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统计学
统计学

统计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管于华主编(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7720X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太太de课堂下一篇:雾里看花
《统计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学 2

一、统计的涵义 2

二、统计学的过去与现在 5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8

四、统计学的内容 10

第二节 统计学有什么用 11

一、统计给我们智慧与力量 11

二、统计学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12

三、统计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13

习题 14

第二章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17

一、四个常用数据集 18

第一节 四个数据集及数据类型 18

二、数据类型Ⅰ 20

三、数据类型Ⅱ 22

第二节 统计总体、个体与样本 23

一、统计总体和个体 23

二、总体的特点 23

三、样本 25

第三节 标志、指标与变量 25

一、统计标志 25

二、统计指标 26

三、变量 29

第四节 指标体系 29

一、统计指标体系 29

二、举例: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企业管理与信息处理指标子体系 30

三、举例: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31

一、概述 33

二、Excel实现数据处理的主要途径 33

第五节 统计计算工具 33

习题 36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9

第一节 统计资料的收集 40

一、统计资料及其来源 40

二、统计调查 41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整理 46

一、统计资料的审定 46

二、统计资料的分组 46

三、次数分布 48

第三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52

一、统计表 53

二、统计图 54

习题 59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63

一、数值平均数 64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 64

二、位置平均数 70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描述 76

一、离散程度的绝对指标 76

二、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79

三、数据的标准化 80

四、是非标志标准差 81

第三节 分布的偏态与峰度 82

一、原点矩与中心矩 82

二、分布的偏态 83

三、分布的峰度 84

第四节 计算工具使用指南 85

一、计算器的使用 85

二、Excel的描述统计分析功能 87

习题 90

第五章 指数 97

第一节 指数概念 98

一、什么是指数 99

二、为什么要把数据转换成指数 100

第二节 指数的构造方法 100

一、简单综合指数 101

二、简单平均比率指数 103

三、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 104

四、加权平均比率指数 107

五、指数公式优良性测试与指数体系 108

第三节 指数的应用与调整 110

一、指数的调整作用 110

二、指数数列与基期更换 111

三、拉氏指数与固定权数 112

四、总指数与类指数 113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经济指数 114

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114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15

三、股票价格指数 116

习题 120

第六章 参数估计 125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27

一、抽样推断的特点和作用 127

二、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128

三、抽样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 129

四、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 131

五、参数估计的基本步骤 132

第二节 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 132

一、总体参数的点估计 132

二、点估计量的优良标准 133

第三节 参数估计中的区间估计 134

一、参数估计的精度与抽样平均误差计算 134

二、参数估计的误差范围与概率度 137

三、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139

一、简单随机抽样 140

第四节 抽样组织方式及其参数估计 140

二、分层抽样 142

三、系统抽样 144

四、整群抽样 144

第五节 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 145

一、平均数的必要样本容量 145

二、成数的必要样本容量 146

三、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 147

习题 148

第七章 假设检验 153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 154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154

二、假设检验的步骤 155

三、两类错误和假设检验的规则 156

一、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157

第二节 总体均值的检验 157

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160

三、两个非正态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162

第三节 总体成数的检验 166

一、单个总体成数的检验 166

二、两个总体成数之差的检验 167

第四节 总体方差的检验 168

一、一个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168

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之比的检验 169

习题 170

第八章 非参数检验 173

第一节 非参数检验概述 174

第二节 单样本非参数检验 175

一、χ2检验 175

二、单样本K-S检验 177

三、符号检验 179

四、游程检验 180

第三节 两个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82

一、列联表与x2的独立性检验 182

二、两样本的K-S检验 184

习题 185

第九章 方差分析 189

第一节 方差分析概述 190

一、方差分析中的常用术语 190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91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192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192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 192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 193

三、方差分析中的多重比较 198

二、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99

一、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种类 199

第三节 双因素方差分析 199

三、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203

习题 208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211

第一节 相关分析 212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及分类 212

二、相关关系的识别 214

第二节 等级相关分析 219

一、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219

二、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 221

第三节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23

一、一元线性回归 223

二、参数β0,β1的最小二乘估计 224

三、对一元回归方程的评价 226

四、一元回归方程的预测区间 230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33

第四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3

二、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34

三、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评价 235

第五节 非线性模型 238

一、直接代换法 238

二、间接代换法 239

习题 239

第十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 245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 246

一、基本思想 246

二、数学模型 247

三、模型的求解 248

四、主成分的性质 249

五、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 249

二、数学模型 254

一、基本思想 254

第二节 因子分析 254

三、因子载荷的统计含义 255

四、因子的求解 256

五、因子得分 256

六、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 256

第三节 聚类分析 258

一、基本思想 259

二、统计量 259

三、分类方法(系统聚类法) 260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 261

第四节 判别分析 266

一、基本思想 266

二、基本方法 266

三、判别效果的评价 267

四、基本步骤与应用实例 268

习题 270

第十二章 时间序列分析 273

第一节 时间序列及其因素分解 274

一、时间序列的类型 275

二、构成因素 275

三、时间序列的数学模型 276

第二节 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276

一、图形描述 276

二、指标分析 278

第三节 因素分析 287

一、长期趋势分析 287

二、季节变动分析 291

三、循环波动分析 294

习题 297

第十三章 统计决策 303

一、决策的概念 304

第一节 统计决策概述 304

二、决策的步骤 305

第二节 风险型决策方法 306

一、损益矩阵 306

二、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决策方法 307

三、以合理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 308

四、以最大可能性为标准的决策方法 308

五、决策树 309

六、敏感性分析 310

第三节 贝叶斯决策方法 312

一、贝叶斯定理 312

二、贝叶斯决策分析 313

第四节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316

一、“好中求好”决策方法 317

二、“坏中求好”决策方法 318

三、α系数决策方法 319

五、各种决策方法的比较 320

四、“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 320

习题 321

第十四章 统计质量管理 325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 326

一、质量与质量波动原因 326

二、质量管理与统计质量管理 327

三、质量管理的简要历程 327

第二节 质量管理中的两个常用图形 328

一、帕累托图 328

二、鱼刺图 330

第三节 统计过程控制图 331

一、计量值控制图 332

二、计数值控制图 336

三、控制图的观察分析 337

第四节 工序能力分析 340

一、工序能力指数 341

二、工序能力评价 343

三、控制图 344

习题 344

附表一 标准正态分布表 348

附表二 随机数表 351

附表三 t分布临界值表 352

附表四 x2分布临界值表 354

附表五 F分布临界值表 355

附表六 单样本K-S检验统计量表 357

附表七 符号检验界域表 358

附表八 游程检验临界值表 359

附表九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360

附表十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361

附表十一 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362

附表十二 控制图系数表 363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