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信息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1312516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
《信息传播原理》目录

目次 1

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信息生产 21

第一节 信息 21

一、信息概说 21

二、信息分类 22

三、信息特征 23

第二节 信息产品 25

一、信息产品探索 25

二、信息产品分类 26

第三节 信息产品生产的结构 27

第四节 信息产品生产的规律 28

一、演替规律 28

二、信息链 29

三、商品属性 30

第五节 信息产品生产的标准 31

一、概述 31

二、信息分类代码标准 33

三、术语标准 35

四、标准文献号 35

五、条形码标准 48

第二章 信息传播的内在机制 57

第一节 用户情报心理过程 57

一、认识过程 57

二、情感过程 64

三、意志过程 65

第二节 认知与信息传播 68

一、用户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68

二、认知与大脑 74

第三节 再生信息 77

一、概象信息 77

二、符号信息及其逻辑推演 78

第三章 信息传播系统 81

第一节 系统与信息传播系统 81

一、系统概说 81

二、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84

三、信息传播系统概说 86

第二节 信息传播系统的类型 91

一、信息传播系统的传统分类 91

二、信息传播系统的新分类 92

第三节 信息传播系统的特征 96

一、系统的针对性 96

二、系统行为的模糊性 97

三、系统输出的非线性 98

四、传播的多向性 99

五、系统发展的阶段性 99

第四节 信息传播系统的管理 100

一、系统工程概说 101

二、信息传播系统管理的内容 102

三、信息传播系统管理的方法——系统工程方法介绍 104

四、系统工程方法在信息传播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07

第一节 概述 112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112

第四章 信息传播模式 112

二、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方法 113

三、研究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115

第二节 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116

一、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116

二、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124

第三节 结论 134

第五章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 136

第一节 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影响 136

第二节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 139

一、信息存贮技术 139

二、现代信息输入输出技术 150

三、现代信息的传递与获取 155

第三节 现代信息传播的前处理技术 169

一、自动标引 170

二、自动分类 176

三、自动编写文摘 179

第六章 信息通信基础 181

第一节 信息的度量 181

一、直感的观点 181

二、技术的观点 183

第二节 信息的编码 185

一、基本概念与编码目的 186

二、编码是用数字形式表征信息的过程 188

三、有效性编码 191

四、抗干扰编码 195

第三节 信息载体的调制 197

一、调制的功能与目的 197

二、载体和调制的类型 198

三、调制与编码的关系 200

四、确知信号与随机信号 201

五、直流载体信号的频谱 202

六、谐波载体信号频谱 204

七、已调信号的抗干扰性 208

第四节 信息的识别 211

一、识别的形式与方法 211

二、初始识别与测量 213

三、发现与识别 215

第五节 信道分析 225

一、信道定义 225

二、信道分类 226

三、信道分割 230

四、信道容量 234

一、密码通讯是保守国家秘密的一项重要措施 242

第一节 意义与范畴 242

第七章 密码通讯原理 242

二、国家秘密的范围 244

三、密级与保密期限 245

四、公民隐私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245

五、应当解决的几种误区 246

第二节 密码通讯体制 248

一、密码通讯的三要素 248

二、加密通讯原理 250

三、密码体制评估标准 251

四、破密 252

一、传统密码 254

第三节 密码类型 254

二、密码类型的划分 255

第四节 电子信息的加密技术 266

一、运算加密法 267

二、换位加密法 268

三、逐级运算换位加密法 270

四、迭代加密法 272

第五节 声音加密法 274

一、频率域变换加密 274

二、时间域变换加密 277

四、数字加密法 278

三、幅度掩蔽置乱法 278

五、时分电话加密法 279

第八章 信息传播变量研究 280

第一节 信息传播障碍 280

一、由人引起的传播障碍 281

二、信息自身造成的传播障碍 286

第二节 信息传播变量因素分析 291

一、信息输入、输出质量 293

二、信息传播方向 297

三、信息传播时间 298

第三节 信息传播变量的控制 300

一、控制的意义 301

二、控制的方式与手段 303

三、模糊控制 309

四、控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312

第九章 信息价值的增值 315

第一节 价值评价与价值量 315

一、价值和价值评价 315

二、价值量 317

第二节 信息价值的增值 318

一、熵与信息 318

二、信息熵的数学特性 327

三、信息价值的增值 330

第三节 信息的效用价值和信息需求 333

一、信息效用价值 333

二、信息效用的评价指标 337

三、信息需求 343

第十章 信息传播的经济行为 348

第一节 信息与经济行为 348

一、问题的提出 348

二、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349

三、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354

一、信息商品的特征 358

第二节 信息商品的价值分析 358

二、信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60

三、信息商品的价值量 362

第三节 信息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366

一、信息市场的兴起 366

二、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 368

三、我国加快信息商品化的途径 369

第十一章 信息产业 374

第一节 信息产业概说 374

一、信息产业的提出 374

二、信息产业的内涵 375

第二节 信息产业的作用与影响 376

一、信息产业的作用 376

二、信息产业对社会发展的渗透 377

三、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377

第三节 信息产业的竞争态势 379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态势 379

二、信息服务产业的竞争态势 383

三、世界著名咨询服务机构 389

四、数据库产业发展态势 396

参考文献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