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自主创新  21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  21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 21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金明,彭礼红,刘炽隽,王义高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1787906
  • 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中国企业技术革新战略。
《自主创新 21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目录

第一章全球产业升级与价值链分工 2

第一节 按全球价值链规律实行技术创新 2

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规律 2

二、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现状 6

(一)产业价值链的主要特征 8

(二)价值链上的产业升级 11

(三)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与合作 12

(四)为什么产业升级如此重要 13

(五)价值链高级化的主要内容 14

三、产业价值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7

(一)国际分工下的产业链——价值链的奥秘 19

(二)我们需要避免恶性竞争 20

四、“微笑曲线”理论与产业高级化识别 22

五、全球化——“微笑曲线”的产生背景和形成 25

六、案例分析——世界数控技术和机床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28

(一)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 28

(二)世界数控机床产业市场及消费需求 30

(三)机床贸易 31

(四)中国数控机床产业正在崛起 31

第二节 代工之路 32

一、“微笑曲线”概念下技术创新的方法 32

(一)企业的生产基础 32

(二)产业结构中的上下游产业的解释 33

二、按“微笑曲线”模型进行的全球价值链分工 35

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微笑曲线”现状 37

四、提升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路径选择 40

五、中国“代工”的风险、利益与无奈 41

六、案例分析——“微笑曲线”与制造和制造业的关系 44

第二章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 50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产业分工 50

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国际经验 50

二、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50

(一)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51

(二)技术创新集群催生创新企业成长 51

(三)有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 53

(四)有利于区位品牌 53

(五)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54

三、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 54

四、“龙头企业”控制着价值链变动权 57

五、案例分析——索尼公司的创新无孔不入 58

六、全球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一体化 60

第二节 装备工业的技术创新 62

一、我国装备工业领域的高端技术创新的迫切性 62

(一)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跟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62

(二)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 64

二、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现状与产业技术特征 64

(一)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现状 64

(二)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集群特征 65

三、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 67

四、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趋势 69

(一)产业与技术聚集趋势 69

(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70

(三)工程化服务 72

五、案例分析——中国汽车工业会重蹈冰箱彩电产业覆辙吗 73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来源 75

一、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源泉 75

二、在不同驱动力下的技术创新模型 78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驱动形态 80

四、技术创新与客户价值观念 83

(一)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的市场结果 84

(二)客户价值分析的定量方法 87

五、产业链上产业高端领域的技术创新 88

第三章 中国产品的附加值损失 92

第一节 高新技术的附加值 92

一、高附加价值的起因与控制权 92

二、产品附加值的基本定义 96

三、附加价值受到各国普遍重视的原因 96

(一)企业微利化时代与附加价值效应 97

(二)技术创新无法取代价值创新 99

(三)高新技术产业与产品关系 100

四、价值创新案例分析——康柏计算机公司的三次价值创新 102

五、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迫切性 103

(一)技术换市场带来的技术改善 104

第二节 产业结构高级化 108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增强技术创新 108

二、技术差距模型与新产品诞生 110

(一)波斯纳技术差距模型 110

(二)技术转移为什么艰难 112

三、国际贸易带来技术创新动机 113

四、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14

五、技术能力与产业结构因素 118

(一)根据生命周期形成的技术创新三阶段 118

(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19

六、日本产业高级化的战略选择 120

七、产业结构与产业空洞化现象 121

(一)产业结构形成因素 122

(二)空洞化讨论的由来 122

第三节 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迫切性 125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关键 125

二、FDI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128

三、我国技术进步中FDI效应风险 131

四、雁形模式理论及东亚经济增长模式 135

五、雁形模式理论的基本概况 136

六、雁形模式理论的发展历程 136

七、雁形模式理论和提出的背景 137

八、雁形模式理论与发展应用 138

九、我国外汇缺口与储蓄缺口模型的产生 140

(一)中国国情证实“两缺口”效应的存在 141

(二)被迫的产业升级和“广场协议” 142

第四章 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 146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 146

一、政府科技公共平台的积极效应 146

二、原始创新缺乏导致高端技术突破不多 149

(一)我们对创新的认识误区 150

(二)公共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载体 151

三、我们应该掌握三种创新实践的特点 154

(一)对于三种技术创新的认识和区别 155

(二)三种创新方法的条件、结果与特征 155

(三)创新的过程与三种创新的关系 156

(四)三种创新之间的关系 157

第二节 关键环节上的技术创新 160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突破 160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定位 161

三、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基本方式 164

第三节 经济学模型与技术创新 169

一、技术创新与巴斯扩散模型认识 169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创建 170

(一)创新扩散理论的价值 170

(二)罗杰斯的创新扩散说明什么 173

(三)创新模式从封闭式模式向开放式模式转变的新趋势 175

三、罗杰斯创新曲线给企业家的启示 176

四、技术创新——跨越鸿沟的方法 179

五、创新扩散模式的营销实战应用 180

(一)影响创新扩散的4种因素 180

(二)创新扩散模式——产品生命周期规律 182

六、创新型国家与模仿型国家产生的技术差距模型 185

(一)技术差距模型与日本技术创新模式 185

(二)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差距模型的应用 187

七、存在技术差距理论的前提条件 190

八、现阶段创新型国家的技术垄断地位难以改变 191

第五章 现代企业的技术创新 196

第一节 自主创新风险 196

一、创新理路与思想的升华 196

二、为什么技术创新大多数以失败而告终 197

三、创新方法论——创新过程从线性到非线性 199

(一)线性创新模式的局限性 199

四、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悖论 202

第二节 集成创新的性质 204

一、集成创新——产学研的基本模型 204

二、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 205

三、集成创新构成要素形成原理 207

四、我国集成创新没有多少特色 207

五、企业家要认识集成创新的特点 208

(一)企业用户至上的思想 208

(二)创新内容的多元化和模式 208

(三)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能动性 209

六、日本的集成创新给我们启示和经验 209

(一)日本集成创新发展历程 209

第三节 弥补技术缺口的方法 210

一、我国选择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 211

二、技术缺口造成的中国自主创新难题 212

(一)中国企业如何突破技术扩散规律 213

(二)技术差距决定经济增长素质 214

三、FDI投资模型对自主创新的影响 214

四、FDI的实证检验我国贸易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 219

(一)FDI的技术溢出效应 220

五、我们必须谨防技术创新的陷阱 222

(一)创新并不等于领先 222

(二)自主创新不是企业成长的唯一途径 223

(三)中国的企业自主创新做好准备了吗 224

第四节 模仿再创新 225

一、中小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是模仿再创新 227

(一)把握时机——模仿创新的关键 229

二、中小企业进行模仿创新应具备的条件 230

三、制度模仿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 230

四、FDI技术溢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31

五、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中保持优势地位 232

第六章 技术创新的激励、企业制度 238

第一节 只有市场经济才需要企业 238

一、科斯定性的企业性质 238

二、制度对企业组织的安排 241

三、企业家是商业创新者 242

(一)善于学习的组织和企业家 245

(二)金融扮演何种创新角色 245

四、企业激励不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247

五、增强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 248

六、建立健全企业内在激励机制 249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49

(二)选择适宜的激励手段 250

(三)为科技人员创造培训机会 252

七、案例分析——北京市技术引进的实证研究 253

第二节 技术创新与学习组织性质 255

一、经济学中“创新人”假设的产生 255

二、经验曲线与“学习创新型”的管理 256

(一)技术创新与经验曲线 256

(二)学习型理论的效用 257

(三)“创新人”的管理原则和措施 258

三、知识经济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济 259

(一)企业家的知识与学习素质 259

(二)学习型组织的设计者——企业家 260

四、技术创新——对企业家的4种描述 261

(一)技术结构阶层的崛起 261

(二)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功能说 262

(三)卡森的企业家判断说 263

(四)现代工业的厂长经理制 263

五、企业家有别于职业经理人 263

(一)企业家素质的4个方面 263

(二)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264

(三)企业家建立创新团队的价值 266

第三节 企业、企业激励 267

一、企业技术创新机构难以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 267

(一)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267

(二)企业核心技术仍受控于人 268

二、强化企业创新驱动力若干方法 269

(一)技术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 269

(二)技术创新的内部驱动因素 270

三、美、日两国技术创新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271

(一)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271

(二)美、日两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 272

(三)美、日两国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74

(四)美、日两国不断探索技术创新的具体途径 275

(五)美、日两国技术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276

四、中国的研发人数多但效率低下 278

(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中国之忧 278

(二)我国研发风险回避能力差距 279

五、我国企业还缺乏真正战略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战略 280

六、发达国家企业研发历程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282

(一)我国技术研发战略在哪里 282

(二)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战略 283

七、日、美两国创新研究开发的比较 285

第四节 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认识 286

一、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形成 286

(一)企业家应该学习经济学 286

(二)搞清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基本含义 287

二、技术创新管理政策的若干原则 288

(一)政府组织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289

(二)动态结构的流动性原则 290

(三)自动调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 291

(四)同整个社会活动相协调的原则 292

第七章 我国技术创新缓慢的制度弊端 296

第一节 技术依赖的评价 296

一、公正评价我国技术依存度的依据 296

二、发展中国家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吗 297

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299

四、经济增长来源于知识的推动 300

五、经济增长的类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301

六、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 302

七、美国科技进步带来的GDP“轻型化”现象 303

八、经济学家所谈及的GDP变轻需要突破三大瓶颈 306

第二节 社会劳动生产率 308

一、经济学中的劳动率计算方法 308

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需要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 309

(一)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310

(二)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范围和决定条件 311

三、需要提高国民教育程度来改善劳动生产率 312

(一)利用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312

(二)农业领域存在广泛的技术创新 314

四、我国主要产业领域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315

(一)制造业领域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领域 316

五、中国穷和美国富的经济学原因 317

第三节 创新经济学 319

一、创新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319

二、创新经济学的研究过程 320

三、创新经济学的演变特点 322

四、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反思 324

五、创新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325

第四节 技术引进 326

一、改善技术依赖我们至少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326

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 328

(一)只注意引进不注重消化吸收的恶果 328

三、我国对外贸易和技术依存度并存 330

第五节 从我国产业结构看技术创新 331

一、技术创新对贸易出口的影响 331

二、美、日两国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 331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领域 333

四、美、日两国产业技术研发投资累积额的比较 334

五、集团企业的研发体系与国家研发体系建立 335

六、计划经济机制不利于微观企业的技术创新 337

(一)别把科技概念混为一谈 337

(二)行政主管技术创新资源分配的弊端 338

七、研发成本与开发速度的关系 340

(一)技术创新中的均衡模式及选择 340

(二)德国公司与日本公司研发速度对比 342

第八章 技术创新的市场机制 344

第一节 创新因素的构成 344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诞生 344

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定位 346

(一)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形态 347

(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347

(三)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机制 348

三、尽快实现以企业自主创新的转型 349

四、消除技术创新转型的瓶颈制约 351

五、从产品定型到改型——索尼启示 351

六、案例分析——渐进式与突破式技术创新的区别 354

第二节 创新的决定因素 355

一、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 355

(一)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 355

(二)建立创新运营机制的必要性 356

(三)组织管理机制 357

二、技术创新全球区域各有擅长 358

三、未来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改革任务 360

第三节 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管理体制 362

一、庞大和分散的科技机构如何阻碍成果交易成功 362

二、交易成本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 363

三、有形市场聚集对科技成果交易所起的作用 365

四、我们需要改变技术创新的极端观点的认识 367

(一)不能把技术创新看做纯粹的技术行为 367

(二)技术创新是纯粹的经济活动 368

五、经济学家对技术创新不感兴趣的原因 369

(一)经济学家主要关心资源配置问题 369

(二)关于技术创新“黑箱子模式”的启示 371

第九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376

第一节 技术进步 376

一、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中国困惑 376

二、中国的技术来源比较不足 380

三、全球金融危机迎来中国自主创新战略机遇 382

四、提高研发效率的基本要素 386

第二节 有序演进迈入创新型国家 389

一、新经济浪潮导致新型工业全球分工 389

二、尽快实现以企业自主创新的转型 390

三、消除市场技术创新的转型瓶颈制约 391

第十章创新方法论 394

第一节 技术进步效应 394

一、破坏性创新的基本解释 394

二、破坏性创新的技术演进 396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特征 398

四、颠覆性创新理论——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401

第二节 市场检验商业模式的成效 404

一、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与市场目标 404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扩散理论讨论 407

(一)创新成果的分类 407

(二)创新与技术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410

三、扩散中的技术替代与扩散空间 411

(一)计算机产业的空间扩散说明的问题 411

(二)日本学者阐述产业的空间扩散 412

(三)消费者行为改变技术创新模式 413

(四)21世纪科技发展的核心理念 415

四、技术创新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投入 416

(一)新产品的六种形式 417

(二)新产品采用与扩散规律 418

五、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方法 419

(一)预测创新的扩散 420

(二)技术创新区域与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规律 420

六、半导体产业的区域创新 422

第三节 关于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 425

一、渐进式技术创新的经济规律 425

(一)企业渐进式技术创新的优势 425

(二)迈克尔·波特架构的弱点 426

二、技术创新失败不可避免的原因 428

(一)企业技术创新中止和失败的原因 428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其重要程度 429

三、防范技术创新风险的途径 431

第十一章 企业竞争力来自技术创新 436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特点 436

一、技术创新的5个基本特征 436

二、国家的创新环境及机制 437

(一)跨国公司自主研发 437

(二)技术创新是特有的公司竞争力 438

(三)研发活动之全球化与局部化 438

三、影响技术移转的关键因素 440

四、成功案例分析——惠普技术移转新加坡工厂 441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443

一、创新逻辑与价值创新 443

二、创新成本与旧技术更替 445

(一)旧技术的成本负担 445

(二)企业边界决策的适应性调整 446

三、创新与创业——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特点 447

(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特性 447

(二)其他中小企业创新的特质 449

(三)风险投资的出路与规律 450

四、在开发中经济体之创新 451

(一)技术经济因素 452

(二)价值库式的经济体创新 453

(三)价值链的设计 454

(四)技术进步与创新——双螺旋效应 457

第三节 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 459

一、价值链设计成为最终的企业核心能力 459

二、技术创新的动态性——企业寻找最佳利润区 461

三、产业创新过程三阶段——东亚发展模型 464

(一)“制造型”的工业模式 464

第十二章 科技成果产业化 468

第一节 企业的利润来源 468

一、技术创新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468

二、现在是减轻经济增长负荷的时候了 471

(一)应该压缩初级产业部门的生产 471

(二)思考如何对GDP实行“总负荷”的减持 472

第二节 寻找科技成果市场的规律 473

一、技术创新形成的产业规模 474

二、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决定产品成败 475

三、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原理创新 475

四、科技进步与规模产业的成型关系 477

五、实现企业创新主体的周期变化 480

六、科技型公司的“满意决策”选择 481

(一)新旧技术选择 481

(二)技术优势与产业结构 482

七、制度保障才能争夺科技攻关的至高点 484

第三节 我们迎来赶超时代 486

一、技术创新成果为下一轮经济腾飞储备能量 486

二、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下一轮经济主导产业 488

三、金融危机爆发——技术突破的前夜 490

四、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 493

五、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梅溪湖创新园 494

(一)我国技术创新的紧迫性与我国技术创新的理论误差 495

第四节 创建集体创新模式 499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引进与消化再创新 499

二、梅溪湖“创新集群”引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00

三、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02

四、梅溪湖——要创造潜在的技术领先者 504

五、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技术创新 507

(一)把握高端应用技术 507

六、长株潭“两型社会”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资源 510

七、按“两型社会”要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511

参考资料和文献 513

作者寄语 5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