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长安戏曲
长安戏曲

长安戏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焦文彬著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5947767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长安戏曲》目录
标签:戏曲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戏曲 1

第二节 中国戏曲美学 3

第三节 长安戏曲 10

第四节 长安戏曲的经典之作——秦腔 12

第二章 长安戏曲的声腔、剧种 15

第一节 长安戏曲的源流与形成 15

一、古代“乐”舞,哺育了长安戏曲 15

二、秦声古剧的得天独厚与发展 17

三、秦汉六朝时期的秦声角抵戏与秦声歌舞戏 19

第二节 唐代长安戏曲的声腔、剧种 24

一、杂戏 24

二、歌舞戏 25

三、合生 27

四、大面 29

五、钵头 31

六、弄婆罗门 33

七、拍弹 34

八、参军戏 35

九、杂剧 40

十、傩戏 42

十一、曲子戏 43

十二、傀儡戏 43

十三、法曲 48

十四、秦声 48

第三节 唐以后形成的声腔、剧种 49

一、曲子戏 49

二、二黄戏 50

三、长安道情 51

四、弦板腔 53

五、灯盏头 53

六、端公戏 54

第三章 长安戏曲中秦腔的形成及其历史 55

第一节 秦腔形成的三个关键实例 55

一、秦声唱经 57

二、成辅端的《旱税》 58

三、秦声杂剧的出现 59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长安戏曲的发展与成熟 60

第三节 明代长安戏曲“秦腔”名称的确立与兴盛 64

一、板式变换体(简称板腔体)的音乐曲式结构日趋稳定和成熟 65

二、演出的经常性与规范化 67

三、戏曲人物造型逐渐规范以至程式化 72

四、剧目的不断丰富与推陈出新 74

五、迅速向国内许多省区扩散、传播,并影响和推动着梆子声腔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74

第四节 清代长安戏曲繁荣昌盛与秦腔作为剧坛盟主 75

一、剧坛盟主的地位 77

二、秦腔流派纷呈 78

三、艺术的臻至化境 82

四、秦腔理论研究的蜂拥而起与理论著述的大量出现 83

五、深远的影响 85

第五节 近现代的长安戏曲 85

第四章 长安戏曲文学 94

第一节 长安戏曲文学概况 94

第二节 长安戏曲文学的思想内容 98

第三节 长安戏曲文学的结构特点 104

一、分场体制,结构完整 105

二、纵横捭阖,超越时空 106

三、明暗相间,点线结合 108

四、以人为主,场场有戏 110

五、立体对待,平面处理 111

第四节 长安戏曲剧本的语言 112

一、长安戏曲的唱辞 112

二、长安戏曲的道白 123

三、长安戏曲文学的舞台提示 126

第五节 长安戏曲文学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方法 127

一、长安戏曲文学的语言特色 127

二、长安戏曲文学的创作方法 131

第六节 代表作家与作品 135

一、杂剧、传奇作家与作品 135

二、秦腔和其他地方戏作家与作品 144

第五章 长安戏曲音乐 148

第一节 曲牌联缀体 148

第二节 板式变换体 152

第三节 秦腔板腔体的调性与彩腔 166

第四节 秦腔板腔体伴奏音乐 172

第五节 秦腔板腔体音乐的打击乐 183

第六节 长安戏曲的乐器与文武用场 190

第六章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 195

第一节 长安戏曲的角色行当 195

第二节 长安戏曲的唱念做打 205

一、长安戏曲的“唱” 205

二、长安戏曲的“念” 213

三、长安戏曲的“做” 216

四、长安戏曲的“打” 221

第三节 长安戏曲的表演程式 225

第四节 长安戏曲的特技表演 229

第五节 长安戏曲的基本功训练 236

第六节 长安戏曲的导演艺术 237

第七节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风格 242

第七章 长安戏曲舞台美术 247

第一节 从广场到戏楼再到剧场 247

第二节 长安戏曲化妆 251

第三节 秦腔脸谱艺术 254

第四节 长安戏曲的服饰穿戴 262

第五节 长安戏曲道具 267

第六节 长安戏曲舞台装置与效果 272

第八章 长安戏曲班社与演出 275

第一节 长安戏曲班社的历史沿革 275

第二节 重要的戏曲班社 283

第三节 长安戏曲著名艺人 293

第四节 长安戏曲的演出 303

第九章 长安戏曲的流播及影响 315

第一节 长安戏曲流播的三种途径 315

第二节 长安戏曲对其他戏曲的影响 317

一、秦腔流播京、津、冀及对京剧形成的促进 317

二、秦腔流播苏浙皖赣及对这一带戏曲的影响 320

三、秦腔传入湖广及对汉剧、粤剧的影响 323

四、秦腔流播川云贵藏及其对南梆子的影响 326

五、秦腔流播晋豫及对当地梆子腔的影响 329

后记 3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