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胜今,林盛中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0164977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科学地架构了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通过阐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碰撞,现代农庄(国营农场)与传统村庄发展的案例分析,人口发展功能区与农村发展布局,论证了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构建积极老龄社会,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培训与人力资本积累,并倡导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与乡风文明,家庭能力建设与激活农村社会细胞。是一本研究农村经济的优秀学术专著。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目录

1 科学架构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 3

1.1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展简要回顾 3

1.1.1 农村发展恢复期(1978—1984年) 3

1.1.2 农村发展活跃期(1985—2003年) 5

1.1.3 农村发展黄金期(2004年至今) 15

1.2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 19

1.2.1 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支撑点 20

1.2.2 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着力点 21

1.2.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关节点 21

1.2.4 依靠亿万农民是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立足点 23

1.2.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基本要求 26

1.3 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的“瓶颈” 29

1.3.1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30

1.3.2 制约农村发展的人口因素 31

1.3.3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4

1.3.4 破解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瓶颈”指南 35

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碰撞 45

2.1 传统农业对农村发展的促进和制约 45

2.1.1 传统农业及其特点 45

2.1.2 传统农业对农村和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 49

2.1.3 传统农业文化对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制约 51

2.2 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6

2.2.1 现代农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56

2.2.2 现代农业对传统农业的挑战 61

2.2.3 现代农业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66

2.3 现代农业对农民发展的促进 71

2.3.1 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72

2.3.2 现代农业对农民发展的促进作用 75

2.3.3 中外农民素质比较 78

3 现代农庄(国营农场)与传统村庄发展的案例分析 87

3.1 山河农场与科洛镇的基本状况 87

3.1.1 同等的自然地理条件 87

3.1.2 人口发展及特点 90

3.1.3 山河农场与科洛镇人口分布 98

3.2 山河农场与科洛镇经济社会发展对比 99

3.2.1 粮食产量对比 99

3.2.2 经济收入对比 103

3.2.3 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状况对比 104

3.2.4 山河农场与科洛镇的城镇化进程差距大 108

3.3 现代农庄(国营农场)与传统村庄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115

3.3.1 山河农场建设现代农业起步早于科洛镇 116

3.3.2 山河农场农用机械化水平高于科洛镇 118

3.3.3 现代农庄(国营农场)与传统村庄发展差距引发的思考 122

4 人口发展功能区与农村发展布局 129

4.1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理论表述 129

4.1.1 人口发展功能区的概念 129

4.1.2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 131

4.1.3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评价方法 133

4.2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对农村发展布局的影响 145

4.2.1 科学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45

4.2.2 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146

4.3 人口发展功能区理论的实践应用 148

5 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165

5.1 城市化理论与模式 165

5.1.1 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 165

5.1.2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与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 166

5.1.3 东北亚周边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167

5.2 中国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及其发展特征 169

5.2.1 中国城市化发展 169

5.2.2 中国工业化道路 172

5.2.3 中国东北三省城市化发展 174

5.2.4 中国城市化问题 175

5.3 农村城镇化对人口的吸纳 176

5.3.1 农村城镇化对人口吸纳的选择性 176

5.3.2 农村城镇化对人口吸纳的有序性 179

5.3.3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人口文明开发的促进性 181

5.4 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182

5.4.1 农村城镇化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182

5.4.2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184

5.4.3 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理性选择 186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路径选择 191

6.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191

6.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生产发展的促进 191

6.1.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195

6.1.3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技能的影响 198

6.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199

6.2.1 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200

6.2.2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有限性 200

6.2.3 农民思想观念的陈旧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02

6.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则和途径 203

6.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 203

6.3.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 205

6.3.3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207

7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构建积极老龄社会 211

7.1 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 211

7.1.1 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 211

7.1.2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家庭问题 213

7.2 新农村建设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219

7.2.1 农民“未富先老”新农村建设起步艰难 219

7.2.2 农村老年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228

7.3 构建积极老龄社会的政策体系 240

7.3.1 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 240

7.3.2 调整生育政策减缓未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241

7.3.3 完善人口经济社会政策 242

7.3.4 繁荣尊老养老文化,构建文明、进步、和谐老龄社会 243

8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培训与人力资本积累 247

8.1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 247

8.1.1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理论表述 247

8.1.2 新成长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52

8.1.3 农村新成长劳动转化人力资本的途径 256

8.2 新成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战略意义 257

8.2.1 促进新成长劳动力向人力资本转化是时代的呼唤 257

8.2.2 新成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59

8.2.3 新成长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63

8.3 建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制度 266

8.3.1 建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制度体系 266

8.3.2 拓展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形式 267

9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与乡风文明 273

9.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概述 273

9.1.1 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273

9.1.2 生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74

9.1.3 生育文化的转变 280

9.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81

9.2.1 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力 281

9.2.2 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82

9.2.3 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推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进程 283

9.2.4 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培育新农民 284

9.3 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 285

9.3.1 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85

9.3.2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载体 286

9.3.3 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模式 287

9.3.4 农村社会主义先进生育文化的建设标准 289

9.4 生育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 290

9.4.1 东北地区低生育水平的文化支持力 290

9.4.2 东北地区生育文化现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93

9.4.3 生育文化繁荣对乡风文明的积极促进作用 295

10 家庭能力建设与激活农村社会细胞 299

10.1 家庭的理论表述 299

10.1.1 家庭的概念 299

10.1.2 家庭的性质 301

10.1.3 家庭的分类 304

10.2 家庭的基本功能及其变迁 306

10.2.1 家庭的基本功能 306

10.2.2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308

10.2.3 新时期家庭功能的变迁 310

10.3 加强农民家庭能力建设 312

10.3.1 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313

10.3.2 农民家庭能力建设基本框架 313

10.3.3 农民家庭能力提升计划的组织实施 315

10.3.4 实施农民家庭能力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 3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