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
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

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树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6070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专著,分别从德育由重成圣到重成人,由重知识到重生活,由重外铄到重内生,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由重思维到重实践,由重知道到重体道,由重他律到重自律,由重教到重导,由个人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由非人本到人本化等十一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学校德育应实现的范式转换与走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由重成圣到重成人的转换 10

一、成人:德育之根本 10

(一)历史上德育主张的人的发展的四种取向 10

(二)中国德育的反思 18

(三)成人:德育的基本追求 20

二、使学生成为何种人 24

(一)使学生成人的可能性 24

(二)人的类型 29

(三)成人德育中的“人”之规定性 36

三、成人德育的构想 39

(一)成人关涉的领域 39

(二)成人德育的内容 43

(三)成人的途径 44

(四)引导学生由成人到成圣 47

第二章 由重外铄到重内生的转换 50

一、问题的提出 50

(一)理论依据与借鉴 50

(二)重内生是道德与教育的本意 58

(三)重内生是建立在现代学生观基础之上的 59

(四)重内生是建立在对传统德育理论与实践反思基础上的 59

二、学生德性自主生成的本质、特征与过程 60

(一)生成的界定 60

(二)学生德性生成的特征 63

(三)德性生成的过程 68

三、学生德性自我生成的策略 71

(一)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71

(二)引导学生开展道德探究、体验、交往、实践等活动 72

(三)注重随机教育 74

(四)学生先前经验的利用与改造 75

(五)传统道德学习的转换 75

(六)建立学生德性自我生成的支持系统 81

第三章 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 85

一、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转换的依据 85

(一)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是全面发挥德育功能的要求 85

(二)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是当代社会的现实要求 87

(三)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符合国际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88

(四)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是道德功能转换的必然结果 91

(五)当代德育由重限制到重发展的转换是规范伦理学向德性伦理学转换的要求 92

二、发展性德育的内涵及特征 95

(一)发展性德育的基本规定 95

(二)德性发展的理想追求 100

三、德性发展的内在机制 105

(一)选择与适应 105

(二)认同与同化 107

(三)顺应与超越 108

(四)践行与外显 109

四、发展性德育的实施路径 110

(一)以活动与实践为途径发展学生德性 110

(二)以道德情感教育为突破点发展学生德性 113

(三)在情境和真实的道德事件中发展学生德性 115

(四)规范德育与德性德育的有机统一 118

第四章 由重知识到重生活的转换 123

一、问题的提出 123

(一)知性德育导致德育与生活的脱节 123

(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 128

(三)德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 130

二、当代德育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换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135

(一)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 135

(二)马克思的“生活”理论 140

三、生活与生活德育的界定 142

(一)生活的含义 142

(二)生活的类型 142

(三)生活德育的界定 150

四、生活德育的基本构想 151

(一)生活德育的目的:为了学生更好更道德地生活 151

(二)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 154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 154

(四)生活的重构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改造 157

(五)生活世界教育与科学世界教育的整合 158

(六)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超越现实生活 159

第五章 由重“知道”到重“体道”的转换 160

一、问题的提出 160

(一)德育由重“知道”到重“体道”的转换是基于对知性德育的反思而提出的 160

(二)体验、体验德育体现了当今世界各国德育的发展趋势 162

(三)体验是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途径 165

二、体验概念的基本界定 168

(一)体验的内涵 168

(二)体验的特征 173

(三)体验的生成机制 176

三、体验德育的实施 184

(一)体验德育的特征 184

(二)德育体验的类型 187

(三)德育体验的内容 189

(四)德育体验的形式 190

第六章 由重思维到重实践的转换 197

一、问题的提出 197

(一)实践德育是基于克服思维德育弊端的需要提出的 197

(二)注重实践是中西方德育思想中一种重要理念,实践德育的提出旨在弘扬德育思想重视实践的传统 199

(三)实践德育是基于对当前德育理论的反思提出的,旨在克服这些德育理论的缺陷 202

(四)实践德育是在透析我国德育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 204

(五)实践是道德和道德教育本质的必然的要求,实践德育的提出旨在恢复道德教育的本真面目 205

(六)实践是学生德性形成的根本机制和途径 205

二、实践德育中“实践”概念解读 208

三、实践德育的实施 213

(一)德育目标的实践性 213

(二)德育内容的实践性 215

(三)德育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性 216

(四)德育评价的实践性 218

四、对现实德育中“实践”的超越与创新 220

(一)对现实德育中的“实践”的反思 220

(二)对现实德育中的“实践”的超越与创新 221

第七章 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 226

一、问题的提出 226

(一)相关学科理论的启迪 226

(二)德育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是基于对接收式德育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 232

(三)德育由重接收到重接受的转换是基于对现实德育实践的反思而提出的 234

二、德育接受的概念解读 237

(一)接受概念的一般分析 237

(二)德育接受的含义与特征 237

(三)德育接受与接收的根本区别 242

三、德育接受的阶段 245

(一)反应 245

(二)接收 245

(三)理解 246

(四)抉择 247

(五)认同 249

(六)信奉 250

四、德育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 251

(一)接受主体的主观因素 252

(二)德育信息传递主体的因素 256

(三)德育方法 258

(四)德育内容的自身特性 259

(五)社会环境因素 260

五、德育接受因素的优化 261

(一)德育接受主体的优化 261

(二)德育接受客体的优化 264

(三)德育方法的优化 265

(四)接受环境的优化 267

第八章 由重他律到重自律的转换 269

一、当代德育由重他律到重自律转换的提出 269

(一)自律德育是克服传统德育弊端的需要 269

(二)自律德育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吁求 270

(三)道德与自律的关系呼唤自律德育 271

(四)网络社会渴求自律德育 272

(五)自律德育是对中国传统自律与自律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74

二、自律与自律德育的界定 275

(一)自律的含义 275

(二)自律的发展阶段与类型 277

(三)自律的特征与标准 283

(四)自律德育 287

三、影响自律的因素 288

(一)影响自律的内部因素 289

(二)影响自律的外部因素 293

(三)社会实践 294

四、自律德育的实施 296

(一)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选用不同的内容与方法 296

(二)道德内化与外化相结合 298

(三)他育与自育结合 301

(四)培养学生的自律心理 301

(五)自律德育与他律德育结合 304

第九章 由非人本到人本化的转换 307

一、人本德育的提出 307

(一)人本化是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307

(二)人本德育是当代社会的诉求 310

(三)人本德育是改变当前德育现状的需要 311

(四)人本德育是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诉求 312

二、人本德育的理论依据与借鉴 314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 314

(二)道德哲学 315

三、人本德育的概念界定及实质 319

(一)人的解读 319

(二)以人为本概念的阐释 324

(三)人本德育的概念界定 327

(四)人本德育的特征 327

(五)人本德育对人本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的超越 329

四、人本德育的实践路径 330

(一)人本德育的目标:形成和完善学生的德性 330

(二)人本德育的内容: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 331

(三)人本德育的过程与方法:突出人文关怀和学生主体性 332

(四)人本德育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333

第十章 由个人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的转换 334

一、交互主体性德育的提出 334

(一)从个人主体性德育到交互主体性德育的转换是主体性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34

(二)交互主体性德育是摆脱个人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困境和难题的需要 338

(三)交互主体德育能更深刻地揭示德育活动的特质 341

(四)交互主体性德育是道德本身的主体性与关系性决定的 342

(五)交互主体性德育是当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343

(六)交互主体性德育是儿童德性健康发展的需要 344

二、交互主体性德育的内涵与特征 347

三、交互主体性德育的实施 353

(一)交互主体性德育的目标:学生交互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 353

(二)课程与教材 355

(三)交互主体性德育的原则 358

(四)方法与手段选择 363

(五)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基础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交互主体性道德人格 370

第十一章 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 372

一、当代德育由重教到重导转换的应然性 372

(一)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是克服教的弊端的需要 372

(二)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是由德育的本质与德育的目标决定的 376

(三)由重教到重导的转换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377

二、导育的主要形式与策略 379

(一)疏导 379

(二)引导 380

(三)指导 383

(四)开导 384

(五)诱导 385

(六)劝导 385

(七)领导 386

(八)督导 386

(九)因势利导 387

(十)辅导 388

三、导育的实施 389

(一)转换教师角色 389

(二)树立导育意识 392

(三)形成导育能力 393

(四)提高导育水平 398

参考文献 4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