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军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军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军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秦宗仓,原良志,管黎荔著
  • 出 版 社: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379470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概括性地阐述了中华文化的精粹,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伦理道德、国民心理、文化艺术思想、爱国主义等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根本,指出当代军人必须认真吸取这些文化传统的养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军人》目录

前言 1

第一专题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1

(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内容 1

目录 1

(二)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特点 8

二、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10

(一)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0

(二)有利于建立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12

(四)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 14

(三)有利于建立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1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 15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统一 16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19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20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21

(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2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理论体系 23

一、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 23

第二专题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与以德治国方略 23

(二)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 29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34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 34

(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糟粕 42

三、弘扬中华优秀伦理道德,落实以德治国方略 48

(一)中国“德治”思想的由来 49

(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德治”观 51

(三)“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53

(四)德治与法治结合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 54

第三专题 传统国民心理与当代国民意识 58

一、中国传统国民心理的特点 58

(一)精神满足为心理第一需要 58

(二)稳定亲和为心理价值取向 62

(三)齐头并进为心理基本需要 65

(四)守成求同为心理重要特点 67

二、中国传统国民心理的反思 72

(一)传统国民心理的负面影响 73

(二)当代国民心理的基本要求 76

(一)营造良好氛围 80

三、构建当代国民心理 80

(二)提高民族素质 82

(三)实现观念更新 83

(四)弘扬健康正气 84

第四专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与科学精神 86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总体特征 86

(一)实用功利性 87

(二)辩证整体性 91

(三)经验直观性 94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思想和方法 96

(四)实用功利性、辩证整体性和经验直观性的互相关系 96

(一)古代主要科学思想与方法 97

(二)古代主要技术思想和方法 101

三、继承优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109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精神 109

(二)当代科学精神的内涵 111

(三)科学精神的培养 115

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艺术特征与科学思维 118

一、中国古代艺术的总体特征 118

(一)总体特征之一:手法独特 119

(二)总体特征之二:风格各异 123

(三)总体特征之三:饱含情感 125

二、科学与艺术的关联性 127

(一)科学与艺术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127

(二)科学与艺术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 129

三、借鉴艺术思维,发展科学思维 131

(一)美与善的统一,使科学成果更富创造性 132

(二)情与理的统一,使科学研究更趋理性 135

(三)认识与直觉的统一,是科学认识的重要特征 136

(四)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科学探索的最高境界 138

第六专题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与学习型军队的建设 141

(一)教育的作用 142

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142

(二)教育的目的 145

(三)教育内容 145

(四)德育思想 147

(五)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48

(六)教师及教与学的关系 152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 155

(一)在内容上重人文、轻自然、贱技艺 155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并存,以经验性为主导,科学性为补充 157

(三)世俗性与宗教性并存,以世俗性为主导,宗教性为补充 159

(一)创建学习型军队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紧迫任务 160

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建设学习型军队的启示 160

(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建设学习型军队的重要指导意义 162

第七专题 中国传统兵法谋略思想与军事斗争准备 166

一、中国传统兵法谋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67

(一)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后期 167

(二)形成时期——夏商西周 168

(三)成熟时期——春秋战国 173

(四)缓慢发展时期——秦汉至明清 174

(一)《孙子兵法》揭示了军事谋略的一般规律 176

二、中国传统兵法谋略思想的精髓与代表——《孙子兵法》 176

(二)《孙子兵法》提出的军事谋略的范畴和原则 182

三、中国传统兵法谋略思想对军事斗争准备的启示 184

(一)运用传统兵法谋略思想提高信息战作战能力 185

(二)运用传统兵法谋略思想加强军队人才建设 188

(三)运用传统兵法谋略思想加强对台军事斗争准备 191

第八专题 中国传统治军思想与依法治军 194

一、中国传统治军思想 194

(一)先秦时期的治军思想 194

(二)秦汉时期的治军思想 199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治军思想 200

(四)隋唐宋元时期的治军思想 202

(五)明、清(前期)时期的治军思想 205

二、中国传统治军思想的特征 207

(一)任贤将 207

(二)行赏罚,严军纪 209

(三)以法治军 212

三、继承传统治军思想,加强依法治军 215

(一)依法治军思想的形成 215

(二)依法治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217

(三)依法治军思想对军队建设的意义 221

(一)武德及其起源 223

第九专题 中国传统武德与战斗精神培育 223

一、中国传统武德的渊源 223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德思想 225

(三)秦汉三国时期的武德思想 232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武德思想 234

(五)近代中国的武德思想 238

二、中国传统武德的特点 239

(一)贵仁尚义的战争伦理观 239

(二)忠国利民的军人价值观 240

(三)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 241

(四)贵教重养的军人养德机制 243

三、继承中国传统武德,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244

(一)继承中国传统武德,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内涵 245

(二)继承中国传统武德,充分认识战斗精神培育的意义 249

(三)继承中国传统武德,努力探索战斗精神培育的途径 251

第十专题 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与实现国家统一 255

一、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基础 255

(一)大一统思想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 256

(二)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经济因素 257

(三)大一统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261

(一)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264

二、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64

(二)大一统思想的成熟 267

(三)大一统思想的发展 269

三、继承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72

(一)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作用 272

(二)大一统思想在新时代的升华 275

(三)加强两岸交流,推动和平统一大业早日完成 278

第十一专题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与民族精神 281

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281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281

(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283

二、当代爱国主义的主要特点 290

(一)当代爱国主义的主要特点 290

(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96

三、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特征和内容 301

(一)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301

(二)新时期革命军人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304

第十二专题 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与当代军人的使命 308

一、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产生与流变 309

(一)忧患意识及其起源 309

(二)先秦诸家的忧患意识 310

(三)汉唐以来的忧患意识 313

(四)中国近代的忧患意识 316

二、增强忧患意识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重要思想 318

(一)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318

(二)邓小平的忧患意识 320

(三)江泽民的忧患意识 324

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当代军人履行使命的保证 328

(一)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 329

(二)增强忧患意识,是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对军队提出的迫切要求 331

(三)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履行使命的根本能力 334

后记 3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