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市场准入、制度设计与风险防范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开禁与发展研究
市场准入、制度设计与风险防范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开禁与发展研究

市场准入、制度设计与风险防范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开禁与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少波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4104721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在本书中,我们对如何解决地方政府业已大量存在且仍在继续增加的隐性债务问题的基本建议是,改“堵”为“疏”,尽快修改《预算法》,确立地方政府举债的合法性,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开禁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那么面对都有强烈发债意愿的各级和各个地方政府,究竟“谁有资格发行市政债券”?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来界定发债主体资格,为开禁我国市政债券市场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市场准入、制度设计与风险防范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开禁与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 1

一、相关研究及其不足之处 1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界定与特征 3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界定 3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 7

三、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估算 8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估算的困难 8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初步估算 9

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成因及风险的初步分析 14

(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成因 14

(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 19

五、本章小结 22

第二章 开禁和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理论与经验证据 23

一、地方发行市政债券的理论基础 23

(一)公共产品理论 23

(二)财政分权理论 25

(三)财政分权理论与中国的经济改革 30

二、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供给关系:质和量的考察 32

(一)质的考察:财政分权与转型中的公共产品供给 32

(二)量的考察:财政分权程度与转型中的公共产品供给决定 35

三、隐性债务问题与财政分权的内生性 36

(一)传统理论中外生的财政分权 37

(二)中国经济发展早期财政分权的内生性 38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内生的财政分权变迁 39

四、财政分权与隐性负债关系的理论分析 43

五、财政分权与隐性债务关系的实证研究 47

(一)数据、实证方法与指标选择 47

(二)经验研究结果 49

六、本章小结 52

第三章 开禁和发展市政债券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54

一、引言 54

二、开禁和发展市政债券的必要性分析 56

(一)开禁市政债券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需要 56

(二)开禁市政债券是完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落实地方政府应有事权和财权的需要 57

(三)开禁市政债券是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59

(四)开禁市政债券是减轻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的需要 60

(五)开禁市政债券是分散和化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需要 62

(六)开禁市政债券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 63

三、开禁和发展市政债券的可行性分析 65

(一)开禁市政债券的体制条件分析 65

(二)开禁市政债券的市场条件分析 66

(三)开禁市政债券的技术条件分析 69

四、本章小结 70

第四章 开禁和发展市政债券的制约因素及其消解——兼评中央代发地方债 71

一、开禁市政债券的直接制约因素 71

二、深层的制约因素 71

(一)地方政府事权不清 71

(二)地方政府财权独立性不足 72

(三)地方政府行为的“软约束” 73

三、中央代发地方债券评析 76

四、地方政府公开举债制度安排的初步思路 78

五、关于解禁市政债券的若干顾虑和争议 79

(一)现阶段解禁地方市政债券是否会引发地方政府债务的过度膨胀 79

(二)解禁地方市政债券是否会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80

(三)解禁地方市政债券是否会干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81

六、本章小结 83

第五章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债主体资格评价标准 84

一、相关研究述评 84

二、市政债券发债主体资格评价指标体系 86

(一)指标选取原则 86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88

(三)指标体系的具体构成及说明 89

三、我国35个城市发债主体资格的评价思路 95

(一)发债主体的选择依据 95

(二)样本和数据 96

(三)指标的选择和处理 96

(四)二级指标相对重要性的判定 97

(五)权重的确定和总指数的形成 104

四、我国35个城市发债主体资格的评价标准 105

(一)评价标准的确立 105

(二)35个城市发债主体资格的总体排序 105

(三)35个城市发债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107

五、本章小结 108

第六章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制度设计 109

一、市政债券的发行制度 109

(一)市政债券的发行主体 109

(二)市政债券的发行方式 112

(三)市政债券的发行对象 115

(四)市政债券的发行用途 118

二、市政债券的定价制度 119

(一)新债发行定价模型 119

(二)市政债券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20

(三)我国市政债券发行定价的制度设计 122

(四)市政债券期限结构的设计 127

(五)市政债券的税收待遇 128

三、市政债券的流通制度 129

(一)二级市场交易的基本模式 129

(二)我国市政债券流通市场的制度设计 130

(三)市政债券交易工具的制度设计 133

(四)建立高效统一的托管清算结算系统 136

四、市政债券的偿付制度 137

(一)市政债券偿付方式的制度设计 138

(二)市政债券偿付的资金来源 139

(三)市政债券偿还工作的管理制度 142

五、市政债券的监管制度 143

(一)国外市政债券市场监管经验 144

(二)我国市政债券监管体系的构建 147

六、本章小结 150

第七章 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151

一、开禁市政债券市场面临的风险分析 151

(一)信用风险 151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53

(三)公共风险 155

(四)其他风险 157

二、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度量与发债规模确定 159

(一)市政债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159

(二)市政债券的信用风险度量及发债规模确定:以广州市为例 162

(三)结论 165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灰色评估和预警 165

(一)引言 165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灰色评估理论依据及方法 166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选取及区间设定 167

(四)计算综合聚类系数 170

(五)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172

四、市政债券信用风险控制策略与防范体系 174

(一)市政债券风险的政府监管机制 174

(二)市政债券风险的市场约束机制 176

五、本章小结 184

结束语 185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