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政治
政治

政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州市革命委员会教育局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7105·74
  • 页数:105 页
图书介绍:
《政治》目录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伟大意义 1

党的十一大的路线 3

我们一定要高高举起和坚决捍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3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主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最伟大贡献 5

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5

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的伟大意义 5

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的基本内容 6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 7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 7

党内产生走资派的阶级根沅和社会根沅 8

毛主席关于党内走资派问题的论述 8

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9

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 10

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具有重次而深远的意义 11

当前国际上在革命因素继续增长的同时,战争因素明显增长 11

苏美两霸是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沅地 12

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 13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 13

党中央作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 14

我们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抓纲治国的主要的战斗任务 14

敬爱的周总理在四届人大提出的迠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规划的基本内容 15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及其伟大意义 15

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6

科学技术现代化 17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17

全国科学大会的任务 17

我们党同“四人邦”反党集团斗争的性质及其特点 18

三大革命运动必须一起抓(三大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 18

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邦”反党集团的伟大意义 19

“四人邦”反党集团阴谋篡党夺权的主要罪行 19

“四人邦”反党集团篡改毛主席关于党内走资派问题的完整论述的罪行和他们在“走资派”问题上一切谬论的要害所在 20

“四人邦”反党集团所代表的反动阶级及其社会基础 21

“四人邦”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阶级根沅和历史根沅 21

“四人邦”反党集团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 22

毛主席亲自领导我们党对“四人邦”反党集团进行了反复的斗争 2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3

党中央指示我们揭批“四人邦”要打的几个战役 23

怎样打好揭批“四人邦”的第三个战役 23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4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和最终目的 24

华主席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好接班人,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的英明领袖、我们军队的英明统帅 25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 26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6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 27

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8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条件 28

中国共产党的“三要三不要”的基本原则和反潮流的革命原则 29

我们党的历史上十一次重大的路线斗争 30

我们党的历史上十一次路线斗争中所遭迂的三次比较重大的挫折 31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我们畄下了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 3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2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重大意义 3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3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首次提出的重大的理论问题 33

一九七七年抓纲治国初见成效的主要表现 3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根本思想 34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要深刻理解毛主席是怎样创立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的 34

一九七八年抓纲治国的主要任务 36

加快迠设速度,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国际国内阶级斗争发展的需要 36

二 38

劳动创造了人 38

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各个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38

厶有制的产生 38

阶级和阶级的产生 39

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实质 3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0

经济基础和上层迠筑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1

封迠社会经济的特点 42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42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4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4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3

商品和商品的二重性 43

商品的价值量 44

货币和货币的职能 44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45

资本 45

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6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46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47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 47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48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48

什么是帝国主义 49

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50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51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 52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 52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原则 53

巴黎公社的原则 54

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伟大意义 55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56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迠立 57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8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9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 59

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 60

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61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基本方针 62

毛主席论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迠设中的十大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正确方针 63

社会主义迠设总路线 64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64

大赛的根本经验 65

农业学大赛普及大赛县的伟大意义 65

大庆的基本经验 66

工业学大庆的伟大意义 67

鞍钢宪法 67

共产主义革命必须实行两个彻底决裂 68

一切阶级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68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68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69

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69

国家的消亡 70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71

三 73

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沅和三个组成部分 73

哲学 7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75

三项社会实践 76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77

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78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79

认识的两个阶段 79

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 81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82

真理 83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84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 85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85

内因和外因 87

对立统一规律 8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9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92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94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 96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97

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辩证关系 99

辨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条政治标准 10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100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01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01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102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10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3

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 104

政治与业务、红与专的辩证关系 1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