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篆刻品鉴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振濂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1010237
- 页数:1020 页
书法半坡陶文——符号的出现与走向文字 3
书法半坡陶文符号 3
大汶口陶器文字 4
语义与审美的成功统一——大汶口陶器刻画符号 4
神秘的甲骨文字 4
甲骨文 5
甲骨文书法的空间美感 6
甲骨文 6
殷金文的图象之美——《父辛卣铭文》 7
墨书陶片 7
墨书“祀”字陶片——书写史的第一页 7
父辛卣铭文 8
西周第一铭文——关于《利簋》 8
《大盂鼎》的线条表现 9
利簋铭文 9
《小克鼎》——以极秩序见出极变化 10
盂鼎铭文 10
小克鼎 11
《散氏盘》的浑厚与粗拙 11
散氏盘铭 11
《毛公鼎》得“尚书”之誉 12
毛公鼎 12
颂祖先功德的《师望鼎》,兼及钟鼎彝器的商品化 13
师望鼎 13
楚金文的前导——《王孙遗者钟》 14
王孙遗者钟 14
《国差?》——承上启下的齐鲁型金文 15
《楚王酓?鼎》——扁结构与弧线条的充分展现 16
国差? 16
楚王酓?鼎 16
楚帛书 17
巫文化的直射——楚帛书 17
范仲淹与师鲁舍人书 18
《侯马盟书》——被动的提按 18
侯马盟书 18
青川木牍——兼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墨书 19
战国青川简 19
代表书法风格走向的《秦公?》 20
秦公? 20
石鼓文与《石鼓歌》 21
石鼓文 21
《泰山刻石》——严密的秩序及其他 22
泰山刻石 22
《琅邪台刻石》——硕果仅存的珍品 22
琅邪刻石 23
野火焚尽《峄山碑》 23
屡经翻刻的《会稽刻石》 24
峄山碑 24
会稽刻石 25
关于秦权量 25
西汉第一石——《群臣上寿刻石》 26
权量铭 26
西汉群臣上寿刻石 27
霍去病墓刻石文字——融化在整体气氛中 27
霍去病墓刻石 27
鲁孝王刻石 28
《五凤二年刻石》——置于绝地而后生 28
西汉禳盗刻石 29
谈西汉《禳盗刻石》的风格断代 29
新莽嘉量铭 30
“托古”的书法风气——新莽《嘉量铭》 30
莱子侯刻石 31
简质的《莱子侯刻石》 31
居延汉简急就篇觚 32
章草的典范——居延汉简《急就篇觚》 32
谈《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的笨拙 32
三老讳字忌日记 33
开通褒斜道刻石 34
缪篆的空间置换——《祀三公山碑》 34
《开通褒斜道刻石》——“天然古秀若石纹然” 34
祀三公山碑 35
嵩山三阙铭杂谈 35
裴岑纪功碑 36
嵩山三阙铭 36
名将风范——《裴岑纪功碑》 36
北海相景君碑 37
谈碑中的纪德,兼及《北海相景君碑》 37
《石门颂》——线条在不屈不挠地伸延 38
石门颂 38
《乙瑛碑》——标准化的美 39
乙瑛碑 39
帛书在汉代的微妙位置 40
汉帛书 40
汉碑中的“士大夫”——《礼器碑》 40
《永寿二年甕》絮谈 41
礼器碑 41
永寿二年甕 42
《郑固碑》——关于“少积气” 42
郑固碑额 43
从《孔宙碑》谈东汉孔氏诸碑 43
细劲与气魄——《封龙山颂》 44
孔宙碑 44
封龙山颂 44
西岳华山庙碑 45
传奇书——《西岳华山庙碑》 45
从《衡方碑额》说起 46
衡方碑额 46
《史晨碑》合二为一 47
史晨前碑 47
《郙阁颂》——大巧若拙的写照 48
疏宕宽博说《西狭》 48
郙阁颂 48
《杨淮表记》比较谈 49
西狭颂 49
《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齐鲁汉碑群的文化背景 50
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 50
杨淮表记 50
汉碑篆额的成因分析 51
《张迁碑》的历史感 52
张迁碑篆额 52
张迁碑 53
汉武威铭旌 53
东汉篆书墨迹——以墨迹印证石刻 53
《熹平石经》——书法欣赏的先声 54
熹平石经 54
韩仁铭 55
寂寞不遇《韩仁铭》 55
《尹宙碑》——“笔下觉有秦篆气” 56
尹宙碑 56
东汉隶书中的西汉风——《校官碑》 57
校官碑 57
《白石神君碑》——“汉碑之最下者” 58
白石神君碑 58
袁安碑 59
完整的汉篆风范《袁安碑》 59
超前的审美趣味——《袁敞碑》 60
《曹全碑》——阴柔之美与运动感 60
袁敞碑 60
曹全碑 61
《上尊号奏》——东汉隶法的余波 61
上尊号奏 62
《曹真残碑》——走向魏碑还是走向唐隶 62
曹真残碑 63
汉魏两《石经》 63
三体石经残石 64
《朱曼妻薛买地宅券》——有趣的疑问 64
朱曼妻买地宅券 65
《天发神谶碑》说异 65
天发神谶碑 65
禅国山碑 66
漫漶的“囤碑”——《禅国山碑》 66
汉简 67
庶民心态说汉简 67
汉简的内容分布与地域分布 68
汉简 68
钟繇荐季直表 69
钟繇《荐季直表》——楷书先驱 69
《谷朗碑》——孙吴地域书风的特殊启示 70
谷朗碑 71
最早的有纪年写经——西晋《诸物要集经》 71
诸物要集经 72
永嘉二年古纸写本——民间的熟练 72
永嘉纪年纸 72
西域书痕——从古楼兰写本谈起 73
永嘉六年楼兰文书 73
“贵妍”“尚巧”的陆机与古朴简约的《平复帖》 74
陆机平复帖 74
李柏其人与《李柏尺牍文书》 75
李柏尺牍 75
血泪斑渍刑徒砖——兼谈古代砖文书法 76
刑徒砖 76
王羲之十七帖 77
学草楷范《十七帖》 77
《姨母帖》——一个哀痛摧剥的王羲之 78
王羲之姨母帖 78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79
漫话响搨——《快雪时晴帖》 79
质实中的妍美——《初月帖》 79
王羲之的尺牍妙迹《频有哀祸帖》 80
王羲之初月帖 80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 81
从《兰亭序》说到王羲之的“媚” 81
兰亭序 82
《地黄汤帖》——是摹本还是临本? 82
王献之地黄汤帖 83
以小见大的《玉版十三行》 83
王献之洛神赋 84
“远胜乃父”的王献之《鸭头丸帖》 84
王献之鸭头丸帖 84
《中秋帖》——王献之式的一笔书 85
王献之中秋帖 85
从雪夜访戴的洒脱看王徽之《新月帖》 86
王徽之新月帖 87
《伯远帖》与“晋韵”感 87
前秦《譬喻经》中“隶意”的涵义 88
王珣伯远帖 88
广武将军碑 89
被忽视的自由与成熟——《广武将军碑》 89
譬喻经 89
《爨宝子碑》——有“古佛之容”? 90
爨宝子碑 90
《嵩高灵庙碑》的成熟与自信 91
嵩高灵庙碑 91
寂寞的《大代华岳庙碑》 92
大代华岳庙碑 92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 93
《沮渠安周造佛寺碑》的“胡气” 93
从《爨龙颜碑》谈风格与技巧的区别 94
爨龙颜碑 94
刘怀民墓志 95
早期墓志的风格典范——《刘怀民墓志》 95
《晖福寺碑》——予平庸以溢美的典型 96
妙相寺造像题字 96
南齐造像记——《妙相寺造像题字》 96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的放肆 97
晖福寺碑 97
《牛橛造像记》兼及龙门书风的原始力度之美 98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98
牛橛造像记 99
阳文形式——《始平公造像记》的几个特点 99
始平公造像记 100
元详造像记 100
《元详造像记》与《元详墓志》 100
杨大眼造像记 101
《杨大眼造像记》——“少年偏将”而已 101
龙门造像记中的粗拙——《郑长猷造像记》 102
郑长猷造像记 102
魏灵藏造像记 103
以造像记代碑的《魏灵藏造像记》 103
《孙秋生造像记》在龙门造像中的特殊地位 104
孙秋生造像记 104
瘗鹤铭 105
“大字无过瘗鹤铭” 105
《萧秀墓碑》——南朝碑的柔弱之感 105
《石门铭》的“无为而治” 106
萧秀墓碑 106
《郑文公碑》的馆阁之气 107
石门铭 107
郑文公碑 108
说墓志,兼及《元羽墓志》与元氏墓志群 108
《元显儁墓志》——竟然取龟形 109
元羽墓志 109
元显儁墓志 110
墓志杂谈兼及《刁遵墓志》 110
刁遵墓志 111
崔敬邕墓志 111
魏碑中的柔——《崔敬邕墓志》 111
谈《张玄墓志》的恬静感 112
张玄墓志 113
《张猛龙碑》——构架的张力 113
张猛龙碑 113
“无寒俭气”的《高贞碑》 114
高贞碑 114
敬使君碑 115
《敬使君碑》的“浑逸” 115
“纡徐容与”的《泰山金刚经》 116
泰山金刚经 116
稚拙型的北齐书——《王子椿徂徕山佛经摩崖》 117
王子椿徂徕山佛经摩崖 117
匡喆刻经颂 118
《匡喆刻经颂》——铁山摩崖之冠 118
“分书罪人”——《北周西岳华山庙碑》和它的书者赵文渊 119
赵文渊北周西岳华山庙碑 119
高昌国砖志 120
《龙藏寺碑》的双重标准 120
从高昌国砖志看高昌文化 120
龙藏寺碑 121
《曹植庙碑》随想 121
曹植庙碑 122
《启法寺碑》——关于书丹 122
《董美人》红颜薄命 123
丁道护启法寺碑 123
董美人墓志 124
从苏孝慈其人谈到《苏孝慈墓志》 124
苏孝慈墓志 124
“铁限”“笔冢”说智永 125
智永真草千字文 125
《温彦博碑》——欧书第一 126
欧阳询温彦博碑 126
《九成宫》——结构大师的标志 127
欧阳询九成宫碑 127
关于文学内容与书风关系的思考——欧阳询《张翰帖》 128
欧阳询张翰帖 128
欧阳询房谦彦碑 129
欧阳询的隶书——《房谦彦碑》 129
欧阳询史事帖 130
从《史事帖》看欧阳询述史 130
李怀琳《绝交书》与作伪风气 131
虞世南的“君子风” 131
李怀琳绝交书 131
真伪莫测的《汝南公主墓志》 132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132
《裴镜民碑》与殷氏父子书家 133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133
从唐太宗《温泉铭》看行书入碑 134
殷令名裴镜民碑 134
唐太宗温泉铭 135
以法释韵——谈陆柬之《文赋》的时代诠释 135
陆柬之文赋 136
置身于龙门的《伊阙佛龛记》 136
褚遂良伊阙佛龛记 137
谈褚遂良《房玄龄碑》 137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138
褚遂良房玄龄碑 138
《雁塔圣教序》的双重性 138
褚遂良太宗哀册 139
褚遂良《太宗哀册》的疑问 139
褚遂良阴符经 140
从《阴符经》看褚书唯美主义的倾向 140
孔颖达碑 141
《孔颖达碑》——圣裔·疏经·书风冲和醇雅 141
十八学士说《褚亮》 141
褚亮碑 142
关于《圣教序》的集王 142
《王居士砖塔铭》——砖书之正规者 143
怀仁集王圣教序 143
“病维摩”——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144
敬客王居士砖塔铭 144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145
均衡·变形·连贯——看《书谱》的结构美 145
孙过庭书谱 146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额 146
武则天的“飞白书” 146
“青琐瑶台”的薛稷《信行禅师碑》 147
薛稷信行禅师碑 147
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148
《夏日游石淙诗并序》——薛曜的取巧心态 148
从《赐卢正道敕》看唐朝皇帝书家 149
唐中宗赐卢正道敕 149
魏栖梧善才寺碑 150
魏栖梧《善才寺碑》的遇与不遇 150
从《千唐志斋》谈《顺节夫人李氏墓志》 151
正襟危坐的张旭——谈《郎官石柱记》 151
顺节夫人李氏墓志 151
张旭郎官石柱记 152
“张旭三杯草圣传” 152
张旭古诗四帖 153
《纪泰山铭》·唐玄宗·杨贵妃·“丰妍匀适” 153
唐玄宗纪泰山铭 154
李白《上阳台帖》的“拂拂仙气” 154
李白上阳台帖 155
从《麓山诗碑》看“北海如象” 155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的“风骨高骞” 156
李邕麓山寺碑 156
李邕云摩将军李思训碑 157
弄险的《孝经》与贺知章 157
宋儋道安禅师碑 158
贺知章孝经 158
行书入碑以臻化境——宋儋《道安禅师碑》 158
隶书的馆阁体——史惟则《大智禅师碑》 159
史惟则大智禅师碑 159
李阳冰《三坟记》——仓颉后身,李斯再生 160
李阳冰三坟记 160
唐法中的晋韵——张从申《李玄静碑》 161
张从申李玄静碑 161
徐浩不空和尚碑 162
徐浩《不空和尚碑》——“吏楷”乎?功力乎? 162
“椽史家鼻祖”——颜真卿《多宝塔碑》 163
《争座位稿》有“籀篆气” 163
颜真卿多宝塔碑 163
颜真卿争座位稿 164
《麻姑山仙坛记》——历史与美学的双重启迪 164
颜真卿大字麻姑山仙坛记 165
从《祭侄帖》谈欣赏与书法创作的同步体验 165
颜真卿祭侄稿 166
光照万世的颜真卿 166
《刘中使帖》——法书中神品第一 167
颜真卿颜勤礼碑 167
颜真卿刘中使帖 167
少年上人号怀素 168
怀素自叙帖 168
从嗜苦笋到食鱼肉——《苦笋帖》随感 169
怀素苦笋帖 169
沈传师柳州罗池庙碑 170
沈传师变法清劲——《柳州罗池庙碑》 170
柳公权神策军碑 171
书法“建筑家”柳公权 171
裴休圭峰禅师碑 172
《圭峰禅师碑》——神秘的裴休 172
《开成石经》的由来 172
杜牧与《张好好诗》的“欲舞” 173
开成石经 173
杜牧张好好诗 174
顾野王著《玉篇》、唐人抄书及其他 174
唐人书玉篇 175
关于“杨疯子”与《韭花帖》 175
《神仙起居法》的神仙之气 176
杨凝式韭花帖 176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177
古文字学与书法的综合——徐铉 177
徐铉温君墓志 178
多才多艺的书法家李煜 178
南唐后主诗卷 179
《土母帖》——归结唐末书风的李建中 179
以提按代使转的李建中《贵宅帖》 180
李建中土母帖 180
李建中贵宅帖 181
王著与《淳化阁帖》 181
文字学者与篆书家——郭忠恕其人其书 182
淳化阁帖 182
郭忠恕黄帝阴符经 183
《篆书千字文》——宋初和尚篆书家梦英 183
梦英篆书千字文 184
林和靖的孤峭澄淡 184
林逋杂诗卷 184
《与师鲁舍人书》兼及范仲淹书迹 185
欧阳修的小楷《集古录跋尾》 186
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187
欧阳修谱图序 187
“尖笔干墨”的欧阳修《谱图序·诗稿》 187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稿 188
不以书名的文彦博出手不凡 189
司马光资治通鉴稿 189
文彦博书札 190
蔡襄谢赐御书诗表 190
楷法端严的蔡襄《谢赐御书诗表》 190
蔡襄《题澄心堂纸帖》与宋初文人雅玩 191
蔡襄题澄心堂纸帖 191
《昼锦堂记》又号“百衲碑” 192
蔡襄昼锦堂记 192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193
《黄州寒食诗帖》——“无意于佳”的书法观 193
苏轼宸奎阁碑 194
《宸奎阁碑》与苏轼的“左秀右枯” 194
潇洒中见出抒情——苏轼尺牍欣赏 195
苏轼尺牍 195
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 196
“行云流水”的境界——《答谢民师论文帖》 196
苏轼柳州罗池庙碑 197
苏轼《柳州罗池庙碑》的山野之气 197
《前赤壁赋》——“坡公之兰亭也” 197
苏轼赤壁赋 198
《华严疏》与黄庭坚的佛缘 198
《李白忆旧游诗》——山谷草书之绝 199
黄庭坚华严疏 199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 200
闲谈黄庭坚《松风阁诗卷》的诗与书 200
黄庭坚伏波神祠卷 201
“字中有笔”的黄山谷《伏波神祠卷》 201
黄庭坚松风阁诗 201
狂草与禅——《诸上座帖》 202
狂士的恭谨——米芾《蜀素帖》 203
黄庭坚诸上座帖 203
米芾蜀素帖 204
春风得意《苕溪诗》 204
从《草书四帖》看米芾草法的造诣 205
米芾草书四帖 205
米芾苕溪诗 205
米芾——从“集古字”到“自成一家” 206
书史奇品《珊瑚帖》 207
米芾珊瑚帖 207
米芾章侯帖 207
薛绍彭的贵族气 208
薛绍彭行书诗 208
定武兰亭 209
《定武兰亭》逸事 209
蔡京《赵懿简公碑》——宋代楷书之上品 210
蔡京其人——道德批评与艺术批评 210
蔡京赵懿简公碑 210
“背差薄,腰差细”的蔡卞《熊本神道碑》 211
蔡京十八学士图跋 211
以瘦金书作碑——《大观圣作碑》 212
蔡卞熊本神道碑 212
宋徽宗大观圣作碑 213
宋徽宗书扇 213
从宋代皇帝喜写千字文说起 214
宋徽宗草书团扇 214
宋徽宗千字文 215
瘦金书与工笔画——谈宋徽宗《夏日诗帖》 215
宋徽宗夏日诗帖 216
宋高宗写碑——《佛顶光明塔碑》的由来 216
《徽宗文集序》——称臣的皇帝与不称臣的故吏 217
宋徽宗佛顶光明塔碑 217
宋高宗徽宗文集序 218
宋高宗——有专业书家风度 218
吴说的回归古典倾向 219
吴说尺牍 219
宋高宗御书石经 219
米友仁米芾草书九帖跋 220
米友仁——仅仅是承袭父风么? 220
宋孝宗法书赞 221
以帝王富贵作翰墨雅事——宋孝宗《法书赞》 221
范成大——宰相·诗人·书家 222
范成大西塞渔社图跋 222
吴琚《碎锦帖》——并非仅仅是米芾第二 223
吴琚碎锦帖 223
尤袤西塞渔社图跋 224
抄书家的风格——尤袤的平淡与自然 224
周必大西塞渔社图跋 225
周必大的特定宰相气——《西塞渔社图跋》 225
陆游“闭门学书人笑翁” 226
陆游尺牍 226
朱熹尺牍 227
《尺牍与程允夫》——兼谈朱熹的出处 227
张孝祥黄庭坚伏波神祠卷跋 228
“状元书”张孝祥 228
张即之佛遗教经 229
张即之《佛遗教经》——禅书的生拙 229
姜夔《落水本兰亭序跋》——技巧精练与风格清健 230
赵孟坚——《落水本兰亭序》的由来 230
姜夔落水本兰亭序跋 230
随笔家周密与《颜真卿祭侄稿跋》 231
赵孟坚落水本兰亭序跋 231
周密颜真卿祭侄稿跋 232
悲壮与柔弱的矛盾——文天祥《虎头山诗》 232
金章宗——“夷狄之君”与瘦金书 233
文天祥虎头山诗 233
蔡松年《苏轼李白仙诗卷跋》——苏东坡的遗风 234
金章宗顾恺之女史箴图后幅 234
蔡松年苏轼李白仙诗卷跋 234
王庭筠《幽竹枯槎图题辞》——得米芾之形骸 235
王庭筠幽竹枯槎图题辞 236
尺牍书——赵孟頫的最高境界 236
大火劫余的《兰亭十三跋》 237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 237
赵孟頫尺牍 237
关于赵孟頫楷书的评价 238
赵孟頫三门记 238
赵孟頫章草急就章卷 239
存亡继绝的赵孟頫《急就章》 239
从《道德经》看赵孟頫的小楷意识 240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240
“瞑目伸臂”的鲜于枢 241
鲜于枢苏轼海棠诗 241
“河朔伧父”——鲜于枢逊于赵孟頫的原因 242
鲜于枢行书诗卷 242
被遗忘的一代大师李倜 243
李倜文赋跋 243
揭傒斯文赋跋 244
揭傒斯的成就——超越于智永之上 244
赵孟頫的追随者邓文原 245
笔势收敛的虞集《杞菊轩诗》 245
虞集杞菊轩诗 245
邓文原瞻近、汉时二帖跋 246
《万岁通天帖跋》——品位甚高的张雨 246
陆居仁的“淡” 247
张雨万岁通天帖跋 247
“生”而“拗”——康里巙巙的西域风采 248
陆居仁行书诗卷 248
康里巙巙李白诗卷 249
哈萨克族书家康里巙巙 249
康里巙巙渔父辞册 250
杨维桢书有乱世气 250
杨维桢行书诗册 251
《张氏通波阡表》——杨维桢的“鬼气” 251
《独孤僧本兰亭跋》——柯九思与赵孟頫之比较 252
杨维桢张氏通波阡表 252
倪瓒兰亭画跋 253
“古而媚”——倪云林的“逸笔草草” 253
柯九思独孤僧本兰亭跋 253
杜门染翰与尚侠使气——宋克其人其书 254
宋克唐人诗卷 254
沈度张桓墓志铭 255
沈度的仕途与台阁体书风 255
沈粲梁武帝草书状 256
沈粲《梁武帝草书状》——作草若楷 256
“百年后寥寥乃尔”——关于解缙的遗憾 257
行书稍有可取——张弼的启示 257
解缙自书诗卷 257
《七星桧图诗》——沈周的隐逸与步趋山谷 258
张弼李白仙诗卷跋 258
李应祯作书兼取碑意 259
沈周七星桧图诗 259
吴宽《诗稿》中的苏轼格调 260
李应祯尺牍 260
篆书家李东阳的草书诗稿 261
李东阳诗稿 261
吴宽诗稿 261
“茅龙书”说陈献章 262
陈献章诗卷 262
陈璧《临张长史秋深帖》——明初草法楷范 263
陈璧临张长史秋深帖 263
祝枝山——“才”与“学”的结晶 264
祝允明草书轴 264
祝允明后赤壁赋 265
枝山草书天下无——看祝允明《后赤壁赋》 265
《出师表》——祝枝山才气的另一面——醇和 266
祝允明出师表 266
文征明小楷书的稳健涵义 267
文征明莲社图跋 267
从文征明《辋川图跋》谈艺术个性的多样性 268
文征明辋川图跋 268
法度有余但稍欠神韵的文征明行书 269
文征明行书 269
从《七律四首》看唐寅的书风柔媚 270
唐寅七律四首 270
文彭渔父词卷 271
“手不停挥”而有“萧散之气”——文彭的草书 271
秉承父风的文嘉——《怀素小草千字文跋》 271
陈道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72
文嘉怀素小草千字文跋 272
陈淳草书轴 273
徐渭——书法史上的梵高 273
《何陋轩记》——王守仁的“唯心”书法观 274
徐渭草书轴 274
博采众长的王宠行草《宋之问诗》 275
王守仁何陋轩记 275
王宠小楷《别鹄操》——取法乎上 276
王宠宋之问诗 276
王宠别鹄操 277
悖逆的为人与正道的书风——兼谈丰坊“作伪” 277
关于莫是龙与《山居杂赋》 278
丰坊草书诗轴 278
莫云卿山居杂赋 279
鉴藏家的立场——项元汴《中秋帖跋》 279
项元汴王献之中秋帖跋 280
王世贞《诗稿》——大文学家的风度 280
王世贞诗稿 281
是真名士自风流——邢侗书说 281
“休粮道士”的比喻——董其昌的草书 282
董其昌行草诗卷 282
邢侗尺牍 282
“古淡”的董其昌《万岁通天帖跋》 283
董其昌万岁通天帖跋 283
乔一琦草书轴 284
乔一琦的书法风采与战死沙场 284
陈继儒东坡语 285
沉迷于苏东坡的陈继儒 285
张瑞图行书轴 286
“别格”张瑞图 286
倪元璐行书诗轴 287
崇尚气节以死殉志的倪元璐 287
黄道周洗心诗 288
险怪与内敛的结合——黄道周《洗心诗》 288
理性的主体——关于王铎草书 289
王铎草书诗轴 289
王铎草书卷 290
追求拙丑的傅山 290
在气势中不失技巧精密——王铎《草书诗卷》 290
傅山草书轴 291
精凝静穆的傅山小楷《逍遥游》 291
《丹枫阁记》中的孤臣孽子之心 292
傅山小楷逍遥游 292
孤介的标志——八大山人《临蔡邕书卷》 293
傅山丹枫阁记 293
朱耷临蔡邕书卷 294
石涛《罗浮山图册跋》——不失大家风范 294
石涛罗浮山图册跋 295
郑簠——“每作一字必气喘数刻” 296
康熙临米芾书 296
康熙皇帝的崇高董其昌——渐见羸弱之态 296
俗不可耐的乾隆《兰亭八柱帖跋》 297
郑簠隶书诗轴 297
截毫端作“漆书”——关于金农的绝招 298
乾隆兰亭八柱帖跋 298
金农漆书对联 299
从摆布的“漆书”到自然的“漆书” 299
画家黄慎作狂草有高品位 300
金农尺牍 300
郑板桥的柳叶书 301
黄慎草书对联 301
郑燮柳叶书 302
郑板桥“六分半书”的小巧炫奇 302
郑燮论书语 303
李鱓——画家书的成功典型 303
李鱓对联 304
篆刻大家的书法神采——看丁敬的《隶书识语》 304
丁敬隶书识语 305
刘墉的浓墨——有“浑然太极”之妙? 305
身处帖学环境却反对帖学——梁同书的书法观 306
刘墉诗轴 306
“淡墨探花”王文治清纤而近于“佻” 307
梁同书对联 307
自称笔笔有古人的考据大家翁方纲 308
王文治对联 308
时代需求与个人创造力的不同标准——兼谈钱南园学颜 309
翁方纲对联 309
钱南园楷书轴 310
阮元《石渠宝笈序》的拘谨 310
桂馥——金石家书法的概念 310
邓石如隶书轴——自称不减梁鹄 311
桂馥扇书 311
邓石如隶书轴 312
篆书圣手邓石如——力透纸背 312
隶笔作篆的邓石如《大舜舞干戚赞》 313
邓石如篆书轴 313
钱坫篆书联 314
邓石如小篆大舜舞干戚赞 314
嗜古的钱坫及其自傲 314
伊秉绶古隶风格的随想 315
伊秉绶隶书多宝塔碑题字 315
伊秉绶行书轴 316
以偏济正的伊秉绶行书 316
大智若愚伊秉绶 317
伊秉绶隶书联 317
《诒晋斋法帖》与成亲王学董 318
成亲王行书轴 318
阮元石渠宝笈序 319
姚鼐论书三绝 320
姚鼐的《论书三绝句》——桐城派与文人字 320
陈鸿寿——精巧的曼生壶与简古的隶书 321
陈鸿寿对联 321
理论与实践脱节——包世臣大言欺人 322
吴荣光七律轴 322
碑与帖的互相碰撞——看吴荣光书法有感 322
吴带当风——从吴让之看篆书新趣味 323
包世臣临王羲之书 323
稔熟中的生拙——何绍基篆书对联 324
吴熙载篆书唐诗 324
闲谈何绍基的回腕法 325
何绍基对联 325
何绍基书轴 326
方正的小篆——从杨沂孙《说文部首》看清代篆书格局 326
作轻巧书显聪敏相的杨岘 327
杨沂孙说文部首 327
杨岘隶书联 328
杨守敬的“旋风” 328
关于张裕钊生硬之我见 329
杨守敬对联 329
徐三庚七言联 330
徐三庚的刻意与俗气 330
张裕钊千字文 330
关于“北碑罪人”赵之谦 331
赵之谦团扇 331
赵之谦篆书屏 332
以行草法作篆隶书的赵之谦 332
学古有法的翁同龢 333
翁同龢——有大师之实无大师之名 334
翁同龢扇面书 334
以大篆书边界柱碑——学究吴大澂的另一面 335
翁同龢对联 335
吴大澂篆书夏小正 335
吴昌硕写《石鼓文》——主动诠释 336
吴昌硕临石鼓文 336
师古意不取古迹——吴昌硕的行书风格 337
吴昌硕行书自作诗 337
吴昌硕临庚罴卣铭文 338
出神入化的吴昌硕大师 338
康有为对联 339
康有为——得之于才气与失之于才气 339
沈曾植草书屏 340
方笔写行草的大师沈曾植 340
绘画《夔凤人物图》与中国画的线条观念 345
绘画夔凤人物图 345
乐舞百戏图 346
《乐舞百戏图》与汉墓室壁画 346
从《女史箴图》看顾恺之的伟大成就 347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 347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348
顾恺之《洛神赋图》的景观 348
敦煌壁画 349
敦煌壁画——对线条的悖离 349
伎乐天 350
“伎乐天”与敦煌壁画中难得一见的线条魅力 350
卷轴山水画的第一代名作——展子虔《游春图》 351
展子虔游春图卷 351
阎立本历代帝王像 352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成功的形象与心理刻画 352
阎立本《步辇图》漫谈 353
阎立本步辇图 353
《江帆楼阁图》——李思训的偌大气象 354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卷 354
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355
从“吴带当风”说吴道子《释迦降生图》 355
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356
天文学家梁令瓒与《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 356
王维的“画中有诗”兼及《雪溪图》 357
王维雪溪图 357
以马为师的韩幹——《照夜白图》 358
韩幹照夜白图 358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359
从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想到环肥燕瘦与杜诗《丽人行》 359
辉煌锦绣中的孤寂——周昉《挥扇仕女图》 360
周昉挥扇仕女图 360
周昉簪花仕女图 361
《簪花仕女图》——周昉画仕女为何丰肥? 361
韩滉五牛图 362
专画田舍风情的宰相韩滉——《五牛图》 362
孙位高逸图 363
孙位的“举止疏野”与《高逸图》的精细 363
荆浩匡庐图 364
《匡庐图》兼谈荆浩的笔墨观 364
关仝《关山行旅图》画风与边塞诗的某种微妙对应 365
关仝关山行旅图 365
契丹画家胡瓌画契丹风情——《卓歇图》 366
胡瓌卓歇图 367
卫贤《高士图》——两种不同的延伸涵义 367
卫贤高士图 368
时序的展开及它的美学意义——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368
谨严的勘书与放逸的勘书人——王齐翰《勘书图》 369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369
《重屏会棋图》兼说周文矩的画中套画 370
王齐翰勘书图 370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371
南宗山水画的理想模式——董源《潇湘图》 371
董源潇湘图 372
《溪山行旅图》——对空间程式的主观支配痕迹 372
董源溪山行旅图 373
董源《龙宿郊民图》与画题琐谈及其他 373
董源龙宿郊民图 374
排叠与交错的线条——赵干《江行初雪图》 375
赵干江行初雪图 375
贯休十六罗汉图 376
贯休《十六罗汉图》的绘画意味与宗教意味 376
黄筌《写生珍禽图》——工笔写生中的“神采” 377
黄筌写生珍禽图 377
披麻皴与“矾头”的交替——巨然《秋山问道图》 378
巨然秋山问道图轴 378
《山居图》——“词源衮衮”的巨然还不习惯于题款 379
巨然山居图 379
从《雪竹图》看“徐熙野逸” 380
宋人雪竹图 380
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381
古文字学家作工整界画——郭忠恕《雪霁江行图》 381
《闸口盘车图》——社会经济生活的忠实写照 382
宋人闸口盘车图卷 382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 383
武宗元《朝元仙杖图》——关于宋初壁画的基本形态 383
花鸟画走向定型的功臣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384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384
崔白双喜图轴 385
工整的画面与疏朗的性格——崔白《双喜图》 385
工笔花鸟画的超水平发挥——宋人《梅竹聚禽图》 386
宋人梅竹聚禽图轴 386
《寒雀图》——崔白的历史贡献究竟是什么? 387
画鱼的专家刘寀与没骨《落花游鱼图》 388
崔白寒雀图卷 388
《聚猿图》——注重写生的易元吉 389
刘寀落花游鱼图 389
易元吉聚猿图卷 390
无名氏的名作——《双猿图》 390
宋代金石学风气之与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 391
宋人双猿图 391
李成王晓读碑窠石图轴 391
膜拜心态与压力感——范宽《溪山行旅图》 392
范宽溪山行旅图 392
范宽雪山萧寺图轴 393
《雪山萧寺图》——范宽的“法”与“心”的矛盾 393
燕文贵江山楼观图 394
燕文贵《江山楼观图》——细碎的燕家景致 394
“峰头直皴而下”的许道宁《渔父图》 395
许道宁渔父图卷 396
郭熙《早春图》中的鹰爪树、鬼面石、乱云皴 396
郭熙早春图轴 396
惨淡如睡的郭熙《关山春雪图》 397
郭熙关山春雪图轴 397
难得一见的北宋平远之作——郭熙《窠石平远图》 398
郭熙窠石平远图 398
开辟文人画的新通道——苏轼《古木怪石图》 399
苏轼古木怪石图卷 399
文与可“胸有成竹” 400
文同墨竹轴 400
李公麟五马图 401
文人画家画鞍马——李以麟《五马图》 401
从《临韦偃牧放图》谈唐摹书宋摹画 402
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 402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403
从驸马到罪人——王诜其人与《渔村小雪图》 403
赵令穰足不出京洛——《湖庄清夏图》 404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 405
赵令穰湖庄清夏图卷 405
细密拘严的梁师闵《芦汀密雪图》 405
从《四禽图》谈到宋徽宗押书署款 406
赵佶四禽图卷 406
纸本大写意在北宋的陌生感——赵佶《柳鸦图》所提供的启示 407
赵佶柳鸦图卷 407
从《祥龙石图》想到花石纲 408
赵佶祥龙石图卷 408
《听琴图》所引出的联想 409
赵佶听琴图轴 409
宋徽宗画中有诗——《腊梅山禽图》 410
赵佶腊梅山禽图轴 410
从《芙蓉锦鸡图》看格物写真的宋徽宗 411
赵佶芙蓉锦鸡图轴 411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传奇 41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 412
十八少年王希孟与《千里江山图》 413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414
《写生蛱蝶图》——写生?没骨?工笔勾勒? 414
宋人写生蛱蝶图卷 415
青绿山水的富贵气——《江山秋色图》 415
宋人江山秋色图 416
米友仁《潇湘图》——主体介入的心像图式 416
书画联璧——说米友仁《云山小景》 417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417
从扬补之《四清图》看早期文人画的特征 418
米友仁云山小幅 418
“村梅”扬补之 419
扬无咎四梅花卷 419
扬无咎雪梅图卷 420
江参的盛名与江参的不遇——《千里江山图》 420
江参千里江山图 421
《赤壁后游图》的怪异与马和之技巧的怪异 421
马和之赤壁后游图 422
“脱尽院体”的院画家——马和之《小雅鹿鸣之什图》 422
马和之小雅鹿鸣之什卷 423
老来奇才说李唐——《江山小景图》 423
邀睿赏与不入时——李唐《采薇图》的寓意深刻 424
李唐江山小景图卷 424
李唐采薇图卷 425
《盘车图》兼说朱锐的题材专一 425
专画婴儿的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426
朱锐盘车图 426
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427
民俗气氛中的婴戏画——苏汉臣《货郎图》 427
苏汉臣货郎图轴 428
宗室画家的富贵气——赵伯骕《万松金阙图》 428
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卷 429
画牛世家阎次平——《牧牛图》 429
阎次平牧牛图卷 430
《果熟来禽图》——南宋画院第二代画家林椿 430
林椿果熟来禽图 431
纨扇上的艺术——林椿《绿桔图》 431
规范的技巧——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432
林椿绿桔图 432
刘松年四景山水卷 433
罗汉头顶光圈——奇怪的《猿猴献果图》 433
刘松年猿猴献果图 434
由《鹰窥雉图》谈到李迪其人 434
李迪鹰窥雉图横轴 435
工笔画中的虚实相生——李迪《雪树寒禽图》 435
院画题款说李迪——《鸡雏图》 436
李迪雪树寒禽图轴 436
壁画式的技巧与构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 437
李迪鸡雏图 437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轴 438
从《四羊图》的完美绝伦谈到叠文款印 439
陈居中四羊图 440
宋代内宫故事画《折槛图》 440
宋人折槛图轴 441
从全景走向折枝——闲谈《蜡嘴桐子图》 441
宋人蜡嘴桐子图 442
《荷花蜻蜓图》欣赏 442
宋人枯荷鹡鸰图 443
宋人荷花蜻蜓图 443
从《枯荷鹡鸰图》看南宋画院之盛 443
马远水图卷 444
《水图卷》与地道的绘画世家马远 444
马远踏歌图轴 445
马远的传世名作《踏歌图》 445
《华灯侍宴图》——马远风格的例外 446
马远华灯侍宴图轴 446
《梅石溪凫图》与马一角——是审美探求还是政治隐喻? 447
从马麟《静听松风图》谈到题书用印 448
马远梅石溪凫图 448
马麟静听松风图轴 449
《层叠冰绡图》——马麟的冷艳与杨妹子题诗 449
夏珪《烟岫林居图》——简率·湿笔·点苔 450
马麟层叠冰绡图轴 450
夏珪烟岫林居图 451
《遥岑烟霭图》——以诗为画题与词坛结社分题咏物的风气 451
夏珪遥岑烟霭图 452
梁楷《布袋和尚图》的禅境 452
醉人醉画——《泼墨仙人图》 453
梁楷布袋和尚图 453
梁楷笔下的李白形象 454
梁楷泼墨仙人图 454
《秋柳飞鸦图》——关于梁楷“减笔”的内涵规定 455
梁楷李白行吟图 455
佛像题材与水墨形式——梁楷《释迦出山图》 456
梁楷秋柳飞鸦图 456
《货郎图》兼及李嵩的风俗画题材 457
梁楷释迦出山图轴 457
奇怪的李嵩《花篮图》——绘画史上的意外 458
李嵩货郎图卷 458
专画西湖的陈清波——《湖山春晓图》 459
李嵩花篮图 459
回归写实与走向小品化——《红蓼水禽图》 460
陈清波湖山春晓图 460
宋人出水芙蓉图 461
《出水芙蓉图》的铺排艳丽 461
宋人红蓼水禽图 461
弃线取墨的赵芾——《江山万里图》的现代意味 462
赵芾江山万里图卷 463
地道的连环画——牟益《捣衣图》 463
陈容的绝技——墨龙·手指画·醉笔·长跋 464
牟益捣衣图卷 464
陈容墨龙图轴 465
从牧溪的绘画才能看《观音图》的宗教意蕴 465
个人与冥冥的对话——孤独的牧溪《鹤图》 466
僧牧溪观音图轴 466
禅与水墨的迷人组合——牧溪《猿图》 467
僧牧溪鹤图轴 467
工笔画中的“墨分五色”——宋人《百花图》 468
僧牧溪猿图轴 468
宋人百花图卷 469
《墨水仙卷》——关于赵孟坚的名士飘逸 469
赵孟坚墨水仙卷 469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一“清”字足以概之 470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 470
《中山出游图》兼及龚开的奇迂之气 471
龚开中山出游图卷 471
龚开骏骨图 472
《骏骨图》与畸人龚开的深刻寓意 472
题材的象征意义——谈郑思肖画兰 473
郑思肖墨兰图 473
北朝的士大夫王庭筠——《幽竹枯槎图》 474
王庭筠幽竹枯槎图卷 474
难得一见的金代人物画《文姬归汉图》 475
张瑀文姬归汉图 475
绘画向石刻学习——赵霖《六骏图》 476
赵霖六骏图卷 476
从元代宫廷画家谈到刘贯道的《消夏图》 477
刘贯道消夏图卷 477
南宋院画的殿军——孙君泽《荷亭消夏图》 478
孙君泽荷亭消夏图轴 478
颜辉李仙像轴 479
禅·水墨·李铁拐——颜辉与梁楷比较谈 479
后起的颜辉在水墨画上的表现规定 480
颜辉猿图轴 480
《浮玉山居图》——钱选复古与盆景样式 481
钱选浮玉山居图卷 481
钱选《幽居图》——遗民画家画大青绿山水 482
《桃枝松鼠图》赏析 483
钱选幽居图卷 483
钱选桃枝松鼠图卷 484
官拜一品的画家何澄——《归去来兮图》 484
何澄归去来兮图卷 485
李衎《四清图》——早期士大夫墨竹画的模式 485
《双松图》——技巧上的精到与构图上的突兀感 486
李衎梧竹兰石四清图卷 486
李衎双松图轴 486
李衎双勾竹图轴 487
画竹专家李衎的写实立场——《双勾竹图》 487
高克恭青山晴雨图轴 488
从米点中抽绎出什么——高克恭《春山晴雨图》谈赏 488
《云横秀岭图》——高克恭的“返古” 489
高克恭云横秀岭图轴 489
《墨竹坡石图》——意象之竹与具象之竹 490
高克恭墨竹坡石图轴 490
《人马图》——对古典模式的“清玩” 491
赵孟頫人马图卷 492
赵孟頫的独特性——《?华秋色图》 492
赵孟頫?华秋色图卷 493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精心构划的西域风味 493
赵孟頫红衣罗汉图 494
《浴马图》——赵孟頫的细密功夫 494
赵孟頫浴马图卷 495
墨戏与写生的完美统一——《羊图》 495
《秀石疏林图》——一种观念的完整崛起 496
赵孟頫二羊图卷 496
夫唱妇随的管道升有墨竹一卷 497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卷 497
《松溪钓艇图》——看赵雍的线条心态 498
管道升墨竹卷 498
贵公子赵雍“挟弹游骑” 499
赵雍松溪钓艇图卷 499
“窈窕吴娘”——谈赵雍的《采菱图》 500
赵雍挟弹游骑图卷 500
集贤待制与院画工匠——赵雍的形象 501
赵雍采菱图轴 501
《出圉图》——谈任仁发之奇 502
赵雍秋林远岫图轴 502
任仁发《二马图》——以写生作寓意画 503
任仁发出圉图卷 503
任仁发二马图卷 504
绘画世家说陈琳 504
王振鹏《金明池龙舟图》杂说 505
王振鹏金明池龙舟图卷 505
陈琳溪凫图轴 505
曹知白“玩世之余” 506
曹知白群山雪霁图轴 506
曹知白寒林图 507
树木写生而已——曹知白《寒林图》随想 507
仕途恭谨与放情丘壑——唐棣其人其画 508
缅怀宋风的唐棣《霜浦归渔图》 509
唐棣林荫聚饮图轴 509
唐棣霜浦归渔图轴 510
一个很难界定的画家——朱德润 510
一代大师与千古名作——黄公望《富春江山居图卷》 511
朱德润松溪放艇图卷 511
人·自然·画——黄公望《九峰雪霁图》的三位一体 512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 512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轴 513
《丹崖玉树图》——典型的黄大痴形象 513
梅妻与山妻——吴镇的遗憾及其他 514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 514
吴镇渔父图轴 515
吴仲圭——文人画家的典型而不是文人画的典型 516
谈谈吴镇的墨竹与《竹谱》 516
吴镇松泉图轴 516
寻找线条载体——为什么吴镇画中有那么多的渔父题材? 517
吴镇竹谱册 517
吴镇秋江渔隐图轴 518
全面与精到的技巧——盛懋的《秋江待渡图》 519
盛懋秋江待渡图轴 519
盛懋秋林高士图轴 520
与“逸笔草草”作对比的盛懋 520
盛懋《溪山消夏图》的写实意蕴 521
盛懋溪山清夏图轴 521
《安处斋图》与倪瓒的隐逸 522
倪瓒安处斋图卷 522
倪瓒的《竹枝图卷》与“聊以写胸中逸气” 523
倪瓒渔庄秋霁图轴 524
绝妙的折带皴——《渔庄秋霁图》 524
倪瓒竹枝图卷 524
从《怪石丛篁图》谈倪瓒的字号众多 525
倪瓒怪石丛篁图 525
倪瓒紫芝山房图轴 526
《紫芝山房图》——关于倪云林与释道的交往 526
倪瓒虞山林壑图轴 527
倪云林的老来心态——《虞山林壑图》 527
山水画家眼中的花鸟画——《梧竹秀石图》 528
倪瓒梧竹秀石图轴 529
大师的老耄失意之作——倪云林《春山图》 529
倪瓒春山图 530
隐居生涯的写照——王蒙《谷口春耕图》 530
点线勾皴的交响曲——《青卞隐居图》欣赏 531
王蒙谷口春耕图轴 531
“隐”的立场——王蒙《夏山高隐图》漫谈 532
王蒙青卞隐居图轴 532
宋人的质实与王蒙的虚灵——同属茂密 533
王蒙夏山高隐图轴 533
王蒙林泉清集图轴 534
陆广《丹台春晓图》——谈谈署款与画题 534
马琬“三绝”——《春山青霁图》杂感 535
陆广丹台春晓图轴 535
江南秀士的“鲁钝”——马琬《雪冈度关图》 536
马琬春山清霁图卷 536
《合溪草堂图》兼考赵元生平 537
马琬雪冈度关图轴 537
赵元合溪草堂图轴 538
陈汝言的韬略与奇气 539
陈汝言百丈泉图轴 539
方从义山阴云雪图轴 540
《山阴云雪图》——兼及方从义、高克恭比较谈 540
《武夷归棹图》——“洒尽金壶墨” 541
方从义武夷放棹图轴 541
方从义高高亭图轴 542
超前的《高高亭图》——方从义的表现主义 542
从杜牧的诗到周朗的画——关于《杜秋图》 543
周朗杜秋图卷 543
张渥九歌图卷 544
临摹的水准——张渥《九歌图》 544
张渥雪夜访戴图轴 545
形式技巧的精凝与性格刻画的平庸——张渥《雪夜访戴图》 545
肖像画中的一代名作——王绎《画杨竹西小像》 546
王绎画杨竹西小像卷 546
时替风移——从顾恺之到卫九鼎的《洛神图》 547
卫九鼎洛神图轴 547
柯九思双竹图轴 548
柯九思——究竟谁是书画同源的倡导者? 548
顾安的瘦竹 549
顾安新篁图轴 549
张逊双勾竹卷 550
张逊与李衎争能及其他 550
释方厓竹石轴 551
释方厓《竹石》——“默坐对之如有声” 551
《墨梅图》——放羊娃王冕与仰慕林和靖 552
王冕的宣言——“不要人夸好颜色” 553
王冕墨梅卷 553
“当代绝艺”说王渊——《花竹禽雀图》欣赏 554
王冕墨梅图轴 554
边鲁花竹锦雉图轴 555
忠臣烈士的遗泽——边鲁《花竹锦雉图》 555
王渊花竹禽雀图轴 555
张中画倒影——《枯荷鸳鸯图》 556
张中枯荷鸳鸯图轴 556
张舜咨鹰桧图轴 557
一团迷雾的《鹰桧图》 557
朱竹自宋克始 558
从没骨到挥写——王绂画竹 559
宋克万玉丛图卷 559
王绂墨竹轴 560
王绂的寻找自我——《江山渔乐图》 560
王绂江山渔乐图卷 561
夏?《戛玉秋声图》——“西凉十锭金”的价格 561
从《蜀山图》看徐贲的大起大落 562
夏?夏玉秋声图轴 562
徐贲蜀山图轴 562
边文进的人与画——一个有趣的范例 563
边景昭三友百禽图轴 563
观念与作品的契合——王履《华山图》 564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关于戴进的注重形式美感 565
王履华山图册 565
李在与雪舟在宣德画院中的交往 566
戴进葵石蛱蝶图轴 566
正宗的画家与贤明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567
李在山水轴 567
《玉兔争辉图》——陈宪章的独标新帜 568
明宣宗朱瞻基苦瓜鼠图卷 568
《潭北草堂图》的政治寓意与谢晋 569
陈宪章玉兔争清图轴 569
谢晋潭北草堂图轴 570
书画世家中的姚绶 570
精于唐律的“刘八句”与绵密幽媚的《夏云欲雨图》 571
姚绶溪山渔隐图轴 571
刘珏夏云欲雨图轴 572
《庐山高图》——沈周的定鼎之作 572
静谧的境界与清新的感受——《东庄图册》 573
沈周庐山高图轴 573
沈周东庄图册 574
沈周《慈乌图》的价值——是“爱屋及乌”么? 574
沈周《写生册》——是陆探微“一笔画”的本意? 575
沈周慈乌图轴 575
沈周写生册 576
多样的统一——谈《沧洲趣图卷》 576
将门之后孙隆与没骨写意的神来之笔——《草虫翎毛册》 577
沈周沧洲趣图卷 577
《芙蓉鹅图》——兼谈孙隆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578
孙隆草虫翎毛册 578
御赐“天下老神仙”——谈钟钦礼的心态 579
孙隆芙蓉鹅图轴 579
钟钦礼雪溪放艇图轴 580
《花卉泉石图》与徐霖的平生快事 580
一份失败的记录——院画家林良的水墨大写意《灌木集禽图》 581
徐霖花卉泉石图卷 581
林良的水墨写意花鸟——与“浙派”山水画同步 582
林良灌木集禽图卷 582
永恒的技巧楷范——吕纪《桂菊山禽图》 583
林良山茶白鹇图轴 583
吕纪桂菊山禽图轴 584
以画作谏的“工”——从吕纪看明代院画家的实际地位 584
吕纪残荷鹰鹭图轴 585
刘俊《雪夜访普图》兼及明代的锦衣卫画家 585
“今之马远”说王谔——《雪岭风高图》 586
刘俊雪夜访普图轴 586
王谔雪岭风高图轴 587
孙艾木绵图轴 588
孙艾——既非文人画亦非院体画 588
院画家朱端——再谈明代的锦衣卫画家 589
朱端钓雪图轴 589
吴伟铁笛图 590
钦赐状元却心存江湖的吴伟——《铁笛图》漫谈 590
《踏雪寻梅图》——蓬头垢面的集大成者吴伟 591
吴伟踏雪寻梅图轴 591
张路山雨欲来图轴 592
《山雨欲来图》——张路的得意之作 592
画院外的“浙派”风格——兼谈周臣的为学生所役 593
周臣桃源问津图轴 593
唐寅落霞孤鹜图轴 594
唐寅的旷达才情与襟抱——《落霞孤鹜图》 594
唐寅秋风纨扇图轴 595
《秋风纨扇图》——唐寅寄情声色一解 595
唐寅春雨鸣禽图 596
数百岁不世出的全才唐寅——《春雨鸣禽图》 596
一味“仙气”的代价——张灵《朝仙图》 597
张灵朝仙图 597
《湘君湘夫人图》——文征明的“古意”观 598
文征明湘君湘夫人图轴 598
文征明兰亭修禊图卷 599
才子群中的班首——文征明《兰亭修禊图》的象征意 599
《真赏斋图》——文征明晚年生活的写照 600
从《花卉册》看文征明的老成持重 601
文征明真赏斋图卷 601
文征明花卉册 602
传神的青绿设色《玉洞仙源图》 602
仇英玉洞仙源图轴 603
折扇上的青绿山水——仇英的绝招 603
仇英羲之观鹅图 604
《子路问津图》——仇英的人物故事画 604
写意花卉的一代宗师陈淳——以《葵石图》为基准 605
仇英人物故事册 605
陈淳葵石图轴 606
《村居乐事图》——陆治的憾事 606
两度中辍与两个平淡——关于美少年王穀祥 607
陆治村居乐事图册 607
王穀祥桂石图轴 607
《都门柳色图》——家族忤逆而画风嫡传的文伯仁 608
文伯仁都门柳色图轴 608
钱穀虎丘山景图轴 609
钱穀——地形准确的《虎丘山景图》 609
以险绝致平正的居节《松下观泉图》 610
书家墨戏——周天球《墨兰图》 611
居节松下观泉图轴 611
周天球墨兰轴 612
“听风勾雨”——谈徐渭的坎坷一生 612
《葡萄图》的诗书画联璧 613
徐渭墨花图卷 613
徐渭葡萄图轴 614
徐渭牡丹蕉石图 614
注重性灵的徐渭——“心为上,手次之” 614
孙克弘——富贵笼罩下的清淡 615
孙克弘百花图卷 616
周之冕墨笔花卉卷 616
《墨笔花卉卷》——周之冕的“勾花点叶法” 616
针对软媚而发——丁云鹏《渊明漉酒图》的“古拙” 617
丁云鹏渊明漉酒图轴 617
王綦梅花图轴 618
花卉中的倪云林风气——王綦《梅花图》 618
新安画派的先声——杨明时《古木修篁图》的仿倪云林 619
杨明时古木修篁图 619
《高逸图》——松动的董其昌:“古雅秀润”? 620
董其昌高逸图轴 620
董其昌在绘画史上的集大成——“南北宗论” 621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卷 622
吴振——以董其昌为盟主的华亭派诸家 622
吴振匡庐秋瀑图轴 623
《柴门流水图》——谈张宏的全能 623
李流芳《长林丰草图》题诗本事 624
张宏柴门流水图轴 624
李流芳长林丰草图轴 625
桃花扇中的一枝名笔——杨文骢 625
简约的丘壑与繁密的技巧——卞文瑜《梅花书屋图》 626
杨文骢仙人村坞图轴 626
卞文瑜梅花书屋图轴 627
曾鲸葛一龙像卷 628
《葛一龙像》的“凹凸法”——肖像画大师曾鲸有西洋画意识? 628
《仿倪瓒山水册》——自诩传人的恽道生 629
恽向仿倪瓒山水册 629
蓝瑛山水册 630
仅仅是浙派殿军么——蓝瑛《山水册》 630
沈灏闭户著书图轴 631
沈灏——在画家与理论家两可之间 631
书家张瑞图偶涉丹青——《渊明涉园册》 632
张瑞图渊明涉园图册 632
遗民画家杨补——未必皆是“残山剩水” 633
杨补墨笔山水册 633
陈洪绶荷花鸳鸯图轴 634
变形与装饰——谈陈洪绶《荷花鸳鸯图》 634
明代人物画中兴之主——陈洪绶 635
陈洪绶水浒叶子 635
书家余兴作画——倪元璐《松石图》的墨戏 636
倪元璐松石轴 636
超然尘外的陈元素墨兰——《兰石图》 637
陈元素刘原起兰石图轴 637
项圣谟暮霭横看图轴 638
《暮霭横看图》——世家子项圣谟不辱祖风 638
复社才子金俊明与《墨梅册》的隐隐侠气 639
金俊明墨梅册 639
哲学家的思辨与哲学式的绘画——方以智《树下骑驴图》 640
方以智树下骑驴图轴 640
万寿祺松石图轴 641
“万宝全书”——说万寿祺的“全” 641
王时敏山水册 642
深度的标志——关于王时敏的得失议论 642
《雅宜山斋图》——王时敏的摹古与“蚁观一世操觚客” 643
王时敏雅宜山斋图轴 643
王鉴《梦境图》——兼谈王鉴与王时敏的“同” 644
书法家王铎的画家本色 645
王鉴梦境图轴 645
萧云从的山水风格与木刻铁画 646
王铎山水轴 646
傅山《江深草阁图》以骨胜 647
萧云从设色山水卷 647
傅山江深草阁图轴 648
秃笔点戳而有“润含春泽”之态——篆刻家程邃的山水画风 648
程邃山水轴 649
新安派大家与“非六法正派”——汪之瑞的简 650
汪之瑞山水轴 650
吴伟业桃源图卷 651
诗坛祭酒画坛本色的吴伟业——《桃源图》 651
《古槎短荻图》——弘仁与倪云林比较谈 652
僧弘仁古槎短荻图轴 652
释髡残层岩叠壑图轴 653
无所师承说髡残——《层岩叠壑图》的繁密 653
昼卧夜画的查士标 654
查士标仿云林雨山图轴 654
《鹤林烟雨图》——查士标、王石谷、笪重光之间的一段逸事 655
查士标王翚鹤林烟雨图轴 655
墨法大手笔龚贤 656
龚贤山水册 657
吴宏《寒泉疏树图》——有违于江南秀润之韵 657
邹喆的务实与《松林僧话图》的追求整体感 658
吴宏寒泉疏树图册 658
邹喆松林僧话图 659
谢荪——名声不彰的技巧大家 659
《疏林图》与江西派——关于罗牧的“写” 660
谢荪红莲册 660
罗牧疏林图 661
守约固穷四十年的徐枋 661
重新审视自然与写生——古拗清瘦的梅癯 662
徐材山水册 662
梅清黄山图册 663
笪重光《仿元人小景》——临摹王石谷的“墨戏”意识 663
从《瓶菊图》看八大山人的花鸟画宗师地位 664
笪重光仿元人小景轴 664
空间切割与节奏伸延——八大山人《浴禽图》 665
朱耷瓶菊图轴 665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的名画名言 666
朱耷浴禽图轴 666
僧元济搜尽奇峰图卷 667
石涛《山水清音图》随想 667
集成的画圣而非开拓的画圣——王石谷 668
僧元济山水清音图卷 668
王翚晚梧秋影图轴 669
吴历的诠释角度——《仿一峰山水》 669
《夏山雨霁图》——吴镇的一半与吴历自己的一半 670
吴历仿一峰山水轴 670
吴历夏山雨霁图轴 671
重振花鸟画衰颓之风——恽南田的没骨画 671
优美的蛇形曲线——李寅《雪岭盘车图》 672
恽寿平花卉册 672
李寅雪岭盘车图轴 673
《白头三友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王武 673
从《花草蜂蝶图》看邹显吉一门风雅 674
王武白头三友图轴 674
王原祁进御之作《松溪山馆图》 675
邹显吉花草蜂蝶图册 675
为同时代人物造像的禹之鼎——《乔崇烈饷乌图》 676
王原祁松溪山馆图轴 676
禹之鼎乔崇烈饷乌图像轴 677
供奉画家——关于宫廷画的两种区别兼及蒋廷锡《柳蝉图》 677
焦秉贞《仕女图》——西洋透视法的引进 678
蒋廷锡柳蝉图轴 678
焦秉贞秋千闲戏图册 679
《松鹤图》与“南派”——关于沈铨对日本画的积极影响 679
画风多变取材丰富的华喦——《鸟鸣秋树图》 680
沈铨松鹤图轴 680
花卉画论的开山——邹一桂《小山画谱》与《白梅山茶图》 681
华喦鸟鸣秋树图轴 681
邹一桂白梅山茶图轴 682
高其佩与指头画 682
高其佩高冈独立图轴 683
“尚左”的高凤翰与“转世”以前的《牡丹竹石图》 683
金农《自画像》——肖像画史的研究及其他 684
高凤翰牡丹竹石图轴 684
金农自画像 685
金农《万玉图》——乾、嘉朴学考据风在绘画中的影响 685
金农万玉图轴 686
黄慎盆菊图轴 687
黄瘿瓢的“破”与“乱”——《盆菊图》的书画联璧 687
《墨梅册》——汪士慎的“高古” 688
汪士慎墨笔花卉册 688
李鱓风荷图轴 689
《风荷图》的粗豪——谈李鱓的阳刚之气 689
郑板桥“胸无成竹” 690
郑燮兰竹轴 690
李方膺墨梅册 691
“波涛宦海几飘蓬”的李方膺 691
罗聘《冬心午睡图》杂谈 692
罗聘冬心午睡图轴 692
闵贞《蕉阴仕女图》——技巧与形象的冲突 693
闵贞蕉阴仕女图轴 693
预为
- 《谢钦铭篆刻选》谢钦铭篆刻 2003
- 《蒋启韶篆刻》蒋启韶刻 1997
- 《中国书画十五讲》范文东编著 2018
- 《当代书画艺术精鉴 吴均生卷》吴均生绘 2017
- 《闺秀笔记 书画情缘惜红衣 闺秀风雅》鱼丽 2019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书画!》(中国)蒙曼,张迪 2019
- 《咖啡器具品鉴 保养指南》韩冰译;(韩)朴星圭 2019
- 《“中国印”的世界 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 the collection of exhibition of seal engraving and calligraphic works》骆芃芃著 2012
- 《汉风唐韵 汪贻广篆刻艺术》汪贻广著 2012
- 《范曾诗文书画集 序言·年表》范曾著 2007
- 《大峡谷》(美)陈振盼著绘 2019
- 《何灿濂歌曲选集》何灿濂著 2017
- 《澳门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PISA 2006数据分析研究》陈敬濂著 2015
- 《文化传统、价值观与人权》中国人权研究会编;陈振功,任丹红主编 2012
-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 Windows XP+Office 2003》覃德泽主编;刘宗青副主编;陈振庆,张红军,千文等编著 2012
- 《河南省淮阳中学百年校庆纪念画册》陈振生主编;董长林,李如文,夏国栋等副主编 2003
- 《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山西寿阳》陈振明主编 2012
-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周濂著 2013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Windows XP+Office 2003》覃德泽主编;刘宗青副主编;陈振庆,张红军,千文等编著 2012
- 《空调与制冷系统问答 第2版》陈振选主编 2013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 你好,四大发明!》蒙曼,张迪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常亚光 2017
- 《人间词话 中华经典藏书》王国维著;张浴兮译注 2015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小四弦进阶教程 外国乐曲篇》刘沛,陈文雯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