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历史通鉴  第2部
中华历史通鉴  第2部

中华历史通鉴 第2部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5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罗力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1055705
  • 页数:2290 页
图书介绍:
《中华历史通鉴 第2部》目录
标签:编著 历史

第一节 东方夷族文化 1325

一、东夷族的史地沿革 1325

目录 1325

第二部 《中华历史通鉴·民族与民族文化史卷》 1325

第一章 先秦周边民族及其文化 1325

二、东夷族文化的一般特征 1326

一、蛮族及其文化 1328

第二节 南方蛮族文化 1328

二、越族及其文化 1329

三、巴、蜀族及其文化 1331

二、羌族及其文化 1332

一、戎族集团及其文化 1332

第三节 西方戎族文化 1332

一、肃慎、秽貊、朝鲜各族及其文化 1333

第四节 北方狄族文化 1333

二、山戎族及其文化 1335

三、北狄族及其文化 1336

四、三胡族及其文化 1337

五、匈奴族及其文化 1338

一、匈奴族 133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发展 1339

第二章 秦汉时期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形成 1339

第一节 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 1339

二、乌桓、鲜卑族 1343

三、蛮、越各族 1345

四、西南夷各族 1347

五、氐、羌及西域各族 1349

一、同北方各族的关系 1352

第三节 汉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1352

二、同南方各族的关系 1355

三、同西方各族的关系 1357

一、匈奴 1359

第一节 入主中原的“五胡” 1359

第三章 魏晋时期民族文化大观 1359

三、鲜卑 1361

二、羯 1361

四、羌 1363

五、氐 1364

一、夫余 1365

第二节 东北各族 1365

二、高句丽 1366

四、勿吉 1370

三、沃沮 1370

五、库莫奚与契丹 1371

六、室韦 1372

一、柔然 1373

第三节 蒙古草原各族 1373

二、敕勒 1374

二、高昌 1376

一、鄯善 1376

第四节 西域各族 1376

三、焉耆 1377

九、悦般国 1378

八、乌孙 1378

四、龟兹 1378

五、于阗 1378

六、渴盘陀 1378

七、疏勒 1378

十、内地与西域 1379

一、吐谷浑 1380

第五节 西境各族 1380

四、宕昌、邓至与白兰 1381

三、女国 1381

二、附国 1381

一、蛮 1382

第六节 南方诸族 1382

五、党项 1382

三、俚人和傒人 1383

二、僚 1383

四、爨与乌蛮、白蛮 1384

五、东晋南朝政权与南方诸族 1385

一、突厥的强大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1386

第一节 突厥及西域各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1386

第四章 隋唐时期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 1386

二、西突厥的兴亡与唐对西域的行政管辖 1390

三、后突厥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 1392

一、回鹘的兴起 1394

第二节 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 1394

二、回鹘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395

三、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 1396

四、回鹘的南下与西迁 1397

一、吐蕃王朝的建立 1398

第三节 吐蕃与唐蕃和同为一家 1398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399

三、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1402

四、吐蕃王朝的衰落 1403

一、南诏统一“六诏” 1404

第四节 南诏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1404

二、南诏与唐的关系 1406

三、南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1407

一、靺鞨族与渤海国 1409

第五节 唐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1409

四、晚期南诏 1409

二、契丹的兴起和辽朝的建立 1414

三、奚与室韦 1416

一、江汉地区的民族融合 1417

第六节 南方诸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1417

二、僚俚诸族对岭南地区的开发 1418

三、流求与内地的联系 1419

一、10世纪的契丹族 1421

第一节 契丹族的历史与文化 1421

第五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上) 1421

二、契丹族的语言与文字 1422

三、契丹族的捺钵文化 1423

四、契丹族的习俗文化 1425

五、契丹族的文学艺术 1430

六、契丹族的科技与教育 1433

一、女真勃兴与民族关系 1435

第二节 女真族的历史与文化 1435

二、女真族的语言文字 1439

三、女真人的科技与教育 1442

四、女真人的文学艺术 1446

一、回鹘西迁后的几个政权 1450

第三节 回鹘的历史与文化 1450

第六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下) 1450

二、回鹘文化的发展 1452

一、吐蕃本部的分裂及甘青地区唃厮罗政权 1457

第四节 吐蕃分裂后的历史与文化 1457

二、吐蕃本部的文化 1459

三、唃斯罗对吐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463

一、白族大理政权的建立及其与宋朝的关系 1464

第五节 大理白族的历史与文化 1464

二、大理白族的文化 1467

一、民族分布概况 1471

第一节 民族分布与民族等级构成 1471

第七章 元代民族大家庭的初步形成 1471

二、划分民族为四等 1472

一、语言文字 1473

第二节 蒙古族文化 1473

二、蒙古族教育 1474

三、宗教 1475

四、文学与艺术 1476

六、生活习俗 1478

五、科技 1478

一、文学与艺术 1482

第三节 回族文化 1482

二、科学技术 1484

第四节 畏兀儿族文化 1486

二、文学与史学 1487

一、语言文字 1487

三、科学技术 1489

一、文学艺术 1491

第五节 契丹女真遗民文化 1491

二、科学技术 1496

一、蒙古族的分布 1498

第一节 蒙古族的分布与文化 1498

第八章 明代少数民族及其文化 1498

二、蒙古族文化 1500

一、女真族的分布和努尔哈赤统一各部 1502

第二节 女真——满族及其文化 1502

二、女真——满族文化 1504

一、维吾尔族文化 1505

第三节 维吾尔族、回族文化 1505

二、回族的文化贡献 1506

一、政教合一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1507

第四节 藏族与西蕃文化 1507

二、西蕃文化 1508

第五节 南方各族及其文化 1509

一、白族文化 1510

二、“罗罗”文化 1511

三、“么些”文化 1512

四、“百夷”文化 1513

五、“僮”族文化 1514

六、“东番”文化 1515

一、入关后的满族 1516

第一节 满族及其文化 1516

第九章 清代前期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 1516

三、满族文化的发展 1517

二、“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 1517

一、蒙古诸部 1518

第二节 蒙古族及其文化 1518

二、盟旗制度与民族关系 1519

三、蒙古族文化 1520

二、回族与清政府的关系 1521

一、清代的回族 1521

第三节 回族及其文化 1521

一、维吾尔族文化 1522

第四节 维吾尔族、锡伯族文化 1522

三、回族文化 1522

二、锡伯族文化 1524

二、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525

一、清代藏族的名称与居地 1525

第五节 藏族及其文化 1525

三、藏族文化 1526

一、清朝对南方民族地区的经营 1527

第六节 南方各民族及其文化 1527

二、彝族文化 1528

三、白族文化 1529

四、纳西族文化 1530

五、傣族文化 1531

六、瑶族文化 1532

一、清代后期的关内满族 1534

第一节 满族和东北各民族文明的发展 1534

第十章 清代后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 1534

二、民族迁徙与东北的开发 1535

三、抗击侵略,捍卫边疆 1537

四、民族融合与发展 1538

五、东北各族文明的进步 1540

一、蒙古族 1542

第二节 蒙古和西藏 1542

二、藏族 1546

一、西北回民和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1551

第三节 清代后期西北地区的各民族 1551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1553

三、西北地区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 1554

四、边疆危机中的新疆各族人民 1555

五、新疆建省 1557

六、新疆各族人民在文学上的成就 1558

一、南方各族多种社会形态的共存 1559

第四节 南方各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559

二、浴血奋战保卫疆土 1561

三、清后期的腐朽统治和南方各族人员的英勇反抗 1564

四、独特的民族文化 1566

一、母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和发展 1575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和婚姻习俗 1575

《中华历史通鉴·民俗史卷》 1575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与习俗 1575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形态 1579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 1580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与婚姻习俗 1580

二、父系制婚姻习俗与家庭形态的演变 1584

一、服饰 1586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服饰、饮食与丧葬 1586

二、饮食 1590

三、丧葬 1592

一、传统饮食模式的形成 1597

第一节 饮食与服饰 1597

第二章 先秦时期礼仪化的风俗传统 1597

二、服装习俗及其制式 1602

一、婚姻礼俗的形成 1607

第二节 婚姻丧葬 1607

三、佩饰习俗及其内容 1607

二、丧葬礼俗的演变 1609

一、除夕与元旦 1614

第二节 节日习俗 1614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民俗风情 1614

第一节 秦汉风俗文化概述 1614

二、元宵节 1616

四、寒食节、清明节 1617

三、上巳节 1617

五、端午节 1618

六、七夕 1619

八、秦汉节俗的特点 1620

七、重阳节 1620

一、祭祀礼俗 1621

第三节 祭祀、丧葬、冠礼、祝寿礼俗 1621

二、丧葬礼俗 1623

三、冠礼、祝寿礼俗 1625

一、婚姻制度 1626

第四节 婚姻礼俗的法典化及观念 1626

二、婚姻习俗 1628

三、婚姻法规 1630

四、婚姻观与生育观 1632

一、炊具的种类及功能 1633

第五节 丰富精美的器具文化 1633

二、饮食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1634

三、梳妆器具的种类及功能 1636

四、家具的用途及礼俗 1639

五、文具的种类及用途 1641

六、灯具的种类及形制 1643

一、饮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1645

第六节 多元化饮食模式的定型 1645

二、饮食结构的确立 1646

三、饮食习俗与宴饮风情 1647

四、饮食心态和价值取向 1649

一、常服制式的演变及其种类 1651

第七节 服饰礼俗的演变与风情 1651

二、冠服制度的演变及其完备 1653

三、军服制式及其功能 1655

四、周边民族的服饰文化 1656

五、杂佩饰与梳妆发式 1657

六、服饰心态和价值取向 1659

第一节 名士风度 166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精神风貌与生活习俗 1661

第二节 豪侠风尚 1663

第三节 妇女风情 1665

第四节 饮食特色 1667

第五节 服装款式 1669

一、天下一家的胸怀 1675

第一节 博大进取的精神风貌 1675

第五章 唐代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俗 1675

二、进取的时代精神 1678

三、豪放敦厚的社会风尚 1681

四、宏大致远的气魄 1682

一、饮食文化的丰富 1683

第二节 饮食与服饰的时代特点 1683

二、服饰文化的变革 1688

一、婚俗特征 1696

第三节 婚俗、丧俗和巫卜 1696

二、丧俗的变化 1697

三、巫卜与信仰 1698

第四节 节日风俗盛况 1699

一、妇女参政风气 1702

第五节 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妇女 1702

三、教育与修养 1703

二、社交与结社 1703

四、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 1704

五、妆饰与审美 1706

一、衣食住行 1708

第一节 辽代风俗与精神风貌 1708

第六章 辽、夏、金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 1708

二、婚丧礼俗 1713

三、岁时风俗与其他 1715

四、社会精神风貌 1718

一、风俗习惯 1720

第二节 夏的风俗习惯与尚武精神 1720

二、社会精神风貌 1721

一、衣食住行 1723

第三节 金代的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 1723

二、婚丧礼俗 1726

三、岁时风俗及其他 1732

四、社会精神风貌 1734

二、商品意识增强 1735

一、新习俗和新礼仪 1735

第七章 宋代的民俗文化 1735

第一节 社会精神风貌 1735

四、贡举入仕 1736

三、崇尚气节 1736

一、帝、后的“圣节” 1738

第二节 节日习俗 1738

二、官定的重要节日 1739

三、节气性和季节性的节日 1740

五、节日习俗的特点 1741

四、宗教和纪念性的节日 1741

二、坐花轿 1742

一、聘礼和装奁 1742

第三节 婚姻习俗 1742

四、拜先灵和交拜仪式 1743

三、撒谷豆、跨马鞍、上高坐仪式 1743

六、各色新衣 1744

五、结发仪式 1744

二、纸钱和纸质明器的广泛使用 1745

一、薄葬蔚为风气 1745

第四节 丧葬习俗 1745

四、佛、道教等的影响 1746

三、火葬的盛行 1746

一、南食和北食两大系统的形成 1748

第五节 饮食习俗 1748

二、烹饪技术的提高 1749

四、糖果食品和甜食的增多 1750

三、各地出现特色菜肴 1750

一、突破服装等级制度 1751

第六节 服饰 1751

五、饮茶更加普及 1751

二、崇尚素雅和大方、新颖 1752

四、妇女戴盖头和裹足 1753

三、男女的新服装——背子 1753

五、戴花和雕青 1754

一、家具 1755

第七节 生活用具 1755

三、灯具 1756

二、炊具 1756

四、其他日用器具 1757

一、官讳 1758

第八节 避讳习俗 1758

三、避讳习俗的怀疑者和反对者 1759

二、私讳 1759

二、亲属间的通用称谓 1760

一、各行业的通用称谓 1760

第九节 称谓 1760

三、士大夫之间的通用称谓 1761

二、个人卫生 1762

一、公共卫生 1762

四、妇女的名讳 1762

第十节 卫生保健 1762

一、主食 1764

第一节 饮食 1764

第八章 元代民俗文化与精神风貌 1764

二、副食 1765

一、男子服饰 1766

第二节 服饰 1766

二、女子服饰 1767

第三节 婚丧习俗 1768

一、婚姻习俗 1769

二、丧葬习俗 1770

第四节 岁时风俗 1771

一、文人社会风尚 1772

第五节 社会精神风貌 1772

三、一般社会精神风貌 1773

二、异族生活习惯互为影响 1773

第一节 衣着风尚与服饰 1776

第九章 明代社会生活与风俗习尚 1776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 1777

二、庶民的服饰与衣着风尚 1779

三、服饰的时代印记 1783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 1784

一、宫廷生活与饮食 1785

二、王公贵胄与缙绅士大夫的饮食习尚 1788

三、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尚 1789

第三节 明人的行止与舟车 1793

二、王公贵戚与官宦的舟车 1794

一、宫廷的车舆 1794

三、民人的行止习尚与禁忌 1795

一、帝后的婚丧礼仪 1797

第四节 婚嫁丧葬制度与习俗 1797

二、宗室婚丧规制 1800

三、品官与庶人百姓的婚丧风仪 1801

一、帝后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 1802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 1802

二、民间的年节游艺娱乐风尚 1805

第六节 畸形的社会现象 1807

一、“多元一统”的服饰文明 1811

第一节 服饰文化 1811

第十章 清代前期风俗文化与社会风尚 1811

二、帝后、官员的服饰与礼仪 1812

三、民人服饰与衣著风尚 1816

二、宫廷、贵族生活与饮食习尚 1818

一、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总体特征 1818

第二节 饮食文化 1818

三、民间与地方年节的“食风” 1820

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1821

一、帝后车舆与出巡规制 1822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 1822

三、民人行止习尚与禁忌 1823

二、王公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礼仪 1823

第四节 婚丧制度与仪礼规范 1824

一、帝后、王公的婚丧仪礼 1825

二、民间的婚嫁与丧葬风仪 1827

三、边疆地区民族的婚丧习俗 1828

一、宫中与仕宦显贵的年节娱乐 1830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 1830

二、民间庙会与年节游艺风俗 1831

三、多姿多彩的民族游艺与竞技 1832

一、娼妓 1835

第六节 娼妓与赌博 1835

第七节 社会风尚 1836

二、赌博 1836

一、士风 1837

二、政风 1839

三、学风 1841

四、商风 1843

五、民风 1845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仪礼与变革 1848

第一节 服饰文化与衣著风尚 1848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社会生活与风俗文化 1848

二、民人服饰与衣著的多元化 1852

三、太平天国的服饰及其特点 1854

四、中西服饰文明的撞击与交织 1855

一、帝后与王公贵族的饮食习尚 1856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 1856

二、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仪 1858

三、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 1859

一、帝后车舆与行止规制的变通 1861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 1861

二、王公贵胄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特点 1862

三、民人行旅习尚与时代特色 1863

一、帝王贵族的婚丧仪礼制度 1864

第四节 婚姻丧葬制度与仪礼规范 1864

二、民间的婚丧风仪与趋变倾向 1866

一、宫中帝后与贵族娱乐活动的流变 1868

第五节 娱乐文化生活 1868

二、民间的各种游艺娱乐 1870

一、传说中的远古社会教育 1881

第一章 原始教育 1881

《中华历史通鉴·教育史卷》 1881

二、养老慈幼与原始学校的萌芽 1882

第一节 教育的演变及特征 1885

第二章 先秦官府之学的盛衰与私学的兴起 1885

一、夏代学校的形成及类型 1886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886

二、商代学校的构成及性质 1887

三、西周学校制度的构成及特征 1888

二、私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1892

一、官学的衰败与学术下移 1892

第三节 官学衰败与私学兴起 1892

一、“人性”立论与教育作用的争议 1894

第四节 百家争鸣中的教育论辩 1894

三、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不同构思 1895

二、教育目的论的歧异 1895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诸多总结 1896

二、稷下学宫的构成及其特征 1897

一、稷下学宫的缘起 1897

第五节 战国文化教育的中心“稷下学宫” 1897

第六节 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 1899

第一节 强化一统的秦代文教政策 1903

第三章 秦汉强化一统的文教政策及其体制 1903

一、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904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观念的儒学化 1904

二、汉代教育思想的儒学化 1905

一、中央政府的教育活动 1907

第三节 汉代的官方教育和察举制度 1907

二、地方政府的教育活动 1909

三、宫廷贵族教育 1910

四、汉代的察举制度 1911

一、私家学术传授 1912

第四节 汉代的民间教育 1912

三、家庭教育 1914

二、蒙学与蒙养教材 1914

一、教育兴衰的过程 191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教育发展大势 1918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兴废与多元化 1918

二、影响教育兴衰的诸多因素 1922

第二节 官学的设置与改造 1924

一、官学的学制设置与改造 1925

二、官学的经学教育 1930

一、私学的持续发展与流布 1934

第三节 私学与门阀家学的盛衰 1934

二、私学的规模与特征 1936

三、门阀家学的盛衰 1937

一、教育制度的完善与重振儒学的文教政策 1940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完善 1940

第五章 隋唐封建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备 1940

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多方面联系 1944

一、经学教材、教法的发展变化 1946

第二节 教材与教法的发展 1946

二、诗文教材的进一步丰富 1948

三、科技教育教材与教学体系的形成 1950

一、隋与盛唐时期教育思想的统一与兼容 1953

第三节 教育思想的变化及特点 1953

二、唐中期的教育改革思想 1955

三、唐末五代教育思想的变化 1957

第一节 辽代教育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1960

第六章 辽、夏、金及宋代的封建教育模式的调整与定型 1960

二、宋初的教育概况 1963

一、宋初的文教政策 1963

第二节 宋初的文教政策及教育概况 1963

一、范仲淹与庆历兴学 1964

第三节 官学的振兴与改造 1964

二、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 1966

三、崇宁兴学与蔡京的文化专制 1969

四、官学制度的定型 1971

一、学校领域中的理学化进程 1974

第四节 南宋教育的变化 1974

二、中央官学的变化与调整 1975

三、地方学校的进一步加强 1976

一、蒙养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1978

第五节 宋代的蒙养教育 1978

二、蒙学教材的大发展 1979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兴盛 1980

第六节 宋代书院的兴盛 1980

二、宋代书院的构成及其内容 1982

一、胡瑗与苏湖教法 1983

第七节 宋代的教育思想与方法 1983

二、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985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988

四、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989

二、科举制度 1993

一、学校制度 1993

第八节 西夏的教育与科举制度 1993

二、中央与地方官学 1995

一、金朝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 1995

第九节 承上启下的金代教育 1995

四、教材建设 1996

三、家学与私学 1996

第一节 文教政策和相关条件 1998

第七章 元代的教育事业 1998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广泛开展 1999

第三节 社学与私学的普及 2001

第四节 教育思想的变化 2002

第五节 教育的扩展与交流 2005

一、与专制主义相适应的文教政策 2006

第一节 由盛转衰的理学教育 2006

第八章 明代理学教育的僵化与转型 2006

二、官学教育制度 2008

三、特殊教育 2012

一、科举考试制度 2014

第二节 日趋僵化的科举制度 2014

四、私学与社会教化 2014

三、八股文与科场舞弊 2018

二、考官与考生 2018

一、明中叶书院的勃兴 2019

第三节 书院教育的兴盛与嬗变 2019

二、著名书院及讲学风气的嬗变 2021

一、心学教育思想的产生 2024

第四节 心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2024

二、心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及特色 2025

三、明末进步教育思潮对心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027

一、崇儒重文、挟以武力的两面政策 2029

第一节 尊孔崇儒、标榜正统的教育政策 2029

第九章 清前期封建教育的衰败与改造 2029

二、强化理学教育的主导地位 2032

三、强化对士儒的思想钳制 2033

一、因袭明代旧式的官学体制 2034

第二节 官学的设置与改造 2034

二、官学的教学内容与考试制度 2038

三、官学中的师生待遇及其出路 2039

一、私学的流布及其宗旨 2042

第三节 私学与蒙学的改造 2042

二、私人讲学的特色 2045

三、蒙学的改造与进步 2047

第四节 书院的官学化及其特色 2050

一、早期书院的分布及其文化特色 2050

二、书院的官学化及其流弊 2052

三、书院学风的转变及其功能的扩大 2054

一、清末教育固有的利弊及其影响 2057

第一节 教育危机的产生与加剧 2057

第十章 清后期传统教育的衰落与近代教育的萌生 2057

二、消除旧学弊症的努力与措施 2060

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教育变革观念 2062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教育危机的加剧 2063

一、在华传教士的早期办学活动 2064

第二节 教会学校的创办及其影响 2064

二、教会学校的扩展与流布 2065

三、教会学校的宗旨与教学内容 2067

四、教会学校的类型及办学特色 2069

一、同文馆的创建与早期洋务教育 2072

第三节 洋务教育的兴起及其衰败 2072

二、洋务教育同旧学观念的冲突 2074

三、洋务教育的鼎盛及其内容 2075

四、洋务教育的衰落与终结 2077

一、改良派对旧教育的剖析与批判 2078

第四节 改良派的教育主张及其措施 2078

二、改良派与洋务派的教育观点的分歧 2080

三、改良主义教育的实施及其后果 2082

一、容闳与中国早期的留学教育 2088

第五节 留学教育的开拓与发展 2088

二、留日教育热潮的出现及其根源 2090

三、庚子赔款与留学教育体制的形成 2093

一、科举制度由改良到废除的步骤 2103

第六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创建 2103

二、壬寅、癸卯学制的制订与颁定 2104

三、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 2106

四、新学制下的学校教育状况 2108

第一节 《山海经》中的域外知识 2115

第一章 早期的域外联系 2115

《中华历史通鉴·中外文化交流史卷》 2115

第二节 太平洋上的文化线 2116

一、东海、北太平洋区 2117

二、南海、玻利尼西亚区 2120

第三节 商、周文化和草原民族 2122

第四节 西王母传说中的西方世界 2124

第五节 西南高原居民和东南亚文化 2125

一、最早出国考察的张骞 2128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畅通 2128

第二章 秦汉开放的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 2128

二、陆上丝绸之路 2129

三、海上丝绸之路 2130

二、文化的链环 2132

一、汉代的西域 2132

第二节 中国和大宛、康居 2132

一、汉代的安息 2134

第三节 中国和伊朗 2134

二、各显其长的中伊技艺 2135

一、汉代的大秦 2136

第四节 中国和罗马 2136

二、罗马世界和中国文化 2138

一、汉代的月氏、天竺 2139

第五节 中国和印度 2139

二、中印工艺交流和佛教东传 2140

一、秦汉与朝鲜的文化联系 2141

第六节 秦汉和朝鲜、越南的文化关系 2141

二、秦汉与越南的文化联系 2142

二、弥生文化与中国移民 2143

一、徐福东渡 2143

第七节 秦汉和日本的文化关系 2143

一、草原帝国的迭兴 2146

第一节 草原民族和沙漠队商 2146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文明的新浪潮和东海丝绸之路 2146

二、南北朝时期的世界地图 2148

一、中国和拂菻 2149

第二节 通向拜占廷之路 2149

二、养蚕和丝织的种籽 2150

三、罗马和中国玻璃制造业 2151

一、朱士行到惠生的理想国 2152

第三节 佛教和求法运动 2152

二、佛典翻译和中国文学 2153

一、沙漠城镇和新宗教 2154

第四节 外侨和新宗教、新文化 2154

三、佛教美术和中国艺坛 2154

二、北方艺术中的外来风格 2155

一、天文、算术 2156

第五节 中外科学技术交流 2156

二、甲骑具装 2157

三、制陶技术 2158

一、邪马台国和亶洲 2159

第六节 东海丝绸之路的形成 2159

四、园艺作物 2159

二、汉人和丝绸文化 2160

三、佛教的东渡 2161

一、葱岭以西各国 2163

第一节 隋和亚洲各国的关系 2163

第四章 隋唐达到高潮的中外文化交融 2163

二、日本遣隋使和飞鸟文化 2165

三、林邑、赤土和印度文化 2166

一、安西——西域道 2167

第二节 唐代的中外交通线 2167

三、广州——海夷道 2168

二、安南——天竺道 2168

四、对日交通和日本遣唐使 2169

五、唐代的对外窗口:敦煌和广州 2170

六、亚洲文明的中心:长安 2172

二、阿拔斯时期与唐朝的关系 2173

一、乌玛耶时期与唐朝的关系 2173

第三节 唐和阿拉伯世界 2173

三、中国工艺 2174

五、阿拉伯香药 2176

四、阿拉伯炼丹家 2176

一、中印文化使者玄奘 2177

第四节 唐和印度 2177

三、印度天文学和瞿昙监 2179

二、王玄策的业绩 2179

一、唐和拜占廷 2180

第五节 唐和拜占廷及非洲 2180

四、印度医药和技术 2180

二、杜环和唐代的非洲知识 2182

一、文化交流之新貌 2183

第六节 唐和新罗 2183

二、唐代的新罗侨民 2184

一、日本遣唐学生和僧侣 2185

第七节 唐和日本 2185

二、鉴真东渡传律 2187

一、安南、环王 2189

第八节 唐和东南亚各国 2189

三、白居易和日本白体诗 2189

三、缅甸 2190

二、真腊 2190

四、诃陵、佛逝 2191

一、高丽 2193

第一节 与宋通使的亚非国家 2193

第五章 宋代海外交通发达时期的文化交流 2193

二、日本 2194

三、交趾、占城 2195

六、渤泥 2196

五、麻逸 2196

四、真腊 2196

七、三佛齐、?婆 2197

八、马来半岛各国 2198

十、天竺、注辇 2199

九、蒲甘 2199

十一、大食 2200

十二、拂菻 2201

一、丝绸的海外市场 2202

第二节 宋代的丝瓷输出和香药贸易 2202

二、海上陶瓷之路 2203

三、宋代五大进口货物 2205

一、北宋日僧入华巡礼 2206

第三节 宋僧和日本佛教 2206

二、南宋禅宗东渡 2207

一、朝鲜 2208

第四节 宋文化和朝鲜、越南 2208

一、航海罗盘 2211

第五节 航海罗盘和印刷术在海外 2211

二、印刷术 2212

第一节 与元通使的亚非国家 2215

一、杨庭璧出使马八儿、俱蓝 2215

第六章 元代从黄河向大西洋伸展的文化洪流 2215

二、元与麻喏巴歇的关系 2216

三、元与缅甸 2217

四、周达观真腊见闻 2218

五、中泰关系的新纪元 2218

六、元与马木鲁克 2219

七、元与非洲国家的通使 2219

一、钦察汗国和中国文化 2220

二、越南 2220

第二节 元帝国和钦察汗国 2220

二、元代的钦察人 2222

一、伊儿汗国和中国文化 2224

第三节 元帝国和伊儿汗国 2224

二、元代的伊朗人、阿拉伯人 2226

一、外销丝瓷的繁荣 2227

第四节 元文化和亚非欧三大洲 2227

二、元与高丽、越南的文化交流 2228

三、日本宋学的兴起 2229

四、元与马木鲁克的文化交流 2230

六、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曙光 2231

五、汪大渊考察的海外文化 2231

第一节 郑和开拓的海外新世界 2233

第七章 明代进入新时期的中外文化关系 2233

第二节 明和伊斯兰文化 2236

一、中朝文化关系 2238

第三节 与朝鲜、越南的文化交流 2238

二、中越文化关系 2241

一、佛教僧侣和中日文化 2242

第四节 与日本的文化交流 2242

二、日本的朱子学与汉籍和训 2243

三、日本趣味与寄语和歌 2244

四、陈元赟和日本文化 2245

五、朱舜水和水户学派 2246

第五节 南洋华侨和文化移植 2247

一、从利玛窦来华到卜弥格出使罗马 2249

第六节 葡萄牙、意大利、墨西哥和中国文化 2249

二、通向美洲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2251

二、康熙帝和法王路易十四 2254

一、西洋新历和西方传教士 2254

第八章 清代前期西学东渐与欧洲的中国文化热 2254

第一节 康熙帝和西方文化 2254

二、欧洲探索中国文化、科学 2256

一、莱布尼兹的中西观 2256

第二节 十八世纪的中西文化观 2256

四、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中国观 2258

三、樊守义和文艺复兴发祥地的考察 2258

五、中国君主政治在西方的鼓吹 2259

一、华瓷展现的艺术天地 2260

第三节 罗科科时期的中西艺术和文学 2260

三、英华庭园和中国风潮 2261

二、茶文化和欧洲社会 2261

四、歌德和中国 2263

二、英使马戛尔尼和中英文化交流 2264

一、乾隆宫廷中的西洋技艺 2264

第四节 乾隆帝和西方文化 2264

一、北京的俄国传道团 2265

第五节 中俄文化的接触 2265

二、中俄文学的初会 2266

一、华人移民和日本文化 2267

第六节 中日文化交流 2267

一、中朝文学和文人学者的交谊 2268

第七节 中朝、中越文化交流 2268

二、本草学在日本 2268

二、越南顺化的建设和湄公河三角洲的开发 2269

一、马尼拉帆船贸易和美洲的中华文化 2270

第八节 美洲和中国文化 2270

二、中美关系的发端 2271

一、西方殖民统治下的海外华人 2274

第一节 清代后期东南亚华侨社会 2274

第九章 清代后期海外华人和中华文明的传播 2274

二、兰芳公司和西加里曼丹华侨社会 2275

三、19世纪东南亚契约华工 2276

一、拉丁美洲契约华工 2277

第二节 在美洲的中国侨民 2277

二、华人和美国西部的开发 2279

一、西印度洋诸岛的华人社会 2280

第三节 在非洲的中国侨民 2280

二、华工和南非的经济开发 2281

二、橡胶的种植 2282

一、锡矿的开采 2282

第四节 海外华人对马来亚的贡献 2282

三、华人文化的影响 2283

一、印度支那三国的华人社会 2284

第五节 中华文明和东南亚各国 2284

二、水乳交融的中泰文化 2285

三、缅甸的华商和华工 2287

五、印度尼西亚的中华文化 2288

四、菲律宾华人文化 22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