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厂粉煤灰气力输送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功龙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8333837
- 页数:225 页
第一节 气力输送技术概述 1
一、气力输送技术的发展过程 1
第一章 气力输送系统概况 1
二、气力输送系统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第二节 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4
一、气力输送系统的分类 4
二、气力输送系统的基本特点 4
三、气力输送发电厂灰渣的优势 7
一、空气的物理特性 9
第二章 气力输送基本知识 9
第一节 压缩空气 9
二、有关压缩空气的基本概念 11
第二节 气灰混合物基本参数 15
一、气灰混合物温度计算 15
二、气灰混合物密度计算 16
三、输送浓度计算 17
四、输送灰气比 17
第三节 被输送物料在输送管道内流动基本状况和输送速度 18
一、悬浮速度 19
二、输送管道内气流速度分布状况 19
三、被输送物料在输送管道内的运动状态 20
四、输送速度 21
第四节 两相流气力输送压力损失 22
一、产生输送管道内压力损失的主要原因 22
二、输送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方法 22
二、浓相气力输送技术基本常识 24
一、概况 24
第五节 浓相气力输送技术 24
三、浓相气力输送技术基本特征 26
四、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基本类型 26
第六节 旁路管道输送技术 27
一、输送基本原理 27
二、旁路管道管径及开口间距计算 28
三、旁路管道布置方式 28
一、输入输送管道起始段气灰混合物浓度 29
第七节 发送设备容积与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关系 29
四、旁路管道防堵措施 29
二、发送设备容积与装料时间、气动阀门型式与动作次数的关系 30
三、气动进料阀耗气量比较 30
第八节 气力输送系统技术经济指标考核计算 31
第三章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 33
第一节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基本特点与使用条件 33
一、国内发展与应用概况 33
二、负压气力输送系统基本特点 33
一、系统工艺流程 34
三、负压气力输送系统使用条件 34
第二节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配置 34
二、气灰分离装置工作原理 35
三、系统补气方式 36
四、输送灰气比 36
五、输送管道内流速 36
六、终端灰库气灰分离装置配 36
置原则 36
十、辅助输送系统 37
九、静电除尘器灰斗排灰方式 37
七、抽真空设备 37
八、系统真空破坏阀 37
十一、典型系统 40
第三节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主要设备 40
一、抽真空设备 40
二、受灰设备 43
三、气灰分离设备 45
四、主要气动阀门 49
第四节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计算 51
一、计算基本条件 51
二、系统基本数据计算 51
三、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54
四、抽真空设备选型计算 56
五、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汇总 57
第五节 负压气力输送系统计算例题 57
一、计算基本条件 57
二、系统基本数据计算 57
三、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59
四、选择抽真空设备 60
五、系统运行数据计算 61
六、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汇总 62
第六节 系统运行及系统调试要点 62
一、系统运行程序 62
二、系统调试要点 63
第四章 低速栓状流气力输送系统 66
第一节 概况 66
一、基本概念 66
三、L型仓泵输送基本原理及输送程序 67
二、L型仓泵的结构和组成 67
第二节 低速栓状流气力输送系统工艺流程及组成 69
一、系统工艺流程 69
二、输送压缩空气系统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69
三、L型仓泵的应用特点 73
四、输送系统出力 73
五、输送灰气比 73
九、系统特点 75
八、辅助输送系统 75
七、灰库顶气灰分离设备 75
六、输送管道 75
十、疏通输送管道装置 77
十一、典型系统 77
第三节 低速栓状流气力输送系统计算 79
一、与常规正压气力输送系统计算的不同点 79
二、系统出力 79
三、L型仓泵有效容积 79
六、输送灰气比 80
五、L型仓泵内气灰混合物输出时间 80
四、输送管道内径 80
七、气灰混合物料栓密度 81
八、输送系统压降计算 81
九、输送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空气量 82
十、输送管道末端数据计算 82
十一、L型仓泵输送一次时间 82
十二、输送系统参数计算 83
二、L型仓泵输出数据计算 84
第四节 低速栓状流气力输送系统选型计算 84
一、选型计算基本条件 84
三、输送管道压降及起始端压力计算 85
四、输送管道末端参数及输送时间计算 85
五、系统基本参数 86
一、计算基本条件 87
二、输送系统基本配置 87
三、输送系统基本数据计算 87
第五节 低速栓状流气力输送系统计算例题 87
六、输送距离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87
四、输送系统压降计算 90
五、输送管道末端数据计算 91
六、输送系统参数计算 92
第六节 输送系统运行程序及调试要点 93
一、系统运行程序 93
二、输送系统调试要点 96
第五章 气锁阀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99
第一节 系统概况 99
一、气锁阀发送设备组成 100
第二节 输送基本原理 100
二、输送原理 101
三、输送压降与输送浓度、输送速度的关系 101
四、气锁阀发送设备工作程序 102
五、气锁阀发送设备输送曲线 103
第三节 气锁阀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设备配置及工艺流程 104
一、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104
二、输送单元组合 105
三、输送单元系统出力确定原则 105
四、输送压缩空气系统 106
五、气锁阀发送设备选型原则 109
六、输送浓度与输送灰气比 110
七、输送管道 112
八、灰库工艺配置 113
九、辅助输送系统 114
十、与其他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区别 114
十二、典型输送系统 117
十一、输送系统适应性 117
一、气动阀门使用部位的工作状态 119
第四节 气锁阀发送设备的气动阀门选型 119
二、气动阀门主要类型 120
第五节 输送管道的疏通装置 123
一、在一定间距内采用输送压缩空气吹堵 123
二、采用专用补气环向输送管道内补充输送压缩空气 123
三、利用锅炉尾部烟道负压进行反抽正吹疏通管道装置 124
四、利用旁路管道静压疏通管通装置 125
二、输送系统出力计算 126
第六节 气锁阀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计算 126
一、确定输送系统出力的基本原则 126
三、气锁阀发送设备容积计算 127
四、气锁阀发送设备技术数据计算 127
五、输送灰气比及输送浓度计算 128
六、计算标准状况下需要输送的空气量 129
七、输送管道末端参数计算 129
十、输送压缩机选型计算 130
九、输送系统总压降计算 130
八、输送管道压降计算 130
十一、辅助输送系统计算 131
十二、输送单位能耗、气耗计算 132
第七节 气锁阀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计算例题 133
一、计算基本条件 133
二、输送系统基本配置 133
三、输送系统基本数据计算 134
四、输送管道末端参数计算 135
五、输送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136
六、气锁阀发送设备输送次数及系统运行时间计算 139
七、输送系统运行设定值 139
第八节 输送系统运行程序及调试要点 140
一、输送系统运行程序 140
二、输送系统故障运行程序 142
三、输送系统运行程序主要设定值 143
四、输送系统内主要受控设备 144
五、系统调试要点 144
三、静电除尘器灰斗运行方式 148
二、输送系统出力和输送距离 148
第六章 流态化并联仓泵浓相气力输送系统 148
一、与常规流态化仓泵的异同 148
第一节 系统概况 148
四、输送压缩空气的供气方式 149
五、保持输送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149
第二节 流态化并联仓泵输送类型及输送原理 149
一、并联仓泵浓相气力输送类型 149
二、流态化并联仓泵输送单元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150
三、输送原理及工作程序 151
第三节 流态化并联仓泵浓相气力输送系统组成、特点及设计原则 152
一、静电除尘器灰斗运行特点 152
二、输送压缩空气系统和仪用压缩空气系统 154
三、并联仓泵输送系统设计原则 156
四、输送系统的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158
五、输送管道及其疏通管道系统 161
六、输送灰气比 162
八、灰库顶设备及其灰库气化风系统 164
七、静电除尘器灰斗气化风系统 164
九、公用气动出料阀磨损问题 165
十、输送系统特点 165
十一、典型输送系统 166
第四节 流态化并联仓泵系列 168
一、并联仓泵布置形式 168
二、流态化仓泵外形尺寸 169
一、输送单元出力和输送系统出力计算 170
第五节 流态化并联仓泵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计算 170
二、流态化仓泵技术数据计算 171
三、输送管道技术参数计算 172
四、输送系统参数计算 174
五、并联仓泵装灰时间计算 176
六、辅助输送系统计算 177
第六节 流态化并联仓泵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计算例题 177
一、计算条件 177
三、输送单元出力计算 178
四、流态化仓泵技术数据计算 178
二、输送系统图 178
五、输送管道技术参数计算 180
六、输送系统参数计算 184
七、并联仓泵装灰时间计算 185
八、输送系统计算结果汇总 186
第七节 输送系统运行程序及调试要点 187
一、输送系统运行程序 187
二、输送系统调试要点 190
二、突然出现黏结性灰 194
一、故障产生原因 194
第二节 发送设备装料超时或装料不到位 194
第七章 气力输送系统常见故障及其主要原因 194
一、除尘器灰斗内出现异物故障 194
第一节 输送系统设计难以预见的故障 194
二、处理方法 195
第三节 输送超时 195
一、输送超时的原因 195
一、输送超压的主要原因 196
第四节 输送超压及堵管 196
二、处理方法 196
二、输送管道堵管的主要原因 197
三、处理方法 197
第五节 输送管道及阀门磨损严重 197
一、输送管道及阀门磨损的主要原因 197
二、处理方法 198
第六节 输送压缩空气系统存在问题 198
二、输送压缩空气系统设计不合理 199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99
第七节 气力输送系统选型错误 201
一、被输送物料的物理性能对输送系统的影响 201
二、各种类型气力输送系统局限性对输送系统的影响 201
三、影响输送系统出力的主要因素 202
第八节 发送设备内干灰输出时间设定和输送管道配置不合理 202
一、压力差对发送设备输出时间的影响 202
二、确定输送管道起始段管径的主要因素 203
三、发送设备输出管道与输送管道的连接方法 203
第二节 贮灰库设计 204
二、灰库区设施设计主要项目 204
一、贮灰库类型 204
第八章 灰库区域设施及中转运输系统 204
第一节 概况 204
一、灰库区主要功能 204
二、贮灰库容积确定原则 205
三、贮灰库设计基础数据 205
四、贮灰库典型布置形式 206
五、影响灰库贮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207
六、灰库贮灰容积计算 208
七、灰库总体布置要求 209
二、设计基本要求 210
三、灰库中转运输系统组成 210
第三节 灰库中转运输系统 210
一、设计基本条件 210
四、典型中转运输系统示例 212
第四节 中转运输系统运行程序 214
一、系统配置及投运状态 214
二、系统运行程序 214
一、计算条件 216
第六节 灰库中转运输系统计算例题 216
第五节 灰库辅助建筑物 216
二、粉煤灰综合利用办公楼 216
一、灰库气化风机、仪用空气压缩机房 216
二、灰库需要容积 217
三、车辆载重量计算 217
四、装车时间核算 218
五、中转运输系统每天运行时间计算 218
附录一 气力输送系统设计基础资料 220
附录二 锅炉排灰量计算 220
附录三 回转式压缩机轴功率计算 221
附录四 罗茨风机风压计算 221
附录五 输送管道、空气管道位移量计算 222
附录六 干灰物理特性表 222
附录七 介绍一种新型的DPV型下引式发送设备 222
参考文献 225
- 《水电厂运维一体化技能培训教材 初级》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组编 2015
- 《燃煤机组烟气深度冷却增效减排技术》赵钦新 2018
- 《电厂锅炉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及安全性研究》董寒晖著 2018
-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九编 第9册 荀子、董仲舒、戴震气论研究》段宜廷著 2014
- 《摩擦纳米发电机和传感器件的设计与研究》李潇逸著 2019
- 《光伏发电并网认证技术》陈志磊等编著 2018
- 《锂渣、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侍克斌等著 2019
-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技术及应用研究》(中国)贾建平 2019
-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 火电厂污染防治技术手册》朱法华 2017
- 《发电企业会计核算》朱虹,胡文杰,王瑛著 2018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道德经》200句》崇贤书院编著 2018
- 《高级英语阅读与听说教程》刘秀梅编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看图自学吉他弹唱教程》陈飞编著 2019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流体力学》张扬军,彭杰,诸葛伟林编著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