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木质部发育 1 针叶树 木材生成机理重要部分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尹思慈,赵成功,龚士淦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55034
- 页数:579 页
第一部分 概论 2
1 引言 2
摘要 2
1.1 次生木质部发育的自然背景 2
1.2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理念的源头、形成和内容 5
1.3 确定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实验措施的理论依据 10
1.4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的原创性 16
2 实验措施、材料和数据处理 19
摘要 19
2.1 测定 20
2.2 实验材料的选择因子 21
2.3 实验材料 22
2.4 确定次生木质部取样位置的生成时间 31
2.5 数据处理 34
3 用图示证明次生木质部生命中存在发育现象 36
摘要 36
3.1 次生木质部发育图示的条件和必要性 37
3.2 次生木质部两向生长树龄发育图示的特点 38
3.3 有关次生木质部内年轮位置序数的词语 42
3.4 对四类主要图示的说明 44
3.5 对本书附表的说明 46
3.6 附表数据在图示绘制中的应用 47
第二部分 相关学科的作用和在应用中取得的进展 47
4 生物学有关发育概念的论述和在应用中发展 50
摘要 50
4.1 生物学有关发育概念的综述(Ⅰ)——与发育有关的特征 51
4.2 生物学有关发育概念的综述(Ⅱ)——发育的动态哲学概念 53
4.3 生物学有关发育概念的综述(Ⅲ)——与发育有关的一些生物学疑点 54
4.4 对发育概念的商榷 55
4.5 生物发育的共性 61
4.6 次生木质部适合作为确定生物发育共性研究实验材料的条件 66
引用文献 68
5 植物学的作用和在应用中取得的进展 70
摘要 70
5.1 树木发育 71
5.2 对树木发育方面领悟的拓展 81
5.3 本项目对树木生长取得的理论进展 85
5.4 植物学对树木生长和本项目对次生木质部发育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别 86
6 木材科学和林学的作用和在应用中取得的进展 88
摘要 88
6.1 次生木质部是变化过程受固化的实迹 89
6.2 生长鞘 89
6.3 两向生长树龄 92
6.4 次生木质部生命中发育变化的性状、时间和空间 95
6.5 本章专业词语辨析 97
6.6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在木材科学和林学方面取得的进展 98
7 遗传学的作用和在应用中取得的进展 101
摘要 102
7.1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成果(Ⅰ)——遗传物质 103
7.2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成果(Ⅱ)——遗传物质的复制和重组 106
7.3 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的遗传学成果(Ⅲ)——遗传性状、获得性和对发育性状的调控 109
7.4 遗传学观点下的树木 117
7.5 遗传学观点下的次生木质部 121
7.6 专业词语辨析 126
8 进化生物学的作用和在应用中取得的进展 128
摘要 128
8.1 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物演化概念 129
8.2 树种间次生木质部的突变现象和亲缘关系 132
8.3 适应的动态性 133
8.4 树木在演化中形成的适应性 134
8.5 次生木质部及其构成细胞的演化和功能适应性 137
8.6 结论 140
第三部分 实验证明 142
9 次生木质部管胞形态的发育变化(Ⅰ)——管胞长度 142
摘要 143
9.1 相关学科对管胞长度研究的成果 145
9.2 本项目对管胞长度研究的认识 148
9.3 实验方法 148
9.4 次生木质部不同高度径向逐龄管胞长度的发育变化 150
9.5 次生木质部逐龄生长鞘管胞长度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161
9.6 次生木质部各年生长鞘全高平均管胞长度随树龄的发育变化 165
9.7 不同高度、相同离髓心年轮数、异鞘年轮间管胞长度的有序发育差异 170
9.8 各龄段管胞平均长度 173
9.9 管胞长度发育变化的三维图示 174
9.10 结论 177
引用文献 179
10 次生木质部管胞形态的发育变化(Ⅱ)管胞宽度 188
摘要 189
10.1 管胞宽度研究上的新视野 190
10.2 管胞的径、弦向宽度 191
10.3 实验方法 192
10.4 不同高度径向逐龄管胞宽度的发育变化 192
10.5 逐龄生长鞘管胞宽度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201
10.6 各年生长鞘全高平均管胞径向宽度随树龄的发育变化 204
10.7 不同高度、相同离髓心年轮数、异鞘年轮间管胞径向宽度的有序发育差异 208
10.8 短、长不同龄段管胞平均径向宽度的变化 212
10.9 管胞宽度发育变化的三维图示 213
10.10 结论 215
11 次生木质部管胞形态的发育变化(Ⅲ)管胞长宽比 222
摘要 223
11.1 管胞长宽比实验数据 223
11.2 不同高度径向逐龄管胞长宽比的发育变化 223
11.3 逐龄生长鞘管胞长度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226
11.4 各年生长鞘全高平均管胞长宽比随树龄的发育变化 230
11.5 不同高度、相同离髓心年轮数、异鞘年轮间管胞长宽比的有序发育差异 234
11.6 短、长不同龄段管胞平均长宽比 239
11.7 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中管胞长度和宽度的相关性 243
11.8 次生木质部管胞形态发育变化的总结 243
12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逐龄径向增生管胞个数的发育变化 251
摘要 252
12.1 各学科对木材细胞的研究 253
12.2 本项目对年径向增生管胞个数研究的认识 254
12.3 实验方法 255
12.4 落叶松径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的发育变化 256
12.5 冷杉径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的发育变化 262
12.6 马尾松径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的发育变化 266
12.7 杉木径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的发育变化 271
12.8 树种间径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的比较 275
12.9 针叶树逐龄增生管胞个数发育变化研究中取得的理论认识 279
13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基本密度的发育变化 285
摘要 286
13.1 木材密度在林业和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范围 286
13.2 基本密度在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的新应用 287
13.3 实验 288
13.4 不同高度径向逐龄基本密度的发育变化 289
13.5 各龄生长鞘基本密度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293
13.6 逐龄生长鞘全高平均基本密度的发育变化 298
13.7 树茎中心部位相同离髓心年轮数、不同高度、异鞘年轮间发育差异的变化 301
13.8 各龄段平均基本密度的变化 306
13.9 次生木质部基本密度发育变化在20mm边长立方体试样测定结果上的表现 307
13.10 结论 311
14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木材力学性能的发育变化 321
摘要 322
14.1 木材力学性能在林业和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范围 323
14.2 木材力学性能在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的新应用 324
14.3 实验 325
14.4 抗弯强度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28
14.5 抗弯弹性模量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33
14.6 顺纹抗压强度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37
14.7 五种针叶树主要力学性能随两向生长树龄发育变化的树种趋势 341
14.8 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中力学性能与基本密度的相关关系 343
14.9 结论 350
15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木材干缩性的发育变化 351
摘要 352
15.1 木材干缩性在林业和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范围 352
15.2 木材干缩性在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的新应用 353
15.3 弦向全干缩率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55
15.4 径向全干缩率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60
15.5 纵向全干缩率在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发育变化 365
15.6 五种针叶树木材干缩性随两向生长树龄发育变化的树种趋势 368
15.7 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中木材干缩性与基本密度的相关关系 369
15.8 结论 369
16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生长鞘厚度的发育变化 378
摘要 379
16.1 年轮宽度在多学科中的应用 380
16.2 生长鞘厚度在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380
16.3 生长鞘厚度在次生木质部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382
16.4 不同高度径向逐龄年轮宽度的发育变化 384
16.5 逐龄生长鞘鞘层厚度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390
16.6 各年生长鞘全高鞘层平均厚度随树龄的发育变化 397
16.7 树茎中心部位相同离髓心年轮数、不同高度、异鞘年轮间年轮宽度发育差异的变化 401
16.8 各龄段生长鞘鞘层平均厚度的变化 408
16.9 结论 409
17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晚材率的发育变化 420
摘要 421
17.1 晚材率是一个重要的材性指标 421
17.2 本项目对晚材率研究的认识 422
17.3 测定方法 422
17.4 不同高度径向逐龄晚材率的发育变化 424
17.5 逐龄生长鞘晚材率沿树高的发育变化 425
17.6 各年生长鞘全高平均晚材率随树龄的发育变化和龄阶平均值 428
17.7 树茎中心部位相同离髓心年轮数、不同高度、异鞘年轮间晚材率发育的有序差异 431
17.8 结论 433
18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树茎材高、生材材积和全干重的发育变化 440
摘要 441
18.1 材高的发育变化 441
18.2 生材材积和全干重的发育变化 444
18.3 结论 460
19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的比较 464
摘要 465
19.1 根、枝和主茎的发育过程 466
19.2 取样、测定和比较 467
19.3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管胞长度发育变化的比较 468
19.4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管胞宽度发育变化的比较 471
19.5 根、枝和主茎管胞长、宽度发育变化的图示 474
19.6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管胞长宽比发育变化的比较 477
19.7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基本密度发育变化的比较 479
19.8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鞘层厚度发育变化的比较 483
19.9 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晚材率发育变化的比较 491
19.10 五树种根、枝和主茎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的概要 496
20 次生木质部生成中与发育有关的一些其他性状 531
摘要 531
20.1 自然着枝和木节 532
20.2 天然斜纹 541
参考文献 545
第四部分 总括 548
21 继承和新认识 548
21.1 植物学 548
21.2 测树学 549
21.3 林业科学 549
21.4 木材科学 549
21.5 遗传学 550
21.6 进化生物学 551
21.7 数学和计算机运用 551
22 理论创新 552
22.1 次生木质部的生命 552
22.2 次生木质部发育变化发生在空间“体”中 552
22.3 两向生长树龄 553
22.4 次生木质部中不变的静态木材差异在动态变化的构建中生成 553
22.5 次生木质部中性状的固着状态、位置与生成时间的关系 554
22.6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的自身变化受遗传控制 554
22.7 次生木质部构建中变化过程的生物属性是发育 554
22.8 生长是发育现象中的一种变化 554
23 证明次生木质部构建中存在发育变化过程须采取的必要实验措施 555
23.1 实验树种和采伐地的选择 555
23.2 样木株数 555
23.3 样树内的取样 555
23.4 发育性状的选定 556
23.5 发育性状的测定 556
23.6 发育性状随两向生长树龄规律性变化的表达 556
24 洞察、展望和结论 558
24.1 洞察 558
24.2 展望 563
24.3 结论 565
增篇 567
1 胸高年轮宽度和晚材率发育变化的四向对称性——树茎圆柱对称性的实证 567
1.1 问题的提出 567
1.2 树茎圆柱对称性在年轮宽度上的表现 567
1.3 树茎圆柱对称性在晚材率上的表现 571
1.4 结论 575
2 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步骤 576
2.1 数据的组织 576
2.2 数据的处理方法 577
2.3 绘图 579
- 《大气中典型二恶英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机理研究》张晨曦 2017
- 《吐鲁番晋唐墓地 交河勾西、木纳尔、巴达木发掘报告》吐鲁番地区文物局 2019
- 《多尺度空间视角下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机理研究》王锋著 2019
- 《木吉他培训三月通 DVD版》李成福 2017
- 《往复压缩机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研究》肖顺根 2019
-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九编 第4册 儒家人本价值与公共理性的耦合机理研究》李长泰著 2014
- 《润滑脂热流变特性及其圆管输运机理》潘家保著 2017
- 《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研究》范惠明著 2019
- 《木质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王思群 2020
- 《中国经济服务化发展悖论的动态测度和演化机理研究 基于中间需求视角》樊文静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