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实用手册
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实用手册

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实用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炳亭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804911
  • 页数:864 页
图书介绍:
《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实用手册》目录

第一章 学位和研究生教育 1

第一节 学位和研究生工作的基本知识 1

一、我国的学位制度 1

(一)学位制度的宗旨和特点 1

目录 1

(二)学位工作组织机构 2

(一)学习年限 5

(二)硕士研究生 5

二、研究生培养层次、类型及学习年限 5

(三)博士研究生 8

(四)出国预备研究生 9

三、学位和研究生工作统计数字 9

(一)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和博士生指导教师统计 9

(二)1978年以来研究生入学、毕业和授予学位统计 11

第二节 研究生入学资格与入学考试 13

一、研究生入学资格 13

(一)硕士生 13

(二)博士生 15

(一)招生专业目录 17

二、硕士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17

(二)报名 23

(三)考试 27

(四)复试与录取 29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 32

(一)坚持按需招生 32

(二)扩大在职人员比例 34

一、基本概念 35

(一)入学资格与学籍 35

(三)调整招生单位及专业 35

第三节 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35

(二)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 36

(三)学位课、必修课和选修课 37

(四)学时与学分 37

(五)教学实践与助教工作 37

(七)研究课题与学位论文选题 38

(六)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 38

(八)毕业与学位 39

二、课程学习 39

(一)学位课程及要求 39

(二)选课与成绩考核 42

(三)学习方法 43

三、学位论文工作 45

(一)对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 45

(二)科学调研 45

(三)学术报告 45

(四)开题报告 45

(五)科学试验 46

(六)新见解与创造性成果 46

(七)撰写论文 47

四、研究生学籍与待遇 47

(一)注册与请假制度 47

(二)学籍变动 47

(三)奖励与处分 49

(四)生活待遇 50

第四节 博士、硕士学位的申请与授予 52

一、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52

(一)工作程序 52

(二)对学位申请者的基本要求 52

二、学位申请与授予工作的各个阶段 54

(一)申请学位 54

(二)课程考试 56

(三)论文评阅 57

(四)论文答辩 59

(五)评定学位 62

(六)授予学位 63

(七)材料归档 65

三、学位授予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65

(一)外单位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 65

(二)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学位 67

一、分配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 71

(一)分配工作管理部门 71

第五节 研究生毕业分配 71

(二)分配政策与分配计划 72

二、研究生的分配 74

(一)工作志愿的选择 74

(二)需要填写的报表 77

(三)办理离校手续 77

(四)报到工作 79

(五)分配工作奖惩办法 79

(六)分配工作的其他情况 80

第六节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1

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1

(一)宗旨 81

(二)管理协调委员会 82

(三)建站 82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 83

(一)申请资格 83

(二)申请审批手续 83

(三)科研工作 84

(五)工作分配 85

(四)生活待遇 85

三、博士后科学基金 86

(一)申请科学基金的条件 86

(二)申请及审批程序 86

(三)资助金额 87

(四)使用办法 87

(五)经费管理 87

一、科技写作分类 88

第二章 科技文章写作 88

第一节 科技写作基础 88

二、科技写作课题 90

(一)科技写作选题 90

(二)科技写作形式 91

三、科技写作逻辑思维与语言 93

(一)逻辑思维 93

(二)科技写作语言 95

(一)准备 96

四、科技文章写作过程 96

(二)撰写初稿 97

(三)修改 101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 103

一、一般格式及要求 103

(一)基本要求 103

(二)前置部分 106

(三)主体部分 110

(四)附录和结尾部分 115

(一)学术论文 116

二、常用科技文体的撰写要求 116

(二)学位论文 120

(三)科技综述文章 124

第三节 文字图表表达规范 127

一、文字词语 127

(一)文稿书写规范 127

(二)词语表示规范 132

(三)数字 137

(一)表格 142

二、图表 142

(二)插图 146

三、语言文字 149

(一)常见字词正误辨异 149

(二)简化字 152

(三)汉语拼音 159

第三章 科技文献检索 162

第一节 基本知识 162

一、科技文献类型与级别 162

(一)科技文献的信息类型与级别 162

(二)科技文献的出版类型 163

二、检索途径及选择原则 167

(一)文献外表特征检索途径 167

(二)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 170

(三)检索途径选择原则 176

三、检索方法与选择原则 177

(一)检索方法 177

(二)检索方法选择原则 179

(三)检索一般步骤与技巧 180

第二节 检索工具 185

一、检索工具的类型与形式 185

(一)检索工具的类型 185

(二)检索工具的形式 188

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 189

(一)美国工程索引 189

(二)英国科学文摘 192

(三)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196

(四)苏联文摘杂志 200

(五)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206

(六)美国化学文摘 210

(七)美国生物学文摘 214

三、我国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217

第三节 科技文献的检索 223

一、图书和期刊的检索 223

(一)图书的检索 223

二、科技报告的检索 229

(二)期刊的检索 229

(一)PB与AD报告的检索 230

(二)NASA报告的检索 232

(三)DOE(AEC/ERDA)报告的检索 234

三、政府出版物的检索 237

(一)美国 237

(二)其他国家 238

四、学术会议文献的检索 239

(一)概论 239

(二)会议文献检索工具 240

五、学位论文 246

(一)国外学位论文检索工具 246

(二)我国学位论文检索工具 248

六、专利文献的检索 249

(一)概述 249

(二)国际专利分类法 250

(三)《世界专利索引)) 252

(四)美国专利文献的检索 256

(五)日本专利文献的检索 258

七、我国主要图书馆和情报所 261

(一)大型公共图书馆 261

(二)主要情报所 263

第四节 计算机文献检索 265

一、概述 265

(一)计算机文献检索的服务方式 265

(二)计算机处理检索的提问方式 266

二、实用机检方法及一般步骤 266

(一)实用机检方法 267

(二)计算机检索的一般步骤 269

三、主要国际联机检索系统 270

(一)美国DlALOG系统 270

(二)美国ORBlT系统 277

(三)欧洲空间组织ESA-lRS系统 279

(一)外文字母 282

一、基本知识 282

第一节 外文基本知识与资料 282

第四章 科技翻译常用资料 282

(二)国际音标 286

(三)译音表 289

(四)书写规则 289

(五)外文书刊文种辨识 302

二、常用资料 305

(一)外国人姓名写法对照表 305

(二)常用科技常数、数码 307

(三)计量单位 313

(四)各国(地区)基本数据和资料 319

第二节 科技翻译基础 332

一、科技翻译通论 332

(一)常用译法归类 332

(二)科技翻译注意事项 334

二、英语科技翻译基础 339

(一)翻译基础知识 339

(二)数词翻译 353

(三)科技术语翻译 358

三、日语科技翻译举要 360

(一)句末决定性 360

(二)否定式的后项谓语 361

(三)无助词的并列体言结构 362

(四)长难句处理 364

四、俄语科技翻译举要 370

(一)术语翻译 371

(二)数词的翻译 373

(三)某些语法结构的处理 375

(四)定义、定理、结论等的翻译 378

(五)标题、图纸、公式和表格的翻译 378

第三节 英语常用应用文写作 381

一、书信 381

(一)信封 381

(二)书信正文 382

(三)申请入学的信 387

(四)致谢函 388

(一)个人简历 389

二、表格填写 389

(二)留学生申请表 391

三、文章摘要 395

四、说明书 397

五、证书 399

(一)毕业证书 399

(二)学位证书 400

(三)公证书 400

(四)简历公证书 401

(一)资助范围及择优资助条件 402

(二)申请 402

第五章 科学基金与科技奖励 402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2

第一节 科学基金 402

(三)评审程序 404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404

(一)资助范围及条件 404

(二)申请 405

(一)资助范围及择优支持条件 405

(二)申请 405

(三)评审程序 405

三、青年科学基金 405

(三)评审程序 406

四、青年奖励研究基金 406

(一)资助范围与择优支持原则 406

(二)申请 407

(三)评审程序 407

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408

(一)资助范围及择优资助课题 408

(二)申请 408

(三)评审程序 409

六、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 409

(一)资助的高等学校 409

(二)申请 410

七、发明基金 411

(一)资助范围和条件 411

(三)评审 411

(二)申请 412

(三)审批办法 412

八、中央各部委设立的其他科学基金 412

(一)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412

(二)机械工业技术发展基金 413

(三)煤炭科技发展基金 413

(五)水利科学基金 414

(四)交通科技发展基金 414

(六)水利技术开发基金 415

(七)石油化工科研基金 415

(八)航空科学研究基金 416

(九)电子科技发展基金 416

(十)化工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417

(十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417

(十二)建筑材料行业科学技术基金 417

第二节 国内科技奖励 418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418

(十三)其他基础技术发展的科学基金 418

(一)奖励范围及条件 419

(二)申报 419

(三)审批 421

二、国家发明奖 422

(一)奖励范围及条件 422

(二)申报 422

(一)奖励范围及条件 425

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425

(三)审批 425

(二)申报 426

(三)审批 428

四、国家星火奖 429

(一)奖励范围及条件 429

(二)申报 430

(三)审批 430

(一)奖励范围及条件 431

五、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 431

(二)申报 432

(三)审批 432

六、其他科技奖励基金 433

第三节 国际著名科学奖 437

一、诺贝尔奖金 437

(一)诺贝尔及诺贝尔奖金 437

(二)历年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及其贡献 439

二、费尔茨奖金 453

(一)费尔茨及费尔茨奖金 453

(二)历年获奖名单及其贡献 454

第六章 专利与专利申请 456

第一节 专利基础知识 456

一、基础知识 456

(一)财产权 456

(二)专利权 457

(三)专利审查制度 458

(一)重要原则 459

二、中国专利法基本内容 459

(二)审查程序 461

(三)专利申请权和所有权的归属 463

(四)专利工作机构 463

(五)专利费用和重要期限 467

(六)专利分类表 470

三、授予专利权实质性条件 482

(一)发明创造的定义 482

(二)新颖性 482

(三)创造性 485

(四)实用性 488

(五)外观设计的不相同及不相近似 490

(六)中国专利法不保护的对象 490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 492

一、申请专利前的分析 492

(一)经济利益分析 492

(三)提出专利申请的时机 493

(二)技术分析 493

二、申请文件的撰写 494

(一)申请文件的一般要求 494

(二)请求书的撰写 496

(三)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498

(四)说明书的撰写 508

(五)说明书摘要的撰写 516

(六)外观设计申请文件 516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519

一、主要国际组织和公约 519

第三节 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519

(二)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520

(三)专利合作条约与国际申请 521

(四)欧洲专利公约和欧洲专利局 522

(五)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保存海牙协定 523

二、六国专利制度简介 523

(一)英国 523

(二)美国 524

(三)德国 525

(四)苏联 526

(五)法国 527

(六)日本 528

三、向外国申请专利 528

(一)申请前应考虑事项 528

(二)申请程序 529

一、我国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 531

(二)指导原则与组织管理 531

(一)出国留学种类 531

第一节 出国留学及学术交流须知 531

第七章 出国留学及学术交流 531

(三)公派出国留学 533

(四)自费出国留学 536

(五)国外“博士后”研究或实习 538

二、联系及申办入学证件 539

(一)选择校、系及专业 539

(二)申办入学证件 540

(三)申请奖学金及资助 541

(四)办理出国留学程序举例 545

(五)高等教育参考资料查询处 550

三、国际学术交流须知 551

(一)与外国人通信须知 551

(二)科技人员对外联系须知 551

(三)对外交换科技书刊资料须知 552

(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须知 552

一、美国 554

(一)美国高等教育概况 554

第二节 对外联系出国留学 554

(二)赴美学习和进修联系办法 564

二、加拿大 565

(一)高等教育概况 565

(二)赴加留学和进修办法 565

(三)体检要求 566

三、日本 566

(一)高等教育概况 566

(二)赴日留学和进修联系办法 567

(三)对日联系材料 568

(四)奖学金 570

(五)其他 573

四、苏联 573

(一)高等教育概况 573

(二)选拔办法及申请材料 574

(三)出国前的准备 575

(四)其他事项 575

五、英国 576

(一)高等教育概况 576

(二)赴英留学联系办法 579

(三)奖学金 581

六、法国 583

(一)高等教育概况 583

(二)赴法留学联系办法 586

(三)对外联系材料的准备 586

(四)其他 587

(一)高等教育概况 588

七、德国 588

(二)赴德国留学联系办法 589

(三)奖学金 590

(四)准备材料和填写表格 591

八、意大利 593

(一)高等教育及科研概况 593

(四)其他 594

(一)高等教育概况 594

九、比利时 594

(三)对外联系的有关材料 594

(二)赴意留学联系办法 594

(二)赴比留学联系办法 595

(三)其他事项 596

十、荷兰 596

(一)高等教育概况 596

(二)赴荷留学联系办法 597

(三)其他事项 597

十一、瑞典 598

(一)高等教育及科研概况 598

(二)赴瑞典留学联系办法 599

十二、瑞士 600

(一)高等教育及科研概况 600

(二)赴瑞士留学联系办法 600

(三)其他事项 600

(三)奖学金 601

十三、挪威 601

(一)高等教育及科研概况 601

(二)赴挪威留学联系办法 601

(三)其他事项 602

十四、丹麦 602

(一)高等教育及科研概况 602

(二)赴丹麦留学联系办法 603

(三)其他事项 603

(二)赴奥留学联系办法 604

(三)其他事项 604

十五、奥地利 604

(一)高等教育概况 604

十六、澳大利亚 605

(一)高等教育概况 605

(二)赴澳留学联系办法 605

(三)其他事项 606

十七、新西兰 607

(一)高等教育概况 607

(二)赴新留学联系办法 607

一、美洲 608

(一)美国 608

(三)其他事项 608

第三节 世界部分著名大学简介 608

(二)加拿大 613

二、欧洲 613

(一)英国 613

(二)德国 615

(三)法国 617

(四)苏联 617

(五)瑞典 618

(七)比利时 619

(六)荷兰 619

(八)瑞士 620

三、亚洲和澳洲 620

(一)日本 620

一、出入国境证件与手续 622

(一)护照与签证 622

第四节 出入国境基本知识 622

(二)澳大利亚 622

(二)出国卫生知识 629

(三)出入国境手续 629

二、公证和认证 630

(一)公证 630

(二)认证 633

三、其他有关事项 635

(一)搭乘国际航班 635

(二)出国人员带进免税物品限量表 641

(三)旅行支票和外钞 642

第八章 学术组织、学报、出版社 645

第一节 全国性学术组织机构 645

一、中国科协学会部 645

二、各省(区、市)科协学会部 645

三、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 647

第二节 学术期刊 652

一、哲学、社会科学 652

二、自然科学(理学) 655

三、自然科学(工学) 658

四、自然科学(农林牧) 665

五、医学 666

第三节 出版社 667

一、中央级出版社 667

二、地方出版社 670

三、大学出版社 673

四、解放军出版社 675

(一)道德 676

一、伦理学 676

第一节 思想品德修养 676

第九章 思想品德与学术修养 676

(二)修养 678

二、思想品德 679

(一)理想与精神 679

(二)品德与作风 679

三、心理品质 683

(一)兴趣 683

(二)情绪 684

(三)意志 685

(四)气质 687

(五)性格 689

(六)个性 691

(七)科技人才的心理培养 694

第二节 知识结构与智力结构 696

一、知识与知识结构 696

(一)知识 696

(二)知识结构 698

二、智力结构 701

(一)智力与智力差异 701

(二)观察力 703

(三)思维能力 704

(四)想象力 708

(五)记忆力 708

(六)操作能力 711

(一)学习方法 712

一、学习方法与阅读技巧 712

第三节 学习的方法 712

(二)阅读方法和技巧 716

(三)积累资料 718

二、记忆法 719

(一)速效记忆法 719

(二)基本记忆法 720

(三)逻辑记忆法 722

(四)数字记忆法 723

(五)姓名记忆法 723

(六)英语记忆法 724

(一)时间管理 725

三、时间管理法 725

(二)现代时间管理方法 726

(三)时间管理的评价与运筹 729

第四节 科学研究与管理 730

一、科学研究方法 730

(一)科学研究的程序 730

(二)科学研究的技巧 733

(一)创造性思维 734

二、科学创造方法 734

(二)科学创造 736

(三)科学创造中的灵感、机遇和梦 738

三、科学技术管理法 740

(一)科学技术管理学 740

(二)课题管理与成果评价 742

四、公共关系学 745

(一)公共关系 745

(二)公共关系的技术 750

附录一 学位授予单位 754

(一)高等学校 754

(二)中国科学院 778

(三)各部委科研机构 785

(四)各省市区科研机构 798

(五)军事院校及科研机构 799

附录二 学位授予学科专业及学位授予点、博士生指导教师(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重点学科点名单) 803

(一)哲学 804

(二)经济学 805

(三)法学 807

(四)教育学 810

(五)文学 811

(六)历史学 815

(七)理学 816

(八)工学 829

(九)农学 851

(十)医学 854

(十一)军事学 8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