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物权法教程
物权法教程

物权法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水平,郑泰安主编
  • 出 版 社:四川出版集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20081347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刑事诉讼法教程下一篇:国家形象
《物权法教程》目录

第一编 总论 3

第1章 物权法概论 3

1.1 物权法的概念、功能 3

1.1.1 物权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 3

1.1.2 物权法的特征 8

1.1.3 物权法的功能 10

1.2 物权法的渊源与发展 13

1.2.1 物权法的渊源 13

1.2.2 物权法的发展 14

1.3 物权法的制定和体例 16

1.3.1 物权法的制定原则 16

1.3.2 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进程 19

1.3.3 物权法的体例 23

1.4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28

1.4.1 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定义和构成 28

1.4.2 物权法定原则 31

1.4.3 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37

1.4.4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40

1.4.5 公序良俗原则 41

1.4.6 区分原则 41

第2章 物权概论 44

2.1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44

2.1.1 物权的本质 44

2.1.2 物权的定义 45

2.1.3 物权的特征 47

2.1.4 物权与债权的关系 49

2.2 物权的客体和类型 51

2.2.1 物权的客体 51

2.2.2 物的类型 54

2.2.3 物权的类型 60

2.3 物权的效力 63

2.3.1 物权效力的定义 63

2.3.2 物权效力的构成 64

2.3.3 各种物权效力的特征 65

2.4 物权变动 70

2.4.1 物权变动概述 70

2.4.2 物权行为 73

2.4.3 不动产物权公示 84

2.4.4 动产物权公示 91

2.4.5 物权变动公示的例外 93

2.5 物权的民法保护 94

2.5.1 物权保护模式 94

2.5.2 物权请求权 96

第二编 所有权 105

第3章 所有权概论 105

3.1 所有权概述 105

3.1.1 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105

3.1.2 所有权的实质 107

3.1.3 所有权的沿革和发展 110

3.1.4 所有权的立法模式 112

3.2 所有权的内容和限制 114

3.2.1 所有权的权能 114

3.2.2 所有权的法律限制 116

3.2.3 征收、征用 117

3.3 所有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120

3.3.1 善意取得 121

3.3.2 时效取得 125

3.3.3 遗失物、埋藏物、隐藏物、漂流物制度 126

3.3.4 添附 130

3.3.5 先占 131

第4章 我国所有权的类型 133

4.1 国家所有权 133

4.1.1 国家所有权的存废 133

4.1.2 国家所有权的主体 135

4.1.3 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136

4.1.4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 139

4.2 集体和私人所有权 141

4.2.1 集体所有权 141

4.2.2 私人所有权 144

第5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48

5.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 148

5.1.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及特征 149

5.1.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生质及其内容 153

5.1.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权利主体 155

5.1.4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客体 157

5.2 区分所有人的权利义务 165

5.2.1 专有权人的权利义务 165

5.2.2 共有权人的权利义务 168

5.2.3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同管理权及其内容 171

第6章 相邻关系 178

6.1 相邻关系概述 178

6.1.1 相邻关系的概念、内容和功能 178

6.1.2 相邻关系的客体 179

6.1.3 相邻关系的特征 181

6.1.4 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立法模式 182

6.2 相邻关系的种类 184

6.2.1 用水、排水相邻关系 184

6.2.2 相邻土地通行关系 185

6.2.3 相邻土地的建筑物营缮和管线铺设关系 187

6.2.4 建筑物相邻关系 188

6.2.5 环保相邻关系 191

6.2.6 防险相邻关系 192

6.3 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194

6.3.1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 194

6.3.2 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原则 194

6.3.3 依法赔偿原则 195

6.3.4 合理补偿原则 195

6.3.5 依据法律规定或习惯原则 196

第7章 共有 199

7.1 共有概述 199

7.1.1 共有的概念 199

7.1.2 共有的特征 200

7.1.3 共有关系的发生与消灭 201

7.1.4 共有的分类 202

7.2 按份共有 203

7.2.1 按份共有的概念与性质 203

7.2.2 按份共有的法律特征 204

7.2.3 按份共有中的份额 205

7.2.4 按份共有的内部和外部关系 205

7.3 共同共有 210

7.3.1 共同共有的概念与性质 210

7.3.2 共同共有的法律特征 211

7.3.3 共同共有的类型 214

7.4 共有关系中的几个实务问题 219

7.4.1 共有关系中的优先购买权 219

7.4.2 共有财产的分割 224

7.4.3 共有财产的分管协议 227

7.4.4 房产权利中的隐形共有人 230

第三编 用益物权 235

第8章 用益物权概论 235

8.1 用益物权概述 235

8.1.1 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35

8.1.2 用益物权的客体和权能 236

8.2 用益物权的功能和地位 240

8.2.1 用益物权的功能 240

8.2.2 用益物权的地位 242

8.3 用益物权的体系和体例 243

8.3.1 用益物权的体系 243

8.3.2 典权、居住权和空间权 246

8.3.3 用益物权的体例 249

第9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252

9.1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述 252

9.1.1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定义和特征 252

9.1.2 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253

9.1.3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类型 256

9.2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 257

9.2.1 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设立 257

9.2.2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设立 262

9.2.3 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设立 264

9.3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264

9.3.1 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一般规则 264

9.3.2 出让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266

9.3.3 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 267

9.3.4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 269

9.3.5 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和路径 270

9.4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272

9.4.1 建设用地使用权终止的事由 272

9.4.2 建设用地使用权终止的后果 274

第10章 宅基地使用权 276

10.1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276

10.1.1 宅基地使用权的沿革 276

10.1.2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277

10.1.3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279

10.2 宅基地使用权的权能 281

10.2.1 宅基地使用权的一般权能 281

10.2.2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争议 282

10.2.3 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 287

10.3 宅基地使用权的终止 289

10.3.1 宅基地使用权的终止事由 289

10.3.2 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后果 290

第11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292

1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292

11.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术语争议 292

11.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294

11.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类型 296

1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与权能 297

11.2.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297

11.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 298

11.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300

11.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述 300

11.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和程序 301

11.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和终止 303

11.4.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变更 303

11.4.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终止 305

第12章 地役权 307

12.1 地役权概述 307

12.1.1 地役权的沿革 307

12.1.2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 309

12.1.3 地役权的功能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310

12.1.4 地役权的种类 311

12.2 地役权的发生、流转与消灭 313

12.2.1 地役权的取得 313

12.2.2 地役权的流转 314

12.2.3 地役权的消灭 315

12.3 地役权的效力 316

12.3.1 地役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316

12.3.2 供役地人的权利和义务 317

第四编 担保物权 321

第13章 担保物权概论 321

13.1 担保物权概述 321

13.1.1 担保物权的概念及性质 321

13.1.2 担保物权的法律特性 325

13.1.3 担保物权的作用 328

13.2 担保物权的类型、体例和发展 329

13.2.1 担保物权的学理分类 329

13.2.2 各国民法规定之担保物权种类 331

13.2.3 我国立法上担保物权的体例、类型和发展 332

13.3 担保物权其他基本原理 335

13.3.1 担保物权担保的范围 335

13.3.2 主债权债务流转与担保物权的关系 336

13.3.3 担保物权的消灭与放弃 337

13.3.4 担保物权与其他债权担保方式的区别 338

第14章 抵押权 340

14.1 抵押权概述 340

14.1.1 抵押和抵押权的定义及特征 340

14.1.2 抵押物 343

14.2 抵押权的设立和终止 345

14.2.1 抵押合同 345

14.2.2 抵押权的成立 346

14.2.3 抵押(权)无效或部分无效 347

14.2.4 抵押权的终止 347

14.3 抵押权的效力 348

14.3.1 抵押权的效力范围 348

14.3.2 抵押权的效力构成 349

14.4 抵押权的实行 350

14.4.1 抵押权的实行条件 351

14.4.2 抵押权的实行方式 352

14.4.3 实行抵押权的冲突 352

14.5 最高额抵押权 353

14.5.1 最高额抵押权的定义和特征 353

14.5.2 最高额抵押权的特别规定 354

第15章 质权 356

15.1 质权概述 356

15.1.1 质权的概念与分类 356

15.1.2 质权的属性与特征 357

15.1.3 质权与抵押权的关系 358

15.2 动产质权 363

15.2.1 动产质权的概念与特征 363

15.2.2 动产质权的设立与其他取得方式 365

15.2.3 动产质权的担保范围及对于质押财产的效力 367

15.2.4 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68

15.2.5 出质人的权利与义务 371

15.2.6 动产质权的实现 373

15.2.7 动产质权的放弃与消灭 375

15.3 权利质权 376

15.3.1 权利质权概述 376

15.3.2 票据质权 379

15.3.3 股权质权 381

15.3.4 应收账款质权 382

15.3.5 知识产权质权 385

15.3.6 经营权质权 386

第16章 留置权 391

16.1 留置权概述 391

16.1.1 留置权的概念 391

16.1.2 留置权的性质与法律特征 392

16.1.3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区分 394

16.2 留置权的成立、实现与消灭 395

16.2.1 留置权的成立 395

16.2.2 留置权的担保范围及留置财产的范围 398

16.2.3 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398

16.2.4 债务人的权利与义务 400

16.2.5 留置权的实现 401

16.2.6 留置权的消灭 402

第五编 占有 407

第17章 占有 407

17.1 占有概述 407

17.1.1 占有的性质、定义与特征 407

17.1.2 占有制度的社会功能 411

17.1.3 占有的类型与法律适用 412

17.2 占有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415

17.2.1 占有的取得 415

17.2.2 占有的变更 417

17.2.3 占有的消灭 418

17.3 占有的效力 418

17.3.1 占有的推定效力 418

17.3.2 占有人与本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420

17.4 占有的保护 421

17.4.1 占有保护的依据 421

17.4.2 占有保护的方法 422

17.4.3 占有之诉与本权之诉 424

主要参考书目 426

后记 4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