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韵洁,张云勇,张智江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21014858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目前国内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方面较为系统的专著,是作者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从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背景到服务质量的定义,从IP服务质量技术细节到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下一代网络的实践,从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标准到未来的展望,都进行了论述。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做到内容全面、叙述清楚,又注意一些最新的协议、规范及学术界、工业界研究进展,同时还非常注重实用性。本书理论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实例实用性和针对性强,体系完整,其内容大致根据协议分层结构、自下向上的顺序编排。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目录

第1章 下一代网络与服务质量 1

1.1 下一代网络的由来 1

1.1.1 下一代网络发展背景 1

1.1.2 发展NGN的驱动力 2

1.1.3 NGN定义 2

1.1.4 NGN能力 3

1.1.5 NGN目标 3

1.2 下一代网络的总体架构 3

1.2.1 下一代网络的体系架构 4

1.2.2 NGN的功能模型 5

1.3 下一代网络与服务质量 8

1.3.1 支持多媒体和实时任务的需求 8

1.3.2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的涵义 9

1.3.3 NGN对QoS的要求 10

第2章 服务质量相关技术 11

2.1 QoS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 11

2.1.1 QoS简介 11

2.1.2 SLA、SLS、TCA和TCS的相互关系 13

2.1.3 SLA具体内容 14

2.2 QoS分类 15

2.2.1 引言 15

2.2.2 QoS分类学 16

2.2.3 属于可度量性的分类 18

2.2.4 属于策略性的分类 19

2.3 QoS指标参数及管理测量 20

2.4 QoS框架、工程及标准 23

2.4.1 QoS框架 23

2.4.2 QoS工程 24

2.4.3 QoS标准 25

2.5 服务质量等级及映射 26

第3章 IP网络服务质量技术 28

3.1 服务质量控制技术 28

3.1.1 通信量管理控制 28

3.1.2 QoS路由 31

3.1.3 QoS调度算法 32

3.1.4 缓冲区管理 34

3.1.5 流量控制 34

3.1.6 分组丢弃 35

3.2 综合服务(IntServ)体系 36

3.2.1 IntServ的服务质量控制的组件 36

3.2.2 IntServ QoS控制组件在路由器上的实现 37

3.2.3 IntServ QoS控制组件在端系统上的实现 38

3.2.4 IntServ的服务分类 39

3.2.5 IntServ的服务资源预留协议(RSVP) 40

3.2.6 隧道问题的解决 42

3.2.7 IntServ体系结构的进一步探索 47

3.3 区分服务(DiffServ)体系 49

3.3.1 区分服务(DiffServ) 49

3.3.2 体系结构 50

3.3.3 区分服务的服务类型及其技术 54

3.4 DiffServ与IntServ相结合的端到端QoS提供机制 56

3.4.1 DiffServ网络区支持IntServ/RSVP的意义 56

3.4.2 DiffServ网络区支持端到端IntServ的实现 57

3.4.3 支持IntServ的DiffServ网络区资源管理 58

3.5.1 QoS测量技术 59

3.5 QoS测量 59

3.4.4 对DiffServ网络区支持端到端IntServ的展望 59

3.5.2 QoS测量的应用 61

3.6 域间服务质量 64

3.6.1 简单域间带宽代理信令 64

3.6.2 边界网关预留协议 65

3.6.3 下一代信令 67

3.7 移动环境下IP网络的QoS 69

3.7.1 移动环境下的IntServ和RSVP 69

3.7.2 移动环境下的DiffServ 70

3.7.3 移动IPv6服务质量 71

3.8 无线、移动环境下TCP拥塞控制的改进 73

3.8.1 端到端方案 74

3.8.2 分段连接方案 76

3.8.3 链路层方案 78

3.9 QoS监管 79

3.9.1 概述 79

3.9.2 策略信息模型 80

3.9.3 系统结构 81

3.9.4 COPS协议 82

3.9.5 基于策略的QoS管理 83

第4章 具有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的中间件 91

4.1 中间件CORBA基本介绍 91

4.1.1 OMA(Object Model Architecture) 91

4.1.2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94

4.1.3 ORB核心 95

4.1.4 IDL语言和语言映射 96

4.1.5 存根和框架 96

4.1.8 界面仓库和实现仓库 97

4.1.6 动态调用 97

4.1.7 对象适配器 97

4.1.9 ORB之间的互操作 98

4.1.10 CORBA的最新进展 98

4.2 支持QoS的CORBA 101

4.2.1 引言 101

4.2.2 QoS驱动的CORBA系统的优点 102

4.2.3 QoS驱动的CORBA的要求 103

4.2.4 QoS驱动的CORBA的设计 104

4.3 端到端资源调度 108

4.3.1 媒体服务模型 108

4.3.2 媒体活动的动态管理策略分析 109

4.3.3 端系统动态资源管理实现QoS控制的策略 115

4.3.4 基于端系统动态资源管理的QoS控制算法 115

4.5 QoS向第三方开放技术 117

4.4 中间件在下一代网络中的应用 117

4.5.1 连通性管理SCF概述 118

4.5.2 连通性管理接口类 118

第5章 MPLS及其服务质量技术 125

5.1 背景 125

5.2 交换与路由 126

5.2.1 交换技术 126

5.2.2 路由技术 128

5.2.3 IP交换 130

5.3 MPLS协议及其实现机制 131

5.3.1 基本原理 131

5.3.2 信令的实现 132

5.3.3 标记分发协议(LDP) 136

5.4.1 OAM概述 139

5.4 MPLS OAM 139

5.4.2 技术现状及功能要求 140

5.4.3 MPLS OAM技术 141

5.4.4 应用 143

5.4.5 网管协议要求 143

5.5 MPL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及标记封装 145

5.5.1 互通 145

5.5.2 标记封装 148

5.6 基于MPLS的VPN 150

5.6.1 L3 MPLS VPN 151

5.6.2 L2 MPLS VPN 152

5.6.3 L2和L3的MPLS的区别 154

5.7.1 基本思路 155

5.7 MPLS中QoS的实现 155

5.7.2 MPLS中实现DiffServ 156

5.7.3 实现模型 157

5.7.4 RSVP为MPLS提供资源QoS模型 162

5.8 MPLS流量工程(TE) 163

5.8.1 流量工程系统 164

5.8.2 MPLS用于TE的优势 166

5.8.3 MPLS的流量管理机制 166

5.8.4 MPLS中TE的实现机制 167

5.8.5 CR-LDP协议 168

5.8.6 RSVP-TE 175

5.8.7 比较分析 179

5.8.8 用CR-LDP建立显式路由的标记交换路径ER-LSP 180

5.8.9 用RSVPTE建立显式路由的标记交换路径ER-LSP 181

5.9.1 移动MPLS原理 183

5.9 移动环境下的MPLS及服务质量 183

5.9.2 移动IPv4/v6 over MPLS/层次MPLS 185

5.9.3 移动MPLS的关键技术 187

5.9.4 移动MPLS中QoS的实现 189

第6章 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下一代网络实践 191

6.1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产生的背景 191

6.1.1 综合业务网络技术的演进历史 191

6.1.2 电信运营公司的建网模式 192

6.2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的技术路线 193

6.2.1 业务定位 193

6.2.2 技术定位 194

6.2.3 现有技术分析 194

6.2.4 技术路线 195

6.3.1 ATM+IP+MPLS技术 196

6.3 网络关键技术 196

6.3.2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199

6.3.3 高可靠性、高扩展性保障技术 202

6.3.4 网管系统 204

6.4 如何实现全网范围的业务质量保证 206

6.4.1 ATM QoS信息传递机制 206

6.4.2 具有带宽保证的MPLS隧道 207

6.5 软交换网络中的服务质量实践 208

6.5.1 软交换网络中QoS管理机制的要求 208

6.5.2 软交换网络中QoS管理的内容 209

6.5.3 软交换网络中的QoS保障 211

6.5.4 软交换网络中基于QoS的计费 213

6.5.5 SIP QoS协议及流程 214

7.1 WCDMA网络服务质量 230

7.1.1 R99/R4 UMTS系统的QoS 230

第7章 移动网络服务质量技术 230

7.1.2 R5 UMTS系统的QoS 232

7.1.3 R6 UMTS系统的QoS 233

7.2 CDMA EVDO无线网络的QoS 233

7.3 EVDO系统的前向链路QoS 235

7.3.1 前向链路QoS的特点 235

7.3.2 实现前向链路QoS的调度机制 236

7.4 CDMA EVDO网络端到端的QoS体系 237

7.4.1 端到端与点到点 237

7.4.2 QoS体系结构 237

7.5 CDMA网络中IP/IPv6服务质量技术 242

7.5.1 标准概况 242

7.5.2 Codec 242

7.5.3 业务选项 243

7.5.4 移动性管理 244

7.5.5 SIP压缩 245

7.6 CDMA服务质量新进展 269

7.6.1 CDMA EVDO Revise A服务质量 269

7.6.2 CDMA EVDV服务质量 271

7.7 802系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 273

7.7.1 IEEE 802.11e MAC协议及其QoS机制 273

7.7.2 IEEE 802.15.3 MAC协议及其QoS机制 275

7.7.3 802.16 QoS 276

7.7.4 802.20 QoS 277

第8章 链路层的服务质量技术 278

8.1 ATM网络 278

8.1.1 ATM QoS概述 278

8.1.2 ATM论坛的业务分类 278

8.1.4 ATM QoS的测试 279

8.1.3 流量合同参数 279

8.2 以太网 281

8.2.1 802.1p 281

8.2.2 SBM 283

8.2.3 城域以太网OAM 287

8.3 帧中继 288

8.3.1 业务参数和服务质量 288

8.3.2 帧中继的带宽管理 288

8.3.3 拥塞控制 289

8.4 低速线路网络及其他网络 290

第9章 下一代网络服务质量技术标准及未来发展 292

9.1 概述 292

9.2 ITU-TNGN QoS 292

9.2.1 QoS总体架构 293

9.2.2 IP接入网QoS 294

9.2.3 端到端QoS 295

9.2.4 近期发展 306

9.3 欧盟和EURESCOM 306

9.4 IETF的IP QoS的研究现状 307

9.5 Internet2对IP QoS的研究 307

9.6 ETSI的TIPHON及其他组织对IP QoS的研究 309

9.7 3GPP/3GPP2 IMS服务质量 309

9.7.1 IM CN子系统会话的QoS要求 310

9.7.2 IM CN子系统信令的QoS要求 311

9.8 我国行业标准的研究现状 312

9.9 今后的研究方向 312

附录A 缩略语 314

附录B ITU-T QoS标准 317

参考文献 33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