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基础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基础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书余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2940197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是地质、生态、地下水动力和气象等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技术。全书共分八章,系统总结了地质灾害形成机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气象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及方法等研究成果,较详细地介绍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本书适用于从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工作者阅读,亦可供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基础》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地球科学展望 1

目录 1

1.1.1 思维方式的变化 2

1.1.2 研究对象的变化 2

1.1.3 研究内容的变化 3

1.1.4 研究形式的变化 3

1.1.5 组织形式的变化 3

1.1.7 方法手段的变化 4

1.1.6 信息交流的变化 4

1.2 地质灾害研究进展 6

1.2.1 地质灾害过程模拟和过程控制研究 7

1.2.2 建立和完善了针对复杂地质结构的地质建模理论与方法 7

1.2.3 建立和发展了地质灾害过程模拟与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8

1.2.4 将上述理论和方法用于工程实践中 8

1.2.5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9

1.3 环境地质科学研究进展 9

1.3.2 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的地质问题受到了重视 12

1.3.1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环境地质研究取得进展 12

1.3.3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 13

1.3.4 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防治是一项多学科多部门长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14

1.3.5 南方岩溶石山与地质环境保护取得了进展 15

1.4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6

第二章 地质基本知识 20

2.1 地球的物理特征 20

2.1.1 地形特征 20

2.1.3 地球的内部圈层 21

2.1.2 地球的温度 21

2.1.4 地壳演变的地质作用 22

2.2 地球岩石的形成及特征 22

2.2.1 岩浆岩的形成及特征 22

2.2.2 岩石的结构与特征 23

2.3 沉积岩的形成及特征 24

2.3.1 外动力地质作用 24

2.3.2 沉积岩的形成 24

2.3.3 沉积岩的特征 24

2.4.1 变质岩的形成 25

2.3.4 沉积岩的构造 25

2.4 变质岩的形成及特征 25

2.4.2 变质岩的结构及特征 26

2.4.3 岩石的演化 26

2.5 地质年代 27

2.5.1 地质年代的确定 27

2.5.2 地质年代表 28

2.6 地质构造 29

2.6.1 岩层的产状 29

2.6.2 褶皱 30

2.6.3 断裂 32

2.7 风化作用 33

2.8 风的地质作用 35

2.8.1 风的剥蚀作用 35

2.8.2 风的搬运作用 36

2.8.3 风的沉积作用 36

2.9.1 片流、洪流和河流 37

2.9.2 河流的侵蚀作用 37

2.9 河流的地质作用 37

2.10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38

2.10.1 地下水的类型 39

2.10.2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39

2.10.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41

2.11 块体运动 41

2.11.1 崩落、潜移和滑动作用 41

2.11.2 流动作用 42

第三章 地质灾害 44

3.1.1 滑坡形成的机制及因素 45

3.1 滑坡 45

3.1.2 滑坡的分类 53

3.1.3 不同地区滑坡成因 60

3.1.4 滑坡的识别与判断 62

3.2 泥石流 66

3.2.1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67

3.2.2 泥石流的发育特点 73

3.2.3 泥石流的分类 74

3.2.4 泥石流的特征量计算方法 75

3.2.5 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形成机制 78

3.3 崩塌 81

3.3.1 崩塌的形成条件 82

3.3.2 崩塌的动力过程 83

3.4 地面塌陷 88

3.4.1 岩溶塌陷 88

3.4.2 土体湿陷 92

3.5 地裂缝 96

4.1.1 表征泥石流危险性的因素 98

4.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98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98

4.1.2 泥石流危险区的确定 101

4.1.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104

4.2 滑坡危险性评价 108

4.2.1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规则 108

4.2.2 滑坡危险性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115

4.2.3 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117

4.2.4 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123

4.3.1 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评价 127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 127

4.3.2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综合评价 129

第五章 气象与地质灾害 132

5.1 暴雨的气候特征和主要形势特点 132

5.1.1 暴雨的气候特征 132

5.1.2 产生暴雨的主要天气形势特点 135

5.1.3 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在强降雨中的作用 138

5.2 气象要素与滑坡 140

5.2.1 降雨与滑坡 140

5.1.4 地形对暴雨的作用 140

5.2.2 气温与滑坡 144

5.3 气象与泥石流 145

5.3.1 泥石流的水平分布 145

5.3.2 泥石流的时间分布 147

5.3.3 降雨与泥石流 147

5.4 气象与崩塌 149

5.5 气候变化与地质灾害 150

5.6 诱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量临界值 152

5.6.1 地质灾害的临界雨量的计算 153

5.6.2 我国不同临界雨量区的特征 155

6.1 地质灾害监测现状及展望 165

第六章 地质灾害监测 165

6.2 滑坡、泥石流监测的内容 166

6.2.1 水文、气象数据的获取 166

6.2.2 渗流场监测 166

6.2.3 化学场及波动力场的监测 166

6.2.4 形变场的变形监测 167

6.2.5 群测群防 167

6.3.1 滑坡常规监测 168

6.3 滑坡监测技术 168

6.3.2 滑坡的遥感监测 170

6.3.3 滑坡的GPS监测 173

6.3.4 利用GPS技术进行滑坡监测的优缺点 174

6.4 泥石流监测技术 178

6.4.1 泥石流自动化监测 178

6.4.2 泥石流遥感监测 184

第七章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 189

7.1.1 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 190

7.1 滑坡预报方法 190

7.1.2 滑坡的空间预测预报 201

7.2 泥石流预报方法 203

7.2.1 泥石流的预报分类 203

7.2.2 泥石流预报和警报方法 204

7.3 地质灾害综合预报方法 205

7.3.1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 205

7.3.2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流程 209

7.3.3 一个简单网格叠加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 213

7.3.4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数学模型方法 219

7.4 地质灾害数值预报方法 221

7.4.1 地质灾害数值预报方法的思路概述 221

7.4.2 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原理 224

7.4.3 地下水运动数值模式 226

7.4.4 岩体地质变形破坏数值模式 229

第八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232

8.1 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 232

8.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233

8.3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2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