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电视批评学
电视批评学

电视批评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欧阳宏生等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61432933
  • 页数:4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研究电视批评的性质、作用入手,考察了中国批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通过梳理西方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状况,探究了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思想资源;在对电视批评学这一学科的理念阐释的基础上,探寻了电视批评的美学思想特征,以及电视批评者的主体意识。
《电视批评学》目录

第一章 电视批评与电视批评学 1

第一节 什么是电视批评 1

绪论 1

第一节 电视批评与其他批评形式 1

一、电视批评的定义 2

一、哲学批评 2

二、道德批评 3

三、文艺批评 5

一、哲学的研究方法 7

第二节 电视批评的研究方法 7

二、电视批评的类别 7

二、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8

三、电视批评的特性 9

三、具体作品的研究方法 10

四、电视批评与电视理论、电视史的关系 12

第三节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学 12

一、督导匡正功能 13

第二节 电视批评的功能与作用 13

一、电视批评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 13

二、艺术审美功能 16

二、中国特色的电视批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三、文化建构功能 19

第二章 中国电视批评的不同发展阶段 21

第一节 电视批评的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后期) 22

一、与电视事业共同起步 22

二、萌芽时期中国电视批评的特点 23

第二节 电视批评的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中期) 24

一、相关刊物和批评文章的数量大大增加 24

二、各种电视理论研讨活动的开展 25

三、电视节目的评奖活动逐步开展起来 26

第三节 电视批评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27

一、电视批评队伍扩大,学术交流活动增强 28

二、电视批评的领域拓宽,取得了一定的批评学术成果 30

第四节 电视批评的自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90年代末期) 35

一、电视批评形式多样化、规模化 35

二、电视批评争鸣意识和创新意识增强 38

三、基础理论加强,电视批评更加科学化 40

第五节 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的发展现状 44

一、电视批评的发展趋向 44

二、电视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50

三、电视批评走向成熟 51

第六节 坚持中国电视批评的可持续发展 54

一、加强电视批评自身建设,促进电视批评的可持续发展 54

二、完善电视批评的外部条件,保障电视批评可持续发展 59

第三章 西方电视批评主要流派及研究 63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研究理论 63

一、本雅明——艺术的机械复制促进平等 64

二、阿多诺、霍克海默——文化工业 65

三、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68

四、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69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及交往行动理论 71

一、公共领域理论 72

二、交往行动理论 78

第三节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84

一、文化霸权的涵义 84

二、取得文化霸权的关键 86

第四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 89

一、霍加特与《文化的用途》 90

二、威廉斯与《漫长的革命》 92

三、霍尔与《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译码》 96

四、莫利与《家庭电视:文化权力与家庭闲暇》 99

第五节 女性主义电视批评 101

一、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电视批评 101

二、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电视批评 102

三、激进的女权主义电视批评 103

四、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电视批评 104

第一节 选题视角的针对性 105

一、选题的目的性 105

第四章 电视批评的基本理念 105

二、从作品实际出发的针对性 106

第二节 方法理念的科学性 108

一、批评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 109

二、内容的客观公正性 112

第三节 电视知识的综合性 114

一、电视的专业性 114

二、及时把握电视现象 115

三、广泛的知识性 116

第四节 创作实践的指导性 117

一、实践意义 118

二、教育意义 119

三、前瞻意义 121

一、广泛性是由电视传播特点所决定的 122

第五节 社会参与的广泛性 122

二、广泛性:要关注大众的批评 123

第五章 电视批评的审美阐释 126

第一节 从审美欣赏到审美批评 126

一、批评家的审美意识 127

二、对电视审美欣赏的深刻思考 131

第二节 电视批评中的共鸣现象 134

一、共鸣的涵义 134

二、产生共鸣的基本条件 136

三、产生共鸣的客观原因 139

第三节 电视批评的和谐统 141

一、电视批评的真实美 142

二、电视批评形式美 144

三、电视批评的语言美 146

第四节 电视批评中的意境 147

一、意境给受众以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 148

二、意境给受众以优美或壮美之感 150

三、意境是主观和客观无间融合 152

第六章 电视批评者的主体意识 154

第一节 明确的导向意识 154

一、导向意识的重要性 154

二、批评中导向意识的体现 155

第二节 开放的美学意识 157

一、正确认识电视艺术的审美本质 158

二、电视批评中的美学意识 159

一、正确认识中华灿烂文化 161

第三节 民族的文化意识 161

二、积极引导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162

三、坚持中国电视民族化的道路 164

第四节 敏锐的语言意识 165

一、对画面语言的感受 166

二、对有声语言的感受 167

三、对融合语言的感受 169

一、形象思维能力 170

第五节 成熟的思维意识 170

二、逻辑思维能力 173

第六节 多元的知识结构 176

一、必须具备电视知识 176

二、具备一定的人生体验 177

第七章 电视批评方法(上) 180

第一节 社会学批评方法 180

一、社会学批评的基本任务 180

二、社会学批评方法的具体运用 184

第二节 比较电视批评方法 187

一、影响比较批评方法 188

二、平行比较研究方法 192

三、比较电视批评的原则性立场 194

第三节 心理学批评方法 196

一、心理学与电视批评 196

二、创作动机与目的的批评 199

三、电视观众的心理分析 202

第四节 系统科学的批评方法 205

一、系统论方法的启示 205

二、控制论方法的运用 209

三、信息论方法的借鉴 212

第八章 电视批评方法(下) 217

第一节 符号学批评方法 217

一、符号学与电视批评 218

二、符号学电视批评方法的内容 220

三、符号学电视批评方法的运用 223

第二节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225

一、在批评领域的实践 226

二、“二元对立”原理的运用 228

三、叙事学理论分析方法 230

四、电视结构功能的研究 231

五、电视结构意识的分析 232

第二节 文化研究批评方法 234

一、文化研究与电视批评 235

二、文化研究电视批评方法的特点 236

三、文化研究电视批评方法的运用 240

第九章 电视文本的解析过程 243

第一节 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243

一、什么是电视文本 243

二、电视文本解读理论简介 245

三、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 250

第二节 电视文本的评析过程 255

一、对选题的评判 256

二、赏析与感受 259

三、评析的表达技巧 262

第十章 电视批评的文本书写 270

第一节 论文:电视批评的主要形式 270

一、电视作品批评论文 270

三、电视文化思潮批评论文 272

二、电视创作者批评论文 272

四、综合性电视批评论文 274

五、电视批评论文的结构 275

第二节 随笔:灵活洒脱的批评体裁 276

一、电视随笔的出现 276

二、电视随笔的特征 276

第三节 对话体:富有辩论艺术的电视研究 280

一、对话体电视批评的现状 280

二、对话体电视批评的特点和要点 281

第四节 序言:变个角度开展电视批评 283

一、序言也是开展电视批评的一种形式 284

二、序言在电视批评中的作用和表现 284

第五节 专著:全方位地把握批评对象 286

一、电视批评专著的出现与发展 286

二、电视批评专著的优势和特点 287

第六节 以电视手段研究电视:批评现代化的标志 288

二、以电视手段研究电视的强大生命力 289

一、批评和研究电视的电视节目 289

第七节 互联网:走向更为广阔的批评领域 290

一、电视批评走向互联网 291

二、批评上网的发展态势 292

第十一章 中国电视批评的基本理论 294

第一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揭示创作规律 294

一、坚持电视批评的正确导向 294

二、揭示创作规律,坚持电视审美标准 298

第二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观点 299

一、电视批评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批评路线 300

二、电视批评要建立在作品客观基础上 301

第三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302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重要性 302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评判标准 303

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评判标准 304

第四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双百”方针 305

一、坚持弘扬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 306

二、重视多样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07

第五节 坚持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统一 309

一、坚持历史的观点 309

二、坚持美学的观点 310

三、历史观点美学观点的统一 311

第六节 以电视精品树权威,引导电视创作 312

一、电视精品的涵义和评判标准 313

二、以电视精品树权威,推动电视创作的发展 314

第七节 发挥舆论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315

一、认识电视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16

二、电视媒体和电视批评家要发挥舆论影响力 316

第十二章 电视节目形态的批评 319

第一节 电视节目形态与电视批评 319

一、关于电视节目形态 320

二、传统电视节目形态 324

三、当代电视节目形态 325

第二节 电视节目形态与电视批评 326

一、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批评的重要批评对象 327

二、电视批评对电视节目形态变迁的影响 328

第三节 电视节目形态的类型化 329

一、电视节目形态类型化 329

二、主要电视节目形态举要 331

第四节 电视节目形态的批评实践 344

一、文本批评 344

二、创作批评 356

第十三章 电视理念的批评 360

第一节 电视批评与电视理念 360

一、电视理念的概念清理 360

二、电视批评与电视理念 364

三、电视理念批评的内涵和特征 369

第二节 电视理念的批评实践 370

一、研究范畴的选择 371

二、电视理念的嬗变、冲突及其批评 373

一、电视理念批评的现状 388

第三节 嬗变中的电视理念批评 388

二、嬗变中的电视理念批评 390

三、电视理念批评存在的问题 395

四、电视理念批评的趋势前瞻 397

第十四章 电视现象的批评 400

第一节 电视现象与电视批评 400

一、作为批评对象的电视现象 401

二、电视现象急需电视批评的文化创造和文化选择 402

三、电视现象的变化引发电视批评的转向 405

第二节 电视现象的批评实践 406

一、“世俗化”现象批评 408

二、“娱乐化”现象批评 414

三、“全球化”与“本土化”现象批评 419

第三节 多元话语共生的电视现象批评 422

一、电视现象批评的现状 422

二、电视现象批评的问题 425

三、对未来电视现象批评的展望 428

第十五章 电视创作主体的批评 431

第一节 电视创作者与电视批评 431

一、电视创作者的分类 432

二、电视批评与电视创作者 433

第二节 电视创作者批评的不同价值取向 434

一、技术专业取向 435

二、艺术美学取向 435

三、思想政治取向 436

四、市场商业取向 436

第三节 电视创作主体批评实践 437

一、社会系统视角 437

二、电视系统视角 440

三、创作主体视角 444

四、文本系统视角 449

后记 451

参考书目 4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