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说的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说的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说的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荣富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07094896
  • 页数:4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KS016),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提出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的根本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社会形态说的分析》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中国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理论成就 1

二、我国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

三、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10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 12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 19

第二章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学说及其方法论功能 22

第一节 劳动是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逻辑起点 23

一、历史本体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4

二、历史认识论:用劳动去说明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演进 25

三、历史价值论: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类解放 27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四维结构与社会形态的四维结构 30

一、对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概念辨析 31

二、生产方式的四维结构与社会形态的划分 33

三、社会形态四维结构说的社会解释范式意义 36

第三节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完整性的集中表现 38

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完整性的肢解 38

二、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线 39

三、社会形态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 4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与社会形态理论同步形成和发展 45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最初的社会形态理论 45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理论初步形成 47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53

第五节 社会形态理论是对共产主义的全面论证 65

一、前现代理论、现代理论和未来社会理论 65

二、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必然性 68

三、现代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73

四、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81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的比较 86

第一节 社会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社会形态发展的可逾越性和不可逾越性 87

一、社会发展规律不等于社会发展道路 87

二、社会经济形态的可逾越性 88

三、社会技术形态(生产时代)的不可逾越性 94

四、社会交换形态的不可逾越性 96

五、社会主体形态的不可逾越性 99

第二节 经典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四种社会形态同步发展 101

一、经典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描述 101

二、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102

三、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的同步发展 105

四、资本违背自己的意愿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 109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预测 113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预测的特点 113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15

三、共产主义发展的“三阶段论” 116

四、经典社会主义道路并非“一般发展道路” 119

第四节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121

一、中国内部缺乏发展西方式典型资本主义的根据 122

二、国际格局和地缘政治的限制使中国缺乏发展西方式典型资本主义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124

三、邓小平论中国人的历史选择 125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四种社会形态不同步发展 127

一、社会形态的可逾越性与不可逾越性的矛盾 127

二、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的失误 13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理论创新概述 141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层次的理论创新 1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 14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14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 15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程监测仪 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基础 160

一、历史方位:基于社会形态四维结构的分析 161

二、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使命 166

三、艰难历程:探索远未结束 172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不可逾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78

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相容”说的由来与发展 178

二、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183

三、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86

四、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唯一途径 189

五、用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价值取向规范、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94

第四节 工业社会不可逾越:开辟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98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业化理论 198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影响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03

三、开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12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218

一、人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18

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226

三、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 233

第六节 社会经济形态的可逾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哲学依据和制度保证 240

一、中国道路的历史哲学依据 240

二、社会主义本质与资本本性的相容性和对立性 24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保证 256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72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层次的理论创新 277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278

一、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279

二、渐进式改革的利和弊 287

三、渐进式改革仍是中国今后改革路径的选择 29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298

一、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98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302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306

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任重道远 315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319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20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国情分析 325

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矛盾分析 329

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和实践 332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 336

一、对社会建设内涵的多维审视 336

二、社会建设的百年历程 33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里程碑 345

四、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理论问题 350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58

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59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66

三、总结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75

第六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387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87

二、政治体制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393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01

结语 411

主要参考文献 414

后记 4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