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曾波编
  • 出 版 社:北京:测绘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5039·新143
  • 页数:346 页
图书介绍: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目录

第一章 航摄象片的基本数学关系 1

§1—1 常用的坐标系统 1

〔一〕象平面坐标系 1

〔二〕象空间坐标系 1

〔三〕摄影测量坐标系 2

〔四〕大地坐标系 2

§1—2 航摄象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3

〔一〕内方位元素 3

〔二)外方位元素 3

§1—3 象点坐标中的系统误差及其改正 6

〔一〕航摄象片的变形 7

〔二〕航摄仪物镜的畸变差 10

〔三〕大气折光差 12

〔四〕地球曲率的影响 15

§1—4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旋转变换 18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旋转变换的基本关系 18

〔二〕方向余弦之间的基本关系 20

〔三〕构成旋转矩阵的几种方法 21

〔四〕空间直角坐标系旋转变换的一次项近似关系式 33

〔五〕大地坐标系与地面辅助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变换 37

§1—5 共线条件 38

〔一〕共线条件方程的一般形式 38

〔二〕共线条件方程的线性化 42

§1—6 空间后方交会 50

〔一〕基本原理 50

〔二〕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过程 51

〔三〕空间后方交会的精度估算 54

第二章 立体象对的基本数学关系 61

§2—1 利用立体象对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基本公式——前方交会公式 63

〔一〕前方交会公式的一般形式 63

〔二〕利用一对水平象片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公式 65

〔三〕利用标准式象对确定地面点空间坐标的公式 65

§2—2 象对的相对方位元素和绝对方位元素 67

〔一〕象对的相对方位元素 68

〔二〕象对(模型)的绝对方位元素 70

§2—3 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 71

〔一〕共面条件 71

〔二〕连续象对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 74

〔三〕单独象对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 81

§2—4 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大地定向)——空间相似变换 85

〔一〕基本原理 85

〔二〕以重心作为摄测坐标系原点的特殊性 92

〔三〕立体模型绝对定向的计算过程 94

§2—5 建立双模型的基本理论 96

〔一〕模型连接条件的基本形式 96

〔二〕建立双模型的基本原理 101

〔三〕带连接条件时,连续系统相对方位元素的计算 104

§2—6 空间双点后方交会 105

〔一〕误差方程式的建立 105

〔一〕外方位角元素各系统间的关系 107

§2—7 各角元素系统之间的关系 107

〔三〕计算过程 107

〔二〕点位与点数 107

〔二〕外方位角元素与相对方位元素间的关系 109

〔三〕地面辅助坐标系绕竖轴旋转后,外方位角元素的换算关系 111

第三章 单航线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115

§3—1 连续象对单航线法 115

〔一〕基本思想 115

〔二〕航线网(航线模型)的建立 115

〔三〕航线网的绝对定向(大地定向) 121

〔四〕近似正形改正公式及其他 127

〔五〕计算测图工序中所需的某些元素 131

§3—2 其他单航线法介绍 133

〔一〕独立模型单航线法 133

〔二〕双模型单航线法 139

〔三〕虚拟象片单航线法 140

§3—3 系统误差在航线网中的累积 141

〔一〕上下视差误差对相对方位元素的影响 141

〔二〕外方位元素误差对单模型坐标的影响 144

〔三〕相对方位元素的系统误差在航线模型中的累积影响 147

〔四〕航线模型的系统变形 154

第四章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 162

§4—1 区域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概述 162

§4—2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方案 163

〔一〕基本思想 163

〔二〕误差方程式的原始形式 163

〔三〕原始误差方程式的改化原理及方法 164

〔四〕简化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 169

〔五〕系统变形改正中,地形起伏影响的考虑 176

〔六〕航线飞行不正规时,建立等效误差方程及简化法方程的特点 177

§4—3 航线法区域网平差的计算过程 177

〔一〕区域网概算 178

〔二〕区域网平差计算 179

§4—4 考虑已知控制点误差的航线法区域网平差方案 179

〔二〕各类点的等效误差方程式 181

〔一〕各类点的原始误差方程式 181

§4—5 带骨架航线的航线法区域网平差 182

〔一〕等效误差方程式的建立 182

〔二〕简化法方程的结构 183

第五章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 185

§5—1 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概述 185

§5—2 平面区域网平差 187

〔一〕基本原理 187

〔二〕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 188

〔三〕等效误差方程式的组成 194

〔四〕简化法方程的直接组成及其结构 199

§5—3 高程区域网平差 205

〔一〕基本原理 205

〔二〕法方程的组成及其结构 206

〔三〕等高条件在高程平差中的应用 209

§5—4 独立模型法平高迭代方案的计算过程 210

〔一〕区域网概算 210

〔二〕区域网平差 211

§5—5 独立模型法的逐个趋近解算方案 213

§5—6 独立模型法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214

第六章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218

§6—1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概述 218

〔一〕基本原理 218

〔二〕主要运算过程 220

§6—2 光束法的原始法方程和简化法方程 222

〔一〕原始法方程及其简化 222

〔二〕等效误差方程 228

〔三〕利用等高条件时的等效误差方程 231

〔四〕距离条件的利用 233

§6—3 逐片逐点趋近计算方案 234

〔一〕每片全部外方位元素与模型点坐标反复趋近计算方案 234

〔二〕利用投影光线夹角的趋近计算方案 235

§6—4 光束法自检校区域平差 238

§7—1 高差仪记录的处理 241

〔一〕高差仪工作原理简介 241

第七章 高差仪记录资料的处理及其在电算加密中的应用 241

〔二〕利用高差仪记录计算航高差的公式推导 243

〔三〕等压面弯曲的改正 248

§7—2 在单航线法中,处理高差仪记录的综合平差方法 249

〔一〕依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综合平差 249

〔二〕依抛物线规律平差 252

§7—3 高差仪记录在电算加密中的应用 254

〔一〕在单航线法中的应用 254

〔二〕在区域网平差中的应用 256

附录: 257

附录Ⅰ 向量代数的基础知识 257

附录Ⅱ 矩阵运算的基础知识 266

附录Ⅲ 间接观测平差中的等效误差方程 285

附录Ⅳ 电算加密中,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常用解法 295

附录Ⅴ 地心坐标系及其换算公式 308

附录Ⅵ 共线条件线性化的一般关系式 313

附录Ⅶ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精度 320

附录Ⅷ 量测象点坐标的精密仪器 3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