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福州方言研究
福州方言研究

福州方言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泽平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11030801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福州方言研究》目录
标签:方言 研究

引言 1

目录 1

第一章 福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7

第一节 声母系统 7

1.1 单字音声母 7

1.2 声母的语流音变 8

1.3 声母类化的语音学分析 11

第二节 韵母系统 12

2.1 单字音韵母 12

2.2 连读中韵母的变化 15

3.1 单字音声调 16

第三节 声调系统 16

3.2 连读变调 17

第四节 声韵调配合关系 20

4.1 声韵调配合的特点 20

4.2 音节全表 20

第二章 常用字同音字表 26

第三章 历史比较音韵 59

第一节 福州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 59

1.1 声母的比较 59

1.2 韵母的比较 61

1.3 声调的比较 65

第二节 文白异读的比较 66

2.1 声母的文白异读 67

2.2 韵母的文白异读 68

2.3 声调的文白异读 70

第三节 城乡异读字音的比较 71

第四章 《戚林八音》时代以来的语音演变 75

第一节 《戚林八音》的声韵调 75

第二节 变韵现象的比较研究 76

2.1 变韵与本韵的关系 76

2.2 变韵与声调的关系 77

2.3 韵变过程的分析 79

3.1 现代福州话与《戚林八音》的韵母对应 84

第三节 《戚林八音》韵母系统拟测 84

3.2 历史比较法的运用 85

3.3 内部拟测法的运用 88

3.4 《戚林八音》韵母系统拟音 90

第五章 福州方言的词源考证 91

第一节 福州话的本字考释 91

1.1 词源探索中的“觅字”与“寻音” 91

1.2.生僻的本字 92

1.3 常用字的方言特殊义 96

1.4 方言词源与古代的异体字 98

第二节 《广韵》无考的字音 99

2.2 凝 100

2.1 灰 100

2.3 拾 102

第三节 辨义的非文白异读分析 104

3.1 方言的辨义异读与古汉语的四声别义 104

3.2 方言特有的一字两音各义 105

3.3 方言词孳乳分化的途径试探 108

第六章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特殊构造 111

第一节 名词的重叠式 111

第二节 动词的重叠式 113

第三节 单音节动词分音式 114

4.2 随意貌衍音 116

4.1 反复貌衍音 116

第四节 动词的衍音式 116

4.3 简捷貌衍音 117

第五节 形容词的重叠式 118

第六节 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121

第七章 数量词、方位处所词和时间词 123

第一节 数词的特点 123

1.0 福州话的数词系统 123

1.1 系数“蜀、两” 123

1.2 系数“蜀”的省略 124

1.3 “二十”和“四十”的合音及“六、八”的音变 124

1.4 约数 124

第二节 量词的特点 125

1.5 分数“成”与“半” 125

2.1 适用面较大的个体量词 126

2.2 比较特殊的物量词 128

2.3 比较特殊的动量词 129

2.4 比较特殊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 129

2.5 量词受“大、嫩”修饰 129

2.6 “数量名”结构表受事 130

第三节 方位、处所词的特点 130

3.1 方位词系统 130

3.3 表处所的后缀“?” 131

第四节 特殊的时间词 131

3.2 方位词的语音特点 131

4.1 时间词举例 132

4.2 日期和星期 132

第八章 代词系统 134

第一节 人称代词 134

1.0 基本的三身代词:我、汝、伊 134

1.1 复数表示法 134

1.2 人称代词作定语 135

1.3 第一人称复数的包括式 135

1.4 反身代词和他称代词 136

1.5 统称和遍称 136

2.1 指示事物 137

2.0 近指和远指 137

1.6 谦称和倨称 137

第二节 指示代词 137

2.2 指示处所 138

2.3 指示方位 139

2.4 指示时间 139

2.5 指示性状 139

2.6 指示程度 139

2.7 复数表示方法 140

第三节 疑问代词 140

3.1 甚乇 140

3.2 底 141

3.5 怎怎 142

3.3 乜 142

3.4 偌夥 142

3.6 溪势 143

第九章 介词系统 144

第一节 福州方言介词系统的概貌 144

第二节 夹、着、住、屈 146

第三节 当、肘 148

第四节 趁、遘 150

第五节 乞、共 152

第六节 掏、拈、获 154

第七节 凭、在、含 155

第八节 其他常用介词用法举例 156

第十章 副词和连词释例 158

第一节 表示时间关系的副词 159

第二节 表示重复、频率的副词 160

第三节 表示程度的副词 162

第四节 表示范围的副词 163

第五节 表示情状、语气的副词 164

第六节 连词 167

1.0 伓 170

1.2 用“伓”构成的反复疑问句 170

1.1 “伓”与普通话的“不”比较 170

第一节 伓 170

第十一章 肯定、否定与反复疑问句 170

1.3 “是伓是”及其合音虚化形式 171

1.4 伓使 171

1.5 伓嗵 172

第二节 “无”和“有” 172

2.1 “有、无”作动词 172

2.2 “有、无”表示估计性比较 172

2.3 “有、无”作副词 173

2.4 “有、无”与结果补语 174

2.5 “有、无”配合构成反复疑问句 174

第三节 “?”和“会” 175

2.6 “有无”虚化为语气词 175

2.7 “有能嗨”与“无能嗨” 175

3.1 “会、?”的功能 176

3.2 “会、?”与可能补语、状态补语 177

3.3 “会、?”配合构成反复疑问句 177

3.4 “会使”与“?使” 178

第四节 “未”和“莫” 178

4.1 未 178

4.2 莫 179

4.3 “伓、无、?、未”比较 179

第一节 完成体 181

第十二章 动词的“体”标记 181

1.1 咯 182

1.2 嘞 184

第二节 持续体 185

第三节 进行体 187

第四节 经历体 188

第五节 起始体 189

第六节 继续体 190

第七节 已然体 190

第八节 短时体 193

1.1 “共字句”相当于普通话的“把字句” 196

1.0 “共”与“将” 196

第一节 处置句 196

第十三章 受事前置的动词谓语句 196

1.2 动词前缀“掏” 197

1.3 特殊格式——“伊”复指受事主语 197

1.4 “共”字的来历 197

第二节 被动句 198

2.0 乞 198

2.1 “乞字句”相当于普通话的“被字句” 198

2.2 动词前缀“搦” 198

2.3 虚指的施事 199

2.4 对“共、乞”同音现象的讨论 199

3.1 “不定指”名词前置 200

第三节 受事主语句 200

3.0 受事作主语 200

3.2 必须前置的受事 201

3.3 受事名词作小主语 201

3.4 “共字句”变换成受事前置句 202

第四节 双宾句 203

4.0 双宾句按动词意义分类 203

4.1 双宾句的变换分析 204

4.2 双宾句的歧义分析 204

附录:福州人说普通话词汇语法典型错误分析 2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