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1949-2005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1949-2005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1949-2005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培汀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6677383
  • 页数:5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1949年至2005年中国的新闻学、传播学研究与新闻教育的变革,纵述历史,横列项目,照顾全面,突出重点,突出学者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学术研究的成就。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1949-2005》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新闻学术研究 17

第一节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的新闻思想与新闻政策 17

一、关于利用报刊开展批评的决定 19

二、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 20

三、制定规范批评的规定 20

第二节 全面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得失利弊 20

第二章 举步维艰的新闻改革与新闻学研究 25

第一节 短促的全国第二次新闻改革 25

一、刘少奇1956年对新华社指示 26

二、刘少奇1956年对广播事业局工作的指示 28

第二节 举步维艰的新闻学术研究 29

第三节 王中与《新闻学原理大纲》 30

第四节 中国人民大学1960年的学术批判 35

一、1960年批判的主要问题 35

第五节 艰难的新闻工作改革 38

二、弄清是非,挽回影响 38

第六节 邓拓对新闻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39

一、党报是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新生活的有力武器 40

二、办报要有特色 40

三、关于党报的社论 41

四、做新闻工作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41

第三章 十年“文革”及其拨乱反正 45

第一节 十年“文革”:新闻界与新闻学术研究的灾难 45

第二节 拨乱反正,重塑新闻界的形象 48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新闻方针与新闻政策 4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改革与新闻学术研究 55

第一节 改革带来新闻学术活动的繁荣 55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与新闻学术争鸣 57

一、关于新闻的定义与实质 58

二、关于新闻价值 59

三、关于新闻真实性 60

四、关于指导性与共同兴趣 61

五、关于新闻与宣传 63

六、关于新闻是否是商品 64

七、关于新闻策划的争鸣 65

第三节 重视课题研究,繁荣新闻学术 67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研究与管理 67

二、教育部如何进行全国高校“十五”社科规划 72

三、新闻传播学学科三个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 75

第五章 对经典作家与党的领袖新闻思想的研究 81

第一节 童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 82

一、为什么要花10年写这部书 84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有三大特点 85

第二节 陈力丹与《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88

一、世界交往:人类精神交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90

二、交往革命:“用时间消灭空间” 90

三、交往心理: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91

四、交往政策与法:起源于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 92

第三节 赵水福、傅显明与《列宁与新闻事业》 93

一、系统研究: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94

二、重点突出: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闻思想 94

四、态度严谨:订正史籍,表述精确 95

三、专列章节:介绍列宁与无线电广播事业 95

第四节 谭一与《毛泽东新闻活动》 96

一、舆论一律与不一律 96

二、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97

三、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 98

四、在世界上存在阶级区分的时期,新闻、新闻业有阶级性 98

五、要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99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99

第五节 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100

一、稳定压倒一切,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100

二、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101

三、不能再搞什么政治运动,但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武器 101

四、“人类灵魂工程师”要以社会效益为活动准则 102

五、批评“形式主义多”,提倡“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102

六、办好报纸的前提在领导 102

第六节 江泽民新闻思想研究 103

一、喉舌论与生命论 103

二、任务论与方针论 104

三、党性论与自由论 105

四、导向论与监督论 105

五、创新论与技术论 106

六、根底论与作风论 106

七、阵地论与领导论 107

第七节 郑保卫与《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 107

一、《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撰述有四个特点 109

二、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历史教训 113

三、新闻思想的未来发展,有三方面内涵 115

第六章 理论新闻学研究 121

第一节 王中新闻思想研究 121

一、王中的生平 121

二、50年代王中的新闻思想 123

三、80年代王中的新闻思想 125

第二节 甘惜分的新闻思想 128

一、从四个方面看甘惜分新闻思想的内容与特色 129

二、从四篇代表作看甘惜分后期新闻思想 132

第三节 安岗与《新闻论集》 137

一、新闻有学,给新闻学的独立发展开辟道路 138

二、重视读者问题的研究 140

三、新闻要竞争,要提高新闻工作效率 140

四、从主攻新闻入手,进行新闻改革 141

第四节 郭超人与《喉舌论》 141

一、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 142

二、记者成才之路在何方 142

四、纵观国际风云,博采各国信息的《参考消息》 143

三、内参报道的基本方针 143

五、探索通讯社工作的客观规律 144

第五节 梁衡的新闻思想 145

一、新闻有学,学在有无中 146

二、构建宏观新闻学的初步设想 146

三、新闻新定义与新闻三态 149

四、梁氏写作法:“文章五诀”与“新闻写作三公式” 150

五、有为和无为:对记者主体性的思考 152

第六节 林枫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 153

一、怎样认识与研究新闻学 154

二、不能用西方传播学代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155

三、新闻媒体并非“社会公器” 156

四、在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不宜同党性相对地提出人民性的概念 156

第七节 刘建明的新闻思想 157

一、《宏观新闻学》的新见解 158

二、《现代新闻理论》探索面向21世纪的新闻规律 160

三、《当代新闻学原理》探讨新闻理论的最新发展 161

第八节 李良荣与《新闻学概论》 166

一、新闻的两种定义与四种选择 167

二、探讨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 168

三、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 169

四、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170

五、怎样看待我国的新闻改革 171

第九节 余家宏等与《新闻学基础》 173

一、关于新闻学研究的对象与作用 174

二、关于新闻传播功能与规律 174

第十节 杨思迅与《新闻学教程》 175

三、关于新闻的选择 175

一、新闻是报告、摹写新近事实的文化信息 176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素 176

三、新闻与宣传异同观 177

四、新闻事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需要”,条件是“社会进步” 177

五、新闻事业要受社会的制约 178

六、舆论向导,贵在软性指导 178

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与学习使命 179

一、一部有新意的教材 180

第十一节 王益民与《系统·比较理论新闻学》 180

二、该书有两大特色 182

第十二节 李希光与《转型中的新闻学》 183

一、商业环境中的新闻学 184

二、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学 185

三、全球传播中的新闻学 186

四、党报环境下的新闻学 187

五、好新闻的标准 188

六、复兴新闻学教育 189

第十三节 喻国明与《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191

一、处在深刻转型的关键点的中国传媒业 192

二、谁妨碍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 194

三、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新闻的价值本质是环境守望 195

四、为什么多元化是中国传媒业的现实选择 196

五、媒体产业链和媒体投资热 197

六、受众需求与传媒责任 198

第十四节 丁柏铨与《新闻理论新探》 199

一、新闻的普遍规律与党报的特殊规律 200

二、从与文学、广告比较中看新闻真实性 200

三、努力寻求新闻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契合点 201

第十五节 盛沛霖与《军事新闻学概论》 202

一、推陈出新,后来居上 202

二、构架合理,富有“军味” 203

三、讲究宣传艺术,探讨宣传谋略 204

第十六节 白克信、蒙应与《民族新闻学导论》 204

一、阐述民族新闻学的含义与发展方向 205

二、探讨民族新闻的含义及其特性 205

四、大力培养各民族的名记者、名编辑 206

三、阐述民族新闻的地位与作用 206

第七章 实用新闻学研究 209

第一节 新闻业务与读者工作总论 209

一、徐铸成与《新闻艺术》 210

二、穆青与《新闻散论》 212

三、叶春华、连金禾与《新闻采写编评》 214

四、何光先与《现代应用新闻学》 216

第二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 219

一、艾丰与《新闻采访方法论》 219

二、刘海贵与《新闻采访教程》 221

三、罗以澄与《新闻采访学新论》 226

四、蓝鸿文与《专业采访报道学》 227

五、邱沛篁与《新闻采访艺术》 229

第三节 新闻写作学研究 230

一、艾丰与《新闻写作方法论》 231

二、周胜林与《高级新闻写作》 233

三、桑义燐与《新闻报道学》 235

第四节 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研究 236

一、新闻编辑学研究 236

二、新闻评论学研究 240

三、新闻摄影学研究 241

第八章 历史新闻学研究 2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报刊史研究 250

第二节 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 251

一、方汉奇与《中国近代报刊史》 251

二、宁树藩与《宁树藩文集》 253

三、秦绍德与《上海近代报刊史论》 256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新闻史研究 257

四、黄瑚与《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 257

一、王洪祥与《中国现代新闻史》 258

二、吴廷俊与《新记〈大公报〉史稿》 258

三、蔡铭泽的《中国国民党党报历史研究》 259

四、王敬与《延安〈解放日报〉史》 259

五、韩辛茹与《新华日报史》 260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 260

一、张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 261

二、方汉奇、陈业劭与《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 261

三、方汉奇、陈昌凤与《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 262

第五节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研究 263

一、方汉奇等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264

二、李龙牧与《中国新闻事业史稿》 265

三、丁淦林与《中国新闻事业史》 267

四、方汉奇、宁树藩、陈业劭与《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272

第六节 中国新闻专门史、思想史研究 281

一、姚福申与《中国编辑史》 281

三、胡太春与《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 289

二、胡太春与《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 289

四、黄河、张之华与《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 290

五、胡文龙与《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 291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295

第一节 理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295

一、康荫的理论研究 297

二、苑子熙的理论研究 298

三、王珏的理论研究 299

四、雷跃捷的理论研究 299

六、四本有影响的著作 300

五、黄匡宇的理论研究 300

七、两部有突破性研究成果的著作 301

第二节 实用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307

一、系列著作成套出版 307

二、十二本实用广播电视新闻学著作 309

第三节 历史广播电视新闻学研究 312

一、缓慢起步时期(1923~1949.9) 312

二、曲折发展时期(1949.10~1978) 313

三、初结硕果时期(1978年底~2005年) 314

第十章 边缘新闻学的研究 329

第一节 新闻哲学 331

第二节 新闻伦理学研究 339

第三节 新闻法学研究 343

第四节 新闻社会学研究 347

第五节 新闻心理学研究 350

第六节 新闻美学研究 355

第七节 新闻统计学研究 358

第八节 媒介经济学研究 361

第九节 新闻舆论学研究 370

第十节 新闻文化学研究 375

第十一章 新闻人才培养与新闻教育改革 381

第一节 早期新闻教育几个问题的争鸣 381

一、要不要新闻教育 382

二、新闻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382

三、新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383

第二节 初创期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变迁 384

第三节 新中国新闻教育的曲折发展 393

第四节 “文革”风暴与新闻教育的灾难 396

第五节 新闻教育的复苏与新闻教育改革 398

第六节 迈向世界一流的中国内地的新闻教育 402

一、何谓世界一流 402

二、成为世界一流的新闻教育需解决的问题 403

第十二章 传播学研究 419

第一节 中国内地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变迁 420

一、谨慎引进期(1978~1984) 420

二、计量应用期(1985~1988) 424

三、低谷反思期(1989~1991) 426

四、研究活跃期(1992~1997) 427

五、蓬勃发展期(1998~2005) 433

第二节 网络传播研究 438

一、网络媒体发展历程 439

二、网络传播现状:五方面军与四种模式 449

三、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 451

四、中国大陆对网络传播的研究 452

第三节 中国大陆的传播学学者及其研究成果 456

一、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三位先驱 457

二、中国大陆第二代传播学者及其贡献 459

三、中国大陆第三代传播学者及其贡献 464

第十三章 台湾的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学研究 479

第一节 台湾的新闻事业 479

一、台湾的报业 479

二、台湾的通讯社 481

三、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482

第二节 台湾的新闻教育 483

一、奠基时期(1949~1970) 484

二、发展时期(1971~1990) 487

三、蓬勃时期(1991年至今) 488

第三节 台湾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491

一、传统新闻学研究阶段(1949~1966) 492

二、倡导实证性研究阶段(1966~1986) 496

三、多元化研究阶段(1986年至今) 500

第十四章 港澳的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学研究 507

第一节 香港的新闻事业 507

一、早期香港新闻教育机构有3所 509

第二节 香港的新闻教育 509

二、香港新闻教育的特点 511

第三节 香港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512

第四节 澳门的新闻教育与传播学研究 517

一、澳门的新闻事业 517

二、澳门的新闻教育与传播学研究 518

结束语 520

后记 5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