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桂新,殷永元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494503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本书主要从人口的少子化、高龄化和城市化出发,根据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现代科学方法,深入、系统地考察了上海的过去历程,透视了上海的未来发展。
《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录

1.1 从“人口爆炸”到“增长的极限” 1

1.1.1 “人口爆炸” 1

1.一个跨世纪话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

图1.1.1 产业革命、环境·医学革命与世界人口增长 2

表1.1.1 世界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 4

图1.1.2 世界人口倍增时间的演变 5

1.1.2 “增长的极限” 5

图1.1.3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9

1.1.3 人口变动的不平衡与人口问题的多元化 10

1.2.1 国际社会的努力 13

1.2 创造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3

1.2.2 中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17

1.3 关于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8

1.3.1 研究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8

1.3.2 有关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19

1.3.3 本书研究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21

2.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研究 24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4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 24

2.1.2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33

2.2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41

2.2.1 人口的基本属性及可持续发展 41

2.2.2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7

表2.2.1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48

图2.2.1 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52

表2.2.2 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53

图2.2.2 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4

2.3.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5

2.3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特征 55

2.3.2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57

2.3.3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特征 58

2.3.4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62

图2.3.1 中国城市人口及城市人口比例的增长 63

表2.3.2 上海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1990~1997年) 67

表2.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及农村居民家庭年消费水平的变化(1990~1995年) 67

2.4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 77

图2.4.1 人口承载量潜力分析过程 78

表2.4.1 消费—土地利用矩阵(生态足迹系数) 82

图2.4.2 SEEA系统的主要结构 85

图2.4.3 城市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完成步骤 88

表2.4.3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90

表2.4.2 SCOPE可持续发展指标矩阵 90

2.5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例简介 93

2.5.1 几种常用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95

2.5.2 一些国家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例简介 103

2.5.3 大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方向 113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上海人口增长 118

3.上海人口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 118

3.1.1 近代上海的人口增长 118

表3.1.1 近代上海的人口增长(1852~1949年) 119

3.1.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户籍人口的增长 120

表3.1.2 上海人口与全国人口增长的比较(1949~1997年) 121

图3.1.1 上海户籍人口的增长(1949~1997年) 123

图3.1.2 人口转变理论模式 126

表3.1.3 上海人口的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率(1950~1997年) 128

图3.1.3 上海的出生、死亡与人口转变 129

表3.1.4 上海人口迁移状况(1950~1997年) 131

图3.1.4 上海人口迁移率变动(1950~1997年) 133

表3.1.5 上海省际人口迁移状况(1980~1997年) 135

3.2 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137

3.2.1 人口与现代经济增长 138

表3.2.2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上海的人口与经济增长 140

表3.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的人口与经济增长 140

3.2.2 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141

表3.2.3 上海主要年份从业劳动力及就业结构变动 142

表3.2.4 上海劳动力雇用弹性的变化 144

表3.2.5 上海从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及其变化 145

表3.2.6 上海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52

3.2.3 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 154

3.2.4 少子·高龄化与经济负担 156

表3.2.7 上海退休人数、支付退休金及相当于职工总数、职工工资总额比例的增长 157

3.3 人口变动与社会发展 159

3.3.1 少子·高龄化与教育发展 159

表3.2.8 上海在职与非在职职工医疗费用增长变动的比较 159

表3.3.1 上海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幼儿变动状况(1978~1997年) 160

表3.3.2 上海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与教职员数变动(1978~1997年) 161

3.3.2 少子·高龄化与失业及贫困 162

表3.3.3 上海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1978~1997年) 163

3.3.3 人口迁移控制与流动人口问题 164

3.4 人口变动与环境发展 166

表3.4.1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及住房投资额 167

3.5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及其演变 168

4.1.1 人口预测的对象区域 172

4.1 人口预测方法及有关说明 172

4 上海未来人口、家庭变动趋势预测 172

4.1.2 数据来源及其调整 173

4.1.3 人口预测方法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177

图4.1.1 根据同批人变化率法预测区域人口的计算作业程序框图 178

表4.1.1 本预测关于预测年份、年龄组的划分及有关字母含义的说明 180

4.1.4 人口预测的三个主要假定 180

表4.1.2 上海各区县儿童妇女比与出生幼儿(0~4岁)性别比(1996年) 181

4.2.1 人口增长未来变动趋势 182

4.2 人口增长与高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82

表4.2.1 上海未来人口增长变动趋势三方案预测(1996~2030年) 184

表4.2.2 上海未来人口增长变动趋势预测(1996~2030年) 186

4.2.2 人口高龄化未来发展趋势 187

图4.2.1 上海市人口增长变动趋势及特征 187

表4.2.3 上海未来人口高龄化发展趋势预测(1996~2025年) 188

图4.2.2 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基本类型 189

图4.2.3 上海户籍人口1年龄金字塔的演变(1996~2020年) 190

表4.2.4 上海不同年龄组人口的增长变动Ⅰ(1996~2020年) 191

表4.2.5 上海不同年龄组人口的增长变动Ⅱ(1996~2020年) 193

表4.2.6 上海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高龄化和高龄人口的超高龄化(1996~2020年) 194

4.3 人口地域分布未来变动趋势 195

4.3.1 各预测区域未来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动 195

表4.3.1 上海各预测区域未来人口的增长变动(1996~2030年) 197

表4.3.2 上海各预测区域人口增长指数(1996~2030年) 198

图4.3.1 上海各区县人口增长指数(2020年) 199

4.3.2 各预测区域未来人口密度的变动趋势 201

表4.3.3 上海各预测区域未来人口分布比例的变化(1996~2020年) 201

表4.3.4 上海各区县未来人口密度变动趋势(1996~2020年) 202

图4.3.2 上海各区县人口密度(1996年) 203

图4.3.3 上海各区县未来人口密度(2020年) 204

图4.3.4 上海各区县未来人口密度变动差异(1996~2020年) 205

4.3.3 人口城市化的未来发展 208

表4.3.5 上海未来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1995~2030年) 210

4.3.4 各预测区域人口高龄化的未来发展 210

表4.3.6 上海各预测区域人口高龄化未来发展趋势(1996~2020年) 211

图4.3.5 上海人口高龄化水平的区县分布(1996年) 214

图4.3.6 上海未来人口高龄化水平的区县分布(2020年) 215

图4.3.7 上海中心城10区与郊区10区县人口金字塔的演变及差异 216

图4.3.8 上海市中心4区与市中心外6区人口金字塔的演变及差异 217

图4.3.9 上海郊区5区5县人口金字塔的演变及差异 218

4.4.1 资料、预测内容和方法 219

4.4 家庭户未来变动趋势预测 219

4.4.2 主要假定、资料的调整和预测计算 221

表4.4.1 上海家庭户、集体户及家庭户人口和集体户人口(1982~1995年) 222

表4.4.2 上海与全国男女年龄别户主率及1人户发生率(1990年) 223

表4.4.3 上海未来户籍人口的家庭户及其1人户变动趋势(1995~2025年) 227

4.4.3 主要预测结果 229

表4.4.4 上海未来户籍人口有65岁以上高龄人口家庭户变动趋势(1995~2025年) 229

5.上海人口少子·高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一) 233

5.1.1 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 233

5.1 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33

表5.1.1 上海男女年龄别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率 234

图5.1.1 上海男女年龄别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率(1990年) 235

表5.1.2 上海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变动趋势(1996~2030年) 236

5.1.2 少子·高龄化的劳动力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38

表5.1.3 上海需求制约条件下劳动力需求参数的预测设定值与推算值 240

表5.1.5 预测前景A:上海未来需求主导型经济增长Ⅰ(1995~2030年) 241

表5.1.4 上海未来需求制约下的劳动力需求预测(1995~2030年) 241

表5.1.6 预测前景A:上海未来需求主导型经济增长Ⅱ(1995~2030年) 242

表5.1.7 上海未来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状况(1995~2030年) 243

表5.1.8 预测前景B:上海未来劳动力供给制约下的经济增长Ⅰ(1995~2030年) 245

表5.1.10 预测前景A、B的比较:上海未来劳动力需求制约与供给制约下的经济增长差异(1995~2030年) 246

表5.1.9 预测前景B:上海未来劳动力供给制约下的经济增长Ⅱ(1995~2030年) 246

图5.1.2 中国男女年龄别工作调动和务工经商人口的省际迁移率(1985~1990年) 251

图5.1.3 上海人口高龄化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效果(1996~2030年) 252

图5.1.5 日本人口高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果 255

图5.1.4 日本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分布模式 255

图5.1.6 人口减少与人口素质的下降 257

5.2.1 年龄别消费模式及其特征 258

5.2 少子·高龄化的消费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58

5.2.2 少子·高龄化的消费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59

图5.2.1 日本年龄别人均消费支出(1989年) 260

图5.2.2 修正设定的上海年龄别人均消费支出模式 260

图5.2.3 上海人口增长和高龄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1996~2030年) 262

5.3.1 高龄化与储蓄:两个重要假说 265

5.3 少子·高龄化的储蓄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265

图5.3.1 生命周期假说、高龄化与储蓄 266

5.3.2 上海人口高龄化对储蓄的影响 268

表5.3.1 上海市民储蓄意识与年龄的关系 268

表5.3.2 上海不同年龄人口(家庭)储蓄养老“意识”的差异 269

表5.3.3 上海市居民存款额的增长变动(1978~1997年) 270

5.4 少子·高龄化与社会经济负担 271

图5.3.2 上海市城乡居民人均存款额的增长变动 271

5.4.1 上海未来从属人口抚养指数的变动 272

表5.4.1 上海从属人口抚养指数的变动(1996~2030年) 273

图5.4.1 上海从属人口抚养指数的变动(1996~2030年) 273

5.4.2 少子·高龄化与社会公共费用负担 275

图5.4.2 上海劳动力负担指数的变动(1995~2030年) 276

表5.4.2 匈牙利年龄别社会公共费用负担指数 277

5.4.3 少子·高龄化与退休金及医疗费用负担的增大 279

图5.4.3 上海人口增长与高龄化对社会公共费用负担的影响效果(1996~2030年) 280

表5.4.3 上海未来退休职工人数及支付退休金预测(2000~2030年) 281

图5.4.4 日本年龄别人均一般医疗费(1977~1994年) 283

图5.4.5 上海人口增长与高龄化对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效果(1996~2030年) 284

5.5.1 卧床不起者与需护理老人的增长趋势 286

5.5 少子·高龄化与老年生活、保健服务需求 286

图5.5.1 日本年龄别人口的受诊率(1993年) 287

图5.5.3 日本年龄别高龄人口痴呆症患者的发生率(1989年) 288

图5.5.2 日本年龄别高龄人口卧床不起者的发生率(1984年) 288

表5.5.1 上海未来卧床不起者和需护理老人的增长趋势(1996~2030年) 289

5.5.2 老人保健、护理服务人员的需求与不足 290

表5.5.2 上海老人福利院(敬老院)的发展(1994~1996年) 291

表5.5.3 上海未来65岁以上高龄人口入住福利院人数和所需工作人员数的预测(1996~2030年) 292

5.6 少子·高龄化的产业效果:“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 293

表5.5.4 上海未来老人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供给与不足(1996~2030年) 293

6.1.1 少子·高龄化与教育发展 295

6.1 少子·高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95

6.上海人口少子·高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二) 295

表6.1.1 上海入学(园、所)适龄人口的增长变动趋势(1996~2030年) 296

图6.1.1 上海入学(园、所)适龄人口的增长变动趋势(1996~2030年) 297

表6.1.2 上海在校(园、所)学龄人口的增长变动趋势(1996~2030年) 298

图6.1.2 上海在校(园、所)学龄人口的增长变动趋势(1996~2030年) 298

6.1.2 少子·高龄化与医疗卫生发展 299

6.1.3 少子·高龄化与科技创新 301

6.1.4 少子·高龄化与失业及贫困 303

图6.1.3 上海失业滞留劳动力的年龄模式 304

图6.1.4 上海未来高龄化对劳动力失业风险的影响(1996~2030年) 306

6.1.5 少子·高龄化与婚姻、家庭问题 307

表6.1.3 上海对高龄老人的家庭抚养指数的变化(1996~2030年) 311

6.1.6 家庭户变动与可持续发展 312

6.2 少子·高龄化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316

6.2.1 几个基本认识问题 316

6.2.2 上海人口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320

表6.2.1 上海耕地及乡镇人口人均耕地的变化(1978~1997年) 324

表6.2.2 上海自来水生产、供应情况(1978~1997年) 326

表6.2.3 上海能源消费量及消费增长速度(1978~1987年) 327

表6.2.4 上海主要年份生活能源消费量 327

表6.2.5 上海主要年份工业污染排放量 329

表6.2.6 上海工业粉尘、生活垃圾等固体污染状况(1978~1997年) 329

表6.2.7 上海市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变化(1978~1997年) 330

表6.2.8 上海的道路及公交线路建设的发展(1978~1997年) 332

表6.2.9 上海住宅建设投资及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1978~1997年) 333

7.上海人口分布、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336

7.1 大城市的现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336

7.1.1 大城市现代城市化的一般趋势与基本模式 336

图7.1.1 大城市地区城市化发展(人口分布变动)基本模式 337

图7.1.2 大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分布及其变动 339

图7.1.3 大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分布模式及其变动 340

7.1.2 大城市的现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340

7.2 上海人口分布变动与现代城市化的发展 345

7.2.1 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心城的拓展 346

7.2.2 人口分布变动与现代城市化的发展 347

图7.2.1 卢湾、静安、普陀和长宁四区人口增长差异比较(1980~1995年) 348

表7.2.1 上海中心城人口迁入率的地区差异(1985 1990年) 349

表7.2.2 上海流入人口暂驻地的分布及其变动 350

图7.2.2 上海中心城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 352

图7.2.3 上海中心城市中心以西方向上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 352

表7.2.3 上海人口地域分布变动及城市化的发展(1949~1997年) 353

7.3 上海人口分布、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354

7.3.1 人口分布、城市化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354

7.3.2 人口分布、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357

表7.3.1 上海中心城10区环境绿化的发展 360

7.3.3 人口分布、城市化的未来动向与可持续发展 364

8.1 适度人口理论与城市合理人口规模 372

8.1.1 适度人口理论 372

8.上海未来人口增长合理规模研究 372

8.1.2 城市合理人口规模问题 374

图8.1.1 从经济利益及费用关系来看的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379

表8.1.1 影响城市合理人口规模的主要供给、需求制约因素 381

图8.1.2 确定城市合理人口规模一般步骤的程序框图 384

8.2.1 关于未来人口增长规模预测 386

8.2 上海未来人口增长规模研究述评 386

表8.2.1 对上海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几种预测 390

8.2.2 关于未来人口增长合理规模问题 390

8.3 东京都人口规模增长的国际经验 393

8.3.1 东京都人口增长变动特征 394

表8.3.1 东京都的常住人口及其增长 395

8.3.2 东京都人口分布变动特征 396

图8.3.1 东京都全都及23个特别行政区的白天及夜间人口的增长变化(1960~1995年) 396

图8.3.2 东京都23个特别行政区夜间人口、白天人口占全都同类人口比例的变化(1960~1995年) 397

表8.3.2 东京都都心3区人口增长率的变动趋势 399

表8.3.3 东京都人口集中地区的人口、面积及其人口占全都的比例 400

8.3.3 东京都人口规模增长变动的经验 400

8.4.1 基本思路和方法 402

8.4 上海未来合理人口规模的再探讨 402

8.4.2 上海未来合理人口规模的再探讨 405

9.1.1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 413

9.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优先目标综合评价 413

9.1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及评价方法 413

图9.1.1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 414

9.1.2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方法 421

图9.1.2 城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430

表9.1.1 城市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得分标准 432

9.2.1 指标的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法 432

9.2 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优先目标综合评价 432

表9.2.1 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 433

表9.2.2 上海各经济、社会、环境指标对城市(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相对重要性 438

表9.2.3 上海各人口指标对经济、社会、环境及城市(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相对重要性 440

9.2.2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优先目标综合评价结果 443

表9.2.4 对20个目标(指标)判断评价各优先等级排序的被调查者合计人数 444

图9.2.1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上海可持续发展优先目标(Ⅰ) 446

图9.2.2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上海可持续发展优先目标(Ⅱ) 447

图9.2.3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各人口因素对上海总体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性(Ⅰ) 449

图9.2.5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各人口因素对上海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性(Ⅲ) 450

图9.2.4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各人口因素对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性(Ⅱ) 450

图9.2.6 被调查者判断评价的各人口因素对上海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相对重要性(Ⅳ) 451

10.1 上海未来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456

10 选择和挑战:上海未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 456

10.2 上海未来人口变动与可持续发展 458

10.2.1 未来人口变动及其影响 459

10.2.2 未来人口变动及其影响的若干特征 467

表10.2.1 上海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特征 469

10.3 选择和挑战:上海未来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 471

10.4.1 调整、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其对上海未来人口增长的影响 481

10.4 新形势下的人口增长和未来人口控制目标的基本构想 481

表10.4.1 调整、改革和发展等新动因对上海户籍人口增长的可能影响 487

10.4.2 未来人口增长规划与控制目标的基本构想 488

10.4.3 实现未来人口增长控制目标的基本原则和对策措施 489

表10.4.2 上海未来人口增长规划与控制目标(2000~2030年) 489

参考文献 4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