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美国的弑母文化  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
美国的弑母文化  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

美国的弑母文化 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隆基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14062109
  • 页数:4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关于美国社会文化心理研究的专著。作者从美国19-20世纪之交的社会以及文化状况出发,运用历史心理研究方法,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文化中各类“杀母”现象和研究的内容,作者认为美国的“杀母”文化现已成为今日美国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它着重挖掘美国社会人性中的阴暗面与非理性成分,显示出与基督教背道而驰的世俗化潮流。本书大量运用美国大众文化、电影、小说、心理学学说、性别理论等材料,予以生动的诠释,观点鲜明。为人们认识美国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上一篇:学会谈判下一篇:中国人气质
《美国的弑母文化 20世纪美国大众心态史》目录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美国:黄色祸害、白色大愿和男性危机 2

1 世纪末文明的转型危机 2

2 世纪之交的时代里程碑 3

3 时代精神的聚焦:老罗斯福 6

4 作为新边疆的太平洋 7

5 “黄祸论”成为时代话语 9

6 帝国主义文明与男子汉气概 13

7 原野的理想和神经衰弱气质 16

8 野性的呼唤 21

9 世纪之交的男性焦虑 23

10 神经衰弱成为时尚病 27

11 神经衰弱与阳刚隳沉的梦魇 32

12 白色人种的大愿望 34

第二章 现代文明的困境? 43

1 女人:物种的守成者 43

2 男女教育分途说 44

3 建立美国童子军的路线斗争 47

4 比现代文明危机更深层的因素 52

第三章 尼采式超人论与仇母情结 58

1 尼采与他妈妈来自不同的“国度” 58

2 怀宁格:男与女=灵与肉 62

3 劳伦斯和妈妈划清界限的《宣言》 69

4 门肯如何“捍卫”妇女 79

5 怀利对“大妈咪主义”的鞭笞 85

6 超人与母亲 91

第四章 美国性别的两极化 93

1 性别观:从生理到心理 93

2 弗洛伊德话语的来临 97

3 苏理文的“杜鹃窝情结” 99

4 将性别暧昧与精神病混为一谈 100

5 性别作为一种角色、一种认同 105

6 美国性别教条的形成 108

第五章 世纪中期:性别角色的严重危机 112

1 性别角色论在大众想象里的掠影 112

2 不称母职的阳具型女人 117

3 宜家宜室的女性型女人 120

4 女性成长的歧途 122

5 美国电影把阳具型女人漫画化 127

6 理论的修正与戏剧化效果 130

7 妇女非女性化面貌之蜕变 133

第六章 山雨欲来:杀母幻想之前奏曲 137

1 人类堕落之源:夏娃 137

2 女性意象的一分为二 141

3 “与敌同眠”(男性版) 145

4 谴责妈妈缺乏爱心 149

5 父母子的“三角”是永恒的吗? 152

6 从杀父娶母过渡到杀母 156

第七章 60年代:“杀母”的经典著作时期 164

1 妈妈是成长的绊脚石 164

2 异性恋还是同性恋? 166

3 妈妈居高临下的威胁 168

4 被妈妈宰制的“小丈夫” 169

5 灵魂被妈妈占据的犯罪型人格 173

6 划时代的经典杰作《惊魂记》 175

7 “杀母”成为时代精神 180

8 攻击母亲成了“八股” 188

第八章 战后女权意识的初步:杀母 193

1 “杀母”作为一种共识 193

2 妈妈对女儿的宰制 195

3 母亲与女人角色的抵牾 199

4 “妈妈/家庭主妇”的病态学 203

5 炮轰家庭主妇角色 205

6 史德福妻子”症候群 210

7 口腔欲望之压抑与吃食错乱症 212

8 性成长的政治 215

9 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政治 218

第九章 女性主义如何重建“母亲” 222

1 男性的成长:断裂与异化 222

2 80年代的“母亲”热 227

3 女性的传承:联结与关怀 230

4 电影故事里的女性思维 233

5 连续性与个体化的矛盾 235

6 女性化与东方化 239

第十章 言不由衷的母女亲和论 243

1 离家的喜悦 243

2 《通灵女士》里的母女情仇 246

3 对“最亲爱的妈咪”口诛笔伐 252

4 弗朗西丝的苦难 259

5 母女关系之妖魔化 265

第十一章 杀父杀母的心理倒影:杀子 269

1 战后婴儿潮世代 269

2 魔童文类系谱学之滥觞 270

3 愤怒世代之“街头的狂野” 275

4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世代自身遭否定 278

5 魔童文类的里程碑:《罗斯玛丽的婴儿》 280

6 魔童文类的经典著作时代 282

7 魔童文类随时代递嬗 284

8 恐惧身体被侵犯与对人身自由的执著 287

第十二章 失去的地平线:爱欲化的人生早期 294

1 个体心理成为整体文化的图式 294

2 对人生早期爱憎的双重情感 297

3 性解放狂飙时代的号手:马尔库塞 300

4 母亲与人生早期 309

5 性的乌托邦及其变质 312

6 诺曼·布朗的性组织解散论 315

7 不再有分离的夏娃 320

8 揭橥多样相变态的文艺里程碑 323

9 母亲与死亡 326

10 远在天边的“东方” 332

第十三章 自我疆界之捍卫:歼灭“狂慕者” 334

1 忠实的信徒之原型 334

2 由恐惧妈妈到恐惧“狂慕者” 336

3 人格不独立等同“人我界限不明朗” 341

4 窃取他人认同的人 344

附录 第一章 美国人如何论说中国人的“性” 348

1 20世纪中期的一场“中国人性格”的研究 348

2 把人格当做文化的转喻 349

3 中国式的人生早期 351

4 中国人“性别角色”的倒错 352

5 美国研究者透露的“阉妈恐惧症” 354

6 藐视被动与恐惧“被耗尽” 358

附录 第二章 美国人如何论说中国人的“暴力” 358

1 爸爸缺了席的“父权社会” 362

2 中国式人格的攻击能力受损毁 363

3 把被动与被虐狂性别化 367

4 缺乏性与暴力的人格乃“非美国式”的 369

5 美国大众文化把东方人塑造成“第三性” 375

附录 第三章 美国大众文化里的男性杀父幻想 385

1 国王必死 385

2 浪子回头 389

3 比上一代道德上更优胜 393

4 谨防爸爸陷阱 400

5 抵制上一代的杀子图谋 405

6 爸爸对儿子的心理摧残 411

7 父权的解构 416

8 男儿本色的颠覆 419

9 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 422

附录 第四章 杀母意识渗入美国的犯罪学思维 425

附录 第五章 后经典时代“杀母”的成语化(至20世纪末) 430

1 历久不衰的犯罪型人格 430

2 自私的母爱 443

3 母爱杀人 447

4 缺乏“母爱”亦会引发杀机? 449

5 真实案件还是戏剧化? 450

6 影片《迷离布局》 454

7 母子关系总是负面的 456

8 重父轻母意识 458

9 同性恋、乱伦、性侵犯与童年受虐 460

附录 第六章 后经典时代“杀母”的成语化(进入21世纪后) 467

1 时代、潮流在变,杀母依旧 467

2 母亲与病态杀手结下不解缘 469

3 《鬼影人》的个案研究 473

4 《割破的伤口》的个案研究 475

5 “杀母”接近尾声,还是已全球化? 480

6 异军突起:产后忧郁与门乔森症 4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