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变迁与交融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变迁与交融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

变迁与交融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世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8498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乌江流域位处中国西南边疆腹心地带,西接云南,北依四川、重庆,东与湖南、湖北为邻,南与贵州南部及广西相连。历代以来,伴随各种移民纷纷登上乌江流域的历史舞台,不同文化汇聚于此,相互交流碰撞,不仅为变革、推动和繁荣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起到了良好作用,而且为助推、开创和形成本地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格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从考察乌江流域的民族分布、民族流变、历朝中央对当地的控制和经营入手,积极依赖各种移民史料及文献,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历代移民及其对当地民族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既有对移民进入本地的历史背景,历朝政府对待移民的政策,历代移民的来源和动因,各种移民的入迁过程等基础问题的深层探讨;也有对乌江流域历代移民的总体分类,民族关系的类型特点,人口迁徙与当地政治鼎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风俗变迁及民族融合的相互关联等核心内容的综合分析。体现出了对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迁移和民族关系进行微观与宏观结合的跨省市、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不仅可以弥补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之历史缺憾,推动民族社会学、民族人口学理论的纵深探讨;而且还可累积乌江流域未来移民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为西部水电开发和生态移
《变迁与交融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研究》目录

前言 1

绪论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理论命题 2

第一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概念界说 2

一 乌江流域的界说 2

二 移民的界说 5

三 民族关系的界说 8

第二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内容 10

一 乌江流域历代政府对本地的经略与治理 11

二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的具体迁移流动过程 11

三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的时间和地理分布格局 12

四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及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 13

五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对民族关系的综合影响 14

六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前瞻启示 15

第三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方法 16

一 文献研究方法 16

二 人口学方法 18

三 历史地理学方法 19

四 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 19

第四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价值 20

一 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行政归属和政治一统的佐证价值 21

二 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民族和睦和融合团结的实证价值 22

三 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经济复苏和开发历程的确证价值 23

四 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互动的验证价值 23

五 对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电站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启示价值 24

六 对人口学理论和人口民族学理论纵深研究的学术价值 25

上编 历史篇 30

第一章 乌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及远古人类活动与文化交流 30

第一节 乌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源起 30

第二节 乌江流域的远古人类活动及其文化交流 34

一 旧石器时代的乌江流域古人类活动及其文化交流 34

二 新石器时代的乌江流域古人类活动及其文化交流 38

第二章 先秦:部族、部落与方国交错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44

第一节 先秦时期乌江流域的原始土著及入迁族群 44

一 原始土著 44

二 氐羌系族群 48

三 濮系族群 50

四 越系族群 53

五 苗蛮系族群 54

第二节 巴人的迁徙和巴王国的建立 57

一 巴人在乌江流域的出入 57

二 巴人政权及王国的建立 63

第三节 牂人、且人的迁入和牂牁、且兰古国的兴起 66

一 牂人的迁入与牂牁国的建立 66

二 且人的迁入与且兰国的建立 68

第四节 谢人的南移与夜郎国的兴盛 69

一 夜郎的族属与名称来源 70

二 夜郎国的中兴与地域范围 71

第五节 先秦时期乌江流域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74

一 汉夷关系初建立 74

二 方国争斗常胶着 75

三 文化交流渐频繁 76

四 民族融合始显现 77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郡国、夷帅与大姓并立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82

第一节 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82

一 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分布及社会经济状况 82

二 秦汉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初始开拓与经营 91

三 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移与民族关系 98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07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政局对乌江流域的影响 108

二 魏晋南北朝各朝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经营与治理 111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 117

第四章 隋唐五代宋:藩国、边州与正州同列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28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28

一 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分布及流变 128

二 隋唐五代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控制与管理 136

三 隋唐五代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迁与民族关系 145

第二节 两宋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52

一 两宋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势力与民族政权 153

二 两宋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控制与经略 161

三 两宋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移与民族关系 169

第五章 元明清:土司、土官与流官参治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82

第一节 蒙元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182

一 蒙元时期乌江流域的世居民族及北方流移民族 182

二 蒙元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统治与经营 186

三 蒙元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入迁与民族关系 194

第二节 明朝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204

一 明朝时期乌江流域的民族概况及民族政策 204

二 明朝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控制与治理 211

三 明朝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移迁与民族关系 218

第三节 清朝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231

一 清朝时期乌江流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及民族分布 232

二 清朝中央政府对乌江流域的经略及治策修正 236

三 清朝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迁与民族关系 247

第六章 民国:军阀、国民政府与革命政权共存时期乌江流域移民与民族关系 264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乌江流域的时局动荡及变换 264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271

一 讨袁护国部队的陆续进驻 271

二 讨逆定黔国军的蚕食摸进 274

三 战略转移红军的挥师西指 276

四 规避国难民众的西迁转移 280

第三节 民国时期乌江流域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283

一 移民地主盘剥使各族人民灾难日益加重 283

二 各路驻军交战使各族人民疾苦愈益加深 286

三 民众共度国难使各民族间团结绝后空前 288

四 沿海企业内迁使民族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 290

五 大批学校迁入使各民族文化教育持续繁荣 293

下编 现实篇 300

第七章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 300

第一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的基本分类 300

一 拓展生存环境的原始迁徙 301

二 强化政权组织的政治遣派 302

三 牢固军事布防的屯戍留驻 305

四 惩治贬官人犯的谪迁流放 308

五 逃避生活压力的自发流移 310

第二节 乌江流域历代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 312

一 乌江流域历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312

二 乌江流域历代民族关系的典型特征 319

第八章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对民族关系的综合影响 326

第一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对民族经济关系的促进 326

一 因地制宜,提升农业水准:夯实了当地的经济根基 326

二 适地取材,掘采矿产资源:承传了当地的经济优势 328

三 借风使船,开发工业制品:拓展了当地的经济领域 330

四 寄籍客居,繁荣据点市易:助推了当地的经济交往 333

五 兴学施教,启佑乡里文明:保证了当地的经济持续发展 335

第二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对民族政治关系的护佑 338

一 秉奉正朔,支持行政隶属:达成了当地的政治一统 338

二 强盛门庭,渐成大姓势力:注定了当地的政治格局 340

三 罢兵屯守,参与耕种留戍:维系了当地的政治稳定 342

四 兴学施教,传播儒学新风:推进了当地的政治文明 344

五 寄籍客居,推动文化交流:加速了当地的政治融会 345

六 横征豪夺,挤占生存资源:激烈了当地的政治对抗 347

第三节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对民族文化关系的浸润 349

一 落地生根,坚守固化传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遗存 350

二 入乡随俗,彼此包容宽宥:造就了当地的文化多样 352

三 过境留籍,传扬礼俗文明:促成了当地的文化改造 354

四 开化办学,完善各类教育:推动了当地的文化进步 356

结语 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前瞻及启示 363

主要参考文献 363

后记 37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