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地域文化  上
中国地域文化  上

中国地域文化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4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宝德,李鑫生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300857X
  • 页数:196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地域文化 上》目录

目录 1

弁言 1

第一节 文化概念 3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 3

总论 3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 5

第一节 上古时代的文化 8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一) 8

第二节 夏商西周文化 10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2

一、文化的统一 15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 15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二) 15

二、独尊儒术 16

四、史学、哲学、文学成就辉煌 17

三、经学兴起 17

一、玄学兴盛 19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9

二、佛教道教兴起 20

四、学术教育发达 21

三、文学艺术繁荣 21

一、诗歌蓬勃兴盛 22

第三节 隋唐五代文化 22

二、文学艺术的创新 23

三、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24

一、完备的理学体系 26

第四节 两宋文化 26

二、与唐诗齐名的词兴盛 27

三、文学艺术繁荣 29

第五节 辽夏金元文化 31

四、科技教育全方位发展 31

二、杂剧艺术光彩照人 32

一、儒学重新兴起 32

四、文化交流频繁 33

三、科学技术长足发展 33

第六节 明清文化 34

一、高度的文化专制 35

二、程朱理学的强化与衰落 36

三、明清小说和戏曲的兴盛 37

四、古典科学技术的创新 39

一、儒家学说的形成 41

第一节 儒家学说 41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主体学说 41

二、先秦儒家学说 43

三、两汉儒学 45

五、宋明儒学 46

四、魏晋南北朝儒学 46

一、道家学说的创立及其主要思想内容 47

第二节 道家学说 47

二、庄子对道学的发展 49

三、封建时期的道家思想 50

四、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52

第三节 墨家学说 53

一、法家学说的建立 58

第四节 法家学说 58

二、法家学说的主要思想 59

三、秦汉后的法家思想 62

一、佛教的基本思想 63

第五节 佛教 63

二、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演化 64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67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区域格局 69

一、齐鲁文化 70

二、秦文化 74

三、楚文化 77

四、吴越文化 79

五、中原文化 81

六、燕赵文化 84

七、关东文化 87

八、蒙古草原文化 89

一、齐鲁文化的界定 97

第一节 齐鲁文化的界定和基本特点 97

齐鲁文化卷 97

第一章 齐鲁文化概论 97

二、齐鲁文化的特点 99

一、齐、鲁建国以前时期 103

第二节 齐鲁文化分期及其发展的阶段 103

二、齐、鲁两国时期 104

三、秦汉以后到近代以前时期 106

第三节 齐鲁文化与民族精神 108

二、群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109

一、古典人道主义精神 109

四、大同理想与大公精神 110

三、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精神 110

六、人定胜天的科学精神 111

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11

一、夷与东夷 114

第一节 古老的东夷族 114

第二章 齐鲁史前文化探源 114

二、东夷部族的分布及齐鲁东夷部族 116

三、东夷的衰落和“东夷落后”论 117

一、齐鲁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120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齐鲁先民的文化创造 120

二、齐鲁旧石器时代文化缺环试说 121

一、后李文化 123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的东夷族及其文化创造 123

二、北辛文化 124

三、大汶口遗址及大汶口文化 125

四、龙山文化 129

五、岳石文化 131

第四节 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 132

一、关于少昊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134

二、蚩尤及其神话传说 136

四、帝舜的历史及神话传说 138

三、羿的历史及其神话传说 138

一、关于东夷礼乐 143

第五节 东夷的礼乐习俗及原始宗教 143

二、东夷原始宗教及习俗 144

三、图腾崇拜 146

一、东夷史前文化的历史地位 150

第六节 东夷史前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150

二、东夷史前文化与周围地区文化的交流 155

一、夏朝统治下的齐鲁文化 160

第一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齐鲁文化 160

第三章 齐鲁文化的兴起 160

二、商王朝统治下的齐鲁文化 162

三、西周时期的齐鲁文化 163

一、管仲相齐 169

第二节 齐鲁文化的兴起 169

二、管仲改革 170

三、管仲与齐桓公的霸业 174

第三节 管仲对齐鲁文化的重大贡献 177

一、管仲的民本思想 178

二、管仲的经济思想 181

三、管仲的政治思想 184

四、管仲的哲学思想 187

第四节 晏婴对齐鲁文化的贡献 192

一、晏婴治齐及其政治、经济思想 193

二、晏婴的哲学思想 198

一、孙子兵学渊源 203

第五节 孙子兵学与齐鲁文化 203

二、孙武的军事思想体系 207

三、孙膑军事思想的特点 212

一、孔子儒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8

第一节 孔子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 218

第四章 齐鲁文化的繁荣 218

二、孔学产生的鲁国文化环境 220

三、孔子家世的影响 221

一、博学好问 222

第二节 孔子儒学的创立 222

二、“多能鄙事”与儒者的由来 223

三、创办私学 224

五、孔子对文化的研究与创造 226

四、儒家学派的创立 226

第三节 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227

一、孔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和“仁”的基本概念 228

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230

二、德政礼治的政治思想 230

四、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 231

五、孔子的哲学思想 233

六、孔子的伦理思想 237

七、孔子的教育思想 242

第四节 齐鲁文化奇葩——墨学 247

一、墨子及墨家学派 248

二、墨家思想文化体系 249

三、墨子的科学贡献 257

四、墨学的衰落 259

第五节 思孟学派及孟子对齐鲁文化的贡献 262

一、思孟学派的形成及其特点 262

二、孟子的生平事迹及生活时代 264

三、孟子的思想体系 267

四、孟子在齐鲁文化中的地位 275

第五章 齐、鲁文化的融合 277

第一节 齐、鲁两国文化比较 277

一、齐、鲁文化不同特点比较 277

二、齐、鲁文化的相同特点比较 283

第二节 稷下学宫与齐、鲁文化的融合 284

一、文化中心转移与稷下学宫的创立 285

二、稷下学派与百家争鸣 289

第三节 《管子》、荀况与齐、鲁文化的融合 298

一、从《管子》书看齐、鲁文化的融合 298

二、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荀况 300

三、荀子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303

第四节 齐鲁科技与医学 318

一、齐鲁的科技成就 318

二、扁鹊与齐鲁医学文化 321

三、甘德对天文学的贡献 326

第六章 走向大一统的齐鲁文化 332

第一节 齐鲁文化走向中国大一统文化的历史趋势 332

第二节 秦帝国的文化选择与齐鲁文化 335

一、秦帝国的文化选择 335

二、罢黜百家、独用法术 337

三、齐鲁文化对秦帝国的影响 338

第三节 汉初齐鲁文化的走向 340

一、黄老之学与汉初治世 340

二、从黄老之术到儒术独尊的转折 345

第四节 文化一统与儒学独尊 347

一、汉初儒家文化的地位与儒学复兴 347

二、董仲舒与儒家文化一统 351

一、经学源流 354

二、齐鲁经学大师 354

第五节 两汉经学与今古文之争 354

三、齐文化与今文经学 356

四、鲁文化与古文经学 358

五、今、古文经学之争 359

六、郑玄与今、古文经学的合流 361

第一节 泰山崇拜与泰山文化 365

一、泰山神文化 365

第七章 齐鲁宗教与信仰文化 365

二、泰山人文化 369

第二节 滨海方仙道与道教的产生 370

一、齐鲁方仙道 370

二、秦皇汉武与方仙道 371

三、道教的兴起与在齐鲁地区的发展 372

第三节 外来宗教在齐鲁 374

一、佛教在齐鲁 374

二、伊斯兰教在齐鲁 375

三、天主教和基督教在齐鲁 376

第四节 齐鲁民间信仰文化 376

一、天地神 377

二、玉皇、观音、城隍、土地、灶君 377

三、灵物崇拜 378

第五节 齐鲁寺、庙、道观文化 378

一、儒家文化的圣地——曲阜孔庙 379

二、释家文化的标志——历代寺院、塔林 380

三、道家建筑文化——道观 382

四、齐鲁佛雕与石窟艺术 386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鲁文坛 390

一、曹操、曹植与齐鲁文坛 390

第八章 两汉以后的齐鲁文坛和艺坛 390

二、建安七子中的齐鲁作家 392

三、太康诗人左思 394

四、南北朝时期的齐鲁作家 395

五、刘勰与《文心雕龙》 397

第二节 唐宋元时期的齐鲁文坛 399

一、唐代诗坛双星与齐鲁诗坛 399

二、唐代齐鲁诗人与作家 401

三、北宋诗派与济南“二安” 403

四、金元齐鲁文人与作家 408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齐鲁文坛 411

一、李开先与《宝剑记》 411

二、孔尚任与《桃花扇》 412

三、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413

四、《金瓶梅》及其它 415

五、前七子、后七子与齐鲁文坛 415

第四节 齐鲁绘画与画家 419

一、齐鲁大地的汉画像石 420

二、齐鲁画家 423

第五节 齐鲁书法艺术与书法家 428

一、碑碣与石刻 428

二、齐鲁书法家 431

第六节 齐鲁年画及民间艺术 435

一、杨家埠木版年画 435

二、潍坊风筝艺术 437

三、高密“三绝” 438

楚文化卷 443

第一章 导论 443

第二章 神话与巫术 449

第一节 楚人的图腾崇拜 450

第二节 楚人的自然崇拜 451

第三节 楚人的祖先崇拜 453

第四节 始祖、尊神、精灵 455

第五节 创世神话 456

第六节 原始宗教的形成及其多元化与一统化 459

第七节 巫师与巫术 461

第八节 神话和巫术在流传中衰变 464

第三章 哲学与宗教 471

第一节 颛项、粥熊 471

第二节 老子 473

第三节 庄子 477

第四节 屈原 481

第五节 陆贾、刘安、荀悦 484

第六节 何晏、嵇康、范缜 488

第七节 周惇颐、黄庭坚、谢良佐 491

第八节 罗钦顺、方以智、王夫之 493

第九节 胡煦、魏源、谭嗣同 495

第十节 巫教、道教、佛教及其他 496

第四章 经济与科技 499

第一节 农田耕作 499

第二节 水利设施 504

第三节 铜铁冶铸 508

第四节 纺织刺绣 511

第五节 漆器制作 514

第六节 商业 517

第五章 文学 526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楚文学 526

一、楚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526

二、楚地歌谣 528

三、老、庄散文 531

四、屈、宋辞赋 536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楚文学 540

一、李斯的散文 540

二、刘氏皇族的楚歌 541

三、贾谊的诗文 544

四、张衡的诗文 544

六、三曹父子和建安诸士 546

五、王逸及其《楚辞章句》 546

七、阮籍与嵇康 549

八、陶渊明及其诗文 551

九、庾信的诗赋 553

第三节 唐宋时代的楚文学 555

一、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 555

二、岑参的边塞诗 556

三、李白以及李贺的浪漫主义诗歌 557

四、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诗文 559

五、江西作家群及江西诗派 560

第四节 元明清时代的楚文学 565

一、元代的楚人诗文 565

二、李东阳、何景明与复古主义文学思潮 566

三、公安三袁和竟陵钟、谭 567

四、王夫之及湖湘作家 569

第一节 建筑艺术 574

一、“道法自然”的建筑意匠 574

第六章 艺术 574

二、“有无相生”的构图法则 575

三、“皆无害焉”的美学理论 576

四、“大象无形”的造型意识 578

五、“周流乎天”的观照方式 579

六、“缤纷繁饰”的装饰手法 580

七、楚建筑的余韵流风 581

第二节 雕塑、绘画 583

一、商代以前的造型艺术 583

二、楚国造型艺术的发现 584

三、秦以后的楚地造型艺术 591

第三节 音乐 593

第四节 舞蹈 614

第五节 戏曲 620

一、“优孟衣冠”和《九歌》乐舞 621

二、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 623

三、弋阳腔 625

四、皮黄楚调 626

第六节 书法 630

第一节 信仰民俗 640

一、尊日崇火 640

第七章 民俗 640

二、植物崇拜 641

三、图腾崇拜 643

四、崇巫 645

五、淫祀 649

六、巫风与文化 652

第二节 岁时节日与习俗 654

一、节令 654

二、节日 659

三、盛会 664

第三节 人生仪礼 666

一、诞生礼 666

二、成年礼 667

三、婚礼 668

四、丧礼 674

第一章 三晋文化概说 679

第一节 早期人类社会的三晋文化 679

三晋文化卷 679

第二节 华夏文明形成和发展进程中的三晋文化 680

第三节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大潮中的三晋文化 681

第四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晋文化 683

第二章 远古文化掠影 687

第一节 西侯度文化 687

第二节 匼河文化 689

第三节 许家窑文化 690

第四节 丁村文化 693

第五节 峙峪文化 695

第六节 下川文化 697

第三章 华夏文明 701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成就 701

二、家畜饲养业方兴未艾 702

三、制陶工艺不断进步 702

一、原始农业长足发展 702

四、建筑技术日益提高 703

五、冶金技术的发明 704

六、城市的出现 704

七、精神文化绚丽多彩 706

第二节 陶寺文化与传说中的陶唐氏 714

第三节 夏文化之谜 722

一、夏文化问题的缘起 722

二、夏族源流考 723

三、夏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729

四、晋南与夏文化 730

第四节 黄河之滨的商代方国文化 733

第一节 晋国史述略 740

一、西周晋史钩沉 740

第四章 晋史、晋制、晋文化 740

二、称雄中原的春秋霸主 743

第二节 影响深远的春秋晋制 748

一、郡县制度 748

二、土地制度 751

三、法律制度 754

四、军功制度 758

第三节 高度发达的晋文化 760

一、青铜器铸造 761

二、侯马盟书 765

三、音乐文化 771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三晋文化 776

第一节 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风貌 776

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 776

二、礼贤下士与养士之风 779

三、诸子百家 783

第二节 三晋与法家学派 785

一、法家思想的策源地和输出港 785

二、法家的三大流派 788

三、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 792

第三节 三晋与名家、纵横家 795

一、名家 795

二、纵横家 801

第四节 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804

一、荀子对诸子的批判 804

二、荀子的自然观 806

三、荀子的社会观 808

四、荀子的人性论 810

五、荀子的军事思想 812

六、荀子的政治理论 813

第六章 三晋大地上的民族融合历程 815

第一节 两汉至十六国时期山西境内的匈奴 817

一、从“平城之围”到“昭君出塞” 818

二、匈奴内迁于山西腹地 819

三、匈奴刘汉的建立及其汉化程度 820

第二节 北魏与山西 823

一、拓跋氏建国前逐步深入山西的过程 823

二、北魏定都平城时期 825

三、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文化背景 826

第三节 五代时期龙兴晋阳的少数民族政权 829

一、保河东与下汴梁 830

二、沙陀统治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833

第四节 契丹和女真在山西的统治 835

一、西京大同府的设置及其统治 835

二、女真统治时期山西的文化事业 837

第一节 大同云冈石窟寺 840

一、北魏佛法兴衰与云冈石窟 840

第七章 异彩纷呈的佛教文化艺术 840

二、云冈石窟涵蕴的佛教文化 844

三、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 848

第二节 净土祖庭玄中寺 852

一、阿弥陀净土信仰 853

二、玄中寺争土三高僧 856

第三节 佛教圣地五台山 860

一、五台山与佛教的因缘 860

二、五台山与历代封建王朝的因缘 863

三、五台山佛教宗派 866

四、五台山佛教艺术 870

五、五台山的中外佛教文化交流 873

第八章 驰名于世的古代建筑 876

第一节 五台山佛光寺 878

第二节 大同华严寺 882

第三节 应县木塔 886

第四节 太原晋祠 889

第五节 永乐宫 894

第六节 解州关帝庙 900

第九章 源远流长的戏曲艺术 904

第一节 金元时期的戏曲文物和元曲作家群体 904

一、珍贵的金代戏曲文物 905

二、元代戏曲作家群及其辉煌业绩 909

三、旧抄本记载的古代剧目和演出情况 912

第二节 四大梆子 913

一、蒲州梆子的产生 913

二、四大梆子的兴盛和地方小戏的繁荣 915

第一节 山西商人的崛起 919

一、山西商业渊源 919

第十章 山西商人和商业文化 919

二、山西商人崛起的契机 921

三、明代晋商文化的特征 923

第二节 山西商人的开拓精神 929

一、发迹于东北的曹家号 929

二、西北地区的山西商号 931

三、祁县乔氏在包头 932

四、草原商帮“大盛魁” 933

五、垄断恰克图中俄贸易的山西商人 935

六、介休范氏在日本的贸易活动 936

第三节 山西商人的创新精神 938

一、票号产生以前的金融业 938

二、“日升昌”与雷履泰 940

三、山西票号的勃兴 942

第四节 社会意识和经营机制的变革 944

一、山西重商的民俗与社会意识的变革 944

二、山西商人在经营机制方面的创新 947

第一节 秦文化的内涵与分期 961

第一章 绪论 961

一、地域文化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961

秦文化卷 961

二、秦文化的发展历程 963

第二节 秦文化的特色及历史地位 965

一、三个主义 965

二、近两千年中国文化之基石 967

第三节 关于秦文化的研究 969

一、秦文化研究的回顾 969

二、本卷书的编写与秦文化研究 971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973

一、蓝田人文化 973

第二章 陕西境内秦文化之前诸文化 973

二、大荔人文化 974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975

一、老官台文化 975

二、半坡、姜寨的仰韶文化 977

三、客省庄龙山文化 981

第三节 商周文化 982

一、陕西商文化 982

二、周人传说和周原、丰镐周文化遗存 986

三、西周青铜文化 990

第一节 秦文化渊源之谜 995

一、西来说与东来说 995

第三章 秦文化的兴起 995

二、秦文化的起源 998

第二节 远古传说 1001

一、女修吞卵 1001

二、大费赞禹 1003

三、助纣为虐 1005

四、非子邑秦 1006

第三节 建国前的秦文化 1007

一、养马与御车 1007

二、毛家坪秦文化 1009

第一节 全面吸收周文化 1012

一、接受“周余民” 1012

第四章 秦国时期的秦文化(上) 1012

二、全面吸收周文化的表现 1013

第二节 物质生产与物质文明(上) 1015

一、“富甲天下”的农业 1015

二、门类齐全的手工业 1020

第三节 物质生产与物质文明(下) 1023

三、兵器制造业 1023

四、蔚为壮观的城市建设 1027

二、商鞅重农抑商的思想 1033

一、秦以农立国的经济传统 1033

第四节 重农抑商的经济形式 1033

三、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 1035

四、重农抑商的实施效果 1036

一、秦人的上帝 1037

第五节 宗教信仰 1037

第五章 秦国时期的秦文化(中) 1037

二、万物寓神灵 1039

三、人鬼相通 1043

一、择偶观 1044

第六节 婚姻与生育 1044

二、禁忌与开放 1046

三、望子成器 1049

一、丧葬禁忌 1051

第七节 葬仪制度 1051

二、秦公大墓 1052

三、中小型秦墓 1055

一、质朴丹青 1057

第八节 美术与音乐 1057

二、歌呼呜呜 1059

一、名医之邦 1061

第九节 医学与天文历法 1061

二、天文历法 1062

一、石鼓文 1065

第十节 文字 1065

第六章 秦国时期的秦文化(下) 1065

二、小篆与隶书 1068

一、《秦风》 1069

第十一节 《诗》《书》中有关秦的篇章 1069

二、《秦誓》 1074

一、作者及全书梗概 1076

第十二节 《商君书》 1076

二、思想之剖析 1079

一、一字千金 1081

第十三节 《吕氏春秋》 1081

二、宇宙图式与治国方案 1082

三、农业科学及其他 1089

一、阴阳五行 1091

第一节 五德终始说的应用 1091

第七章 秦朝时期的秦文化(上) 1091

二、齐花秦果 1092

三、水德制度 1093

一、集权的传统 1096

第二节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096

二、皇帝制度 1097

三、三公九卿 1098

四、郡县制 1099

一、书同文 1100

第三节 文字与祭祀的统一 1100

二、封禅大典的实现 1102

三、确立园寝制度 1103

四、统一山川祭祀 1104

一、“竹帛烟消帝业虚” 1106

第四节 焚书坑儒 1106

二、坑儒暴行 1107

一、天下第一都 1110

第五节 秦都咸阳 1110

第八章 秦朝时期的秦文化(下) 1110

二、嵯峨秦宫 1113

一、丽山大观 1116

第六节 骊山陵园 1116

二、地下奇宫 1120

一、雄师再现 1123

第七节 秦陵兵马俑 1123

二、一代绝塑 1127

一、华丽帝舆 1133

第八节 秦陵铜车马 1133

二、青铜之冠 1138

一、制度文化的全面继承 1141

第一节 汉承秦制 1141

第九章 秦文化的光大 1141

二、汉人对秦文化的反思 1143

一、政治制度的延展 1145

第二节 “百代皆行秦政事” 1145

二、历代对秦国家形态与统治手段的继承 1146

一、司马迁 1149

第一节 史学家 1149

第十章 陕西历代文化名人 1149

二、刘知几 1151

二、杜佑 1152

一、刘歆 1153

第二节 经学家 1153

一、董仲舒 1154

第三节 思想家 1154

二、颜师古 1154

二、张载 1155

三、李颙 1156

一、鸠摩罗什 1157

第四节 宗教大师 1157

二、玄奘 1158

一、司马相如 1159

第五节 文学家与诗人 1159

二、王维、白居易、杜牧 1160

三、韩愈与柳宗元 1161

一、颜真卿与柳公权 1163

第六节 书画家与艺术家 1163

四、苏蕙 1163

二、阎立本 1165

三、杨贵妃 1167

一、赵过与汜胜之 1168

第七节 科学家 1168

二、李淳风与僧一行 1169

三、孙思邈 1170

四、王徵 1171

一、黄帝陵 1172

第一节 陵墓 1172

第十一章 陕西历代名胜 1172

二、西汉诸陵 1173

三、唐代诸陵 1175

一、西岳华山 1178

第二节 山川 1178

二、骊山与华清池 1179

三、太白积雪 1181

四、壶口瀑布 1182

一、太史公祠 1183

第三节 建筑 1183

二、唐代建筑 1184

三、明代建筑 1185

一、楼观台 1187

第四节 寺观 1187

二、佛教寺院 1188

一、汉长安城遗址 1191

第五节 遗址 1191

三、清真寺 1191

二、唐长安城遗址 1193

一、西安碑林 1196

第六节 石刻 1196

三、耀州瓷窑遗址 1196

二、褒斜道石门石刻 1198

三、药王山石刻 1199

四、陕北汉画像石 1200

一、面条像裤带 1202

第一节 秦风八怪(上) 1202

第十二章 当代陕西秦文化窗口 1202

二、烙饼赛锅盖 1204

三、辣子一味菜 1206

四、碗盆分不开 1207

五、房子一面盖 1209

第二节 秦风八怪(下) 1209

六、帕帕头上戴 1210

七、姑娘不对外 1211

八、唱戏吼起来 1213

一、古色古香的关中方言 1215

第三节 关中方言 1215

二、风采独具的关中方言 1216

三、日常生活中的关中方言 1218

一、秦都明珠 1219

第四节 秦俑馆与秦宫 1219

二、西影秦宫 1221

一、秦世系表 1224

附录 1224

二、秦文化大事年表 1226

三、秦的管理文化 1241

一、中原文化的区域范围 1253

第一节 中原文化的区域范围和地区差异 1253

中原文化卷 1253

第一章 中原文化概说 1253

二、中原文化的地区差异 1254

第二节 中原文化的发展脉络 1257

第三节 中原名人灿若群星 1259

第四节 杰出著作汗牛充栋 1263

一、名人陵墓 1267

第五节 文化遗迹遍地皆是 1267

二、古遗址 1269

三、寺庙祠观、台院阙碑 1271

四、名山胜景 1274

二、传说中的伏羲画卦 1276

一、对精神与物质的最初思考 1276

第二章 中原哲学思想 1276

第一节 远古中原哲学思想的萌芽 1276

一、夏商时期中原的哲学思想 1277

第二节 夏商和西周时期中原哲学思想的发展 1277

二、五行思想中唯物主义观点的产生 1278

三、《周易》中的辩证法因素 1280

一、春秋时期中原的哲学思想 1283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哲学思想 1283

二、战国时期中原诸子哲学的形成 1284

三、老子的哲学思想 1285

四、庄子的哲学思想 1287

一、贾谊的哲学思想 1291

第四节 两汉时期中原的哲学思想 1291

二、桑弘羊的哲学思想 1293

三、洛阳白虎观会议 1294

四、张衡的哲学思想 1295

一、何晏的哲学思想 1296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玄学 1296

二、王弼的哲学思想 1298

三、向秀和郭象的哲学思想 1299

一、傅奕和姚崇的哲学思想 1301

第六节 唐代中原的哲学思想 1301

二、韩愈的哲学思想 1302

三、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1305

一、宋代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 1307

第七节 宋元明清时期中原的哲学思想 1307

二、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 1311

三、明代王廷相的哲学思想 1314

四、吕坤的哲学思想 1316

五、清代孙奇逢的哲学思想 1318

六、汤斌的哲学思想 1320

第一节 经学研究 1324

第三章 中原学术文化 1324

一、汉代中原的史学研究 1328

第二节 史学研究 1328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史学研究 1330

三、隋唐时期中原的史学研究 1333

四、宋元明清时期中原的史学研究 1336

第三节 先秦诸子研究 1340

第四节 语言文字学研究 1341

一、许慎与《说文解字》 1342

第五节 类书与目录学研究 1343

二、《集韵》与《类编》 1343

三、阮孝绪与《七录》 1344

二、荀勖与《中经新簿》 1344

一、《事物纪原》与《天中记》 1344

第六节 法学研究 1345

一、佛教传入中原和洛阳译经 1347

第一节 中原的佛教 1347

第四章 中原宗教文化 1347

二、十六国和北朝时期中原佛教的发展 1350

三、隋唐五代时期中原佛教与禅宗的兴起 1352

四、北宋时期中原佛教的新特点 1356

五、金元以来中原佛教的衰落 1360

第二节 中原的道教 1361

一、中原的早期道教 1362

二、嵩山道士寇谦之的道教改革 1364

三、隋唐时期中原道教的发展 1365

四、北宋两次崇道高潮与道藏的编印 1368

五、中原的太一教和全真教 1369

第三节 中原的基督教 1370

一、景教与也里可温教 1371

三、清代前期中原的天主教 1372

二、明代天主教在中原的活动 1372

四、鸦片战争后中原的天主教 1374

五、基督教新教在中原的传播 1375

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原 1377

第四节 中原的伊斯兰教 1377

二、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与伊斯兰教国家的往来 1378

三、元代以来中原回族人口的增多 1379

四、中原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1380

五、中原伊斯兰教的教坊制及经堂教育 1381

一、天文学 1383

第一节 天文、历法和数学 1383

第五章 中原科技文化 1383

二、历法 1386

三、数学 1387

第二节 医学和药学 1389

一、地学 1393

第三节 地学、农学和植物学 1393

二、农学 1395

三、植物学 1397

一、物理学 1399

第四节 物理、化学和科技生产 1399

二、化学和科技生产 1400

一、生产工具 1405

第五节 生产工具和水利工程 1405

二、水利工程 1406

一、中原教育文化的产生及原始社会的教育 1410

第一节 中原教育文化的历史沿革(上) 1410

第六章 中原教育 1410

二、先秦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11

三、秦汉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14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16

一、隋唐五代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17

第二节 中原教育文化的历史沿革(下) 1417

二、宋元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19

三、明清时期中原的教育文化 1421

一、洛阳太学 1424

第三节 中原古代著名学府 1424

二、东京太学 1426

三、应天书院 1427

四、嵩阳书院 1428

一、伊尹 1429

第四节 中原古代著名教育家 1429

二、墨子 1430

三、贾谊 1431

四、韩愈 1432

五、程颢、程颐 1433

六、许衡 1435

七、王廷相 1436

第七章 中原武林文化 1438

第一节 少林武术 1440

第二节 陈氏太极拳 1446

第三节 河南形意拳 1451

第一节 桑间濮上的歌声 1455

第八章 中原文学 1455

第二节 先秦中原文坛巨擘庄子 1458

第三节 两汉时期的中原文学 1461

第四节 竹林七贤与魏晋时期的中原文学 1464

第五节 谢氏家族与南北朝时期的中原作家 1467

第六节 杜甫与唐代中原文学 1471

第七节 宋元时期的中原文学 1475

第八节 中原古代文学的余绪 1479

一、质朴瑰丽的汉画 1484

第一节 绘画 1484

第九章 中原艺术 1484

二、“百代画圣”吴道子 1490

三、北宋翰林图画院 1491

四、宋徽宗与中原四画家 1493

五、清明上河图 1494

六、朱仙镇木版年画 1495

一、灿烂的石窟造像艺术 1496

第二节 石刻 1496

二、装饰石雕 1503

第三节 书法 1506

一、李斯、蔡邕和钟繇 1507

二、龙门二十品 1509

三、褚遂良和孙过庭 1510

五、王铎 1511

四、赵佶 1511

一、钧瓷与汝瓷 1513

第四节 工艺美术 1513

二、唐三彩与青铜器 1515

三、玉雕与烙花 1517

四、汴绣与盘砚 1518

一、豫剧 1520

第五节 戏曲艺术 1520

二、曲剧 1522

三、越调 1523

四、其他地方戏曲 1524

五、曲艺和马街书会 1525

一、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 1528

第一节 壮丽辉煌的中原古代都城建筑 1528

第十章 中原建筑文化 1528

二、曹魏的邺北城和东魏北齐的邺南城 1532

三、北宋开封的城市建筑 1534

第二节 灿烂多姿的中原古代园林 1537

一、从梁园到铜雀台 1537

二、芳林园、金谷园和佛寺园林 1539

三、西苑与神都苑 1542

四、绚丽的北宋开封园林 1543

五、北宋洛阳园林和《洛阳名园记》 1545

一、中原古塔 1547

第三节 中原古塔、桥梁和陵墓建筑 1547

二、中原古代名桥 1549

三、陵墓 1551

一、民房建筑 1555

第四节 中原民居 1555

二、窑洞建筑 1557

一、喻浩和《木经》 1560

第五节 中原建筑史上的著名建筑学家 1560

二、李诫和《营造法式》 1561

三、几个都城的重要建筑设计师 1564

第一节 中原民俗文化与民情 1567

第十一章 中原民俗文化 1567

一、春节 1569

第二节 岁时节令 1569

二、元宵节 1570

四、清明节 1571

三、二月二 1571

六、中秋节 1572

五、端午节 1572

八、腊八节 1573

七、冬至 1573

十、除夕 1574

九、祭灶节 1574

一、通礼 1575

第三节 人生礼仪 1575

二、生育 1576

一、订婚 1578

第四节 婚嫁 1578

三、祝寿 1578

二、结婚 1579

第五节 丧葬 1581

二、理丧 1582

一、丧前 1582

三、安葬 1583

四、葬后 1584

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色 1589

第一节 关东文化与中华共同文化 1589

关东文化卷 1589

第一章 中华文化格局中的关东文化 1589

二、“关东”释义与关东地域范围 1590

三、关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1593

一、独特的历史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流变 1598

第二节 关东文化的地域特点 1598

二、独特的人口构成造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 1605

三、独特的地域制约着独特的文化生态 1610

第三节 关东文化的形态特征 1612

一、多维性 1613

二、综合性 1615

三、变异性 1618

一、土著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 1621

第一节 历史基因的回顾 1621

第二章 关东文化生态面面观 1621

二、中原先进文化的流播 1627

三、多国外来文化的浸润 1632

第二节 生成“土壤”的剖析 1635

一、人物 1636

二、制度 1641

三、风物 1645

一、历史不断变故所导致文化发展的间断性 1647

第三节 发展流向的纵横观 1647

二、地域内“小区域”的差异造成文化发展流向的不平衡性 1650

三、原始、传统、近代、现代文化兼而有之文化形态的完整性 1652

一、精于骑射——古代尚武精神的集中体现 1655

第一节 古代尚武精神的遗风 1655

第三章 关东文化的精神含量 1655

二、尚武精神遗风的历史传承 1660

三、尚武精神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 1662

一、近代开发精神的悲壮外观 1663

第二节 近代勃兴的开发精神 1663

二、近代开发精神勃兴的社会条件 1668

一、粗犷、豪放的黑土魂 1670

第三节 寒带黑土意识 1670

二、“得天独厚”的依赖心理 1672

三、黑土情结与迁徙意识 1673

第四节 求“大”尚“侈”的风气 1674

一、文化演进中断裂的产物 1677

第五节 重“实”轻“文”的价值取向 1677

二、人为的文化封禁效应 1678

三、实业开发的影响 1679

第一节 社区性格 1681

第四章 关东的人文气质 1681

二、人口的流动融和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大度的性格 1682

一、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环境陶冶出粗犷、豪放、热情、大方的社区性格 1682

一、原始社会公有制生活的积淀,使人际关系犹存古朴纯厚之风 1685

第二节 人际关系 1685

第三节 道德风貌 1687

二、人口社会组合的聚落特征,使血缘宗族关系相对弱化 1687

一、老与少 1688

二、男与女 1689

三、勇与义 1690

四、义与利 1691

一、中原艺术的流播 1693

第一节 古代的艺术形态 1693

第五章 关东文化的艺术形态 1693

二、造型艺术的传统 1694

三、歌唱表演艺术的习尚 1695

四、古代先民们的口头文学创作的宝藏 1696

一、评剧艺术落地生根 1698

第二节 近现代崛起的艺术 1698

二、关东“风味”的村屯艺术——二人转 1700

三、风格各异的建筑艺术 1701

四、在荒漠的文学“土壤”中崛起的“东北作家群” 1702

一、随军来关东的作家文学创作 1704

第三节 当代艺术的新特点 1704

二、“农垦大军”与“兵团战士”的文学创作 1705

三、独特的冰雪艺术 1707

一、制约米粮文化的主要因素 1709

第一节 黑土米粮文化 1709

第六章 关东文化的物化层面 1709

二、主要米粮文化及其区位分布 1712

三、米粮耕作技术、惯例和制度 1715

第二节 大山林海文化 1716

一、木与桦树皮文化的遗留 1717

二、采集文化 1719

三、狩猎文化 1723

四、山林文化因子 1724

第三节 大城市建筑文化 1728

一、仿效中原、自治立国、实行汉化交替演进的复杂政治心态 1734

第一节 政治制度的特殊形态 1734

第七章 关东文化的社会形态 1734

二、部族、宗族、民族为一体的政体结构 1737

一、土著民族在不断融合中形成以女真族为主体的民族格局 1738

第二节 民族结构的演化 1738

二、“关东化”中汉族的历史作用 1740

三、山林民族的历史形态 1741

一、家、族、国为一体的宗族家庭 1742

第三节 家庭结构面面观 1742

二、家庭婚姻形态 1745

三、婚姻家庭中封建礼教的淡化与人伦关系的松驰 1747

一、婚俗 1748

第四节 社会风俗 1748

二、葬俗 1750

三、节俗 1752

四、生活习俗 1753

一、原始宗教信仰 1758

第五节 宗教信仰 1758

二、关东土著民族的宗教——萨满教 1759

三、民间信仰 1760

四、中原宗教落地生根 1761

第一章 导论 1765

蒙古草原文化卷 1765

一、远古时代的人类遗迹 1776

第一节 蒙古勃兴前的草原历史舞台 1776

第二章 古老的草原历史画卷 1776

二、游牧民族的祖型——从北狄到匈奴 1777

三、鲜卑人与蒙古草原 1780

四、突厥时代的蒙古草原 1782

五、蒙古勃兴前的草原形势 1783

一、游牧部落的大一统 1784

第二节 成吉思汉统一蒙古诸部 1784

二、大蒙古国的建立 1786

第三节 蒙古草原在元明时期的分合 1787

一、集草原汉地一体的元朝 1788

二、明蒙南北朝 1790

第四节 清朝统治下的蒙古草原 1793

一、满州对蒙古草原的征服 1793

二、清廷的蒙古驭御术 1795

第三章 蒙古草原的历史经济发展与相关文化 1798

第一节 蒙古草原经济文明的古代滥觞 1798

一、原始畜牧业 1798

二、原始农业 1799

三、原始手工业 1799

四、原始商业 1800

第二节 蒙古草原历史经济的多元发展 1801

一、蒙古草原经济生活的主体——牧业 1801

二、蒙古草原的狩猎经济 1803

三、蒙古草原的工商经济 1809

四、蒙古草原的农业经济 1815

第三节 蒙古草原历史上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文化 1818

一、以牧为本,制章定律 1818

二、发展工商,谋略叠出 1819

三、经济人事管理卓越,理论基础超越中原(古代) 1826

四、研究关系,多方调整 1830

第四节 蒙古草原历史上的微观经济管理思想文化 1833

一、猎场经营中体现的微观经济管理思想文化 1834

二、马厂管理 1838

第一节 蒙古人的社会组织 1843

一、蒙古人的氏族社会 1843

第四章 游牧社会的政治文化 1843

二、从氏族到马上行国 1845

三、成吉思汉所建游牧行国 1846

四、14—17世纪蒙古草原的“部落” 1848

五、盟旗制度下的蒙古社会 1849

第二节 蒙古游牧社会的政治特色 1851

一、游牧行国的典型——匈奴 1851

二、蒙古氏族社会的游牧贵族 1852

三、黄金家族与“那颜” 1853

四、蒙古社会的议事传统 1857

五、游牧行国的“动态”体制 1858

第三节 蒙古法文化源流 1859

一、蒙古法典简介 1860

二、蒙古法文化溯源及其特点 1864

三、清朝在蒙古地区的立法 1866

第一节 丰富而神秘的民间宗教 1869

一、博教概说 1869

第五章 蒙古草原上的宗教 1869

二、博教的祭祀和巫术 1872

三、成吉思汗祭典 1876

第二节 喇嘛教对博教的排抑 1879

一、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时期的宗教 1879

二、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1880

三、黄教与博教的斗争 1883

第三节 黄教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1886

一、清朝统治者对黄教的利用 1887

二、黄教的上层僧侣 1889

三、黄教对蒙古社会的影响 1892

一、问候 1895

第一节 蒙古草原上的礼俗 1895

二、献“哈达” 1895

第六章 蒙古草原上的习俗 1895

三、交换“鼻烟壶” 1896

四、献“德吉”之俗 1897

第二节 蒙古草原传统服饰 1898

一、长袍 1898

二、坎肩 1899

三、草原上的帽子 1899

四、靴子 1900

五、蒙古草原男子的装饰品 1901

六、蒙古草原妇女的装饰物 1901

七、哈布塔? 1902

八、蒙古式摔跤服饰 1902

第三节 蒙古草原上的传统饮食 1903

一、奶茶及其种类 1903

二、马奶酒 1905

三、蒙古草原传统食品 1907

第四节 蒙古草原传统住宅 1913

第五节 蒙古草原传统体育运动——好汉三赛 1915

一、赛马 1915

二、射箭 1917

三、摔跤 1918

第一节 阴山岩画 1920

一、阴山岩画概述 1920

第七章 文学与艺术 1920

二、阴山岩画的产生时代 1921

三、匈奴人和其他北方民族的岩画 1922

四、狩猎和游牧文化的直观再现 1924

第二节 蒙古英雄史诗 1925

一、蒙古英雄史诗中的社会生活内容 1925

二、史诗的历史发展 1929

三、史诗的草原文化特质 1930

四、蒙古人审美心理的经典表现 1937

第三节 其他韵文文学 1939

一、民歌、祝辞和赞辞 1939

二、蒙古民间叙事诗 1941

第八章 科学技术 1947

第一节 交通工具——车辆 1947

第二节 医学 1949

第三节 建筑 1951

第四节 金属冶炼业和兵器制造业 1953

第五节 数学 1955

第六节 天文、历法 19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