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近代史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桥幸八郎,(日)永原庆二,大石嘉一郎主编;谭秉顺译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372 页
第一章 日本古代、中世史概观 永原庆二 3
一、日本古代的社会和国家 3
第一编 日本近代史的历史前提 3
阶级和王权的形成 9
古代专制国家的建立 9
国家土地所有制 9
十世纪的转变和庄园制 9
二、日本中世社会的展现 9
全国统一 16
一、日本近世社会的建立 16
第二章 日本近世史概观 尾藤正英 16
中世的商业和城市 16
战国的内乱和大名领地的发展 16
小农经营和封建制的进展 16
幕藩体制 22
兵农分离和石数制 22
集权封建制和国家 22
统制商业和锁国 22
二、近世社会的发展和动摇 22
一、引言 28
第三章 幕藩制社会的建立 佐佐木润之介 28
对外问题和朝廷 28
世袭制和官僚制 28
生产力的提高 28
矛盾的表面化 28
资本主义发展史和德川封建制 32
“幕藩体 32
制” 32
一九五三年以后主要的研究动向 32
关于各政权历史性质的研究动向 32
关于主要论点的研究动向 32
二、幕藩体制 32
公议权力 38
三、兵农分离制 38
藩和大名领 38
民族政治体制 38
集权政治体制 38
兵农分离制和土地领有 42
身份制统治 42
村请制 42
兵农分离的过程 42
四、石数制 42
五、锁国制和幕藩制国家 45
庆安告示 45
石数制和石数 45
兵役关系和藩体制 45
锁国制 48
幕藩制国家的确立 48
第四章 锁国 朝尾直弘 48
一、引言 48
所谓“锁国”一词 50
“锁国”的实际情形 50
近年来的研究动向 50
二、织田、丰臣政权时期(一五六九——一六○○年) 50
澳门——长崎之间贸易的建立 55
信长的策略和天主教 55
秀吉的禁教令 55
秀吉独占贸易及其意义 55
圣弗利勃号事件 55
三、德川政权的第一个时期——家康时期(一六○○——一六一六年) 55
家康的贸易政策 60
的外交 60
四、德川政权的第二个时期——秀忠、家光时期(一六一六——一六四一年) 60
加强禁教 60
大御所政治 60
划时代的一六○○年 60
家康 60
禁教和管制贸易的结合 66
禁教对德川政权确立的意义 66
从一六一六年至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贸易管理体制的建立幕藩体制的确立第五章 近世城市的形成 胁田修一、引言 66
城市的大体形成 68
自治城市的发展 68
自由城市论 68
二、近世城市的建设 68
三、近世城市和市场结构 71
向城下町集中 71
近世城市的建立 71
近世的经济结构 73
中央城市和地方城市 73
全国的市场和城市 73
四、城市经济的优越性和人口 73
城市人口的集中 76
近世前期的城市经济 76
城市人口的统制 76
五、町人和町的自治 76
六、结语 79
自治的町组织 79
城市的布局 79
町人 79
第六章 市场结构 安冈重明 80
一、幕藩体制的经济结构 80
石数制的意义 86
政治制度和地域性交通 86
货币 86
二、商业的发达 86
大坂和江户 90
商业的发达和商人的作用 90
三、金融问题的重要性 90
四、幕藩制市场崩溃的转机 91
巨大变化的贷款业 91
领主财政的没落 91
奖励特产品和发展领国经济 95
开港问题和农民起义 95
第七章 农民起义 深谷克己 95
一、引言 95
农民起义的地位 96
农民起义的时期划分 96
二、农民起义的各种要求 96
三、强诉和捣毁 100
农民起义的要求方式 100
农民起义的要求内容 100
农民起义的形式和性质 105
农民起义的结构 105
农民起义的传颂和记载 105
四、农民起义和各种斗争 105
广泛区域的斗争 107
农民起义和城市 107
农民起义和村落骚动 107
五、农民起义和幕藩制国家 107
六、结束语 109
农民起义的政治性质 109
幕藩政权的对策 109
第八章 开国 小野正雄 110
一、引言 110
二、开国的前夕 110
撤销驱逐外国船的指令 112
荷兰国王劝告开国 112
下达海防敕书 112
三、亲善条约的缔结 112
幕府和朝廷 116
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116
四、围绕贸易形式的交涉 116
培理来航 116
日本开国和美国 116
幕府的对策 116
幕府的贸易设想 120
日荷追加条约的签订 120
日美协约的签订 120
和哈里斯的交涉 120
五、御批条约问题 120
将军继承问题 122
六、友好通商条约的缔结 122
拒绝奏请批准条约 122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签订 127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的内容 127
幕藩政权的解体 127
第二编 日本近代史的进展 127
第九章 日本近代史概观 大石嘉一郎 127
一、引言 127
战前的日本近代史研究 131
战后的日本近代史研究 131
二、日本帝国的形成 131
三、日本帝国的膨胀和崩溃 140
资本主义的确立和日本帝国的形成 140
明治维新和自由民权运动 140
天皇制国家的建立 140
日本帝国的膨胀和“大正民主” 148
天皇制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帝国的崩溃 148
第十章 明治维新 田中彰 148
一、明治维新的范围和理解方法 148
关于明治维新的“起点”——从“黑船”到“开国”关于明治维新“终点”的各种见解二、维新政治运动的理论 153
三、世界史中的维新和维新中的民众 158
倒幕运动 158
尊王攘夷运动 158
公武合体运动 158
外部压力的具体化和矛盾的激化 158
世界史中的维新 163
维新中的民众 163
第十一章 自由民权运动 江村荣一 163
一、引言 163
二、民众运动的诸潮流 164
民众宗教运动 169
三、自由民权运动的开展 169
农民的结社运动 169
自由民权运动的三个潮流 172
自由党的建立 172
四、自由民权运动的思想 172
五、激化事件 174
六、结语 175
第十二章 近代天皇制国家的确立 芝原拓自 177
一、本章的课题 177
二、社会结构和统治阶级 179
探讨的时期和对象 179
近代天皇制的性质和作用 179
日本资本主义确立时期的结构 185
资本家和地主在政治上集结的方向 185
三、帝国主义形成时期的基本政策 185
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后经营”的基本方针财政掠夺和加强压迫四、军事和行政的官僚机构的强化 188
专制的国家机构的确立 193
专制的国家机构日益加强和庞大 193
军事、行政官僚集团的性质 193
国家机构和统治阶级 193
五、近代天皇制的矛盾(代结语) 193
一、引言 195
第十三章 工业革命 浅井良夫 195
工业革命的定义和日本工业革命的特点 197
工业革命的起点和终点 197
二、工业的各部门 197
纤维工业 207
重工业 207
矿业 207
三、工业革命和农村 207
支撑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农村 210
四、国家的作用 210
日本农业和农民分化的特点 210
保护工业政策的特征 214
设立银行及其作用 214
引进外资和经营殖民地 214
第十四章 “大正民主”时期的政治 坂野润治一、引言 214
“大正民主”的含义 216
“大正民主”时期的主要论争点 216
二、桂园时代的政治结构(一九○六——一九一二年) 216
“积极政策”和扩军的结合 220
第二届桂内阁的成立 220
三、第一次“大正民主”(一九一二——一九一三年) 220
四、政治联合的重新组成过程(一九一三——一九一四年) 222
“打倒阀族,拥护宪政”运动的高涨 222
政治闭塞状况的加深 222
第一届山本内阁的出现 227
第二届大隈内阁的成立 227
五、大战中的内政和外交 227
大战的爆发和“扩军选举”的胜利 230
大陆扩张政策的推进及其受挫 230
六、原内阁的成立 230
适应、协调(不干涉政策) 233
七、结语 233
对新世界秩序的积极 233
原内阁的积极政策 233
第十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 高村直助 235
一、关于垄断体确立的几个问题 235
垄断体问题 237
垄断资本确立的标志问题 237
二、垄断体的确立 237
垄断资本在五个产业部门中的确立 243
财阀垄断体的确立 243
电力垄断体的确立 243
棉纺织垄断体的确立 243
三、垄断体的变化 243
四、垄断体的地位和特征 247
棉纺垄断体的变化 247
垄断资本在五个产业部门中的变化 247
财阀垄断体的变化 247
电力垄断体的变化 247
垄断体和官办企业 252
垄断体的双重结构 252
垄断体的资本输出 252
垄断体的特征 252
第十六章 日本帝国主义和殖地民 中塚明 252
一、日本帝国主义占有的殖民地 252
日本统治殖民地的特征 257
二、民族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统治政策的转变 257
日本占有殖民地的可能性 257
日本殖民地 257
朝鲜民族的“三·一”独立运动 262
殖民地统治政策的转变 262
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殖民地 262
三、殖民地统治的矛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崩溃 262
世界经济大危机和殖民地 268
殖民地统治的矛盾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总体战体制下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崩溃是历史的必然第十七章 工农运动的发展 西田美昭一、引言 268
二、劳资关系的变化和工人运动 270
关于工农运动史研究的回顾 270
分析各次工农斗争的意义 270
日俄战争后大的工潮 27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人运动的发展 274
战后经济危机和工人运动 274
三、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佃农斗争 274
佃农斗争的真正开展 280
第十八章 经济大危机和农村问题 中村政则 280
一、引言 280
小衣经营的发展和地主制 280
粮谷检查制度的推行和佃农斗争 280
世界经济危机和日本资本主义 281
本章的课题 281
二、农民经济的衰落 281
农业危机 284
竭力维持农民经济 284
三、经济危机下农民阶级的变化和地主制解体 284
农民阶级的分化 289
经济大危机和地主阶级 289
四、农民运动的激烈化 289
五、应付农业危机的办法和农村法西斯主义形成 293
佃农斗争的起因和东北诸县 293
佃农斗争的激烈化和不同地区的特征 293
应付危机的救济农民土木工程 299
农村经济更生运动 299
更生运动的地区性特征 299
日本法西斯主义和更生运动(代结语) 299
第十九章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吉见义明 299
一、引言 299
二、日本法西斯形成的诸因素 300
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305
三、法西斯主义化的开始 305
法西斯主义形成过程的特征 305
防止革命 305
克服经济危机 305
建立总体战体制 305
四个因素 305
伦敦裁军条约问题 308
九·一八事变 308
“满洲国”产生的矛盾 308
四、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三六年的转变 308
五、中日战争前夕的危机 313
军队“革新”派的抗争 313
分离华北而引起的危机 313
天皇机关说事件 313
国际上的危机 315
重要产业五年计划的矛盾 315
六、中日战争的全面化和长期化 315
“革新”派和财界的联盟一九三八年的意义 320
第二十章 太平洋战争 由井正臣 320
一、战争的起源 320
强制集中和建立总体战体制 320
中日战争的冲击 320
侵略中国的进展 324
日美对立的加剧 324
日美谈判 324
二、日本的战争领导体制和战争计划存在的问题 324
统帅权的独立 327
战争领导机构及其矛盾 327
对美英作战计划存在的问题 327
三、战争进展和国内统治体制 327
四、战败 334
东条政权的独裁 334
美国的反攻和东条政权的崩溃 334
战争的阶段划分 334
战争初期的胜利 334
日本军事力量的毁灭 336
接受波茨坦公告 336
第二十一章 战后改革 大江志乃夫 336
一、值得提出的问题 336
研究条件的形成问题 338
关心研究的原因问题 338
二、所谓战后改革 338
战后改革和战后变革 340
三、战后改革的时期 340
战后改革的定义 340
对战后改革时期的划法 345
对改革的评述和对时期划分的评述 345
战后史的历史分期一九五五年体制 345
四、战后改革的领域和性质 345
战后改革的领域 350
战后改革的政治性质 350
战后改革的经济性质 350
关于战后改革的连续性和间断性 350
参考书目 350
后记 永原庆二 370
附录:古今地名对照表(译者制) 370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9》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36》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广西近代专业音乐研究》李昂责任编辑;(中国)杨柳成 2019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1》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世界史文献丛编 18》王强主编 2017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