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植物群落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群落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鹏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3119·1159
  • 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生物化学动力学下一篇:遗传学
《植物群落学》目录
标签:群落 植物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及范围 1

一、植物群落 1

二、植物群落学 1

三、几位学者的植物群落定义 2

四、与植物群落学相关的几个学科的概念 2

第二节 植物群落学的发展简史 4

一、初始阶段 4

二、近代植物群落学的发展阶段 5

三、现代各国地植物学家的活动 5

四、我国地植物学家的工作简况 7

第三节 植物群落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9

一、与一般植物学的比较 9

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0

第四节 植物群落学的任务及其发展方向 10

一、任务 10

二、发展方向 11

第二章 种群生态 12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特性 12

一、种群的定义 12

二、种群名称的由来和范围 12

三、种群与个体的关系 12

四、种群内和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13

五、种群的特征 14

第二节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存活曲线 14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14

二、存活曲线 16

第三节 种群的年龄结构 17

一、年龄结构的意义 17

二、植物种群的年龄阶段 18

三、年龄结构的类型 18

第四节 种群动态 19

一、种群增长 19

二、影响种群增长的种内和种间因素 24

第五节 种群的生态位 26

一、生态位的意义 26

二、生态环境与物种关系 27

三、高斯原理 27

四、种间生态位的分化 29

第六节 种群个体的分布及种群间的结合系数 29

一、植物种群的密度 29

二、植物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类型 30

三、种群间的结合系数 31

第七节 植物个体种群及种群行为模式 33

一、个体种群 33

二、植物种群行为的结构模式 35

第八节 领域性理论 36

一、领域性的概念 36

二、领域性假说 37

第九节 生态型 38

一、生态型的概念 38

二、研究植物生态型的任务和内容 39

三、生态型的分化过程及其类型 40

第三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45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基本特点 45

一、植物群落的三大特点 45

二、植物群落外貌的四个要素 45

三、优势种和建群种 46

四、种类间的更迭关系 47

第二节 生活型 48

一、生活型的概念 48

二、各国学者的生活型分类法 49

第三节 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要素及研究意义 57

一、群落结构的三要素 57

二、种群 58

三、层群 59

四、同生群 60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61

一、群落的分层现象 61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61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65

四、群落结构理论在实践中应用举例 67

第四章 植物群落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分类 68

第一节 植物群落中各种类的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 68

一、各种群的数量特征 68

二、群落类型的综合特征 75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 79

一、样方 80

二、样条 82

三、无样地法 85

四、年轮计算法 88

五、残留法 89

六、方格调查法 89

七、定位研究法 90

八、树木生长过程研究法 90

九、水生植物群落研究法 90

第三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的梯度变化、群落界线和植被制图的原则 91

一、环境梯度与群落的分布格局 91

二、群落排序 94

三、群落界线的划分及植被制图的原则 98

第四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单位及命名 104

一、群落分类的必要性 104

二、群丛的定义 104

三、群落分类系统 107

四、群落类型的命名 111

第五章 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13

第一节 植物群落与环境的矛盾统一 113

一、群落环境 113

二、群落对环境的适应 113

三、群落中种内、种间关系的矛盾统一 114

四、群落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115

五、用生态生理学观点认识作物群落的矛盾统一 116

第二节 生境对植物群落的作用 117

一、影响植物群落的综合因素 117

二、生境因子对群落的各别作用 117

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120

四、人类生产活动和污染生态 121

第三节 植物群落对光的改造反应作用 123

一、群落对光的吸收和反射反应 123

二、群落对光的透射反应 124

三、森林群落改变光质、光量的生态意义 127

第四节 植物群落对生境温度的反应作用 128

一、植被与热量平衡 128

二、群落对于气温的作用 130

三、群落对于土壤温度的作用 133

第五节 植物群落对生境水分的反应作用 135

一、植被与水分平衡 135

二、森林群落增加降雨量的作用 136

三、群落对于空气湿度的作用 139

四、群落对于蒸发以及蒸腾作用的影响 140

五、群落对于土壤含水量的作用 142

六、森林群落对于积雪的作用 144

第六节 植物群落对风的改造作用 145

一、不同群落类型的防风作用 145

二、防风林带的防风效应 146

三、防风林带的防风效能的理论试验 147

四、营造防风林带的设计 149

五、防风林带的优缺点 152

第七节 植物群落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55

一、植物群落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155

二、合理耕作与水土保持 156

三、草原管理与水土保持 157

四、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山坡地 158

第六章 植被的动态——植物群落的形成和演替 162

第一节 植物群落形成和演替的轮廓 162

一、群落形成的轮廓 162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163

第二节 植物群落的形成 164

一、裸地形成的因素 164

二、繁殖体的散布 166

三、定居 169

四、竞争和群落形成 170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演替 173

一、动力 174

二、演替系列的基本类型 176

三、方向 185

四、演替“顶极”理论 187

五、研究方法及其任务 190

第四节 植被的进化 192

一、地史上的植被进化 192

二、物种进化推动植被进化 193

第七章 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概要 194

第一节 植被带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 194

一、世界植被带的分布概要 194

二、中国的植被分布概要 195

三、植被垂直带分布概要 197

第二节 木本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 200

一、常雨木本植物群落 200

二、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群落 211

三、雨绿木本植物群落 213

四、硬叶木本植物群落 215

五、夏绿木本植物群落 216

六、针叶木本植物群落 218

七、石南木本植物群落 220

第三节 草本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 221

一、雨绿干燥草本群落 221

二、夏绿干燥草本群落 223

三、高草草本植物群落 226

四、高山冻原低草草本群落 227

五、水下草本群落 229

六、沼泽草本群落 229

七、水藓草本群落 229

八、真藓冻原群落 230

九、地衣冻原群落 230

第四节 荒漠群落的类型及其在世界和我国的分布概要 231

一、干荒漠群落 231

二、冻荒漠群落 234

三、盐碱土荒漠群落 235

四、流沙荒漠群落 235

五、岩下荒漠群落 236

六、岩面荒漠群落 236

第八章 群落生产力和生态系统 238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38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238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几个基本原理 240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40

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42

五、生态系统的类型 245

六、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46

七、生态平衡 248

八、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250

九、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51

第二节 群落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功能 252

一、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252

二、群落生产力及其测定方法 256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62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64

第三节 生态系统分析 272

一、生态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272

二、建立一个系统模型的过程 276

三、生态系统分析举例 279

主要参考文献 2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