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王邦佐,潘世伟(卷)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08057664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中国政治学在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历程。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 政治学卷》目录

一、欧美政治和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3

(一)西学东渐与欧美政治和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 3

第一编 二十世纪现代政治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3

(二)孙中山政治学说:三民主义 9

(三)五四运动与西方政治学说 16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0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 20

(二)毛泽东政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8

(三)邓小平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2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国化的新跨越 60

三、政治学在中国的“补课”与逐步繁荣 71

(一)对政治学的性质与功能的再认识 71

(二)政治学的普及与提高 73

(三)改革开放与政治学发展 79

(四)政治学研究对推进政治发展的积极贡献 83

(一)通论性学科和分论性学科的发展前景 87

四、新世纪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趋向 87

(二)政治学发展创新的大趋势 91

第二编 二十世纪政治学各学科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99

一、政治学理论研究 99

(一)民主共和理论的传播与政治学研究的旨趣 99

(二)三足鼎立:自由主义政治学、国家主义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103

(三)政治学退隐与转向:国家与法理论的替代 108

(四)“补课”的成果:理论、方法、范畴与领域 112

(五)传承与创新:九十年代中国政治学 116

二、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123

(一)近代研究方法的引入与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开端 123

(二)西学背景下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系统化 127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政治思想研究 131

(四)新中国的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新成果 134

三、外国政治思想研究 142

(一)严复译《天演论》的出版开研究之先河 142

(二)西方政治思想与学说作为学科引入中国 148

(三)从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外国政治思想著作的翻译与研究 151

(四)外国政治思想研究的繁荣 152

四、中国政治制度研究 158

(一)以官制替代政治制度:学术传统的承袭 158

(二)突破官制传统: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成就 159

(三)重新寻找立国的宏规:对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 167

(四)新制度与新体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 171

五、外国政治制度研究 179

(一)从“器物”到制度:中国人对“西方”认知的转向 180

(二)西洋政制知识的积累与近世中国政制变革 186

(三)在中国建立美国式民主共和政体的道路走不通 193

(四)新中国的外国政治制度研究 196

六、行政学研究 203

(一)西方行政学的恢复与引进 203

(二)中国行政学的重建 206

(三)体制改革时期的行政学 210

(四)市场经济下的中国行政学研究 217

七、世界政治研究 222

(一)渐次深化的认知:对外部世界的宏观考察 222

(二)从讴歌到反思:苏联东欧盛衰变迁的研究 227

(三)穿越表象的透视:西方发达国家的演进轨迹 230

(四)持续关注发展中国家 235

(五)全球性问题的接触与把握 243

八、国际关系研究 250

(一)国际格局的嬗变及其理性思考 250

(二)国际关系行为体的不同诠释 256

(三)大国关系互动及其描述 265

(四)国际政治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272

(五)国际政治行为的伦理分析 275

(六)国际政治中的安全概念 279

(七)排拒和融入:国际组织研究 282

(八)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引入和借鉴 286

(九)从边缘到核心:中国外交与中国国际战略的实践和理论 290

第三编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学重大论争 307

一、关于“开明专制”之争 307

二、关于“联省自治”的论争 313

(一)“联省自治”的内涵 314

(二)“联省自治”的意义 314

(三)“联省自治”的实施办法 316

三、“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322

(一)关于绝对自由问题 324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325

(三)关于生产和分配问题 327

四、民主与独裁之争 330

(一)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主义理论 330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党派的政治主张 332

五、“三民主义”论战 338

(一)关于“旧三民主义”的论战 338

(二)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论战 340

六、关于“中间道路”的争论 347

(一)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 348

(二)中国共产党人和部分民主人士对中间路线的批评 349

七、关于“党政关系”的争论 353

(一)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的讨论 354

(二)对党政分开问题的论争 355

八、“新权威主义”论争 364

(一)关于“新权威”涵义 366

(二)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产生条件 367

(三)关于“新权威主义”产生的依据与合法性 368

(四)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369

(五)“新权威”能否代表新的生产力 370

(六)关于“开明专制”与“精英民主” 371

(七)关于“东亚模式” 373

(八)关于“操作民主” 374

(九)关于反腐败 375

(十)关于政治稳定 376

九、关于中国民主化道路的争论 378

(一)围绕村民自治特别是农村民主选举的论争 379

(二)围绕市民社会的建构与民主化的争论 381

(三)围绕“党内民主化”的争论 384

十、“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389

(一)“自由优先”与“平等至上” 391

(二)关于社会公正问题 392

(三)民主的形式: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 394

十一、关于时代主题的讨论 398

十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讨论 404

(一)“描述当代国际关系的最为时髦的一个用语” 404

(二)关于经济全球化 405

(三)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408

第四编 二十世纪政治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及学术交流 417

一、政治学教育 417

(一)政治学专业教育 417

(二)行政管理学专业教育 426

(三)国际政治学专业教育 431

(四)国际关系学专业教育 434

(五)思想政治专业教育 435

二、专门研究机构 442

(一)中央级研究机构 442

(二)省级研究机构 448

三、学术社团 454

(一)早期中国政治学会及其分化 454

(二)八十年代新建立的中国政治学会及其发展 456

(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建立和发展 457

(四)中国国际关系方面学会的建立和发展 458

四、学术交流 461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介绍和传译 461

(二)重要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 464

附录 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学发展大事记 471

后记 50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