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伤寒析变
伤寒析变

伤寒析变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纪立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569482
  • 页数:6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伤寒论》的“变证”进行了深入探讨。
《伤寒析变》目录
标签:伤寒 编著

第一篇 伤寒“变”与“辨” 1

一、伤寒概念的深层内涵 1

(一)伤寒的内涵 1

目录 1

(二)伤寒与温病 3

(三)伤寒与杂病 5

(一)伤寒之分类 9

1.伤寒分六病(六经) 9

二、伤寒“变”的基本规律 9

2.六病分风寒 18

3.六病分经腑 28

(二)伤寒之传变 30

1.发于阳变 30

2.发于阴变 32

(三)伤寒之转属 34

(四)伤寒之坏变 36

1.坏病的含义 36

2.医坏与自坏 38

3.坏变与药坏 39

4.坏变的特征 40

三、《伤寒论》“辨”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42

(一)辨的主要内容(五辨) 42

1.辨病 42

2.辨证 44

3.辨治 48

4.辨药 55

5.辨效 56

(二)辨的主要方法 57

1.证候症群辨法 58

2.主脉主证辨法 59

3.排除筛选辨法 60

4.脉证对比辨法 60

5.体质特异辨法 65

6.治病经过辨法 66

7.病程长短辨法 66

8.时间症候辨法 67

9.以药试病辨法 68

10.主证佐证辨法 69

第二篇 太阳病析变 71

一、太阳变概论 71

(一)太阳含义 71

(二)太阳生理 72

(三)太阳病变 72

(四)太阳辨治 74

(一)辨病提要 75

二、太阳之为病 75

(二)分类辨治 78

1.卫开营泄(中风) 79

2.卫合营郁(伤寒) 88

3.邪迫卫扰(中风) 93

4.邪迫营滞(伤寒) 96

三、太阳病之变 99

(一)传与不传 99

(二)寒热真假 103

(三)虚实之变 104

(四)先后缓急 105

(五)随证辨治 108

(六)阴阳自和 109

(七)太阳传变 113

1.脉症之变 113

2.桂枝证变 119

3.麻黄证变 130

(八)太阳兼夹 134

1.中风兼证 134

2.伤寒兼证 139

3.寒夹水气 142

4.风夹水饮 147

5.风寒夹湿 149

(九)太阳自解 154

(十)转属他经 164

1.转属阳明 164

2.转属少阳 167

3.转属太阴 168

(1)脾虚水停 170

(十一)转属杂证 170

1.水停内变 170

(2)肾虚水泛 171

(3)三焦蓄水 173

2.血因热变 183

(1)瘀热下焦 183

(2)热入血室 193

3.热陷里变 203

(1)热陷胸膈 203

(2)热邪壅肺 211

(3)热结于里 213

(4)协热下利 221

4.结痞硬变 225

(1)结胸热实 225

(2)结胸心下 233

(3)结胸寒实 233

(4)藏结死血 235

(5)心下气痞 237

(6)湿浊痞硬 242

(7)寒凝痞硬 246

(8)心下水痞 248

(9)痰逆痞硬 249

(10)胁下饮痞 250

5.里气虚变 252

(1)心阳虚变 252

(2)脾伤虚变 260

(3)肾阳虚变 261

(4)阴阳虚变 263

(5)气血虚变 272

(十二)太阳坏变 276

1.温病坏变 276

2.正衰坏痞 279

3.误下坏变 285

4.火劫坏变 292

5.误吐坏变 298

四、类太阳病变 307

(一)类伤寒证 307

(二)类桂枝证 311

(三)类麻黄证 315

第三篇 阳明病析变 322

一、阳明变概论 322

(一)阳明含义 322

(二)阳明生理 322

(三)阳明病变 323

(四)阳明辨治 324

二、阳明之为病 325

(一)辨病提要 325

(二)分类辨治 329

1.但热不实 332

2.但实不热 333

3.热实并存 339

(1)热重实轻 339

(2)热轻实重 343

(3)热实并重 345

(一)阳明之传 351

三、阳明病之变 351

(二)阳明风变 356

(三)阳明寒变 365

(四)胃家实变 375

1.宿食之变 375

2.燥屎内变 378

3.胃家急变 385

4.承气证变 388

1.阳明兼表 393

(五)阳明兼夹 393

2.兼久瘀血 395

(六)阳明自解 396

(七)转属杂证 399

1.热陷水变 399

2.热入血变 402

3.热瘀黄变 407

(八)阳明坏变 415

四、类阳明病变 424

(一)少阳含义 426

(二)少阳生理 426

一、少阳变概论 426

第四篇 少阳病析变 426

(三)少阳病变 427

(四)少阳辨治 427

二、少阳之为病 428

(一)辨病提要 428

(二)分类辨治 430

1.少火被郁 430

2.邪结胁下 433

三、少阳病之变 441

(一)少阳之传 441

(二)郁结之变 443

1.阳微郁结 443

2.郁结痰凝 445

3.郁结出表 447

4.郁结内迫 448

(三)柴胡证变 451

1.兼夹表证 460

(四)少阳兼夹 460

2.兼夹里热 462

(五)少阳自解 463

(六)转属杂证 465

(七)少阳坏变 466

四、类少阳病变 469

(一)太阴含义 484

(二)太阴生理 484

一、太阴变概论 484

第五篇 太阴病析变 484

(三)太阴病变 485

(四)太阴辨治 485

二、太阴之为病 486

(一)辨病提要 486

(二)分类辨治 487

1.太阴表证 487

2.太阴脏寒 488

三、太阴病之变 489

(一)太阴之传 489

(二)太阴实变 493

(三)太阴自解 497

(四)太阴坏变 499

第六篇 少阴病析变 509

一、少阴变概论 509

(一)少阴含义 509

(二)少阴生理 509

(三)少阴病变 510

(一)辨病提要 511

二、少阴之为病 511

(四)少阴辨治 511

(二)分类辨治 513

1.少阴火虚 513

2.少阴水亏 515

三、少阴病之变 517

(一)少阴之传 517

(二)少阴表变 519

(三)少阴寒变 524

1.阳虚胸寒 524

2.寒盛阳困 525

3.寒极格阳 529

(四)少阴热变 532

1.阴竭胃急 532

2.热移膀胱 535

(五)少阴咽变 537

1.阴虚咽痛 537

2.少阴客热 538

3.少阴客寒 540

4.少阴火结 541

(六)少阴兼夹 542

1.阳虚夹湿 542

2.阳虚夹水 544

(七)少阴脓血 546

1.寒性脓血 546

2.热性脓血 548

(八)少阴自解 549

(九)少阴坏变 554

1.火劫坏变 554

2.动血坏变 555

3.阳陷液涸 556

4.阴竭阳脱 558

5.肾绝肺脱 559

6.亡阳之变 559

7.胃阳败绝 561

8.神气消亡 562

9.阴阳离绝 563

四、类少阴病变 564

(一)厥阴含义 570

(二)厥阴生理 570

第七篇 厥阴病析变 570

一、厥阴变概论 570

(三)厥阴病变 571

(四)厥阴辨治 573

二、厥阴之为病 573

(一)辨病提要 573

(二)分类辨治 575

1.热伏外厥 576

2.厥阴热利 577

3.厥阴厥寒 579

4.厥阴寒呕 581

三、厥阴病之变 583

(一)厥阴表变 583

(二)厥阴虚烦 584

(三)厥热利变 585

(四)厥阴动血 586

(五)厥阴自解 590

1.误下坏变 596

(六)厥阴坏变 596

2.除中坏变 597

3.真脏脉见 600

4.肾绝肺脱 600

5.孤阳已绝 601

6.有阴无阳 602

7.阴竭阳亡 603

8.肝阳败绝 603

1.膈热脾寒 604

(一)寒热格变 604

四、类厥阴病变 604

2.肺热肠寒 606

3.膈热蛔变 608

4.久利格变 611

(二)厥逆证变 612

1.阴阳厥变 612

2.厥证实变 614

(1)热结厥变 614

(3)水结厥变 616

(2)痰结厥变 616

3.厥证虚变 617

(1)阳微寒厥 618

(2)血虚而厥 620

(三)下利证变 621

(四)呕哕证变 623

第八篇 合并病析变 637

一、合病证变 637

(一)太阳阳明 637

(二)太阳少阳 640

(三)阳明少阳 642

(四)三阳合病 643

二、并病证变 646

(一)太阳阳明 646

(二)太阳少阳 648

第九篇 霍乱病析变 653

一、霍乱之为病 654

二、霍乱病之变 655

(一)霍乱水变 655

(二)霍乱虚变 657

第十篇 复发病析变 667

一、房劳复变 667

二、劳复病变 669

(一)余热内变 669

(二)复后热变 671

(三)复后水变 672

(四)复后寒变 673

(五)复后逆变 673

三、食复病变 6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