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防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金森,范中义著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764119
- 页数:1098 页
(上册) 1
概述 1
目次 1
第一章 朱元璋建立海防防御体系 57
一、明初的沿海形势 57
(一)倭寇入侵 57
(二)明初的军事力量 65
二、外交政策 70
(一)睦邻友好 70
(二)对日交涉 73
三、海禁政策 78
(一)海禁政策的内容 78
(二)海禁政策的利弊 80
四、沿海防御体系的建立 82
(一)建立沿海卫所 82
(二)加强水军建设 91
(三)领导指挥体制 95
一、永乐至宣德年间进一步巩固海防的措施 102
(一)永乐至宣德年间倭寇的入侵 102
第二章 永乐至正德年间的海防 102
(二)加强沿海防卫 104
(三)望海埚大捷 114
(四)对日勘合贸易 116
(五)郑和出使西洋 123
二、正统至正德年间海防逐渐废弛 135
(一)正统至正德年间的海防形势 135
(二)海防的整饬和调整 138
(三)贡赐贸易 145
一、嘉靖初年的外患 153
(一)抗葡之战 153
第三章 嘉靖年间的海防(上) 153
(二)争贡之役 157
二、嘉靖中期后的沿海形势 161
(一)倭寇的猖獗 161
(二)倭寇猖獗的原因 170
一、明廷的御倭措施 194
(一)设机构,调将领 194
第四章 嘉靖年间的海防(下) 194
(二)调客兵,练土兵 197
(三)筹措战船 207
(四)招抚,行间 210
(五)海禁政策 211
二、抗倭战役 213
(一)双屿和诏安之战 213
(二)王江泾大捷 217
(三)歼灭徐海、王直 221
(四)台州大捷 227
(五)平海卫大捷 236
(六)仙游之战 241
(七)广东战役 249
一、海防的状况 253
(一)军事技术的发展 253
第五章 隆庆至万历中期的海防 253
(二)兵役制度的变化 275
(三)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 278
(四)沿海划区防守和防务加强 284
(五)倭寇入侵形势 295
(六)有限度地开放海禁 297
二、抗倭援朝战争 299
(一)丰臣秀吉的野心 299
(二)明廷粉碎丰氏野心的措施 303
(三)平壤之战 309
(四)露梁海战 312
第六章 明末的海防 318
一、海防力量的变化 318
二、万历中期后倭寇的入侵 321
三、葡萄牙殖民者窃踞澳门 325
四、抗击荷兰殖民者入侵 329
(一)沈有容谕退红毛番 329
(二)将殖民者逐出澎湖 332
(三)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340
(四)粉碎殖民者的侵扰 342
五、西班牙的野心 344
一、海防政略 350
(一)收人心为本 350
第七章 海防思想 350
(二)几项具体措施 351
二、海防战略 353
(一)御海洋 353
(二)固海岸 356
(三)守河港 357
(五)战原野 358
(六)严城守 358
(四)守内河 358
(七)不同主张 360
三、商贸策略 361
(一)海禁和开放 362
(二)通贡和绝市 368
四、抗倭战术 373
(一)水战战术 373
(二)野战战术 375
(三)守城战术 381
(四)合同战术 384
五、海防要地 385
(一)岛屿是大陆的屏障 385
(二)沿海是内地的门户 387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海防建设 395
一、海防形势 395
(一)清代立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395
(二)西方列强开始威胁中国 396
(三)朝廷对海防形势的认识 407
二、海防体制 409
(一)中央军事体制 409
(二)地方军事体制 411
三、海防力量 413
(一)沿海地区的八旗兵 413
(二)沿海地区的绿营兵 415
(三)沿海水师 418
(四)战船与火炮 427
(一)沿海地区海防部署概况 431
四、海防部署 431
(二)东三省海防部署 431
(三)直隶海防部署 431
(四)山东海防部署 432
(五)江南海防部署 433
(六)浙江海防部署 435
(七)福建海防部署 436
(八)广东海防部署 439
(九)沿海地区水师部署 442
(十)海岸防御设施建设 449
一、清朝统一东南沿海地区 452
第二章 收复和统一台湾 452
(一)与沿海反清势力的初期斗争 452
(二)对郑成功的招降活动 454
(三)与郑成功在沿海地区的斗争 456
(一)收复台湾的决策 461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461
(二)郑成功率大军攻台 462
(三)郑成功在台湾的初期经营 465
三、清朝统一台湾 466
(一)郑经退守台湾 466
(三)朝廷寄希望于和平谈判 470
(二)三次攻台失败 470
(四)马拉松式的和谈 472
(五)剿、抚沿海反清势力 476
(六)招抚“附逆人民” 481
(七)攻取台湾的选将和决策 481
(八)“因剿寓抚”统一台湾 484
(九)台湾设防的决策 488
一、打击海盗 492
第三章 保商靖盗和航运管制 492
(一)康熙年间的海盗 492
(二)乾隆年间的海盗 496
(三)嘉庆年间的“洋盗” 498
二、航运管制 510
(四)道光年间的海盗 510
(一)开海贸易 510
(二)禁止南洋贸易 511
(三)航运管制 513
一、俄罗斯入侵东北沿海地区 518
第四章 俄国和英国的早期入侵 518
(一)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早期侵略 518
(二)中国东北沿海地区的防务 520
(三)沙俄政府侵略黑龙江的“训令” 522
(四)康熙关于保卫黑龙江的“上谕” 522
(五)尼布楚条约 523
(六)俄国寻找出海口的野心 523
(七)强占黑龙江口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区 524
(八)强占库页岛 525
(一)封闭口岸和一口通商 527
二、英国侵扰东南沿海地区 527
(二)英国兵船擅闯澳门 527
(三)华夷交易章程 529
(四)道光前期的防堵政策 530
(五)“阿美士德”号的战前侦察 535
(六)鸦片贸易引起海防冲突 537
(七)英国准备海上入侵 539
(八)林则徐查禁鸦片与强化海防 541
(九)鸦片战争前哨战与水师的整顿 545
第五章 清代前期的海防思想 547
一、海防政治思想和政策 547
(一)海防观念 547
(二)海禁思想 548
(三)海禁政策 549
(四)迁界政策 551
(五)天朝观念 558
(六)防堵思想 563
二、海防经济思想 566
(一)海上贸易思想 566
(三)民船发展思想 567
(二)公平贸易思想 567
(四)渔业发展思想 569
(一)建设缉盗水师思想 571
三、海防军事思想 571
(二)制造轻便战船思想 572
(三)御之于海的思想 575
四、海防地理知识 577
(一)海岸和海岛的防御地理知识 577
(二)河口海湾的防御地理知识 587
(三)军事海洋气候与水文知识 590
一、实录、圣训、朱批奏折 593
第二篇主要参考文献 593
二、史料汇编 593
三、通史资料 593
四、著作资料 594
五、舆地、史志资料 594
附录一:直接参考使用的部分上谕和奏议 595
一、海防形势 599
(一)海洋强国的出现 599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 599
(二)列强对中国的威胁 600
(三)西方列强武装力量的发展 601
(四)英国侵华的海上武装力量 602
二、英国的战争策划 603
(一)胡夏米的建议 603
(二)战争策划 603
(三)不宣而战 608
(一)海防力量 610
三、中国的海防力量和战争动员 610
(二)盲目防堵 612
(三)宣战上谕 615
(四)战争动员 616
(五)海防部署 619
四、战争进程和重要战斗 627
(一)第一次广东之战 627
(二)第一次厦门之役 634
(三)第一次占领定海 636
(四)兵临大沽口 639
(五)浙江停战 641
(六)第二次广东之战 642
(七)英军第二次侵略厦门 652
(八)浙东战役 653
(九)台湾人民的斗争 658
(十)长江下游战役 660
五、屈辱的南京条约 665
(一)道光皇帝的几道圣旨 665
(二)中英《南京条约》 667
(三)其他列强趁火打劫 668
第二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 672
一、形势与任务 672
(一)调整涉外体制 672
(二)恢复海防建设 673
(三)保商靖盗 674
(四)中英贸易出现下降趋势 676
(五)徐继畲分析海防新形势 677
二、战争起因与决策 679
(一)英军的入城要求 679
(二)第一次“修约”活动 680
(三)第二次“修约”活动 681
(四)制造战争的借口 682
(五)战与抚的议论和决策 684
(一)第一次广州战役 687
三、广州战役 687
(二)第二次广州战役 690
四、天津条约 693
(一)拒绝上海谈判 693
(二)战与和的决策游移不定 695
(三)第一次大沽口战役 695
(四)迂腐的外交政策 698
(五)天津条约 699
五、天津陷落 702
(一)加强海防 702
(二)通商税则的谈判 703
(三)进京换约之争 704
(四)第二次大沽口战役 705
(五)英法调兵天津 706
(六)“攘外安内”两头忙 708
(七)天津的战备 709
(八)第三次大沽之战 710
(九)决战与投降的抉择 711
六、北京遭劫 713
(一)反复发布决战上谕 713
(二)北京失陷 715
(三)火烧圆明园 717
(四)北京条约 718
第三章 俄罗斯割占东北沿海地区 721
一、强占黑龙江流域 721
(一)沙俄是“肘腋之患” 721
(二)强占黑龙江口和鞑靼海峡 722
(三)占领库页岛 723
(四)强占黑龙江沿岸地区 725
(一)瑷珲条约 726
二、强占乌苏里江以东沿海地区 726
(二)强行控制“共管地区” 728
(三)天津条约 730
(四)北京条约 731
(五)不光彩的“调停” 733
(六)第一次勘界 734
(七)第二次勘界 735
(八)乌字牌问题 736
(九)旗户渔猎居住册问题 741
(十)华民权利问题 742
三、日俄战争 746
(一)日俄在中国的冲突 746
(二)日俄军力对比 748
(三)日俄战争经过 749
一、日美侵略台湾 755
(一)美国的侵台阴谋 755
第四章 中日中法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 755
(二)日本侵略台湾的野心 756
(三)渔船事件 756
(四)美日合谋侵略台湾 757
(五)制造侵台借口 759
(六)李鸿章的妥协政策 761
二、中法战争 762
(一)法国的野心 762
(二)中法谈判 763
(三)海防部署 763
(四)艰难决策 766
(五)基隆保卫战 771
(六)马尾战役 772
(七)基隆失陷 776
(八)淡水胜利 776
(九)暖暖街激战 777
(十)镇海之战 779
(十一)镇南关大捷 780
(十二)中法条约 781
第五章 自强新政与海防建设 784
一、兴办洋务的决策 784
(一)旷古未有的大变局 784
(二)改革朝政的讨论 786
(三)兴办洋务的决策 788
二、提升海防的战略地位 792
(一)总理衙门奏折和海防战略讨论 792
(二)李鸿章的重海防、废塞防思想 796
(三)丁日昌全面加强海防的思想 798
(四)英翰等人的江防论 799
(五)李宗羲的陆防论 799
(六)吴元炳等人的塞防论 799
(七)左宗棠的塞防、海防并重思想 800
(八)郭嵩焘“政教”立国的见解 802
(九)把海防提到战略地位的决策 803
三、发展舰船工业 808
(一)零星仿造 808
(二)决策与发展概况 811
(三)江南制造局 813
(四)金陵机器局 818
(五)福州船政局 818
(六)天津机器局 824
(七)广州机器局 825
(八)山东省机器局 826
四、发展其他产业 826
(一)发展概况 826
(二)轮船招商局 827
(三)电报业 828
(四)铁路 830
(五)采矿业 835
第六章 近代海军建设 837
一、近代海军的初创 837
(一)“坚船利炮”的挑战 837
(二)阿思本舰队闹剧 839
(三)福建海军初创 842
(四)北洋海军初创 843
(五)南洋海军初创 845
(六)广东海军初创 847
(七)其他地区的水师建设 847
二、建设海军的大讨论 847
(一)大讨论的前期酝酿 847
(二)海防战略讨论的“上谕” 850
(三)关于海军领导机构的意见 851
(四)关于海军发展战略的意见 851
(五)关于舰队分布的意见 853
(六)建立海军衙门的决策 855
三、近代海军的发展 858
(一)成立海军衙门 858
(二)海军职官 860
(三)北洋海军建设经费 860
(四)北洋海军的发展 866
(五)南洋海军的发展 869
(六)广东海军的发展 870
(七)海军大检阅 871
(一)购买外国舰船 874
四、海军舰船和基地 874
(二)中国自造舰船 877
(三)甲午战争之后的舰船 880
(四)海军基地建设 880
(五)海岸炮台建设 885
五、海军教育训练机构 891
(一)福州船政学堂 891
(二)天津水师学堂 893
(三)昆明湖水操学堂 894
(四)广东水师学堂 895
(五)江南水师学堂 895
(六)威海水师学堂 896
(七)烟台水师学堂 896
(九)海军训练机构 897
(八)湖北海军学校 897
(十)海军练习舰队 898
(十一)海军枪炮训练机构 899
(十二)南洋海军雷电学堂 899
(十三)派遣海军留学生 900
第七章 甲午战争时期的海防斗争 906
一、战前形势 906
(一)日本成为海洋强国 906
(二)日本的“大陆政策” 909
(三)西方列强的推波助澜 911
(四)战争的导火索 912
二、谋略和部署 913
(一)日本是永久大患的认识 913
(二)避战求和的基本政策 915
(三)陆攻海守的战略方针 917
(四)腐败落后的领导体制 918
(五)北洋三省的海防体系 920
(六)其他地区的海防部署 924
三、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 928
(一)丰岛海战 928
(二)牙山战役 932
(三)平壤战役 932
(四)黄海海战 933
四、辽东半岛之战 936
(一)战役的准备阶段 936
(二)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 938
(三)金州、大连湾失守 939
(四)旅顺口陷落 941
(五)海城、盖平失守 943
(六)营口、田庄台沦陷 946
五、山东半岛抗战 947
(一)准备阶段 947
(三)威海陷落 949
(二)日军荣成湾登陆 949
(四)北洋舰队覆灭 952
六、马关条约和台湾保卫战 956
(一)《马关条约》 956
(二)废约的议论 958
(三)反割地斗争 961
(四)三国干涉还辽 961
(五)台湾保卫战 961
一、列强瓜分沿海地区 970
(一)五口通商 970
(二)增加通商口岸 970
第八章 列强瓜分中国与海防恢复计划 970
(三)台湾和钓鱼岛诸岛 970
(四)东沙和西沙群岛 973
(五)广州沿海地区 974
(六)南宁地区 976
(七)九龙地区 976
(八)香港新租界 977
(九)福州地区 977
(十)鼓浪屿 977
(十一)胶州湾 977
(十二)威海地区 978
(十三)东北沿海地区 979
(十四)天津地区 983
(十五)沿海地区全面开放 983
二、八国联军入侵 983
(一)民众反帝爱国运动 983
(二)列强策划武装干涉 986
(三)八国联军情况 987
(四)清军情况 989
(五)进军北京受挫 990
(六)大沽口失守 992
(七)清廷宣战 993
(八)东南互保 994
(九)天津陷落 996
(十)进攻北京 1000
(十一)慈禧逃亡 1002
(十二)北京遭劫 1002
(十三)扩大占领 1003
(十四)《辛丑条约》 1004
三、恢复海防建设 1005
(一)海防形势 1005
(二)改革朝政的讨论 1009
(三)改革朝政的再讨论 1010
(四)裁兵练军 1017
(五)恢复海军 1018
第九章 清代后期的海防思想 1025
一、海防政治思想 1025
(一)闭关锁国思想 1025
(二)自强固本思想 1026
(三)人才为本思想 1027
(四)以战立国思想 1029
二、海防外交思想 1031
(一)天朝上国思想的转变 1031
(二)地球公法思想萌芽 1032
(三)以和为贵思想 1033
(四)开放通商思想 1034
(五)树外藩卫门户思想 1035
(六)以夷制夷思想 1037
(七)外敦信睦思想 1038
(八)避战求和思想 1040
三、海防经济思想 1041
(一)发展工业思想 1041
(二)官督商办思想 1042
(三)利权与商战思想 1042
四、海防军事思想 1043
(一)以守为战思想 1043
(二)守内河海口思想 1044
(三)师夷长技思想 1046
(四)持久作战思想 1049
(五)军事改革思想 1050
(六)水陆并举思想 1051
(七)重点设防思想 1052
(八)民心为本思想 1054
(九)海权思想萌芽 1057
五、海防地理知识 1062
(一)海防地利知识 1062
(二)风力和火攻知识 1064
(三)海岸自然条件知识 1065
第三篇主要参考文献 1066
一、实录、圣训、朱批奏折 1066
二、史料汇编 1066
四、著作资料 1067
三、通史资料 1067
五、舆地、史志资料 1068
六、外文译著论著 1069
七、直接参考使用的部分上谕和奏议 1069
第一篇 明代的海防(1368— 1644
第二篇 清代前期的海防(1644— 1840
(下册) 1912
第三篇 清代后期海防(1840— 1912
- 《明清海防研究论丛 第10辑》唐立鹏主编 2017
- 《近代中国海防爱国主义研究》邵先军著 2013
- 《海防前线的厦门大学 对敌斗争专辑》厦门大学编 1958
- 《海防哨兵之歌》符加雷著 1961
- 《河内与海防:地方小志之十四》苏子著 1958
- 《海防前线的厦门大学-大办工厂大搞科学研究部分》厦门大学编 1958
- 《海防少年》胡奇著 1960
- 《海防前线的厦门》厦门日报资料组编 1957
- 《海防前线的祖国优秀儿女》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福建省委宣传部辑 1955
- 《保卫祖国海防和边疆的青年们》中国青年出版社编 1955
- 《海洋文明小史》倪谦谦责编;王存苗译;(法)雅克·阿塔利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海洋功能食品》王卉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