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熙辉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171393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作者蒋熙辉博士是陈兴良、黄京平之高徒。他在综述国内外对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一体化的设想,并创造性提出刑事责任构造的三重结构:刑事义务与归责能力——刑事归责要素——责任负担与处罚原则。本专著分十个章节内容系统阐述了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与理论观点,本文贴近实践研究问题,紧密结合刑事实体与程序。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目录

第一章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介评 1

目录 1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引介 2

一、英美法系国家 2

二、大陆法系国家 19

三、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 33

第二节 国外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析评 36

一、国外单位刑事责任理论文献综述 36

二、两种单位刑事责任理论论证剖析 37

第二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回顾与分析 40

第一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否定论 40

一、单位主体行为能力的否定 41

二、单位主体适刑资格的否定 42

三、个人责任主义中罪责自负原则的违反 43

四、社会主义法人制度下刑事政策的违反 43

一、大陆地区 45

第二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肯定论 45

二、港澳台地区 53

第三节 论争的质疑与辩正——肯定论的确立 58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质疑 58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辩正 63

第四节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两重论证 74

一、合理性论证——单位行为与单位罪过 75

二、目的性论证——刑事政策目标的考察 88

第三章 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体构造理论 97

第一节 责任构造之一:刑事义务与归责能力 97

一、单位刑事义务 98

二、单位归责能力 100

三、归责能力之比较:单位与自然人 110

第二节 责任构造之二:刑事归责要素研究 112

一、单位犯罪故意 113

二、单位犯罪过失 117

三、复合罪过的确立 119

第三节 责任构造之三:责任负担与处罚原则 120

一、责任观念演进与一体化趋向 120

二、单位犯罪刑事处罚原则研究 128

第四章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与反思 137

第一节 各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比较 137

一、英国刑事立法 138

二、美国刑事立法 142

三、德国刑事立法 146

四、意大利刑事立法 151

五、法国刑事立法 152

六、瑞士刑事立法 157

七、日本刑事立法 159

八、前苏联、俄罗斯与前南斯拉夫刑事立法 160

九、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刑事立法 163

第二节 模式反思: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 168

一、单位犯罪立法范例的比较与分析 168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扩大化 169

第五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回顾 171

第一节 1997年刑法之前的单位犯罪立法 171

一、刑事司法解释关于单位犯罪的突破 172

二、1997年刑法修订前单位犯罪立法概观 175

三、简短的结论:分析与评价 178

第二节 1997年刑法之前单位犯罪立法论争 180

一、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 180

二、单位犯罪的名称之争 185

三、单位犯罪的概念之争 187

四、单位主体的外延之争 189

第三节 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内容与模式评价 190

一、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内容概要与评价 190

二、1997年刑法单位犯罪立法模式评价 209

第六章 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完善 212

第一节 目标设定: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刑事责任等构 212

一、单位与自然人:以责任一体化为目标 213

二、刑罚原则完善: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 214

三、刑罚种类完善:刑罚体系中心的转换 215

四、配套制度建设:因应单位犯罪的特质 216

第二节 路径依赖:责任等构的立法追求 217

一、刑事责任一体化的等构追求 218

二、慎重修改刑法与多元立法方式的采取 235

第七章 单位犯罪构成的司法认定 239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客体认定 239

一、单位能否构成刑法分则规定的一切犯罪 239

二、如何处理刑法分则未规定的单位犯罪 240

第二节 单位行为的认定 243

一、为单位利益的判断 244

二、以单位名义的判断 245

三、单位刑事责任的个人分担 246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主体认定 253

一、犯罪公司的认定 253

二、机关犯罪适刑资格与认定 259

三、私有企业适刑资格与认定 268

四、犯罪企业集团的认定 274

五、犯罪团体的认定 276

六、犯罪事业单位的认定 278

七、犯罪“二级单位”的认定 278

八、动态中法人犯罪的认定 283

九、村民委员会犯罪的认定 284

十、非法社会组织体犯罪的认定 286

十一、单位代理机构犯罪的认定 286

第四节 单位意志认定问题 287

一、谁的决策代表单位 288

二、单位过失犯罪的认定 289

三、单位事后追认犯意的认定 290

第八章 单位犯罪形态的认定 292

第一节 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 292

一、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 292

二、单位共同犯罪立法争议与立法建议 293

三、单位共同犯罪的界定 295

四、单位共同犯罪的认定 296

五、单位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301

第二节 单位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 303

一、单位犯罪完成形态的认定 304

二、单位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304

第三节 单位犯罪罪数形态的认定 306

一、单位行为个数的判断与确认 306

二、单位犯罪罪数的认定 307

第九章 单位犯罪的刑罚适用 309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 309

一、单位犯罪累犯的认定 309

二、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 311

三、单位犯罪立功的认定 312

四、单位犯罪的并罚问题 312

五、单位犯罪的缓刑适用 313

一、单位犯罪罚金执行的若干问题 315

第二节 单位犯罪的行刑问题 315

二、单位犯罪中责任人员的减刑、假释问题 318

第三节 单位犯罪的时效与赦免制度 319

一、单位犯罪的时效制度 319

二、单位犯罪的赦免制度 321

第十章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的若干问题 322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法适用 323

一、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管辖 323

二、如何确定单位犯罪的应诉主体 325

三、单位撤销,能否追究自然人刑事责任 334

四、如何针对被告单位采取强制措施 337

五、如何制作单位犯罪裁判文书 341

第二节 单位诉讼程序的立法完善 342

结束语——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研究展望 345

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