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实用节能手册
实用节能手册

实用节能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义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118003093
  • 页数:514 页
图书介绍:
《实用节能手册》目录

1.1 国际原子量表 1

一、常用数值 1

1.2 法定计量单位与有关单位换算 3

1.2.1 长度 3

1.2.2 面积 3

1.2.3 体积 3

1.2.4 质量 3

1.2.5 力 4

1.2.6 压力 4

1.2.7 功、能、热量 4

1.2.8 功率 4

1.2.9 温度 4

1.2.12 比热容 5

1.2.13 密度 5

1.2.10 热导率(导热系数) 5

1.2.11 传热系数 5

1.2.14 动力粘度 6

1.2.15 运动粘度 6

1.2.16 各种粘度单位 6

1.3 电磁学单位 7

1.4 蒸汽主要物理性质 8

1.4.1 饱和蒸汽表(按温度排列) 8

1.4.2 饱和蒸汽表(按压力排列) 12

1.4.3 过热蒸汽表 15

1.5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 18

1.6.1 气体常用参数名称 20

1.6 部分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0

1.6.2 部分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1

1.6.3 混合气体物理参数的计算公式 24

1.6.4 部分气体定压质量比热容 24

1.6.5 部分气体的平均定压容积比热容 25

1.7 液体的物理性质 26

1.7.1 一些液体的物理参数 26

1.7.2 部分饱和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能 27

1.8 常用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29

1.9 熔融金属及合金的物理参数 31

1.10 熔盐的主要物理参数 34

1.11 固体表面法线方向的辐射率 35

1.13.1 一次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 36

1.13 发热量、当量值、等价值 36

1.12 一些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 36

1.13.2 二次能源平均当量值和等价值 37

1.13.3 耗能工质平均能源等价值 38

1.14 工业炉常用不锈耐热钢的性能与用途 38

1.15 工业炉常用耐热钢最高使用温度 42

1.16 耐热铸铁件 43

二、燃料与燃烧 44

2.1 燃料的分类 44

2.2 固体燃料 44

2.2.1 煤的分类 44

2.2.2 煤炭产品分类和质量规格 45

2.2.3 我国部分煤矿煤质比较 46

2.2.4 我国部分产焦厂焦质比较 50

2.3.1 我国重油规格标准 51

2.3 液体燃料 51

2.3.2 我国部分炼油厂燃料油规格 52

2.3.3 我国部分炼油厂渣油规格 53

2.3.4 重油粘度与合适的加热温度 54

2.3.5 灯用煤油标准 54

2.3.6 轻柴油规格标准(GB252-77) 55

2.3.7 重柴油规格标准(GB445-77) 56

2.3.8 汽油规格标准(GD484-77) 57

2.4 气体燃料 58

2.4.1 我国几种常用煤气的特性 58

2.4.2 各种煤气的一般组成 58

2.4.3 部分城市煤气的组成 60

2.4.4 部分地区天然气的组成 61

2.4.5 部分地区液化石油气组成 62

2.4.6 各种气体(纯粹)的理化参数 63

2.5 燃烧计算公式 65

2.5.1 固体、液体燃料的燃烧计算公式 65

2.5.2 气体燃料的燃烧计算公式 67

2.5.3 有关燃烧反应方程式 68

2.6 烟气组成与空气过剩系数的关系(重油、煤油、丁烷) 71

2.7 燃料发热量的计算 71

2.8 低位发热量Qd与V0sy、V0的关系(罗辛公式) 72

2.9 低位发热量Qd与V0sy、V0的关系(保伊公式) 72

2.10 液体燃料燃烧用空气量 73

2.11 气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量 74

2.12 理论空气消耗量和烟气量计算经验公式 75

2.14 各种燃料的燃烧计算结果 76

2.13 各种工业炉的空气过剩系数 76

2.15 气体燃料烧嘴的特性和用途 77

2.15.1 高速烧嘴 77

2.15.2 自身预热烧嘴 78

2.15.3 平焰烧嘴 79

2.16 油烧嘴的特性及用途 80

2.16.1 B型烧嘴的燃烧能力 82

2.16.2 RC、RK型低压烧嘴的燃烧能力 83

2.16.3 高压外混涡流式烧嘴的燃烧能力 83

2.16.4 高压外混直流式烧嘴的燃烧能力 84

2.17 重油燃烧中常见故障和防止措施 84

2.18 气体燃料烧嘴常见故障和防止措施 88

2.19 烧嘴前重油应达到的粘度范围 89

3.1.2 对流传热 90

2.20 重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 90

2.21 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在大气压力下的爆炸界限 90

2.22 某些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和空气中允许浓度 91

2.23 有代表性的工业燃烧装置的燃烧室负荷 91

2.24 燃烧负荷率 92

2.25 空气过剩系数与排烟热损失 92

2.26 烟囱高度与通风引力的关系 93

2.27 烟道中的通风阻力举例 94

2.28 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大气压和空气密度 94

三、传热与保温 95

3.1 传热的计算 95

3.1.1 热传导 95

3.1.3 辐射传热 100

3.2 黑体温度与辐射热量 101

3.3 某些材料的黑度ε和辐射系数c 102

3.4.1 冷却液体 103

3.4 总传热系数数值范围 103

3.4.2 加热器 104

3.4.3 热交换器 104

3.4.4 总传热系数常用数据 105

3.4.5 锅炉散热损失 106

3.4.6 温水表面的散热量 106

3.5 管道保温 107

3.5.1 保温管道的散热量计算 107

3.5.2 裸管散热量的计算 107

3.5.3 蒸汽管道的保温厚度与散热损失、保温效率的关系 108

3.5.4 管道保温厚度的计算 111

3.5.6 经济保温厚度的计算 112

3.5.5 管件应保温部份表面积相当裸管长度 112

3.5.7 岩棉缝板室内最优保温厚度 114

3.5.8 岩棉缝板室外最优保温厚度 114

3.6 炉体保温 115

3.6.1 炉体散热计算 115

3.6.2 炉壁表面的散热量 115

3.6.3 工业炉炉体厚度的选择 118

3.6.4 日本加热炉炉墙保温情况 118

3.6.5 我国加热炉炉体保温情况 119

3.6.6 国外几种保温炉墙、炉底、炉顶的组成和温度分布情况 119

3.6.7 国外五种保温炉墙的组成及其技术经济指标 120

3.7 开孔的辐射热损失 123

3.8.1 炉子吸冷风与炉内负压的关系 124

3.8 炉子孔洞的吸冷风和溢热流 124

3.8.2 炉子孔洞造成的燃料损失 125

四、流体输送与气体消耗量 126

4.1 各种流量计算公式 126

4.2 压力损失计算公式 127

4.3 气体流动阻力计算 129

4.4 输送管内流体温度下降的计算 135

4.5 管径与流速、流量的关系 137

4.6 管内饱和蒸汽流量 138

4.7 气体管内流速标准 139

4.8 液体的管内流速标准 140

4.9 水管管径、压力与流量的估算 140

4.10 蒸汽、水和压缩空气在管内的流速 141

4.11.2 常用管道规格和材料特性 142

4.11 输送管道 142

4.11.1 管道材料及其种类 142

4.11.3 煤气管、空气管规格 143

4.11.4 管道的热伸长 143

4.12 压缩空气消耗量 146

4.12.1 压缩空气的喷流量 146

4.12.2 用气设备压缩空气消耗量 147

4.12.3 喷砂及清理用喷嘴额定空气消耗量 149

4.12.4 喷漆额定空气消耗量 150

4.12.5 气动夹具额定空气消耗量 150

4.12.6 搅拌液体用压缩空气消耗量 150

4.12.7 气动压床及起重机空气消耗量 151

4.12.8 压缩空气节能途径 152

4.13.2 各种压力的蒸汽输送损失 157

4.13.1 喷嘴直径与蒸汽喷出量的关系 157

4.13 蒸汽消耗量 157

4.13.3 加热用蒸汽各种压力比较 159

4.13.4 锻锤及小型水压机蒸汽消耗量 160

4.13.5 各种镀槽蒸汽消耗量 160

4.13.6 清洗机及清洗槽蒸汽消耗量 162

4.13.7 木材干燥蒸汽消耗量 163

4.13.8 烘干金属喷漆时蒸汽消耗量 164

4.13.9 生活用蒸汽消耗量 164

4.13.10 蒸汽节能要点 164

4.14 氧气和乙炔消耗量 170

4.14.1 气焊用氧气乙炔消耗量 170

4.14.2 气割用氧气乙炔消耗量 171

4.15 煤气消耗量 171

5.1.1 蒸汽蓄热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173

五、蒸汽蓄热器、锅炉水质处理 173

5.1 蒸汽蓄热器 173

5.1.2 锅炉单独运行供汽量与锅炉、蓄热器配合运行供汽量的比较 174

5.1.3 蓄热器发生蒸汽量的概算举例 174

5.1.4 蓄热器的容积计算 176

5.1.5 蓄热器水面极限蒸发率 176

5.1.6 蓄热器的效用 177

5.2 锅炉用水中不纯物及其危害 178

5.2.1 水中主要杂质种类及危害 178

5.2.2 天然水质的分等 179

5.2.3 常见的锅炉水垢成分 180

5.2.4 各种不同水垢的平均导热系数 181

5.2.5 水垢厚度与燃料损失率的关系 181

5.3.2 热水锅炉水质标准 182

5.3 锅炉水质标准(摘自GB576-85) 182

5.3.1 立式水管锅炉、立式火管锅炉、卧式内燃等燃煤锅炉水质标准 182

5.3.3 水管锅炉、水火管组合锅炉及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水质标准 183

5.3.4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TJ20-76) 184

5.3.5 蒸汽、给水、炉水、冷凝水标准 185

5.3.6 疏水、生产回水标准 186

5.3.7 蒸发器和蒸汽发生器的水、汽质量标准 186

5.4 给水和炉水的处理 187

5.4.1 给水和炉水的水处理方法 187

5.4.2 水中所含固体杂质的去除 188

5.4.3 水中气体杂质去除法 189

5.4.4 水中溶解固形成分的去除法 191

6.1 冷凝水回收方法 200

六、冷凝水回收和疏水阀 200

6.2 冷凝水回收效益 201

6.3 二次蒸汽发生量 201

6.4 蒸汽疏水阀的选型、安装和使用维护 202

6.4.1 蒸汽疏水阀主要技术性能 202

6.4.2 疏水阀按动作原理分类、主要特点及一般适用范围 203

6.4.3 疏水阀选型要点 209

七、余热利用 214

7.1 高温烟气的余热计算 214

7.1.1 烟气余热的计算公式 214

7.1.2 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214

7.1.3 气体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 215

7.1.4 液体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 215

7.2 冷却介质的余热计算 216

7.1.6 可回收利用的烟气余热计算公式 216

7.1.5 烟气平均比热容的近似值 216

7.3 废汽废水余热量的计算 217

7.4 高温产品和高温炉渣余热量的计算 218

7.5 金属平均比热容 219

7.6 化学反应余热量的计算 219

7.7 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量的计算 220

7.8 余热锅炉蒸发量计算 221

7.8.1 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所采用余热锅炉的实例 222

7.8.2 余热锅炉节能实例 223

7.9 热电合供节煤量计算 223

7.10 预热空气形成的燃料节约量 224

7.10.2 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场合 225

7.10.1 使用重油的场合 225

7.11 空气换热器 226

7.12 换热器的几种主要型式 228

7.12.1 钢管换热器 228

7.12.2 弹性换热器 229

7.12.3 辐射换热器 230

7.12.4 片状换热器 230

八、耐火材料与保温材料 230

7.12.5 铁屑换热器 231

7.12.6 喷流式空气换热器 232

7.12.7 热管换热器 235

7.13 换热器常用金属材料及其最高使用温度 238

8.1 耐火制品 239

8.1.1 常用耐火制品的主要性能 239

8.1.2 主要耐火砖的特性 240

8.2.1 常用保温材料性能 242

8.2 保温材料及制品 242

8.2.2 日本产保温材料(JSSA9501-1979) 246

8.3 耐火纤维 253

8.3.1 硅酸铝耐火纤维节能效果 253

8.3.2 高纯含铬硅酸铝和高铝耐火纤维节能效果 253

8.3.3 国外常见耐火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性能 254

8.3.4 各国高铝耐火纤维的理化性能对比 254

8.3.6 日本耐火纤维的热导率 255

8.3.5 日本耐火纤维的物理性质实例 256

8.3.7 日本耐火纤维的组成及其特性 256

8.3.8 国内某些厂生产的耐火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 257

8.3.11 硅酸铝耐火纤维的耐酸、耐碱性 258

8.3.9 硅酸铝耐火纤维的密度与热导率的关系 258

8.3.10 硅酸铝耐火纤维与其他保温材料热导率的比较 258

8.3.12 各种材料的密封性 259

8.3.13 硅酸铝耐火纤维压缩回弹性与温度的关系 259

8.3.14 硅酸铝耐火纤维的透气阻力 260

8.2.15 硅酸铝耐火纤维的电气性能 260

8.3.16 硅酸铝耐火纤维的吸音性能 261

8.3.17 不能使用耐火纤维的部位 261

8.4 耐火混凝土 262

8.4.1 常用耐火混凝土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262

8.4.2 耐火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及技术要求 263

8.4.3 耐火混凝土的养护制度 263

8.4.4 砌筑耐火混凝土预制块的泥浆 264

8.4.5 耐火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265

8.4.6 其他品种耐火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 266

8.5 涂料 268

8.5.1 密封涂料的推荐成分 268

8.5.2 保护涂料的推荐成分 269

8.6 耐火可塑料 270

8.6.1 耐火可塑料的选料 270

8.6.2 耐火可塑料的性能 271

8.7 几种国产耐火纤维制品的技术指标 272

九、炉用计测仪表 273

9.1 炉用计测仪麦的种类 273

9.2 温度计的种类和特性 274

9.3 压力计的种类和用途 275

9.4 流量计的种类和原理 276

9.5 温度测量 278

9.5.1 玻璃温度计 278

9.5.2 压力式温度计 278

9.5.3 电阻温度计 278

9.5.4 热电高温计 279

9.5.5 常用热电偶的基本参数 280

9.5.6 光学高温计 280

9.5.7 全辐射高温计 280

9.6.1 液柱式压力计 281

9.6.2 弹性式压力计 283

9.6 压力测量 285

9.7 流量测量 286

9.7.1 涡轮流量计 287

9.7.2 转子流量计 288

9.7.3 差压式流量计 290

9.7.4 椭圆齿轮流量计 293

9.7.5 靶式流量计 294

9.7.6 涡街流量计 297

9.8 气体成分的测试 299

9.3.1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300

9.8.2 热磁式氧量分析仪 302

9.8.3 氧化锆氧量计 303

9.8.4 气相色谱仪 304

9.8.5 奥氏分析仪 306

10.1.1 测试基准 307

10.1.2 某锅炉测定数据 307

10.1 水管锅炉热平衡 307

十、设备热平衡计算 307

10.1.3 热平衡计算 308

10.2 连续式钢材加热炉热平衡 309

10.3 汽轮发电机热平衡 315

10.4 炼钢电弧炉热平衡测算 318

10.4.1 说明 318

10.4.2 热平衡模型及方程式 318

10.4.3 电弧炉热平衡测算表 319

10.4.4 热平衡表 324

10.4.5 热效率及单耗 325

10.5 冲天炉热平衡测算 325

10.5.1 说明 325

10.5.2 热平衡模型及方程式 326

10.5.3 冲天炉热平衡测算表 327

10.5.5 热效率及单耗 331

10.5.4 热平衡表 331

10.6 盐浴电炉热平衡计算 332

10.6.1 说明 332

10.6.2 热平衡模型及方程式 332

10.6.3 盐浴电炉热平衡测算表 333

10.6.4 热平衡表 337

10.6.5 热效率及单耗 337

10.7 风机与水泵热平衡测算 337

10.7.1 说明 337

10.7.2 风机效率测算表 338

10.7.3 水泵效率测算表 340

10.8.2 常用电焊机效率测算表 341

10.8.1 说明 341

10.8 常用电焊机热平衡测算 341

10.9 变压器热平衡测算 342

10.9.1 说明 342

10.9.2 电力变压器效率测算表 343

10.9.3 盐浴炉变压器效率测算表 344

十一、功率因数的改善及电负荷计算 345

11.1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 345

11.1.1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345

11.1.2 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345

11.1.3 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346

11.1.4 以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346

11.3 补偿功率因数的移相电容容量的确定 347

11.3.2 计算公式和图表 347

11.2 改善功率因数的措施 347

11.3.3 具体实例 348

11.3.1 矢量关系图 349

11.4 电负荷率计算 349

11.4.1 日用电记录 349

11.4.2 负荷率曲线及其计算 349

十二、电缆管理 350

12.1 容许电流计算式 350

12.2 容许电流计算基础 350

12.3 600V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容许电流 351

12.4 600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容许电流 352

12.5 3300V、6600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容许电流 353

12.6 聚乙烯绝缘软性电缆容许电流 354

12.8 用电线管敷设时容许电流减少系数 355

12.7 不同环境温度的容许电流增补系数 355

12.9 用绝缘子敷设600 V绝缘电缆的容许电流 356

12.10 电力电缆的电气常数计算公式 357

十三、电动机节能管理 359

13.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最高容许温度和最大容许温升 359

13.2 感应电动机的效率特性 360

13.3 感应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特性 360

13.4 电压、频率变化对电动机参数的影响 360

13.5 感应电动机(低压、三相)的满负载电流和空载电流之比 361

13.6 电动机不同电压的最佳输出功率范围 362

13.7 送风机需要的功率 362

13.8 泵用电动机功率计算 363

13.9 其他主要机械所需要功率的计算 364

13.10 鼠笼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366

13.11 交流电动机转数控制一览表 368

14.1.1 110KV双线圈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372

十四、变压器节能管理 372

14.1 变压器的一般特性 372

14.1.2 110kV三线圈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373

14.1.3 SJL1型35kV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374

14.1.4 SJL1型10kV电力变压器技术数据表 375

14.1.5 变压器容虽与质量的关系 376

14.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377

14.2.1 升高电网电压降低损耗的效果 377

14.2.2 按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合理运行 377

14.2.3 提高和降低运行电压与线损的关系 378

14.2.4 提高功率因数,减少输送的无功电流,降低线损 378

14.2.5 合理调控负荷,提高负荷率 378

14.2.6 变压器效率与出力的关系 379

14.2.7 变压器的功率因数与效率的关系 379

14.3.2 干式变压器线圏温度上升限度 380

14.3 变压器的温升限度 380

14.3.1 油浸变压器的温度上升限度 380

14.4 (SL-50~6300/10EN)低损耗变压器技术数据汇总表 381

14.5 有载调压变压器 382

14.6 HDJ型单相电炉变压器性能参数 384

14.7 三相电炉变压器 386

14.8 盐浴炉变压器技术数据汇总表 389

14.9 GR型中频变压器系列 389

十五、照明节能管理 389

15.1 照度标准 389

15.2 一般生产车间和工作场所工作面上的最低照度值 390

15.3 办公室、公共用室、生活用室的最低照度值 392

15.5 眩光限制和照度均匀度 393

15.4 厂区露天工作场所和交通运输线的最低照度值 393

15.6 常用照明光源的特征 394

15.7 各种光源适用场所及举例 395

15.8 墙壁、天棚及地面反射系数 396

15.9 常用照明光源(电)电压特性 397

15.10 荧光灯的温度特性 398

15.11 荧光灯及高压荧光灯镇流器功率损耗 398

十六、机电节能产品 399

16.1 风机类 399

16.2 压缩机 404

16.3 泵类 407

16.4 工业锅炉 418

16.5 制氧机 424

16.6 柴油机 425

16.7 电动机 428

16.8 变压器 432

16.9 电阻炉 433

16.10 电焊机 434

16.11 其他节能设备和装置 436

16.11.1 疏水阀 436

16.11.2 重油自身预热烧嘴 438

16.11.3 换热器 439

16.11.4 微机控制振动时效装置 440

16.11.5 调速装置 441

16.11.6 衡器 443

十七、与节能有关的国家标准 444

参考文献 5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