 概念整合的框架与要素 249
一、概念整合的理论创建 29
(一)概念整合理论的产生 29
(二)概念整合的基本理念 251
二、概念特征与整合要素 251
(一)概念的体验性 252
(二)概念的可变性 252
(三)概念的可整合性 253
三、心理空间与整合框架 254
(一)概念整合原理 254
(二)框架与心智空间 256
(三)整合与认知机制 257
第二节 概念整合的类型与机制 259
一、概念整合的关系压缩 259
(一)关系压缩的概念 259
(二)连通关系的表现 261
二、概念整合的基本类型 265
(一)糅合型整合 265
(二)截搭型整合 2
第三节 概念整合和词语创新 270
一、词语整合的普遍性 270
(一)复合构词与概念整合 270
(二)复合构词与意义创新 272
(三)复合构词的两种类型 273
二、意义构建的规约性 274
(一)词语组配的不对称 274
(二)经验认知的规约性 275
三、概念复合的层级性 277
(一)词语整合的语义基础 277
(二)词语整合的层级分布 282
第九章 构式语法与句法构式 289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要点 289
一、构式语法的理论渊源 289
二、Goldberg的构式语法 291
(一)构式语法的界定 291
(二)构式语法的特点 293
第二节“构式一语块”理论假设 295
一、构式语法理论的评价 296
(一)构式语法理论的贡献 296
(二)构式语法理论的局限 297
二、“构式—语块”理论假设 298
(一)构式语法理论的启示 298
(二)认知层次与语块组模 300
第三节 构式语法与汉语句式研究 305
一、双谓词构式 305
(一)客观层面与典型连动式 306
(二)逻辑层面与非典型连动式 307
(三)认知层面与边缘连动式 308
二、双及物构式 309
(一)“双宾语结构”和“双及物构式” 309
(二)双及物构式及其隐喻引申类型 310
三、处置义构式 313
(一)“把”字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 314
(二)“把”字句表达说话人的视角 315
(三)“把”字句表达说话人的认识 317
四、强调义构式 319
(一)典型“连”字句的构式特征 319
(二)非典型“连”字句的生成机制 321
参考文献 324
后记 355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