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中国生态系统  下
中国生态系统  下

中国生态系统 下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4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鸿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30132718
  • 页数:18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系统分析的方法,整理总结了长期生态系统野外试验站的科研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系统的分类、分布特征;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加强同类生态系统间的对比研究和不同生态系统间的综合研究;在生态系统分类原理上,生态系统能量、水分和养分循环、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有很多新的论点和新的论述。
《中国生态系统 下》目录

第一章 生态系统研究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3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念的产生 3

目录 3

前言 3

第一篇 总论 3

第二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4

第三节 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 5

第四节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 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8

第二章 中国生态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 8

二、温度分布 9

一、辐射分布 9

三、水分平衡 10

四、中国的气候区划 12

一、水平分布的三大阶梯 13

第二节 地貌特征 13

二、地质构造线走向 14

一、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 15

第三节 土壤特征 15

二、中国土壤的地带性及非地带性分布 16

三、中国土壤区划 17

一、新构造运动和现代地形轮廓的形成 19

第一节 现代自然环境的形成 19

第三章 中国生态系统的历史演化 19

二、气候变化过程 20

第二节 自然地带和生态系统的演变 21

第三节 现代环境的演变 24

一、从采集狩猎社会到原始农业社会 25

第一节 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 25

第四章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5

二、从原始农业社会到传统农业社会 26

三、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7

二、中古时期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8

一、上古时期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8

第二节 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8

三、现代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0

第三节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根源 31

第一节 水平纬向地带性 33

第五章 中国生态系统的地带性特征 33

第二节 水平经向地带性 34

第三节 青藏高原上的地带性 35

第六章 中国生态系统分类的原则与系统 37

二、气候植被的一致性原则 38

一、等级性原则 38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分类原则 38

第二节 中国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39

四、习惯性原则 39

三、现实性原则 39

主要参考文献 41

植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44

植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47

动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50

动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51

一、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分类 55

第一章 绪论 55

第二篇 森林生态系统 55

二、中国森林植被分区 57

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 58

一、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60

第一节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60

第二章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 60

二、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征 61

一、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区系特征 65

第二节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组成 65

二、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群落学特征 67

一、落叶松林的更新和演替 86

第三节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演替 86

二、云杉林和冷杉林的更新和演替 88

三、松林的更新和演替 90

一、白桦林 91

第四节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的次生阔叶林类型 91

四、欧洲山杨林 92

三、天山桦林 92

二、疣枝桦林 92

一、存在问题 93

第五节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93

五、山杨林 93

二、保护、管理和恢复途径 95

第一节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分类及分布 98

第三章 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98

一、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区系 99

第二节 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区系组成 99

二、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动物区系 100

三、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微生物区系 101

一、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02

第三节 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群落学特征 102

二、动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04

一、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105

第四节 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05

一、蒙古栎林 107

第五节 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次生林类型 107

二、红松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演替 107

三、胡桃楸、水曲柳林 108

二、色木、紫椴林 108

四、山杨林 109

五、白桦林 110

七、长白松林 111

六、黄花落叶松林 111

第六节 红松阔叶林区域的特殊森林类型 112

二、次生林的保护和恢复 113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 113

第七节 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113

三、人工林营造 114

第一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115

第四章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115

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116

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116

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区系组成 118

第二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118

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动物群 119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组成 123

一、栎林生态系统 124

第三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学特征 124

二、鹅耳枥林生态系统 132

三、椴树林生态系统 133

五、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135

四、胡桃林生态系统 135

一、暖温带落叶栎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37

第四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37

第五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类型 141

二、暖温带其他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41

一、暖温带松柏林生态系统 142

二、暖温带次生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 148

一、存在的问题 151

第六节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151

二、保护、恢复与持续利用对策 153

一、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158

第一节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158

第五章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158

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160

一、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组成 162

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162

三、亚热带典型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 169

二、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结构特征 169

一、落叶栎类与常绿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89

第三节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演替 189

二、水青冈与常绿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90

四、栎、栲、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92

三、珙桐与常绿阔叶树的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192

第四节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193

一、存在的问题 194

二、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途径 196

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200

第一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200

第六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200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201

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地理分布 205

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与区系特征 216

第二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结构与组成 216

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218

一、青冈栎林 222

第三节 典型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222

二、滇青冈栎林 224

三、苦槠林 226

四、高山栲林 228

五、栲树林 231

六、元江栲林 235

七、刺栲林 238

八、黄果厚壳桂林 240

九、华南石栎林 244

十、木果石栎林 247

十一、木荷林 250

十二、银荷木林 253

第四节 常绿阔叶林的更新与演替 256

一、栲树林 257

一、松林 258

第五节 常绿阔叶林次生林类型 258

二、甜槠林 258

三、苦槠林 258

四、刺栲林 258

五、楠木林 258

二、栎林 267

三、枫香林 270

四、赤杨林 271

二、水杉林 272

一、银杉林 272

第六节 常绿阔叶林区域的特有、古老森林类型 272

三、柳杉林 273

五、福建柏林 274

四、台湾杉林 274

六、铁坚杉林 275

八、杉木林 276

七、华东黄杉林 276

九、柏木林 278

一、存在问题 279

第七节 常绿阔叶林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279

十、岷江柏林 279

十一、冲天柏林 279

二、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途径 280

一、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地理分布和生境特征 282

第一节 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类与分布 282

第七章 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282

二、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分类 283

一、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 285

第二节 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结构与组成 285

二、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286

三、典型硬叶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287

一、存在问题 299

第四节 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及其持续发展 299

第三节 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299

一、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更新 299

二、亚热带西部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次生演替 299

二、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途径 300

一、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和山地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分类 301

第一节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301

第八章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和山地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301

二、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303

一、冷杉林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304

第二节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304

二、云杉林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307

三、落叶松林的地理分布及其生境特征 308

五、松林的地理分布 310

四、圆柏林的地理分布 310

二、铁杉阔叶混交林的群落学特征 311

一、植物区系特征 311

第三节 亚热带山地针阔混交林的区系和群落学特征 311

一、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区系特征 312

第四节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区系和群落学特征 312

二、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313

一、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更新 322

第五节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更新和演替 322

二、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的演替 323

第六节 亚热带亚高山针叶林和山地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持续发展 325

二、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327

一、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特征 327

第九章 热带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 327

第一节 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327

三、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 330

一、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 337

第二节 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37

二、季节性雨林的结构特征 344

一、以青梅、蝴蝶树为主的季节性雨林 350

第三节 典型季节性雨林的群落学特征 350

二、狭叶坡垒为标志的季节性雨林 353

三、蚬木、肥牛树林 356

四、望天树林 358

五、番龙眼、油朴林 363

一、季节性雨林的更新 364

第四节 季节性雨林的更新与演替 364

二、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途径 365

一、存在问题 365

二、季节性雨林的次生演替 365

第五节 季节性雨林的管理和持续发展 365

一、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特征 366

第一节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分类与分布 366

第十章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 366

三、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 367

二、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分类 367

二、热带季雨林的结构特征 372

一、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 372

第二节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72

一、鸡占、厚皮树林 373

第三节 典型季雨林生态系统的群落学特征 373

二、柚木林 374

三、高榕、毛麻楝林 376

一、存在问题 377

第五节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及持续发展 377

第四节 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替 377

一、热带季雨林的更新 377

二、热带季雨林的次生演替 377

二、保护、恢复和持续利用途径 378

第十一章 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79

一、封山育林、育灌 380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 380

三、人工林的营造 381

二、天然次生林保护和经营管理 381

一、生态林的维持和发展 382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对策 382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木材生产 383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 383

五、社区林业 384

四、野生动物保护 384

主要参考文献 386

植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391

植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427

动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463

动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473

微生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482

微生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484

第一节 概述 489

第一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分类 489

第三篇 草地生态系统 489

一、气候特点与草地生态系统 491

第二节 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 491

三、土壤特点与草地生态系统 492

二、地形条件与草地生态系统 492

五、人类活动与草地生态系统 493

四、历史地理条件与草地生态系统 493

二、分类依据 494

一、分类原则 494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分类 494

三、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简表 495

一、地形特征 500

第一节 温性草原生态系统概况与区域生态特征 500

第二章 温性草原生态系统 500

四、人类活动与温性草原生态系统 501

三、土壤特征 501

二、气候特征 501

第二节 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02

五、地理分布 502

一、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03

三、快隐子草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08

二、白羊草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08

四、羊草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09

六、线叶菊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11

五、窄颖赖草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511

七、草甸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与管理 515

第三节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16

一、大针茅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19

二、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4

四、针茅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7

三、长芒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7

六、羊茅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8

五、沟叶羊茅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8

七、糙隐子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29

九、羊草小禾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0

八、冰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0

十、冷蒿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6

十一、沙蒿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7

十三、铁杆蒿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9

十二、百里香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539

十四、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 540

十五、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问题与对策 541

一、戈壁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0

第四节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0

三、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1

二、克列门茨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1

四、沙生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8

六、多根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9

五、无芒隐子草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59

八、灌木亚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60

七、女蒿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560

九、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561

一、概念 562

第一节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布 562

第三章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 562

二、分布 563

第二节 高山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4

三、囊种草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5

二、苔状蚤缀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5

一、垫状蚤缀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5

六、帕米尔委陵菜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6

五、糙点地梅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6

四、垫状点地梅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6

第三节 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生态系统 567

九、藏刺矶松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7

七、双花委陵菜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7

八、四蕊高山莓垫状植被生态系统 567

第四节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569

一、高山嵩草草原化草甸生态系统 570

二、矮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2

三、线叶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3

四、禾叶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4

八、塔城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5

七、喜马拉雅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5

五、四川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5

六、短轴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5

十、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 576

九、北方嵩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576

十一、大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 577

十四、粗喙薹草草甸生态系统 578

十三、甘肃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 578

十二、帕米尔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 578

十八、以珠芽蓼为主的杂类草草甸生态系统 579

十七、垂穗披碱草草甸生态系统 579

十五、以黑穗薹草、黑花薹草为主的薹草草甸生态系统 579

十六、黄花茅草甸生态系统 579

二十、虎耳草、高山龙胆草甸生态系统 580

十九、以圆穗蓼为主的草甸生态系统 580

一、紫花针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1

第五节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1

二、羽柱针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3

五、假羊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4

四、克氏羊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4

三、座花针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4

七、硬叶薹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5

六、银穗羊茅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5

九、藏南蒿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6

八、藏籽蒿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6

一、哺乳动物 587

第七节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野生动物 587

十、垫状蒿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587

第六节 高寒荒漠生态系统 587

一、流石滩稀疏植被和垫状植被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88

第八节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588

二、昆虫 588

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89

三、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592

一、白羊草草丛生态系统 593

第一节 暖性草丛生态系统 593

第四章 暖性草地生态系统 593

三、中亚白草草丛生态系统 594

二、黄背草草丛生态系统 594

二、野青茅灌草丛生态系统 595

一、白茅灌草丛生态系统 595

第二节 暖性灌草丛生态系统 595

第三节 暖性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596

三、野古草胡枝子灌草丛生态系统 596

一、五节芒草地生态系统 598

第一节 热性草地生态系统 598

第五章 热性草地生态系统 598

三、扭黄茅草地生态系统 599

二、旱茅草地生态系统 599

二、芒热性灌草地生态系统 600

一、野古草热性灌草地生态系统 600

第二节 热性灌草地生态系统 600

第三节 干热稀树草地生态系统 601

三、芒萁热性灌草地生态系统 601

一、黄茅-木棉稀树草地生态系统 602

二、扭黄茅-锥连栎稀树草地生态系统 603

第四节 热性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605

一、羊草草甸生态系统 606

第一节 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06

第六章 草甸生态系统 606

二、结缕草草甸生态系统 609

三、拂子茅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2

五、短柄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3

四、无芒雀麦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3

七、鸭茅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4

六、狗牙根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4

九、野青茅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5

八、垂穗披碱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5

十一、紫苞鸢尾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6

十、地榆杂类草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6

第二节 沼泽草甸生态系统 617

十三、寸草薹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7

十二、高山象牙参典型草甸生态系统 617

二、薹草沼泽草甸生态系统 618

一、藏蒿草沼泽草甸生态系统 618

三、小叶章沼泽草甸生态系统 620

一、芨芨草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2

第三节 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2

三、赖草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3

二、星星草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3

四、獐茅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4

五、马蔺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5

七、碱蒿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8

六、罗布麻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8

九、碱蓬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9

八、碱茅盐生草甸生态系统 629

一、薹草沼泽生态系统 631

第一节 草本沼泽生态系统 631

第七章 沼泽草地生态系统 631

二、嵩草-薹草沼泽生态系统 633

三、莎草沼泽生态系统 634

四、藨草沼泽生态系统 635

五、羊胡子草沼泽生态系统 636

七、芦苇沼泽生态系统 637

六、荸荠沼泽生态系统 637

八、香蒲沼泽生态系统 639

九、灯心草沼泽生态系统 640

十、沼泽草地生态系统的动物 641

十一、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 642

一、意义 643

第二节 草本沼泽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643

二、问题与对策 645

第一节 草原荒漠草地生态系统 646

第八章 荒漠草地生态系统 646

二、珍珠猪毛菜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47

一、驼绒藜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47

三、红砂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49

四、藏锦鸡儿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50

六、沙冬青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51

五、柠条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51

七、四合木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652

一、膜果麻黄荒漠生态系统 653

第二节 荒漠草地生态系统 653

四、绵刺荒漠生态系统 654

三、泡泡刺荒漠生态系统 654

二、霸王荒漠生态系统 654

六、半日花荒漠生态系统 655

五、沙拐枣荒漠生态系统 655

七、白刺荒漠生态系统 657

九、合头藜荒漠生态系统 658

八、盐生假木贼荒漠生态系统 658

十、梭梭荒漠生态系统 659

十一、多枝柽柳荒漠生态系统 660

第三节 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动物组成与结构 661

一、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特点的基本评价 662

第四节 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662

二、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保护 663

三、保护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为防治沙尘暴作贡献 665

主要参考文献 667

植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670

植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685

动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700

动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702

二、咸淡水水域 707

一、海水水域 707

第四篇 水体生态系统 707

第一章 绪论 707

第一节 水体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707

第二节 水体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 708

四、盐湖 708

三、淡水水域 708

二、渔业资源的管理模型 710

一、基本概念 710

第三节 水生生物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710

三、渔业资源的管理目标 714

四、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716

第二节 淡水生物群落 718

第一节 基本特征和类型 718

第二章 淡水生态系统 718

二、按静水生态环境划分的淡水生物群落 719

一、按生活方式划分的淡水生物群落 719

第三节 营养物质循环 720

三、按河流生态环境划分的淡水生物群落 720

第四节 能量运动 721

第五节 演替与平衡 722

一、基本概况 724

第一节 湖泊生态系统概述 724

第三章 湖泊生态系统 724

二、湖泊生态系统的分类 725

五、当前湖泊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26

四、五大湖区 726

三、淡水湖、咸水湖、盐湖 726

一、概况 728

第二节 东部平原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28

三、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729

二、分布 729

二、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730

一、概况 730

四、管理 730

第三节 蒙新高原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30

三、管理 732

一、概况 733

第四节 云贵高原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33

三、管理 734

二、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734

二、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37

一、概况 737

第五节 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37

一、概况 739

第六节 东北平原地区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 739

二、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740

三、管理 741

一、概况 743

第一节 东湖湖泊生态系统演化与初级生产力 743

第四章 湖泊生态系统演化与初级生产力 743

二、湖水的理化特性 744

三、浮游植物组成与演替 751

四、浮游动物组成与演替 755

五、底栖动物组成与演替 764

六、鱼类组成与演替 770

七、水生植被组成与演替 774

八、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778

第二节 太湖湖泊生态系统演化与初级生产力 784

一、概况 784

二、湖水的理化特征 788

三、浮游植物组成与演替 798

四、浮游动物组成与演替 805

五、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组成与演替 810

六、鱼类组成与演替 814

七、水生植被组成与演替 819

八、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 823

一、概况 827

第五章 海洋生态系统 827

第一节 海洋生态系统概述 827

二、各海区的基本特征 828

三、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 830

四、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830

第二节 河口生态系统 831

一、概况 831

二、河口类型 832

三、河口主要环境 834

四、河口生物结构 836

五、河口能量流动 839

六、河口物质流动 843

七、河口资源利用 844

八、河口存在问题和管理对策 845

第三节 海湾生态系统 846

一、概况 846

二、暖温带海湾胶州湾概况 847

三、暖温带海湾水环境的理化特性 851

四、暖温带海湾生物结构特征 854

五、亚热带海湾大亚湾概况 874

六、亚热带海湾环境理化特性 877

七、亚热带海湾生物结构特征 887

第四节 浅海生态系统 912

一、概况 912

二、生物结构特征 914

三、能量流动 916

四、物质流动 917

五、资源利用 917

一、概况 918

第五节 大陆坡生态系统 918

二、环境特征 918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918

三、生物结构特征 920

第六节 上升流生态系统 921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 921

一、概况 921

四、资源利用 921

二、多处上升流区 922

三、能量流 922

四、物质流 923

第七节 深海生态系统 924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924

一、概况 924

五、资源利用 924

二、环境特征 925

三、生物特征 926

四、资源利用 927

第八节 红树林生态系统 928

一、分布 928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 928

二、生活环境 929

三、生态特征 931

四、红树林群落 932

五、能量流动 934

六、物质流动 935

七、资源利用 936

八、存在问题与对策 938

第九节 珊瑚礁生态系统 939

一、概况 939

二、南沙群岛珊瑚礁若干特征 942

三、能量流动 944

四、物质流动 944

五、珊瑚礁价值 945

六、存在问题与对策 946

二、环境特征 947

一、概况 947

三、生物特征 947

第十节 热泉生态系统 947

四、资源利用 948

五、存在问题与对策 948

主要参考文献 949

生物中名-拉丁名对照表 953

生物拉丁名-中名对照表 969

第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概论 987

第一节 农田生态系统分区概述 987

第五篇 农田生态系统 987

一、种植业起源时期 992

二、种植业早期发展 992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演替 992

三、传统农业发展时期 993

四、现代农业发展时期 995

第三节 农田环境整治建设 996

一、大江大河治理 996

二、灌溉排水 1000

三、水土保持 1001

四、防护林 1002

五、土壤改良 1004

第一节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006

一、基本概况 1006

第二章 松嫩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006

二、生态环境条件 1007

三、生物种群特征 1008

四、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体系 1010

第二节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演替 1013

一、演替的主导因素 1013

五、系统生产力特征 1013

三、系统生产力演替 1014

四、环境变化 1014

二、生态系统结构演替 1014

第三节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016

一、生产力分析 1016

五、管理技术演替 1016

二、资源利用率分析 1017

三、系统稳定性分析 1025

四、环境效应分析 1026

一、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1028

第四节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028

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1029

三、生态环境稳定的可持续性 1029

二、资源有效利用的可持续性 1029

一、地貌特征 1031

第一节 下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031

第三章 下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031

二、气候特点 1032

三、土壤类型与分布 1034

四、植物资源与植被类型 1035

一、农田生态系统的类型 1037

第二节 下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类型 1037

五、农村能源资源 1037

六、自然灾害状况 1037

二、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041

三、农业生产潜力和存在问题 1042

二、农业发展途径 1044

一、农业发展方向 1044

第三节 下辽河平原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1044

一、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1046

第四节 下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046

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 1047

三、光能利用率 1048

五、肥料利用率 1049

四、水分利用率 1049

一、农田生态系统类型 1052

第一节 潮褐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052

第四章 华北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052

二、农田生态系统生态要素特征 1053

三、农田生态系统技术体系特征 1055

四、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特征 1056

一、农业结构模式及管理技术演替 1059

第二节 潮褐土农田生态系统演替特征 1059

五、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1059

二、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演替 1064

一、能量产投效率 1074

第三节 典型农田的生态效率及影响因子分析 1074

二、作物水分利用率 1075

三、肥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1076

四、农业总生产率 1077

五、系统稳定性 1080

一、资源承载的可持续性 1081

第四节 潮褐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及其管理 1081

三、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1083

二、环境承载的可持续性 1083

第一节 基本概况 1086

第五章 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086

一、生态环境条件 1087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087

二、潮土农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090

二、农业发展简史 1092

一、黄淮海平原的形成 1092

第三节 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演替 1092

四、种植业结构的变化 1093

三、黄淮海平原农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1093

六、主要农作物虫害防治情况 1094

五、农业生产条件的变迁 1094

二、黄淮海平原作物生产潜力分析 1095

一、黄淮海平原土地生产力分析 1095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095

三、光合生产潜力分析 1096

四、土地生产潜力分析 1097

五、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分析 1098

六、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分析 1100

一、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03

第五节 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1103

二、黄河与黄淮海平原农田生态可持续发展 1105

三、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107

一、基本概况 1117

第一节 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117

第六章 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117

二、自然环境条件 1118

三、生物种群特征 1119

四、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体系 1121

五、稻田生态系统特征 1124

二、耕作制度的演替 1127

一、演替的主导因素 1127

第二节 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 1127

三、管理技术体系演替 1128

四、系统生产力演替 1130

五、环境与施肥体系演替 1131

一、生产力分析 1132

第三节 太湖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132

二、资源利用率分析 1134

三、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1137

四、水稻生产的环境效应分析 1138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40

第四节 太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140

二、太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1141

三、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1142

一、红壤丘岗区农田生态系统类型 1144

第一节 红壤丘岗区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144

第七章 南方丘岗区农田生态系统 1144

二、红壤丘岗区自然资源特点 1145

三、红壤丘岗区生产潜力特点 1147

四、红壤丘岗区农业发展现状 1148

五、红壤丘岗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51

二、红壤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 1152

一、红壤农业发展历史 1152

第二节 红壤丘岗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 1152

三、红壤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演替 1154

四、红壤农田生态系统演替的动力学 1158

二、农田生态系统劳动生产率分析 1160

一、农田生态系统土地生产力分析 1160

第三节 红壤丘岗区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160

三、农田生态系统光能效率分析 1161

四、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效率和水分效率分析 1162

五、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1163

六、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 1165

二、农田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1168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168

第四节 红壤丘岗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1168

三、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1169

四、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效应的可持续性 1170

五、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战略和措施 1172

一、景观结构与地貌特征 1177

第一节 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177

第八章 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 1177

二、气候、土壤与生物资源 1178

四、种植制度与农田系统生产力 1181

三、农业生态分区 1181

五、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特征 1183

第二节 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演替 1184

二、农田施肥制度的演替 1185

一、湖泊演变及其对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1185

三、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的演替 1186

一、农田施肥管理 1188

第三节 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 1188

二、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1189

三、农田耕作制度与作物品种布局 1190

四、农田害鼠防治 1193

一、综合利用湖区资源建立湿地耐洪避洪生态农业模式 1194

第四节 洞庭湖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194

二、治理土壤潜育化并挖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 1196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1198

第一节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198

第九章 川中丘陵农田生态系统 1198

二、农田生态系统的特征 1203

三、农田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体系 1205

一、土地利用结构演替 1207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 1207

二、农田生态系统的演替 1208

一、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1212

第三节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212

二、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 1213

三、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 1215

四、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1219

一、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1222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22

二、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原则 1223

三、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技术 1224

四、川中丘陵实现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的探讨 1227

第一节 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230

第十章 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 1230

二、生态环境特征 1231

一、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类型 1231

三、生物组分特征 1233

四、农田生态系统主要问题 1235

二、种植业内部结构 1236

一、土地利用格局 1236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 1236

三、农田生态系统物质投入水平 1237

四、土壤水分循环特征 1238

五、土壤养分循环特征 1240

六、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 1242

一、高塬沟壑区农田生态系统 1243

第三节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243

二、丘陵沟壑区农田生态系统 1245

第四节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农田生态系统管理 1249

一、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及战略目标 1250

二、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技术问题 1252

第十一章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 1256

一、荒漠生态系统概念与特点 1257

第一节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特征 1257

二、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自然环境与分区 1258

一、荒漠生态系统与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现状 1263

第二节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及其管理特征 1263

二、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管理特征 1265

一、绿洲农业发展历史 1266

第三节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发展与演变 1266

二、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光能生产力 1268

第四节 典型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分析 1269

三、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环境效应 1269

一、土地生产力 1270

三、化肥养分效率 1271

二、光能利用率 1271

四、水分效率 1272

五、系统生产力 1273

六、环境效应 1274

一、荒漠绿洲农业应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275

第五节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275

四、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和发展预测 1277

三、荒漠环境的可持续性 1277

二、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1277

主要参考文献 1281

第六篇 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1291

第一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1291

一、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91

二、不同元素循环的相互作用 1295

三、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1295

四、菌根真菌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1297

五、从点的研究到面的研究的尺度推绎 1298

第二章 农田生态系统中碳与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300

第一节 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 1300

一、地球生物圈碳储量 1301

二、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一般格局 1301

三、有机碳在作物体内的分布 1302

四、饲养-堆腐过程中的有机碳循环率 1303

五、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和残留率 1305

六、土壤微生物体碳的循环周转 1307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循环 1308

一、有关氮循环的一般概念 1308

七、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干扰及全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1308

二、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循环途径 1310

三、氮在作物体内的积累和分配 1311

四、氮在饲养-堆腐过程中的损失和循环率 1312

五、土壤中氮的矿化-固持循环及有机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 1314

六、生物固氮 1316

七、土壤中微生物体氮的循环周转 1317

八、干湿沉降进入农田的氮量 1317

九、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干扰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318

第三节 农田生态系统磷循环 1319

一、自然界中的磷循环 1319

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磷循环流通过程 1320

三、作物需磷量及磷在收获产品中的分配 1320

四、饲养-堆腐过程中磷的循环率 1321

五、土壤中磷的自然释放速率及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转化 1321

六、磷在土壤中的淋失与迁移 1323

七、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1323

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钾循环流通过程 1324

一、自然界中的钾循环 1324

三、土壤钾的自然释放速率 1324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钾循环 1324

四、作物吸钾量及钾在作物体内的积累与分配 1325

五、饲养-堆腐过程中的钾循环 1325

第五节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收支 1326

一、农田土壤养分收支项构成 1326

六、土壤中钾的淋失 1326

二、农田土壤养分收入-肥料养分构成和豆科作物共生固氮量 1327

三、农田土壤养分收支 1327

第六节 保持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的途径 1328

一、在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 1328

四、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归还率 1329

三、农林牧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 1329

五、养分的区域性富集 1329

二、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 1329

第一节 森林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 1330

一、森林植物中的碳元素含量 1330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330

二、森林植物中的氮元素含量 1334

三、森林植物中的磷、钾、钙、镁元素含量 1339

第二节 森林土壤的主要营养元素 1344

一、寒温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44

二、中温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45

三、暖温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50

四、北亚热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52

五、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54

六、热带森林土壤的化学特征 1358

第三节 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360

一、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 1360

二、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365

三、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1368

四、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磷循环 1382

五、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钾循环 1387

六、寒温带、中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钙循环 1390

第四节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394

一、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 1394

二、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398

三、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1400

四、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磷循环 1415

五、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钾循环 1418

六、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钙循环 1422

第五节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426

一、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 1426

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440

三、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1450

四、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磷循环 1458

五、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钾循环 1465

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钙循环 1471

第六节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476

一、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 1477

二、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482

三、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磷、钾、钙化学元素含量 1485

四、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1487

五、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磷循环 1489

六、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钾循环 1490

七、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钙循环 1491

第七节 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主要营养元素的区域分异特征 1492

一、碳素在不同气候带森林中的积累特征 1492

二、氮在不同气候带森林中的循环特征 1494

三、磷在不同气候带森林中的循环特征 1496

四、钾素在不同气候带森林中的积累特征 1498

第一节 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499

一、温性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499

第四章 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营养元素循环 1499

二、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3

三、热性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5

四、典型草甸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6

五、盐生草甸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6

六、沼泽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7

七、荒漠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 1508

八、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比较与分析 1509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1511

一、碳循环的生态系统过程 1512

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碳平衡 1514

第三节 草地生态系统氮循环 1517

一、氮循环的生态系统过程分析 1517

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氮循环 1518

三、草原生态系统的氮平衡 1531

四、典型草甸生态系统氮吸收、积累与归还 1533

第四节 草地生态系统硫循环 1534

一、硫循环的生态系统过程 1534

二、冷蒿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硫循环 1536

三、草地施用硫肥问题 1539

第五节 草地生态系统磷循环 1541

一、磷循环的生态系统过程 1541

二、草原生态系统磷循环 1541

三、草甸生态系统磷积累与分配 1543

主要参考文献 1544

第七篇 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 1555

第一章 绪论 1555

第一节 水循环、水平衡和水资源 1555

一、水循环 1555

二、水平衡 1559

三、水资源 1566

第二节 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水平衡研究概述 1570

一、SPAC系统水分传输的研究进展 1571

二、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研究进展 1573

第一节 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 1575

一、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的内涵及方向 1575

第二章 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575

二、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的任务 1579

第二节 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要素研究 1580

一、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要素和过程 1580

二、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计算模式与过程模型 1581

三、水循环过程综合模型 1602

第三节 温带-寒温带半湿润区东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04

一、松嫩平原黑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05

二、三江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16

三、辽西平原水分循环特征 1618

第四节 暖温带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21

一、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22

二、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分运行的综合模拟 1637

第五节 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49

一、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水量平衡 1650

二、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特征 1660

三、黄土高原农田生态系统水分管理的途径与措施 1662

第六节 温带干旱区新疆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63

一、荒漠绿洲农田可能蒸散量与水分供求差 1664

二、荒漠绿洲农田主要农作物需水量 1669

三、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研究 1671

四、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77

第七节 亚热带湿润红壤丘陵农田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680

一、区域性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 1680

二、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 1683

三、农田生态系统水分盈亏特征分析 1689

四、水资源量及其潜力 1693

第八节 农田生态系统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1697

一、实验研究设计 1698

二、农田蒸散耗水量测定与计算方法 1699

三、试验结果分析 1700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与水资源 1708

一、水资源特点与森林分布 1708

第三章 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708

二、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概况 1710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测定方法 1712

一、森林区水平衡的测定方法——集水区法 1712

二、森林地表径流的测定方法——径流场法 1714

三、森林林内降水的测定方法 1714

四、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1716

第三节 中国主要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特征 1719

一、寒温带、温带森林水循环特点 1719

二、暖温带森林水循环特点 1725

三、亚热带森林水循环特点 1728

四、热带森林水循环特点 1736

第四节 中国主要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的比较研究 1743

一、不同地区的大气降水效应 1743

二、不同气候带的森林林冠层水循环特点 1744

三、不同气候带的森林对所在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1748

四、不同气候带破坏的森林恢复所面临的水资源压力 1750

第一节 草原生态系统水循环与水平衡研究的意义与进展 1752

一、水分是影响草原地带性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1752

第四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特征 1752

二、草原生态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 1753

第二节 温带草原水循环与水平衡的主要特点 1756

一、草原植物蒸腾特点及水分利用“对策” 1756

二、草原土壤水分动态与特点 1759

第三节 草原生态系统水分循环 1763

一、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平衡 1763

二、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的水势梯度 1765

三、草原生态系统水分平衡 1765

第四节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与水分条件的关系 1768

一、初级生产力与水分条件间的定量关系 1768

二、水分状况与生产力稳定性 1770

三、水分为主导的初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以锡林河流域为例 1771

一、放牧对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1772

二、放牧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1772

第五节 人类活动对草原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影响 1772

主要参考文献 1775

第一章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1785

第一节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目的 1785

第八篇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785

第二节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任务 1786

一、长期观测 1786

二、综合研究 1787

三、优化模式试验与示范 1788

第一节 国际上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1789

一、美国的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 1789

第二章 生态系统网络的建立和发展 1789

二、英国的环境变化观测网络 1790

三、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 1791

第二节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1793

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1793

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1795

第三章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方法 1797

第一节 网络长期观测的标准化与数据质量控制 1797

一、观测指标的标准化 1797

二、观测方法标准化 1799

三、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 1799

四、网络野外试验站观测能力的验证 180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库及管理 1804

一、长期动态观测数据的管理模式和数据流 1804

二、集中式数据库的建立 1805

三、长期动态观测数据库的功能 1808

一、地理信息系统与生态系统网络数据的特点 1809

第三节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809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系统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1811

第四章 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尺度 1817

第一节 生态系统研究的时间尺度 181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研究的空间尺度 1818

一、尺度扩展 1818

二、野外试验站之间的对比研究 1820

三、生态系统多尺度研究 1821

第三节 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1821

主要参考文献 18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