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箴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广学,朱维宁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5025593
- 页数:591 页
《论语》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
三思而后行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1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
乡原,德之贼也 2
无伐善,无施劳 2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3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
不患人之不己知 3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3
见义不为,无勇也 4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4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
巧言令色,鲜矣仁 5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5
过也,人皆见之 6
过犹不及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6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6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
吾日三省吾身 7
听其言而观其行 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7
言必有中 8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8
君子之道四焉 8
君子有九思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
君子周而不比 9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9
君子敬而无失 10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10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 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1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1
贫而无谄,富而不骄 1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
学而不思则罔 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2
政者,正也 12
食无求饱……可谓好学也已 12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12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3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13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1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4
欲速则不达 14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4
朝闻道,夕死可矣 14
惠而不费……威而不猛 14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15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5
群居终日……难矣哉 15
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16
德不孤,必有邻 16
《诗经》 17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17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17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17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17
夙兴夜寐,洒埽庭内,维民之章 18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8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8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18
知我者,谓我心忧 19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9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19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19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19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20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20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0
《尚书》 21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21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21
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 21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21
无稽之言勿听 22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22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 22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22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22
民可近,不可下 23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23
夙夜罔或不勤 23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23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23
作德,心逸日休 24
君子所,其无逸 24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24
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24
知人则哲,能官人 24
治乱在庶官 24
政贵有恒,辞尚体要 25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25
临下以简,御众以宽 25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5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26
宽而栗……彰厥有常吉哉 26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26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26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27
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 27
满招损,谦受益 27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27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27
《礼记》 28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8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2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8
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28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28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 28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29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9
可杀而不可辱 29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29
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 29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29
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 29
言诺而不与,其怨大于不许 30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30
君子不以辞尽人 30
君子不失口于人 30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30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30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30
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31
苛政猛于虎 31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 31
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31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3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31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32
信以结之,则民不信 32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32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32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32
教学相长 32
情欲信,辞欲巧 32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32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 33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33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33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33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33
《大学》 34
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34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34
上老老而民兴孝 34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35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35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35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35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5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也 36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36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6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36
诚于中,形于外 36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37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37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37
德者,本也 37
《中庸》 39
人一能之,己百之 39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9
为政在人 39
正己不求于人,则无怨 39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40
在上位,不陵下 40
好学近乎知 40
言顾行,行顾言 40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40
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41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41
学之弗能,弗措也 41
修身则道立 41
博学之……笃行之 41
温故而知新 41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42
《周易》 43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43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4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44
丰其屋,天际翔也 44
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44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44
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44
先王以明罚敕法 45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45
后以施命诰四方 45
系小子,失丈夫 45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5
君子以反身修德 46
君子以正位凝命 46
君子以申命行事 46
君子以立不易方 46
君子以议狱缓死 46
君子以同而异 47
君子以自昭明德 47
君子以行过乎恭 47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7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47
君子以作事谋始 48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8
君子以非礼弗履 48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48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48
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49
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49
君子以厚德载物 49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49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49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50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50
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50
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50
君子以恐惧修省 50
君子以振民育德 51
君子以致命遂志 51
君子以容民畜众 51
君子以赦过宥罪 51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51
君子以虚受人 52
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52
君子以惩忿窒欲 52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52
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52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52
君子以懿文德 53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53
君子得舆,民所载也 53
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53
革而当,其悔乃亡 53
虽磐桓,志行正也 54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 54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54
涣其群,元吉 54
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55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55
寒泉之食,中正也 55
蒙以养正,圣功也 55
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55
需,须也 56
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56
履虎尾,愬愬终吉 56
《左传》 57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57
三折肱知为良医 57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57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7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57
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57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58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58
在上位者,洒濯其心……而后可以治人 58
私仇不及公 58
我以不贪为宝 58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58
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59
君无信,臣惧不免 59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 59
官人,国之急也 59
政如农功 59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 60
俭,德之共也 60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60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60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 60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60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61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 61
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61
孙子 62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62
凡战,三军一人胜 62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62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63
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63
有形之徒,莫不可名 63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 63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 63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63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64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64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64
国虽大,好战必亡 6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4
使法在己曰专,与下畏法曰法 64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64
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65
赏善始贱,罚恶始贵 65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65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65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65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66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66
德行者,兵之厚积也 66
《老子》 67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67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67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67
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68
功成而弗居 68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68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8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6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69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69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69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69
希言自然 69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70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7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70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7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71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7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1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71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72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72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72
墨子 73
入国而不存其土,则亡国矣 73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73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73
今天下之士君子……当兼相爱,交相利 73
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74
令,非身不行 74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 74
先尽民力无用之功……患也 74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玄也 74
志不彊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74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 74
言有三法 75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 75
库无备兵,虽有义而不能征无义 75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75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75
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76
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76
君必有弗弗之臣 76
贤君不爱无功之臣 76
尚贤者,政之本也 76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76
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患也 76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77
学之益也,说在诽者 77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77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7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也,名必秏 77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77
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77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78
愚之知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知矣哉 78
商鞅 79
三代不同礼而王 79
凡用兵,胜有三等 79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 79
王者以赏禁,以刑劝 79
日治者王,夜治者强,宿治者削 80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 80
圣人不法古,不修今 80
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 80
圣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 81
用必出于其劳,赏必加于其功 81
民本,法也 81
有土者不可以言贫 81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 81
有高人之行者,必见非于世 82
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82
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 82
言中法,则辨之 82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 82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 83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 83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 83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83
法者,所以爱民也 83
治之于其治则治,治之于其乱则乱 84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84
治国者贵民一,民一则朴 84
胜而不骄,败而无怨 84
得天下者,先自得者也 84
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84
强者必刚斗其意 85
强者必治,治者必强 85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85
孟子 86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86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86
人不可以无耻 86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6
人恒过,然后能改 86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7
万物皆备于我矣 87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矣 8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87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8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8
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88
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89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89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89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89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89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8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90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90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 90
行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众也 90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9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0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91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91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91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词知其所离,遁词知其所穷 91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91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91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92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2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92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92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也 93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93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9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9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4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94
庄子 95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95
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95
山木自寇,膏火自煎 95
小人殉财,君子殉名 95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95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96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96
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 96
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96
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 97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97
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 97
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97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 97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97
坚则毁矣,锐则挫矣 9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98
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98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98
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其所穷 98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98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99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99
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99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99
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99
察乎安危、守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 100
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 100
屈原 101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 101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01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101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101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101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02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02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02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102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03
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3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 103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03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103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104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104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104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104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105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05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05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105
荀子 106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 106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106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106
川渊枯,则鱼龙去之 106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106
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 107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107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107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07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 10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07
不知戒,后必有 107
不知其子,视其友 108
不闻不若闻之……知之不若行之 108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108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8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 10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108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 109
公生明,偏生闇……夸诞生惑 109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109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 109
平则虑险,安则虑危 109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09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 109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109
刑至而呼天,不亦晚乎 110
有乱君,无乱国 110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110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110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110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110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110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110
位尊则必危,任重则必废,擅宠则必辱,可立而待也 111
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 111
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111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111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111
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 111
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 11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2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11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12
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亡 112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 112
明主好要,而暗主好详 112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112
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 113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113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113
迷者不问路,溺者不问遂,亡人好独 113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113
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 113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13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 114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11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114
毂已破碎,乃大其辐……其云益乎 1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14
操(术)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 114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115
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 115
《韩非子》 116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116
力不敌众 116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116
天下有信数三 116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 116
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 117
仁义者,忧天下之害 117
计者,所以定事也 117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117
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 117
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117
世异则事异 117
术者,因任而授官……课群臣之能力也 118
目不明,则不能决黑白之分 118
失火而取水于海……远水不救近火也 118
外举不避仇 118
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 118
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118
圣人不期修古 119
圣人见微以知萌 119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 119
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 119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七曰有信而无诈 120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 120
冰炭不同器而久 120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120
私仇不入公门 120
听其言必责其用 121
言会众端 121
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 121
良药苦于口 121
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121
抱法处势则治 121
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 122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122
国治则民安 122
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122
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122
法与时转则治 123
法不阿贵 123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 123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 123
闻古扁鹊之治甚病也,以刀刺骨 123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124
悬衡而知平 124
惜草茅者耗禾穗 124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 124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 124
循名实而定是非 124
磐石千里,不可谓富 125
镜无见疵之罪 125
镜执清而无事 125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 125
吕不韦 126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 126
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 126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 127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27
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 127
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 128
巨防容蝼,而溧邑杀人 128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129
耳目心智,其所以知识甚缺,其所以闻见甚浅 129
至忠逆于耳、倒于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 129
行也者,行其理也 130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 130
贤主愈大愈惧,愈强愈恐 131
非辞无以相期,从辞则乱 131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132
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132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 133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133
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134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134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 134
燕雀争善处于一屋之下 135
《管子》 136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136
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 136
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136
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 136
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 136
仓廪实,则知礼节 136
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 137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37
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 137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 137
言是而不能立……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137
君之所审者三 137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 138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138
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 138
善用兵者,无沟垒而有耳目 138
《战国策》 139
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 139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39
计者,事之本也 139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 139
以乱攻治者亡 140
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 140
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不可给也 140
外料其敌国之强弱 140
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 140
弗知而言,为不智 140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141
因绌为信,奋患有成,勇者义之 141
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 141
利则行之 141
若无岁,何以有民 142
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142
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 142
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 142
服者,所以便用也 142
枭棋之所以能为者,以散棋佐之也 142
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 143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143
树德莫如滋 143
削株掘根,无与祸邻 143
贵以贱为本 143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 143
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 143
矜功不立 144
理世不必一其道 144
莅正,有功者,不得不赏 144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144
赏必加于有功 144
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 144
强大之祸,常以王人为意也 145
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145
贾谊(附陆贾、晁错) 146
士易得而难求也 146
大变之应,大约以权决塞 146
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也 146
凡赏于国者,此不可以均 146
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 146
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 147
长于变者不可穷以诈 147
未治也知所以治,未乱也知所以乱 147
正其行而不苟合于世 147
世未尝无圣也,而圣不得圣王则弗起也 148
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 148
号令不时,命曰伤天 148
饥寒切于民之肌肤,欲其无为奸邪盗贼,不可得也 148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节,则物力必屈 148
用兵,临战合刃之急三 148
主丑忘身,国丑忘家 149
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 149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 149
民之不善也,吏之罪也 149
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 149
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149
民贫,则奸邪生 149
有不能求士之君,而无不可得之士 149
尧舜不易日月而兴,桀纣不易星辰而亡 150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150
行而不缘道者,其言必不顾义矣 150
杀身以避难则非计也 150
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为功 150
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 150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 150
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 151
并兼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 151
杖圣者帝,杖贤者王 151
求进方正,废退奸邪 151
[怀异]虑者不可以立计 151
忧民之忧者,民必忧其忧 151
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151
灾与福也,非粹在天也 152
君子广思而博听,进退循法 152
君子之贵也,与民以福,故士民贵之 152
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 152
君子握道而治,[据]德而行 152
君国子民者,反求之己 153
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蕃多 153
事不生于法度……可[小]玩而不可大用也 153
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偷安者也 153
明者之感奸由也早 153
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 153
忠进谗退,直立邪亡 153
国以民为安危 154
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 154
制事者因其则 154
诛伐顺理而当辜,杀三军而无咎 154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 154
相时而立仪 154
待士而以敬,则士必居矣 155
闻善而行之如争 155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155
辅翼贤正,则身必安也 155
深知祸福谓之知 155
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 155
谗夫似贤……世无贤智之君,孰能别其形 156
智者慎言慎行,以为身福 156
尊于位而无德者黜 156
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 156
善为政者,士实于朝野 156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 156
缘法循理谓之轨,反轨为易 156
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 157
简士苦民者是谓愚 157
腹饥不得食……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157
墙薄咫亟坏 157
疑罪从去,仁也 157
察于财而昏于道者,众之所谋也 157
德盛者威广,力盛者骄众 157
器械不利,以其卒与敌也 157
董仲舒 159
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 159
不知来,视诸往 159
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159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 159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 160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 160
玉至清不蔽其恶,内有瑕秽,必见于外 160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 160
有功者赏,有罪者罚 160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161
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 161
任贤臣者,国家之兴也 161
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 161
事无大小,物无难易,反天之道,无成者 161
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以卑谦以致贤能 162
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 162
是福之本生于忧,而祸起于喜也 162
教,政之本也 162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 162
患,人之中不一者也 163
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 163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163
赏罚用于实,不用于名 163
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以纯其美 163
《淮南子》 164
一人聪明而不足以遍照海内 164
入其国者从其俗 164
三寸之管无当,天下弗能满 164
凡人之举事 164
水虽平,必有波 164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 165
以天下之大,托于一人之才 165
巧者善度 165
目察秋毫之末 165
圣人不贵尺之璧 165
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 165
行一棋不足以见智 166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 166
舟覆乃见善游 166
多欲亏义 166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 166
沮舍之下不可以坐 166
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 166
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 167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167
患生于多欲 167
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 167
欲致鱼者先通水 167
祸与福同门 168
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 168
貂裘而杂,不如狐裘而粹 168
善用兵者,见敌之虚 168
道犹金石,一调不更 168
鉴明者,尘垢弗能薶 168
愚者有备,与知者同功 169
德均则众者胜寡 169
司马迁 170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170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170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 170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171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171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171
见微而知清浊 171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171
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 172
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 172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172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172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172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73
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173
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173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 173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174
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 174
知死必勇,非死者难,处死者难 174
所言公,公言之 174
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175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 175
治定功成,礼乐乃兴 175
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 175
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175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17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76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 176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 176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176
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 176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77
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 177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177
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 177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 178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178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 17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78
刘向 179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179
义士非礼不动 179
亡羊而固牢,未为迟 179
天生人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 179
不困在于早虑 179
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 180
仁不轻绝,知不轻怨 180
以人之长补其短 180
节欲而听谏 180
世之长短,以德为效 180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 180
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180
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181
君子不羞学,不羞问 181
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181
明主任计不任怒 181
明者起福于无形 181
忠信者,士之行也 181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181
居上位而不恤其下,骄也 181
政有三而已 182
修身洁行,不为苛得 182
信之于人,重矣 182
信者人之干也 182
独视不如与众视之明也 182
怒则思理,危不忘义 182
损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 183
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183
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 183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 183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 183
福生于隐约 183
扬雄 184
人之所好而不足者,善也 184
人心其神矣乎!操则存 184
人必其自爱也 184
上士之耳训乎德 184
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185
以习非之胜是也 185
鸟兽触其情者也 185
圣人之辞,可为也 185
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 185
圣人重其道而轻其禄 186
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 186
有刀者礲诸,有玉者错诸 186
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 186
多闻则守之以约 187
如贤人谋之美也,诎人而从道 187
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 187
拟水于川,水得其驯 187
我知为之,不我知亦为之 187
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 188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188
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 188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 188
君子事之为尚 188
君子贵迁善 189
君子修德以俟时 189
取四重,去四轻,则可谓之人 189
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 189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 190
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 190
学者,所以修性也 190
珍其货而后市,修其身而后交 190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 190
离乎情者必著乎伪 191
聆听前世,清视在下 191
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 191
謣言败俗,謣好败则 192
貌动、口言、目视、耳听、心思,有法则成 192
桓谭 193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193
不翦之屋,不如阿房之宫 193
圣王治国,崇礼让,显仁义 193
先除民害,而足其衣食 193
多得善物,不如少得能知物 194
设法禁者,非能禁塞天下之奸 194
防备之善者,则唯量贤智大才 194
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 194
材能德行,国之针药也 195
言行在于美善,不在于众多 195
言是而计当……为知大体矣 195
灾异变怪者,天下所常有 195
善政者,视俗而施教 196
王充 197
人无祖圣贤 197
力胜贫,慎胜祸 197
久居单处,性必变易 197
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 197
丰草多落英,茂林多枯枝 197
仓卒吐言,安能皆是 197
文人之休,国之符也 198
圣人好学,且死不休 198
论贵是而不务华,事尚然而不高合 198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198
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198
玩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石之官 198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199
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199
知为力 199
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沈 199
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 199
治不谋功,要所用者是 200
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将可勉 200
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200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 200
称圣泰隆,使圣卓而无迹 200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201
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201
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 201
《汉书》 202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202
山薮藏疾,川泽纳汙,瑾瑜匿恶,国君含垢 202
马不伏厉,不可以趋道 202
不习为吏,视已成事 202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偶以徼当世名 202
日中必?,操刀必割 203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203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203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值而易失 203
古人以宴安为鸩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203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20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04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204
行发于近,必见于远 204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204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204
羽翮不修,则不可以致千里 205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205
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 205
规事建议,不图万事之固,而媮恃一时之事者,未必可以经远也 205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205
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 205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6
前车覆,后车诫 206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206
欲人勿闻,莫若无言 206
猛虎之猶與,不如蠭蠆之致蠚 206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 207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207
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207
王符 208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208
上圣犹待学问,而况于凡人乎 208
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208
无功庸于民而求盈者,未尝不立颠也 208
无德而贿丰,祸之胎也 208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 209
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 209
不疑之事,圣人不谋 209
仁者恕己以及人 209
世有非常之人,然后定非常之事 209
生于当世,贵能成大功 210
有号者必称于典 21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210
守志于一庐之内,而义溢于九州之外 210
守志笃固 210
论士必定于志行 211
身之病待医而愈,国之乱待贤而治 211
君子之性,未必尽照 211
苟有大美可尚于世,则虽细行小瑕曷足以为累乎 211
苟得其人,不患贫贱 211
苟善所在,不讥贫贱 212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 212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212
明于祸福之实者,不可以虚论惑也 212
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213
忠正之言,非徒誉人而已矣 213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 213
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 213
物有所宜,不废其材,况于人乎 213
物有盛衰,时有推移,事有激会,人有变化 213
知己曰明,自胜曰强 214
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214
虽有至圣,不生而知 214
剑不试则利钝暗 214
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 214
夏后之璜,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215
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 215
搏闻多识,疑则思问 215
善人之忧我也,故先劳人 215
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 216
道成于学而藏于书 216
愿鉴于道,勿鉴于水 216
崔寔 217
马不素养,难以追远 217
为国之法,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 217
圣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 217
自非上德,严之则理,宽之则乱 218
匪于水鉴,唯人是察 218
仲长统 219
同于我者,何必可爱 219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219
君子用法制而至于化,小人用法制而至于乱 219
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也 219
使为政者,不当与之婚姻 220
疏濯胸臆,澡雪精神,使之芳香皓洁,白不可污也 220
薄吏禄以丰军用,缘于秦征诸侯,续以四夷……此之由也 220
曹操(附曹丕、曹植) 221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221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221
尸位素餐,难以成名 221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221
文以气为主,气以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222
文章,经国之大业 22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22
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222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22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222
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223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223
诸葛亮 224
为政,以安民为本 224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224
非澹泊无以明志 224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24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225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225
亲贤臣,远小人 225
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 225
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22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5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226
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 226
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 226
郭象 227
天不能无昼夜,我安能无死生而恶之哉 227
不恃其成而处物先 227
以不治治之,乃善治也 227
有心则累其自然 227
众人而遗利则和,若利害存怀,则其和焚也 227
至足者忘名誉,忘名誉乃广耳 228
休乎恬惔寂漠,息乎虚无无为,则虽历乎阻险之变,常平夷而无难 228
因其性而任之则治,反其性而凌之则乱 228
若夫轻身以赴利,弃我而殉物,则身且不能安 228
若以知足为富,将何争乎 228
事明师而鄙吝之心犹未去,乃真过也 228
宠辱不足以惊其神 228
所谓无为之业,非拱默而已 229
所谓知足则无所不足也 229
所要愈重,则其心愈矜也 229
故当世接物,逆顺之际,不可不慎也 229
故圣人常游外以宏内 229
恃功名以为已成者,未之尝全 229
宽以容物,物必归焉 230
患生于誉,誉生于有建 230
患害生于役知以奔竞 230
患难生于有为,有为亦生于患难 230
悲生于累,累绝则悲去 230
葛洪 231
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 231
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 231
不以外物汨其至精,不以利害污其纯粹 232
内宝养生之道,外则和光于世 232
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说 232
同乎己者,未必可用 232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 232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 233
君人者,必修诸己以先四海 233
招贤用才者,人主之要务也 233
所以贵德者,以其闻毁而不惨 233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 233
虽欲博涉,然宜详择其善者而后留意 234
道者,其为也,善自修以成务 234
《后汉书》 235
人不可不自勉 235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235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235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35
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236
凡言成事者,以功著易显;谋几初者,以理隐难昭 236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36
无谓我贵,天将尔摧;……履道者固,使势者危 236
专胜者未必克,挟疑者未必败 237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237
王政修则宾服,德教失则寇乱 237
内省不疚,何恤人言 238
仁义岂有常所,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 238
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谓无人,莫知己真 238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239
为权首,鲜或不及 239
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239
功全则誉显,业谢则衅生 239
正直本于忠诚则不诡,本于谏争则绞切 240
出处君子之大致也,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24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40
让,身之文,德之昭也 241
《礼》有五谏,讽为上 241
立德者以幽陋好遗,显登者以贵涂易引 241
圣人不以独见为明,而以万物为心 241
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 242
刑罪,人情之所甚恶;贵宠,人情之所甚欲 242
吉凶之效,存乎识善;成败之机,在于察言 242
有功不赏,为善失其望;奸回不诘,为恶肆其凶 242
有志者事竟成也 243
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243
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 243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血 243
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 244
求贤之道,未必一涂,或以德显,或以言扬 244
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 244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244
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245
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方悟者 245
苟进之悦,易以情纳;持正之忤,难以理求 245
苟政之所畅,则道义存焉 245
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听者独闻,不谬于清浊 246
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24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6
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弥增其广 246
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 246
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可假人 247
威辟既用,而苟免之行兴;仁信道孚,故感被之情著 247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247
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以开口为人师 248
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而已哉 248
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故九服无所逃其命 248
疾风知劲草 248
得由和兴,失由同起 249
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249
渭以泾浊,玉以砾贞。物性既区,嗜恶从形 249
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250
澄其源者流清,混其本者末浊 250
器博者无近功,道长者其功远,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 250
陶弘景 251
人无愚智,同尽百年,所贵身名,遗芳寄世 251
比类经正 251
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 251
我自不能为仲尼 251
所谓观海难为水 251
按今药性 252
假令为仙者 252
《太平经》 253
人安得生为君子哉 253
人或生而不知学问,遂成愚人 253
人学为之,则其心意常悦 253
上君以道服人,大得天心,其治若神 253
凡事者,得而不能专行,亦无益也 254
凡学者,乃须得明师 254
不学之时,若夜视漆 254
书不必孔丘之言 254
古者大圣大贤将任人,必先试其所长 254
古者大圣贤共治事,但旦夕专以民为大急 254
古者圣贤帝王,见微知著 255
古者圣贤帝王,未尝贫于财货也 255
古者圣贤帝王,悉积聚善言善事 255
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 255
圣人力思,君子力学,昼夜不息也 255
圣人治,常思太平 255
师者,智之所出 256
众贤聚致治平 256
好用刑罚者,其国常乱危而毁也 256
君子之道……在乎所用 256
学贵经远,义重疏通 256
独信一人言而行之,则危亡矣 257
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 257
愚不学,安能贤乎 257
陶潜 258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58
士为知己,望义如归 258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58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58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258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58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259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259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259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 259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259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59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60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260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260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260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260
拓跋宏 261
人言恶者未必是恶,言善者不必是善 261
人君苟能均诚,胡越之人亦可亲如兄弟 261
人君患不能纳群下之谏,为臣患不能尽忠于主 261
天地之道,一盈一虚,岂有常泰 261
今古时殊,礼或隆杀 262
今知书者甚众,岂皆圣人!顾学与不学耳 262
未能操刀而使割锦,非伤锦之尤,实授刀之责 262
丘坟六籍,何事非娱 262
务农重谷,王政所先 263
有无通则民财不匮,劳逸均则人乐其业 263
成功之事,非委贤莫可 263
君臣体合,则功业可兴 263
治因政宽,弊由网密 263
官必用才 264
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谏著必犯之节 264
临戎不语内事 264
信诚则应远,行笃则感深 264
帝业至重,非广询无以致治 264
祚之修短,在德不在征 264
悬爵于朝,而有功者必縻其赏 265
《文心雕龙》 266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266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266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266
文场笔苑,有术有门 266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266
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 267
立德何隐,含道必授 267
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 267
论之为体……万事之权衡也 267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267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 268
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摛文也必简而深 268
诗人比兴,触物圆览 268
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268
绝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 268
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 269
颂惟典雅,辞必清铄 269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269
精理为文,秀气成采 269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 269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 270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270
《颜氏家训》 271
人生难得,无虚过也 271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 271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271
凡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 272
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 272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 272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 272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272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 273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273
君子处世,克能克己复礼,济时益物 273
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273
治家者欲一家之庆,治国者欲一国之良 273
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274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 274
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 274
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274
李世民、魏征 275
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 275
凡事皆须务本 275
天授人与,乃不为难 275
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76
为人君者,在乎善善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276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难致理 276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276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 276
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为心 277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277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77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277
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 278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 278
君臣相遇,自古为难 278
君能尽礼,臣得竭忠,必在于内外无私,上下相信 278
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278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278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 27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79
所以明者,兼听也 27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79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279
祸福相倚,吉凶同域,惟人所召,安可不思 279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279
陆贽 281
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 281
人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 281
上下猜贰,何能久安 281
广求才之路,使贤者各以汇征 281
从善纳谏靡不固,远贤耻过靡不危 282
心不虚则物或见阻,意不诚则人皆可疑 282
处危则思安之情切,遭乱则求理之志深 282
立国之本,在乎得众 282
动之以言者,其感不深 282
臣之献言以助理也,君之求谏以弼违也 283
任人不可以无择,所贵乎已择则不疑 283
行罚先贵近而后卑远,则令不犯 283
舟即君道,水即人情 283
守公器者,不徇于私情 283
求才贵广,考课贵精 284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84
弃瑕录用者,霸王之道 284
况王者赖人之诚以自固,而可不诚于人乎 284
君子以爱才为心,小人以伤善为利 284
其纳谏也: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 285
若不以实事验之,则真伪莫得而辨 285
明者广纳以成德,暗者独用而败身 285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 285
法贵必行,慎在深刻 285
治或生乱者,恃治而不修也 286
居福而虑祸,则其福可保 286
理乱之本,系于人心 286
唯信与诚,有补无失 286
惟以改过为能,不以无过为贵 287
智者改过而迁善,愚者耻过而遂非……? 287
爵赏刑罚,国之大纲 287
刘知几 288
人寓形天地,其生也,若蜉蝣之?在世 288
大道为公,以能而授 288
不凭章句,直取胸怀 288
五常异禀,百行殊轨 289
为于可为之时则从 289
古来贤雋立言垂后 289
他善必称,己恶不讳 289
刍荛之言,明王必择 289
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290
凫胫虽短,续之则悲 290
壮士殉名,壮夫重气 290
时无远近,事无巨细,必籍多闻,以成博识 290
作者恶道听途说之违理 291
君子以博闻多识为工 291
直笔者,不掩恶不虚美 291
苟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 291
苟能识事详审,措辞精密 291
择善而行,何有远近 292
贤者处世,夷险若一 292
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也 292
明月之珠,不能无瑕 292
珍裘以众腋成温 292
既不知善之为善,则亦不知恶之为恶 293
恶可以诫世,善可以
- 《箴言录 第10版 全彩精装典藏版》(法)拉罗什福科著;文爱艺译 2019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自新箴言》杨友平主编 2014
- 《公路工程造价员》陈楠主编 2013
- 《农网配电营业技师培训教材》王金笙主编 2010
- 《动物故事 70则中国原生态童话作品》何承伟本册主编 2013
- 《当代管理箴言录 第2辑》汪仲华,汪耀华编译 1991
- 《天使与女神》韦伶主编 2013
- 《安装工程造价员》周胜主编 2013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2版 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杨拴科,赵进全主编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