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
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

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季羡林总主编;冯天瑜,汤一介,李学勤,张正明,俞伟超,袁行霈,章开沅副总主编;李维武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5142702
  • 页数:691 页
图书介绍:
《长江流域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目录

目录 1

总序…………………………………………季羡林 1

导论 万里长江与百年哲学 1

第一节 长江流域与近代中国哲学家 3

一 近代中国哲学家的主要诞生地 4

二 近代不同地域哲学家的思想舞台 7

三 近代中国哲学家视野中的长江流域 10

第二节 长江流域文化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影响 13

一 长江流域文化的哲学传统 13

二 长江流域文化的近代变迁 20

三 长江流域文化的内在差异 29

第三节 近代中国哲学的提问方式与主要问题 32

一 近代中国哲学的提问方式 32

二 近代中国哲学的主要问题 36

第一节 上海:中国哲学的新土壤与新空间 44

第一章 上海与中国新哲学的崛起 44

一 上海的现代化与中国的新哲学 45

二 海派风格的近代中国哲学 52

第二节 从呼唤“自强”到鼓吹“革命” 59

一 从《校邠庐抗议》到《盛世危言》 59

二 《时务报》·梁启超·《变法通议》 71

三 《革命军》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78

第三节 孙中山在上海的哲学探索 90

一 社会主义与民生主义的结合 92

二 《孙文学说》中的宇宙观与知行观 96

三 《民权初步》中的政治哲学 104

第四节 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崛起 110

一 上海:《新青年》的摇篮 111

二 批判旧文化,提倡新文化 116

三 陈独秀与杜亚泉的论战 130

第五节 上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142

一 《共产党》高举起共产党的旗帜 143

二 瞿秋白与上海大学 152

三 艾思奇与《大众哲学》 166

四 李达在上海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 177

第二章 南京: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交汇与兼融 196

第一节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196

一 南京文化及其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影响 197

二 近代南京哲学家、思想家的风貌与特色 205

第二节 任鸿隽·《科学》·中国科学社 212

一 任鸿隽、中国科学社与南京 213

二 让中国人认识和了解“科学” 216

三 “人生观的科学”与“科学的人生观” 221

第三节 吴宓·《学衡》·新人文主义 228

一 学衡派与东南大学 229

二 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233

三 新文化运动的批评者 239

四 中国文化历史的再思考 247

一 方东美与南京 253

第四节 方东美的生命之歌 253

二 从生物科学到生命哲学 257

三 找回中国哲学的智慧 263

第五节 宗白华的美学之思 268

一 宗白华与南京 268

二 “科学人生观与艺术人生观” 273

三 从西方艺术人生到中国艺术人生 279

第三章 湖北:科学宇宙论与哲学本体论的体系化追求 291

第一节 近代湖北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 292

一 近代湖北的文化变迁 292

二 鄂东之地与近代中国哲学发展 297

三 湖北的大学与近代中国哲学发展 305

第二节 王星拱的《科学概论》 311

一 王星拱与武汉大学 311

二 胡适、丁文江与王星拱 314

三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318

四 科学宇宙论的建设 323

一 熊十力与湖北文化 330

第三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330

二 科学与哲学的划界 337

三 “体用不二”与“翕辟成变” 342

四 “理智”与“性智” 349

五 “新唯识论”的现代意义 356

六 文化思想与政治哲学 360

第四节 徐复观对熊十力思想的阐释 367

一 徐复观的鄂东农村之根 367

二 徐复观:熊十力的学生与阐释者 374

三 认肯熊十力的中国文化意识 379

四 承继熊十力的心学路向 384

五 批评熊十力的本体论重建 387

六 熊十力思想中的两种资源 391

七 徐复观阐释熊十力的得与失 395

第一节 近代湖南文化与近代中国哲学 400

第四章 湖南:政治哲学家的诞生地 400

一 湖湘学风的传统在近代的发扬 401

二 湖南人的性格及其近代体现 406

三 近代湖南哲学的特点 410

第二节 “经世”以求“自强” 415

一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415

二 曾国藩与湘军精神 423

三 郭嵩焘的西方文化观 435

第三节 “变法”以图“维新” 441

一 谭嗣同的“仁学” 442

二 唐才常的“尊新” 450

第四节 “革命”以建“共和” 458

一 陈天华:“警世钟”的敲响 459

二 杨毓麟:“新湖南”的呐喊 467

三 浏醴萍大起义举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 473

一 毛泽东与湖南 477

第五节 毛泽东的哲学创造 477

二 “实践论”的创立 491

三 辩证思维与中国智慧 501

四 对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 510

五 对中国建设问题的探寻 519

六 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吸取 524

七 毛泽东与蔡和森、李达 537

第五章 昆明: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体系创造 556

第一节 西南联合大学与近代中国哲学 557

一 西南联合大学的哲学成就 558

二 西南联合大学哲学创造的风格 567

第二节 金岳霖的“道论” 570

一 金岳霖与西南联合大学 570

二 从休谟问题出发 573

三 “道是式-能” 577

四 “道”与“本然世界” 583

五 “无极而太极是为道” 590

六 “元学的态度”与“知识论的态度” 595

第三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599

一 冯友兰与西南联合大学 599

二 “真际”与“实际” 603

三 回应维也纳学派 608

四 “新理学”的基本结构及其意义 613

五 从《新理学》到《新事论》 623

六 在全球化与民族性之间探寻 628

一 贺麟与西南联合大学 640

第四节 贺麟的“新心学” 640

二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647

三 重建本体论的再思考 652

四 “逻辑的心”与“心理的心” 657

五 直觉方法的系统化 665

六 重建本体论的“圆圈”:“心——理——心即理” 671

参考文献 673

后记 6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