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永宪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1338·6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目录

绪论 1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1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6

三、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9

第一讲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15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15

民族灾难的深重 15

兴中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勃兴 17

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 23

二、革命运动的开展与革命时机的成熟 27

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 27

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 29

立宪骗局与各地的反清斗争 30

三、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34

武昌起义与湖北军政府 34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37

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40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42

第二讲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46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孙中山的二次革命 46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46

二次革命的失败 47

袁世凯复辟称帝 50

护国运动与袁世凯败亡 52

二、段祺瑞卖国独裁与孙中山的护法斗争 54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 54

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56

段祺瑞卖国独裁与孙中山的护法运动 58

三、中国革命的曙光 6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60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3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68

第三讲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8

一、五四运动 68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70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74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74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 77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80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80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82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84

第四讲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与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90

一、国共合作的建立。革命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90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0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93

革命武装的建立。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95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97

二、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 97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99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北方人民的革命斗争 101

三、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04

反对戴季陶主义和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104

将介石篡夺革命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106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 108

第五讲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全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111

一、北伐战争 111

北伐战争前的军事态势 111

北伐战争的胜利 112

二、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 115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115

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 117

三、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119

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119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形成 121

农民问题上的激烈斗争 122

第六讲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126

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加紧勾结。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26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干涉 126

蒋介石加紧反革命活动 12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29

二、武汉等地的讨蒋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斗争 131

武汉等地对蒋介石的声讨 131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32

三、汪精卫集团的叛变。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33

夏斗寅叛变和马日事迹 133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134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36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 139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139

第七讲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139

中国革命的低潮 141

二、中国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2

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 142

南昌起义 143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5

广州起义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148

三、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50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50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52

四、国民党民主派和改组派的反蒋斗争 155

国民党民主派的反蒋斗争 155

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斗争 158

第八讲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60

一、 毛泽东关于党和军队建设的思想 160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60

古田会议 161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65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165

土地革命的深入 167

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169

三、红军反对国民党军事“围剿”的斗争 171

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171

红军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 173

第九讲 全国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176

一、九一八事迹。全国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 176

九一八事变 176

全国人民的抗日反蒋运动 178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错误和危害 180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形成 180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发展和危害 182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184

红军长征的开始 186

三、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187

遵义会议 187

红军长征的胜利 188

国统区文化战线反“围剿”的斗争 191

第十讲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194

一、华北事变。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194

华北事变 194

一二九运动及各阶层的抗日斗争 195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197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198

瓦窑堡会议 19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201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203

西安事变 203

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斗争 206

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210

一、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10

第十一讲 全国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1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12

二、抗战初期的两个战场 214

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214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216

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218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20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22

毛泽东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22

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25

第十二讲 全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斗争 230

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新方针。国民党投降反共逆流的出现 230

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 230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31

粉碎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233

二、中国共产党为坚持团结抗战而斗争 233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3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238

敌后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 240

粉碎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242

三、民主党派政治态度的变化。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244

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 244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246

日寇对沦陷区的残暴统治和经济掠夺 247

四、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残暴统治的斗争 247

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248

第十三讲 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和巩固解放区而斗争 251

一、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和共产党战胜困难的政策 251

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 251

共产党战胜困难的各项政策 252

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254

整风运动 254

大生产运动 258

解放区军民的对敌斗争 260

第十四讲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64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深刻危机 264

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264

国民党统治的深刻危机和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265

美帝国主义的扶蒋反共政策。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斗争 268

二、解放区的战略地位及其社会性质 270

解放区的局部反攻和战略地位 270

解放区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 273

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75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75

解放区军民的大反攻 278

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80

一、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共产党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 282

美蒋勾结加紧准备内战 282

第十五讲 全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和制止内战而斗争 282

共产党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 285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87

重庆谈判 287

民主党派呼吁和平反对内战。国统区反内战运动的兴起 291

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294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为实现政协决议而斗争 295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建立东北根据地 297

三、共产党关于自卫战争的准备 297

解放区的练兵、减租和生产运动 299

第十六讲 国民党军事进攻被粉碎。蒋介石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01

一、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301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301

共产党打败蒋介石的战略思想和政治、军事方针 303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305

二、蒋介石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309

国统区的经济、政治危机 310

国民党对中国主权的大拍卖 310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311

第十七讲 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15

一、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315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315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 318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纲领和政策 321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毛泽东论目前形势和任务 321

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贯彻 323

三、革命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 326

美蒋反动派的垂死挣扎 326

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 328

第十八讲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330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330

英明的战略决策 330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331

美蒋和平阴谋的破产 336

二、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36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38

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34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42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342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44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经验和意义 346

第十九讲 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建立 348

一、完成祖国大陆解放统一大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348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348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财政经济状况的初步好转 350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 354

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358

抗美援朝运动 358

土地改革运动 360

镇压反革命运动 362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旧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改革 365

三、三反、五反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整风整党运动 366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 366

三反五反运动 369

中国共产党的整风整党运动 371

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胜利完成。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37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成就及经验 372

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375

第二十讲 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建立 379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展开 379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379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38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83

我国外交政策的伟大胜利 387

高岗、饶漱石反党阴谋活动的出现及破产 389

二、粉碎高岗、饶漱石反党阴谋 389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 393

三、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395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98

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建立 404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08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制定 408

第二十一讲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08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 409

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开展 411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12

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416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16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419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课题 421

编后记 4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