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光涛主编
  • 出 版 社:中国了际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88970157X
  • 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贯彻实施系列培训教程 最新矿山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实施手册 第1卷》目录

第一篇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事故应急管理简价 3

第二节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7

第三节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 8

一、应急救援系统的组织机构 8

二、应急救援预案 9

三、应急训练和演习 9

四、应急救援行动 10

五、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 10

六、事故后的恢复 10

第四节 应急救援系统的运作 11

第五节 应急救援的组织准备与基本程序 12

第六节 国外重大事故应急系统简介 19

一、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19

二、英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0

三、澳大利亚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22

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分类及基本要素 26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26

第二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分级 29

一、Ⅰ级(企业级)应急预案 29

二、Ⅱ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 30

三、Ⅲ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 30

四、Ⅳ级(省级)应急预案 30

五、Ⅴ级(国家级)应急预案 30

第三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及基本要素 32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 32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素 33

第四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35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35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36

第三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与编制 38

第一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 39

第二节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 39

一、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 41

二、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42

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注意事项 43

第三节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43

一、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43

二、危险辨识方法 44

三、重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辨识 52

四、危险辨识注意事项 53

五、危险辨识结果 53

六、风险评价 54

第四节 人员和职责的确定 57

第五节 应急资源的评估 58

第六节 应急反应组织的建立 60

一、最初反应组织 61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 61

三、企业应急总指挥 63

四、反应操作副总指挥 64

五、事故现场副总指挥 65

第七节 应急预案的组成 66

一、准备程序 67

二、基本应急程序 70

三、特殊危险应急程序 72

第四章 应急救援行动 75

第一节 应急救援行动的一般程序 75

一、事故发生区 75

二、事故发生区的附近地区 76

三、应急指挥中心(部) 76

第二节 事故评估程序 77

第三节 通告和通讯联络程序 79

一、报警 79

二、通知企业人员 79

三、通知外部机构 80

四、建立与保持企业内的通讯联络 82

五、建立和保持与外部组织的通讯联络 82

六、向公众通报应急情况 82

七、向媒体通报应急信息 83

第四节 现场应急对策的确定和执行 83

一、初始评估 84

二、危险物质的探测 85

三、建立现场工作区域 85

四、确定重点保护区域 87

五、防护行动 87

六、应急救援行动的优先原则 91

七、应急救援行动的支援 91

第五节 核电站应急行动 94

一、通知与应急组织的启动 95

二、应急通讯 95

三、事故后果评价 95

四、防护行动 96

五、补救行动 96

六、应急照射控制 96

七、污染控制和医学救护 96

八、应急状态的终止 97

九、核电厂应急设施 97

第六节 应急设备与资源 98

一、基本装备 98

二、专用装备 99

三、现场地图和图表 100

第五章 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 103

第一节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 103

第二节 应急培训 104

一、应急培训计划 104

二、需求分析 105

三、课程设计 106

四、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106

五、特殊应急培训 109

第三节 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 111

一、应急救援训练与演习的目的 111

二、训练和演习类型 112

三、训练准备与计划 114

四、演习的组织与准备 119

第四节 评估 121

一、训练和演习的评估 122

二、评估报告 123

三、应急训练和演习应注意事项 123

第六章 企业应急预案格式与内容示例 125

第一节 简介 125

一、目的 125

二、职责 125

第二节 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 126

一、国家法律、法规 126

二、地方政府法规 126

第三节 定义 126

第四节 范围和适用性 127

一、企业概况 127

二、适用性 127

第五节 操作的概念 128

第六节 应急分级 129

一、预警 129

二、现场应急 129

三、全体应急 130

第七节 指挥和控制 130

一、最初应急组织 130

二、全体应急反应组织 131

第八节 应急行动 133

一、最初应急反应 133

二、全体应急反应 134

第九节 应急能力 134

一、设施 135

二、设备 135

三、应急电力和照明 135

第十节 防护行动 135

一、企业内 136

二、企业外 137

第十一节 通报和通讯联络 138

一、现场 138

二、企业外 138

三、公共信息 138

第十二节 保持应急反应能力 139

一、应急预案培训 139

二、培训和教育 140

三、训练与演习 140

四、通讯演习 141

五、消防培训和演习 141

六、应急预案和应急程序复检 141

第十三节 恢复和重新进入 142

一、恢复 142

二、重新进入 143

第十四节 社区(政府)应急救援预案大纲 148

一、预案介绍 148

二、应急救援相关机构联系方法 149

三、应急响应功能 149

四、污染控制与清洁 150

五、文件化(报告)及后续调查 150

六、检测和更新预案的程序 150

七、危险分析(一览表) 150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 151

第一节 基本要求 151

第二节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事故预防 152

第三节 应急指挥与控制 153

第四节 应急反应机构 154

第五节 监测、报警与通讯联络 155

第六节 应急关闭程序 156

第七节 应急设备与企业外援助 157

第八节 疏散与警戒 159

第九节 应急培训、训练和演习 160

第十节 重新进入和恢复 161

第二篇 全国矿山特大突发事故分析与全面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165

第一章 概述 165

第一节 1975~1989年15年间死亡事故概况 165

一、事故变化趋势分析 165

二、事故类别统计 166

三、事故随月份变化趋势 167

四、事故死亡者年龄分布 167

第二节 1990~2001年12年间死亡事故概况 168

一、事故类别统计 169

二、主要原因分析 170

三、死亡事故与季节的关系 171

四、24小时事故的分布 171

五、事故与年龄的关系 171

第二章 事故分析原理 173

第一节 事故因果论 173

一、因果继承原则 173

二、事故因果类型 175

三、起因物和施害物 175

第二节 事故致因模型 177

一、矿山中以人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177

二、以管理失误为主因的事故模型 180

三、轨迹交叉论模型 181

四、综合论事故模型 183

第三章 矿山事故系统安全分析 185

第一节 故障树分析 185

一、故障树制图及其符号 185

二、逻辑积、逻辑和的表达式 187

三、故障树分析实例 188

四、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 191

第二节 事件树分析 196

一、事件树的制成方法 196

二、用事件树分析矿井火灾 196

第三节 矿山事故的社会原因分析 198

一、社会历史原因 199

二、政策上的原因 199

三、地方保护主义方面的原因 199

四、矿山建设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199

五、矿山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原因 200

六、矿山职工素质方面的原因 200

七、法律方面的原因 200

第四章 危险评价——系统安全评价 201

第一节 危险评价概念及其分类 201

一、危险评价概念 201

二、危险评价分类 201

第二节 危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203

第三节 作业条件的危险评价 204

一、可能性因素 205

二、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206

三、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206

四、危险分数 207

五、图解法 208

第四节 危险分析方法 209

一、预先危险分析(PHA) 209

二、故障危险分析(FHA) 210

三、运行危险分析(OHA) 211

四、系统危险分析(SHA) 212

第五节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 213

一、设计用安全检查表 213

二、厂矿企业安全检查表 213

第五章 系统安全管理 220

第一节 现代管理科学原理 220

一、系统原理 220

二、整分合原理 221

三、反馈原理 222

四、封闭原理 224

五、弹性原理 225

六、能级原理 226

七、以人为本原理 228

八、动力原理 228

第二节 安全管理公理及危险因素防护原则 230

一、安全管理公理 230

二、危险因素防护原则 233

第三节 安全管理的理论从单因素向系统理论的发展 234

一、单因素事故致因理论 235

二、关于多米诺骨牌事故模型 236

三、关于流行病学致因模型 236

四、关于系统理论的人因素模型 237

第四节 系统、系统工程、系统管理 240

一、系统 240

二、系统工程的概念和内容 242

三、系统管理 243

第五节 系统安全 246

一、系统安全的定义 246

二、系统安全工程 246

三、系统安全管理 246

四、安全和危险的定义 247

五、事故的定义和特征 247

第六节 人-机系统 251

一、系统中的危险源及相关因素 251

二、人-机-材料-环境系统 252

三、人-机系统事故模型 253

四、人-环境物事故模型 254

五、化学能传达于人体的事故模型 255

六、人-机系统外的事故模型 256

第七节 安全管理的能量理论 256

一、能量与事故 256

二、防护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258

第八节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259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259

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特征 261

第六章 安全目标管理和安全决策 263

第一节 安全目标管理 263

一、目标管理的内容 263

二、安全目标管理 265

第二节 安全目标管理的几个认识问题 268

第三节 安全决策 271

一、决策技术概述 271

二、安全决策 274

第四节 从系统安全观点防止事故的五个步骤 278

第五节 安全决策程序 279

一、安全决策程序 279

二、安全规划 281

第七章 对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安全管理 282

第一节 人流、物流、信息流概述 282

一、人流 282

二、流通质和物流 282

三、信息流 283

第二节 人为失误及其分类 283

一、人为失误 283

二、人为失误分类 285

第三节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288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追踪 288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5种起因 289

第四节 设备与物质流的安全管理 293

一、机器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293

二、井下物料提运的安全措施 296

第五节 设备可靠性 297

一、一般概念 297

二、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 299

三、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方法 300

四、机械设备设计时的安全要求 300

第六节 管理信息系统和安全信息 301

一、管理信息系统 301

二、安全信息 304

三、生产现场的安全信息流(安全一次信息) 305

第八章 预防顶板、提升、爆破和中毒事故 308

第一节 顶板事故及预防措施 308

一、案例分析 308

二、预防措施 312

三、顶板事故检测方法 315

第二节 提升事故分析及预防 317

一、提升伤亡事故 318

二、竖并坠井事故的故障树分析 321

三、预防竖井坠井事故的措施 322

第三节 爆破事故的预防 324

一、爆破事故原因分析 324

二、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 326

三、预防早爆事故 329

四、盲炮的预防和处理 332

第四节 井下有毒气体及预防中毒 334

一、井下有毒气体 334

二、预防中毒事故 336

第九章 矿山防火 338

第一节 矿山火灾概述 338

第二节 外因火灾起火原因及案例 340

一、井架、井筒安装时焊接火花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 340

二、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 340

三、空压机储气罐内壁油膜烧灼自燃 342

四、未熄灭的烟头引起的火灾事故 343

五、电石灯火焰引起的火灾事故 344

六、焦炭火星引起爆炸事故 344

第三节 矿井外因火灾的防治 345

一、外因火灾的引火源 345

二、黄金矿山外因火灾预防措施 345

第四节 矿井内因火灾的防治 346

一、自燃火灾概述 346

二、硫化矿的自燃 347

三、预防内因火灾的技术措施 348

第五节 矿井火灾的故障树分析 349

一、外因失火的故障树 349

二、初期灭火失败故障树 351

三、撤离工作区域失败的故障树 353

四、撤离矿井失败故障树 355

五、待避和外部援救失败故障树 355

第十章 矿山防水 358

第一节 矿山水灾伤亡案例 358

一、地表水系及洪水灌井的矿山水灾 358

二、含水层水源突水的矿山水灾 359

三、老窑废井老空区积水造成的矿山水灾 359

第二节 矿山水灾的危险源 360

一、矿井充水水源类别 360

二、影响矿井充水的因素 361

三、大气降水补给矿井的途径 362

四、即发性突水和迟后性突水 363

第三节 矿山地面防水 363

一、修筑防洪沟 363

二、封堵通道,排出积水 364

三、河床铺底或河流改道 365

四、填堵老窑井口 366

第四节 矿山井下防治水 367

一、做好矿井地质和水文观测工作 367

二、超前钻孔探水 368

三、隔绝水路,堵截水源 369

四、矿床疏干 372

第十一章 依法治矿保障安全生产 375

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要点概述 375

第二节 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 376

第三节 矿山设备的安全保障 377

一、矿用设备、器材的特殊安全要求 377

二、矿山企业对专用设备的安全管理 377

第四节 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 379

第五节 矿山安全教育 380

一、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 381

二、安全教育的方法 382

第六节 矿山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383

一、矿山事故的报告 383

二、矿山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 384

第十二章 黄金矿山事故案例 388

第一节 冒顶片帮事故 388

第二节 高处坠落事故 407

第三节 物体击打事故 417

第四节 机械挤伤事故 421

第五节 触电事故 424

第六节 爆破事故 427

第七节 透水事故 430

第八节 其他事故 431

一、中毒、窒息事故(2例,死亡3人) 431

二、坍塌事故(4例,死亡5人) 432

第三篇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日常工作标准 437

第一章 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监察管理标准 437

第二章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541

第三章 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措施 573

第四章 安全科学理论与技术管理标准 649

第五章 岗位责任制与事故管理标准 684

第六章 企业安全文化与班组安全建设标准 712

第七章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739

第八章 设备安全与运输安全管理标准 782

第九章 职业病与粉尘危害管理标准 798

第十章 “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标准 810

第四篇 现代煤矿重大事故预警控制与应急预案编制实施基础 859

第一章 绪论 859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59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问题 859

第三节 建立煤矿重大事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860

一、事故控制(工作)主体的水平的差异 860

二、事故监察客体的复杂性 860

三、监察执行者工作空间、时间及认识的局限性 860

四、探讨研究的重点 861

第四节 关于煤矿重大事故控制决策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技术路线 862

第二章 煤矿重大事故构成及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863

第一节 煤矿重大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 863

一、煤矿按生产过程分类的伤亡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 864

二、煤矿按管理体制(国有、地方、乡镇、个体煤矿)伤亡事故构成及发展动态分析 864

三、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与发达国家对比 864

第二节 煤矿重大事故控制研究现状 864

第三节 煤矿重大事故有效控制的途径 867

第四节 关于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 867

第三章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 869

第一节 瓦斯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 869

第二节 事故预测和有效控制的信息基础 870

一、煤层开采时的吨煤瓦斯涌出量Qu及其在采动前后分布变化的规律 870

二、煤田构造运动及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 870

三、采场支承压力大小和分布特征 871

第四章 煤矿水害(透水及突水)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 873

第一节 顶板透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及相关信息基础 873

一、事故原因及发生的条件 873

二、顶板透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 874

三、透水量的预计 877

四、顶板透水事故预测和控制的信息基础 881

第二节 底板突水事故的预测和控制及其动力信息 882

一、突水事故原因及发生的条件 882

二、底板突水预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883

三、矿山压力与底板突水的关系 888

四、杨庄煤矿9101工作面突水淹井事故案例分析 891

五、底板突水事故预测和控制模型及其信息基础 901

第五章 煤矿冲击地压事故预测控制的岩层动力信息基础 908

第一节 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条件 908

第二节 冲击地压的分类及其发生和破坏的特点 909

一、掘进冲击地压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的特点 909

二、回采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和破坏的特点 912

第三节 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控制及相关信息基础 919

第六章 煤矿顶板(掘进、回采)事故预测和控制的理论及相关信息基础 921

第一节 采场(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控制的理论及其信息基础 921

一、采场顶板事故的原因及发生的条件 921

二、顶板事故的分类 922

三、采场顶板事故发生的时间和条件及事故的发展过程 923

四、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测和控制 929

第二节 巷道顶板事故的控制的理论及其信息基础 945

一、巷道围岩矿山压力(应力)的来源及其分类 946

二、巷道围岩(顶底板及两帮)矿山压力及破坏(范围和发展)过程的预测和控制 948

第七章 煤矿事故控制决策模型及其结构参数 972

第一节 采动事故决策模型构成 972

第二节 决策结构模型体系(框架) 972

第三节 决策结构模型(体系)图像体系 973

第四节 采动事故模型的结构参数(采动地理、地质和采动信息基础) 975

第五节 不同开采程序模型分类 979

第六节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决策体系(实例) 979

第八章 结论 983

第五篇 矿山安全生产监督与事故防范技术分析 987

第一章 绪论 987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987

一、煤炭的重要地位和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987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制改革 991

三、WTO与煤矿安全 992

第二节 国内外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 992

一、国外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 992

二、国内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研究 1000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存在的问题 1002

一、煤矿安全监察法律中存在的问题 1002

二、国家与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1005

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1006

四、安全文化相对落后 1006

五、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 1006

六、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 1007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007

第五节 研究内容 1008

第二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主体及运行机制 1009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基本概念及组织的特点 1009

一、煤矿安全监察的基本概念 1009

二、煤矿安全监察组织的特点 1010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组织机构与职能 1011

一、煤矿安全监察的组织机构 1011

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职能 1012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及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 1013

一、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 1013

二、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体系 1014

三、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理论 1015

四、煤矿安全监察激励机制的建设 1020

第四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运行机制 1024

第五节 小结 1026

第三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法律法规体系 1027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027

一、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027

二、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力保证 1028

三、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扭转煤矿安全状况不好的重要举措 1028

四、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需要 1028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律法规的建设思路 1028

一、煤矿安全监察必须首先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1028

二、煤矿安全监察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029

三、建立煤矿安全监察立法工作支撑系统 1030

四、煤矿安全监察法律工作的支撑系统载体 1032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法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035

一、尽快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1035

二、提高立法质量 1036

三、推进煤矿安全监察法律制度创新 1036

四、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 1037

五、加大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 1038

六、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教育和煤矿安全法制建设研究 1038

第四节 小结 1039

第四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环境 1040

第一节 煤矿安全监察规范 1040

一、煤矿安全监察规范及一般原则 1040

二、煤矿安全监察的程序 1040

三、煤矿安全监察的执法手段 1043

四、取样和收集程序 1044

五、监察员日志 1045

第二节 煤矿安全信息系统 1045

一、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 1045

二、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成 1045

三、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 1050

四、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步骤 1050

第三节 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1051

一、技术保障的定位 1051

二、建设技术保障的原则 1052

三、安全技术保障的建设 1052

第四节 煤矿安全教育、宣传与技术培训 1059

一、煤矿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础 1059

二、煤矿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管理系统 1066

三、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1067

第五节 煤矿职业安全管理体系 1068

一、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工作系统 1068

二、职业安全管理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 1070

三、职业安全管理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1070

第六节 小结 1071

第五章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处理分析技术 1073

第一节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1073

一、轨迹交叉论 1073

二、多重原因论 1075

三、变化的观点 1076

四、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078

第二节 煤矿事故分类、特征 1080

一、煤矿事故的分类 1080

二、伤亡事故的特征 1080

第三节 煤矿事故的规律分析 1082

一、煤矿事故的安全流变与突变规律 1082

二、煤矿事故分类分析 1084

第四节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的原则 1087

第五节 煤矿隐患及事故调查分析 1087

一、煤矿事故调查的对象 1087

二、煤矿事故调查的程序 1088

三、煤矿事故的分析模型 1097

四、煤矿隐患的定量层次分析 1098

第六节 煤矿救援体系 1104

一、煤矿救护系统的组建 1104

二、救护队的培训 1104

三、煤矿救护程序 1105

第七节 小结 1106

第六章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方法 1108

第一节 事故源的规律研究 1108

一、人生物节律的研究 1108

二、设备故障规律研究 1110

三、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基本时间规律 1111

第二节 煤矿安全监察的技术方法 1112

一、煤矿安全程度的可能性分析方法 1113

二、系统危险性的监察技术 1117

三、严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监察 1120

四、煤矿工程安全监察 1122

五、矿井安全监察 1123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预警 1126

一、煤矿安全监察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1126

二、煤矿安全监察预警模型 1133

第四节 小结 1144

第七章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思路 1145

第一节 正确认识煤矿安全监察的环境 1145

第二节 正确理解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1147

第三节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 1150

第四节 小结 1154

第六篇 全国煤矿特大突发事故安全预警案例选编 1157

第一章 一次死亡100人以上事故案例与技术分析 1157

第二章 一次死亡50人以上事故案例与技术分析 1218

第三章 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简介 1268

第七篇 最新矿山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与安全保障预案实施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1330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 1339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 1343

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复议规定 1348

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办法 1354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3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363

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监察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 1377

国有大矿“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工作方案 1383

关于印发《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通知 1385

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3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390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14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4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