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岭南文化研究论著;沈英森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18034624
- 页数:478 页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岭南中医源远流长 1
一、远古时代 1
二、秦汉时期 2
三、晋唐时期 3
四、宋元时期 5
五、明清时期 7
(一)明代岭南医家医著 8
(二)清代中叶以后岭南医学之背景 9
(三)近代岭南医家学术流派 11
1.生草药类 11
2.内科综合类 13
3.伤寒金匮类 18
4.温病瘟疫类 22
5.骨伤科类 26
6.妇科学类 29
7.儿科学类 33
8.喉科、眼科、针灸科、诊断、方剂及其他 37
第二节 医事制度 43
一、地方行政建制 43
二、古代医政史料 45
第三节 中医社团及中药行商组织 47
一、中医社团 47
(一)广州医学求益社 47
(二)广州医学卫生社 48
(三)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 48
(四)广东医学实习馆 48
(五)九大善堂 49
(六)广东中医公会 50
二、中药行商组织 50
(一)南北经纪行 51
(二)西土行 51
(三)参茸幼药行 51
(四)丸散膏丹行 51
(五)药片业(行) 52
(六)生药行(店) 52
(七)熟药行(店) 52
(八)生草药 53
第四节 中医椠本及期刊 53
一、清代广东中医椠木 53
二、民国时期广东中医期刊 55
第五节 岭南中医特点 57
一、继承性 59
二、区域性 60
三、务实性 60
四、包容性 61
第二章 中医教育 63
第一节 以师带徒的医学教育 63
第二节 广东近代中医学校教育 65
一、广东中医药界结团集社 65
二、省港药材行作智力投资 72
三、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 74
四、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 89
五、广州汉兴国医学校 90
六、广东其他各中医学校 92
第三章 中西医学交流 97
第一节 西洋医学的传入 97
一、明清早期来粤的传教医士 97
二、近代西洋医学在广东的传播 99
三、广东近代的西医学教育 102
(一)外国教会兴办西医院校 102
(二)中国政府公办西医院校 105
(三)粤籍华人私立西医院校 107
第二节 岭南中西医汇通派医家 109
一、中西医汇通初地——岭南 109
二、中西医汇通派医家 113
(一)邱熺和他的《引痘略》 113
1.邱熺的生平简介 113
2.《引痘略》及其影响 115
(二)中西医汇通世家陈氏三代 118
1.中西医汇通第一人——陈定泰 119
2.刊刻传真的陈相静 123
3.南洋学医的陈珍阁 124
(三)罗浮山人及其《历脏篇》 129
1.医学动态发展观 130
2.参察内观,验明脏腑 131
(四)朱沛文与《华洋脏象约纂》 133
1.朱沛文生平简介 133
2.《华洋脏象约纂》的主要内容及其中西医汇通思想 135
3.朱沛文的治学精神 138
(五)郑观应汇通中西卫生学 140
1.郑观应生平简介 140
2.《中外卫生要旨》与《医道》篇的主要学术贡献 141
(六)其他持汇通思想的医家 144
1.黄炽华 144
2.梁章龙 145
第三节 岭南中医革新思潮 149
一、谭次仲与“中医科学化” 149
二、伍律宁及其“建设中国本位医学” 151
三、张二仲之“中医改进论” 153
四、林昨非“改进中医”说 154
第四章 岭南温病学的发展和贡献 160
第一节 岭南温病学发展与源流 160
一、岭南温病学发展简史 160
二、岭南温病源流——“炎方地卑”与温病发病 163
第二节 岭南温病的学术特点 165
一、岭南温病强调湿、热、气阴两虚的体质特点 165
(一)伏热体质 165
(二)蕴湿体质 166
(三)气阴两虚体质 166
二、丰富和发展温病诊治理论及方法 168
(一)以卫气营血为纲,三焦及所属脏腑为目 168
(二)辨舌、察咽相互为用 169
(三)顾护津气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70
三、暑湿为岭南常见温病,治宜宣通三焦 172
四、发展了吴氏“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之说 175
第三节 岭南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177
一、葛洪 177
(一)葛洪生平简介 177
(二)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 178
1.选方用药概以验、便、廉为原则 178
2.珍贵的医学文献 179
二、释继洪 185
(一)《岭南卫生方》内容简介 185
(二)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常见病证 186
(三)瘴疟的病因和辨治方法 186
(四)《岭南卫生方》所载方药及其特色 190
三、潘名熊 191
(一)潘名熊生平简介 191
(二)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 192
1.辨温病异于寻常外感,证因论治均各有别 192
2.治温热法宜清热保津,清攻养液施治有序 192
3.治暑证每从暑湿立法,清上宣肺亦颇必要 194
四、陈任枚 195
(一)陈任枚生平简介 195
(二)学术思想 196
1.评论温病之意义及性质 196
2.主张“伏气”温病说 197
3.卫气营血辨证结合五脏,注重舌脉 198
4.注重温病兼夹证诊治 200
第五章 岭南儿科学的发展和主要学术特点 203
第一节 岭南儿科学发展简史 203
第二节 岭南儿科学的主要学术特点 206
一、勤求古训,学有渊源 206
二、立足临床,勇于创新 207
三、因地制宜,岭南特色 208
第三节 岭南儿科医家及其著作介绍 209
一、刘昉与《幼幼新书》 210
(一)刘昉生平简介 210
(二)《幼幼新书》的学术价值和对儿科学的贡献 212
贡献 212
1.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12
2.丰富了儿科望诊内容 213
3.重视新生儿疾病的防治 214
4.总结宋代的儿科临床经验 214
5.保存大量宋前医籍内容 215
二、陈复正与《幼幼集成》 216
(一)陈复正生平简介 216
(二)《幼幼集成》述评 217
1.全书概况 217
2.《幼幼集成》的学术价值和对儿科学的贡献 218
三、程康圃与《儿科秘要》 222
(一)程康圃生平简介 222
(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223
1.证候繁复,赅以八门 224
2.治法执简,约以六字 224
3.辨证要领,“两法”“两要” 225
4.遣方用药,独具匠心 226
5.崇尚医德,语重心长 227
四、杨鹤龄与《儿科经验述要》 227
(一)杨鹤龄生平简介 227
(二)杨氏《儿科经验述要》对儿科的贡献 229
1.岭南儿科,湿温为害 229
2.治病救人,注重实效 230
3.辨证精确,分经用药 230
4.配合外治,内外兼施 231
五、其他医家及其著述 232
(一)何梦瑶与《三科辑要》 232
(二)张应奎与《保赤良篇》 232
(三)郑崇谦与《种痘奇书》 232
(四)梁尧龄与《小儿科摄要》 233
(五)林介烈与《麻疹全书》 233
(六)叶荫桐与《保赤金科》 233
(七)陈伯坛与《麻痘蠡言》 233
(八)吕楚白与《幼科要旨讲义》 234
第六章 岭南草药的特色 238
第一节 岭南草药发展概况 238
一、晋以前岭南草药的发展 238
二、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岭南草药的发展 244
三、宋元时期岭南草药的发展 247
四、明清时期岭南草药的发展 248
第二节 生草药学家及其著作 250
一、何克谏与《生草药性备要》 250
(一)何克谏生平简介 250
(二)《生草药性备要》的学术特点 251
1.注重土产、强调性味 252
2.结合实际、反对滥用 253
二、赵寅谷与《本草求原》 253
(一)纵论诸家,本草求原 253
(二)详究药性,辨证用药 254
(三)治学严谨,数易其稿 255
三、肖步丹与《岭南采药录》 255
(一)肖步丹生平简介 255
(二)《岭南采药录》的学术特点 256
1.专写岭南土产草药 256
2.以方代药,阐明治法 256
3.编写体例采用四声,别具一格 257
四、胡真与《山草药指南》 257
(一)胡真生平简介 257
(二)《山草药指南》的学术特点 258
1.重视草药,写成专著 258
2.继承发挥,融为一体 258
3.仁心仁术,济世之心 258
第三节 岭南制药业的发展 259
第七章 岭南针灸学的发展和主要学术特点 264
第一节 岭南针灸学发展简史 264
第二节 岭南针灸学的主要学术特点 267
一、重视灸法应用 267
二、创新温灸方法 268
第三节 岭南针灸医家及其著作介绍 270
一、女灸家鲍姑 271
(一)鲍姑生平简介 271
(二)鲍姑的灸疗成就和对针灸学的贡献 273
二、《采艾编翼》 275
(一)《采艾编翼》的作用和辑校者 275
(二)《采艾编翼》的主要内容和学术特点 276
1.内容简明扼要 278
2.经验独特实用 279
3.针灸方药并举 280
三、其他医家及著作简介 281
(一)丘浚与《重刻明堂经络前图》、《重刻明堂经络后图》 281
(二)叶广柞与《采艾编》 281
(三)易艮山与《男女小儿针灸》 282
(四)何梦瑶与《针灸吹云集》 283
(五)胡天铭与《金针撮要》 283
(六)孔继溶与《经穴异同考》 283
(七)朱珩与《针灸秘诀辨证》 283
(八)周仲房与《针灸学讲义》 283
(九)曾天治 284
(十)罗哲初与《针灸发微》 284
(十一)罗兆琚 285
第八章 医家、医案、医话及其他 288
第一节 医家 288
一、陈昭遇 288
二、何梦瑶 289
(一)何梦瑶生平事迹 289
(二)主要贡献 290
1.对内伤杂症的研究 291
2.重视基础理论的发挥 299
3.致力于医学教育工作 300
三、梁柘轩 301
(一)瘰疠病因,不外痰火 302
(二)瘰疠症状,缠绵多端 302
(三)瘰疠辨证,寒热虚实 303
(四)瘰疠宜早治,重在清阴经火 303
四、黎云卿 305
五、程知 306
六、黎庇留 308
七、陈伯坛 310
(一)陈伯坛生平事迹 310
(二)主要学术思想 312
1.陈伯坛学术思想的主要部分是对《伤寒论》的研究 312
2.陈氏杂病、麻痘学术特点 319
八、丘浚 324
第二节 医案医话及其他 325
一、医案 325
(一)陈复正医案二则 325
(二)潘兰坪医案四则 328
(三)陈定泰医案一则 333
(四)陈伯坛医案一则 334
(五)吴粤昌《岭南医征略》医案二则 335
(六)曾月根医案四则 336
(七)陈务斋医案十四则 341
(八)李伯鸿医案六则 371
(九)郑震竺医案一则 379
(十)陈憩南医案四则 380
(十一)吴宗熙医案三则 387
(十二)杨鹤龄医案三则 392
(十三)黎庇留医案二则 396
(十四)清佚名医案一则 398
二、医话五则 400
三、其他 406
(一)选方二则 406
(二)五色药石(五石散) 408
(三)药杵、药臼 409
附录 412
一、岭南文献有关中医药记载 412
二、近代广东中医期刊 463
三、广州医学求益社同人录 465
四、广州医学卫生社同人录 468
五、本书医学人名索引 469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行政保留研究》门中敬著 2019
- 《高考快速作文指导》张吉武,鲍志伸主编 2002
- 《建筑施工企业统计》杨淑芝主编 200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绕着地球跑一圈 第4辑 欧洲之旅 意大利》稚子文化编绘 2018
- 《黄遵宪集 4》陈铮主编 2019
- 《孙诒让集 1》丁进主编 2016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二十世纪广东包装设计史》王娟著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