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戴国煇文集  6  台湾史探微  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
戴国煇文集  6  台湾史探微  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

戴国煇文集 6 台湾史探微 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国煇著
  • 出 版 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573245868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
《戴国煇文集 6 台湾史探微 现实与史实的相互往还》目录

1 晚清与日帝时期台湾史 1

1.1 晚清期台湾的社会经济——并试论如何科学地认识日帝治台史 3

1.2 晚清期台湾农业的概貌——藉日本密探及外交官等报吿之剖析 61

1.3 雾社抗日蜂起与高砂义勇队 83

1.3.1 我与雾社抗日事件及高砂义勇队的研究 83

1.3.2 试论高砂义勇队在日据时期台湾史的定位 85

1.4 对待东邻日本的态度——知日为上,亲日次之,仇曰扬弃,嫌日不必,媚日该止 91

2 二·二八事变絮语 139

2.1 二·二八事变资料的访求与整理 141

2.2 以客观、理性的学术立场看二·二八 144

2.3 政治狂热与政治悲剧 147

2.4 道歉的政治哲学——二·二八的善后抉择 150

2.5 鉴往知来——事件目击者之一言 157

2.6 为二·二八建碑愼重从事 157

2.7 犠牲人数应可考证,抹平伤口应补偿 158

2.8 对事不对人,恨事不恨人,可恕不可忘 160

2.9 陈仪该不该为鎭压行动负全责 162

2.10 寄望把「二·二八」思想化及历史教训化 163

2.11 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发现——细评二·二八研究报吿 166

2.11.1 政治交代无法抚平伤痕 167

2.11.2 因果解释稍嫌过于简化 169

2.11.3 深度反省方能记取教训 171

附录:我对二·二八事件,有关官方举措的建议及反应 172

(1)给蒋彦士及马树礼先生的建议函 172

(2)我对行政院「台湾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吿的意见表 175

(3)探究「二·二八」如何理出真相——不明朗的应明朗化 178

(4)柯远芬所讲「事变十日记」之可信度,有多少? 179

(5)我对行政院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吿』后之些许期待 180

2.12 抚平「二·二八」的伤痕并不难 181

2.13 道歉之外还须做些什么? 183

2.14 碑文详载史实可昭炯戒 185

2.15 时代留下的课题 186

3 李登辉时代的开幕与挑战 193

3.1 从蒋经国总统的「我已经是台湾人」谈起 195

3.2 我所知道的李登辉先生 200

3.3 一张富于历史意义的「时代肖像」——海外台籍人士之冀待 205

3.4 护农要得法、政策须周全、观念待调整 207

3.5 自世界性大调整中摸索我们的战略性思考框架 208

3.6 在虚构和矫饰消失之后——台湾转型期的社会出路 213

3.7 大家一起来民主——从警政署长的新人事谈起 221

3.8 建构生命共同体共识,和「台湾人出头天」的由来 223

3.9 李总统欲建设台湾为中国文化「新中原」 227

3.10 若千问题有待澄清——我看江八点 229

3.11 以崭新理想面对中国大陆——回应李总统提出的「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主张 230

3.12 在务实外交与大陆政策间须更审愼 233

3.13 台湾人出埃及是一条民主转型之路——因现实政治联想出埃及的概念已出现泛政治化解释,应当予以厘清 235

3.14 自立与共生应是两岸的最佳选择 239

3.15 历史是不可能有断层的,愼思台湾人真正主体性的重建课题——我看香港“回归”并沉思台湾的自觉存在 242

3.16 迈向民主总统李登辉仍多挑战——台湾的公民意识政治素养尙未成熟是李的主要困扰 246

3.17 从柯江会谈看华府的东亚战略思考——华府必先建构好美国、中共、日本的三角关系,才会考虑到台湾,台湾不能有过高的自视误判或 248

3.18 台湾如何在大棋盘上取得发言位置?——走出失衡小三角悲情放眼欧亚大四角争霸 251

3.19 江泽民日本行,大陆若要求其处理二次大战遗留「化武」会否影响联合公报内容値得关切 254

解读 我所认知的戴国焊与他的一本解「结」书——『台湾史研究』的实质价值 25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