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羿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30163974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土地、景观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其内容包括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覆盖、景观健康和修复以及景观规划。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土地、景观科学的所有内容,并对土地和景观开发利用及规划做了详尽的论述。
《土地与景观 理论基础·评价·规划》目录

第一章 土地及其承载力评价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一、土地 1

二、土地评价 3

第二节 土地特征和质量 5

一、土地特征 5

二、土地质量 30

第三节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32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 33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 34

三、评价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原则及流程 37

四、系统动力学模型 38

五、科左后旗土地承载力研究仿真结果分析 40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与评价 43

第一节 土地利用要素 43

一、自然土地利用要素 44

二、人力资源 55

三、资金和社会、经济要素 5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 59

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59

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因素 61

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64

四、非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65

第三节 土地利用评价 65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6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 66

三、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 75

第四节 土地利用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85

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 85

二、土地利用现状效益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92

第三章 土地适宜性评价 94

第一节 单项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94

一、评价特点 94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 95

三、土地特征指标分级、评价单元及适宜性等级的确定 98

第二节 地表灌溉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99

一、土地质量的限制性 100

二、农用土地质量与土地适宜性级别 101

三、农用土地质量土地指数评价方法 107

第三节 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111

一、建设用地土地质量评价系统 112

二、坝基土地适宜性评价 113

三、水库库址土地适宜性评价 115

四、城镇选址与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118

第四节 城郊森林游憩地土地适宜性评价 123

一、概述 123

二、影响游憩地的因素 123

三、城郊森林游憩露营地的适宜性评价 125

四、抚顺市高湾森林游憩地土地评价实例 126

附:发展城郊游憩活动的效益——抚顺市高湾经济特区的实例 131

第四章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一、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作用 136

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原因(驱动力) 138

三、土地利用/覆盖的复杂性 142

第二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145

一、研究内容 145

二、研究方法 146

三、LUCC研究中需要的数据 148

四、LUCC研究中常用的数学模型 149

五、LUCC案例研究 151

附:沈阳市东陵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 155

第三节 LUCC与可持续发展 162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162

二、耕地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166

第四节 LUCC的人工调控机制 169

一、LUCC的人工影响因素 169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LUCC 171

三、伦理道德与LUCC 172

四、激励动力与LUCC 172

五、技术发展与LUCC 173

六、国家管理与LUCC 173

七、公众参预与LUCC 174

第五章 LUCC与全球环境变化 175

第一节 LUCC引起的地表下垫面的变化 175

一、森林面积减少 175

二、湿地面积锐减 176

三、城市扩张 177

四、海洋和沿海地区景观变迁 178

五、土地退化 179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局域生态环境的改变 184

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184

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190

三、环境变异与污染 192

附:营口市柳树镇局域LUCC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198

第三节 LUCC与生物多样性 208

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08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210

第四节 全球变化 214

一、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214

二、全球气候变暖 214

三、臭氧层破坏 215

四、大气中氮负荷的增加 216

五、大气层的其它变化 216

六、水文、水资源的变化 217

七、南北极和高山地区冰盖融化 217

八、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218

九、自然灾害的增加 219

十、酸雨 219

第六章 景观健康和保健 221

第一节 生态系统健康 221

一、概述 221

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23

三、生态系统健康的本质 231

第二节 景观健康 234

一、景观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234

二、景观的内稳态行为与基本特征 236

三、土地利用与景观健康 241

四、景观变异作用 242

五、景观年龄对景观健康的影响 243

第三节 景观管理与健康保健 244

一、景观管理 244

二、病人的姑息保健 252

三、景观的姑息保健 254

四、姑息保健在景观日常管理上的应用 256

附:植被指数在景观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257

第七章 景观评价 263

第一节 景观健康评价 263

一、景观健康的价值 263

二、景观健康评价的时空尺度与等级 265

三、景观健康评价指标 267

四、景观健康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步骤 271

第二节 荒漠区绿洲景观健康评价 273

一、绿洲的概念和作用 273

二、绿洲生态系统特征 274

三、内蒙古额济纳荒漠区绿洲景观的评价方法 276

附:内蒙古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健康评价 276

第三节 自然景观美学价值评价 299

一、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 300

二、评价方法 301

三、景观敏感度评价 306

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一、基本概念 310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起源与发展 311

三、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四、规划对象和范围 316

五、规划目标和内容 316

六、实施步骤 317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模型 320

一、博弈论与可辩护规划模式 320

二、LANDEP规划理论和方法体系 321

三、麦克哈格的“千层饼模型” 323

四、生态敏感区(ESA)模型 325

五、土地利用分异(DLU)战略 326

六、城乡融合系统规划模型 327

七、“预案”研究方法 328

八、LANDIS模型 329

第三节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30

一、景观格局规划 331

二、景观要素的设计 337

参考文献 345

后记 3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