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特性
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特性

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特性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景超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3035088
  • 页数:2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为五章,系统介绍了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转折时期,在女子教科书上所折射出来的女子教育问题和社会政治问题。主要内容集中在,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演进、文化阐释、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以及最后我们所对这些文化特性的思考与启示。本书系统介绍了1905~1922年间,女子教科书从出现、成熟,到最后衰落退出的发展过程,通过历史的客观呈现,分析当时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和功能,并反应了社会的文化特性,有创新,也有衰落。在以后的教科书发展中,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在传承与创新中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之长,充分展现女性新形象。
《中国教科书发展史丛书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特性》目录

绪论 基于文本的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文化探索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女子教科书”与“女子教科书文化” 3

三、基于文本的女子教科书文化研究路径 21

第一章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演进 26

第一节 中国传统女学读本(西汉至1895年) 26

一、中国传统女学读本的出现与发展 27

二、中国传统女学读本的特点 33

第二节 新式女子教科书的出现(1895~1906年) 35

一、清未新式女子教科书出现的历史背景与契机 36

二、官方意志的违背——学堂、书坊女子教科书的涌现 39

三、与旧式女子教育传统相“决裂”——高度自觉的新奇与新派 43

第三节 女子教科书的逐步规范(1907~1911年) 44

一、女子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学部的教科书审定制 44

二、学部审定教科书 45

三、女子教科书的规范化特点 48

第四节 女子教科书的日趋成熟(1912~1919年) 49

一、民初教育宗旨与学制的变革 49

二、教育宗旨教科书 50

三、女子教科书的现代性特点 59

第五节 女子教科书的衰落与退出(1919~1922年) 60

一、女子教科书退出的历史背景 60

二、五四运动后女子教科书的出版概况 63

第二章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之文化阐释 66

第一节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属性 66

一、女子教科书——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工具 67

二、女子教科书——对象化的文化存在 69

三、女子教科书——一种独立而特殊的文化现象 71

第二节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与功能 72

一、女子教科书的文化本质 72

二、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功能 76

第三节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特征 81

一、文化对象的针对性 82

二、文化的时代转型性 82

三、中西文化的冲突性 83

第三章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传承 86

第一节 “重德轻智”——中国传统德才观的传承与演进 86

一、“德先于才”——教科书中不平等的“德”与“才” 87

二、“女子无才便是德”——“重德轻智”在女性身上尤甚 92

第二节 “家为国本”观念的传承与演进 98

一、“家”“家族”“家法”意识的强化 99

二、为女性绘制的“家庭”蓝图 103

第三节 尊孔崇儒与孝道仁义观念的传承与演进 112

一、讲孝道、怀仁爱、达信义 113

二、事舅姑、义夫君、睦妯娌 131

第四节 内外有别——女性性别理想的传承 139

一、女性角色:“女”“妇”“母”——“贤妻良母”“国民之母” 140

二、女性素养:从“德、言、容、功”到“婉顺、慎言、俭饰、女红” 146

三、女性行为:“妇人主中馈”——“女从以教职” 154

第四章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创新 160

第一节 “国家化的身体”——身体观的变革 160

一、国民健康的身体——“强国保种”的应有之义 161

二、女性身体的“国有化”性质 174

第二节 国家社会观念的渗透——从“国民”到“女国民” 181

一、“国民”意识培养——“无论我是女是男,我都有责任保卫中国” 181

二、“女国民”——女性公民形象的塑造 192

第三节 “科学”与“民主”的新教育观表达 204

一、提倡科学,破除迷信 205

二、知识图景的呈现 208

三、劝勉:“女子宜求学” 217

第四节 自由、平等、自立、自强观念的涌现 220

一、每个人都要自由与自立 222

二、女性更需要平等、自立和自强 231

第五章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反思及启示 240

第一节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反思 240

一、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推动作用 240

二、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局限性 243

第二节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启示 245

一、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结合实际 245

二、保持文化的开放性,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之长 246

三、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女性新形象 24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