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金融经济学新论
金融经济学新论

金融经济学新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4911259
  • 页数:413 页
图书介绍:
《金融经济学新论》目录

第一篇 绪论 3

第一章 建立我国金融经济学的必要性及其学科体系 3

第一节 金融经济学设立的必要性 3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

第三节 金融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6

第二篇 货币论 19

第二章 货币论纲要 19

第一节 货币论内容提要 1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 23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的学说 26

第一节 什么是价值形式 26

第二节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7

第三节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43

第四节 一般价值形式 47

第五节 货币形式 54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和货币本质的学说 57

第一节 关于商品的交换关系 57

第二节 货币结晶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61

第三节 商品交换发展过程和货币发展过程的历史分析 64

第四节 在货币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上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错误观点的批判 70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学说 77

第一节 价值尺度 79

第二节 流通手段 96

第三节 货币 144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学说 181

第七章 对人民币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186

第一节 人民币的特点 186

第二节 所谓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189

第三节 币值的含义 190

第四节 研究货币理论一定要把金币和纸币分清楚 193

第八章 论人民币的性质 195

第一节 研究货币理论必须紧紧贴着人民币这个现实 195

第二节 当前研究货币必须从纸币本位的特点出发 196

第三节 人民币不是金的价值符号 197

第四节 人民币不是信用货币 199

第五节 人民币不是劳动券 200

第六节 人民币的性质是国家纸币 200

第七节 “纸币流通规律”不能直接套用到人民币上 201

第九章 人民币纸币与金(银)币的差异辨析 203

第一节 马克思的两种纸币观 203

第二节 纸币与金(银)币的差异点 204

第三节 人民币的特点和性质 206

第四节 人民币与黄金没有关系 208

第五节 人民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商品 211

第十章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应根据币材的自然属性来立论 213

第一节 分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根据货币材料的自然属性来观察 213

第二节 马克思论证货币贮藏手段职能是以金(银)为币材而立论的 214

第三节 对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应从纸币来看待 216

第十一章 货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量 218

第一节 对“规律”一词的认识 218

第二节 马克思对确定货币流通量提出的三种情况 221

第三节 马克思为什么提出货币流通量这个问题 223

第四节 人民币的流通规律 225

第十二章 货币供应与货币管理 231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 231

第二节 货币发行管理 232

第三节 现金管理 233

第四节 “货币流通规律”不能解决货币供应量问题 233

第五节 我国人民币发行数量的理论根据 236

第十三章 建立我国社会主义货币数量学说的理论体系 238

第一节 引言 23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流通量学说与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学说 239

第三节 现代西方货币数量学说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240

第四节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数量学说 243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应与货币供应量 246

第一节 在纸币条件下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是研究货币理论的基石 246

第二节 在国家纸币条件下货币调控机制必须从货币供应量开始 247

第三节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测算与预定 249

第十五章 论通货膨胀与金融政策 251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251

第二节 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 253

第三节 我国通货膨胀的症结点 254

第四节 抑制通货膨胀的金融政策配合问题 255

第十六章 论稳定通货 258

第三篇 中国钱币学 263

第十七章 中国钱币研究的方向问题 263

第一节 中国钱币研究方向的概述 263

第二节 中国钱币的鉴赏与评定 264

第三节 中国钱币的欣赏与收藏 265

第四节 中国古钱币各种币制的借鉴 267

第十八章 中国钱币学学科体系发凡 274

第一节 中国钱币学课题的提出 274

第二节 中国钱币学的学科体系 276

第三节 中国最早的实物币——贝币 278

第四节 中国的金属货币 279

第五节 中国的纸币 286

第十九章 钱币史观与货币 289

第一节 钱币与货币是通义语 289

第二节 货币科学研究的重点 290

第三节 各国的货币制度均具有强烈的策略性 292

第四节 在货币科学研究中货币斗争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94

第五节 关于钱币学会与金融学会的分工问题 295

第四篇 金融经济管理体制与运行 299

第二十章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299

第一节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对银行的要求 299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是我国银行机构体制划时代的改革 302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及专业银行职责的分工与管理体制 307

第二十一章 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311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意义 311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313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 314

第四节 银行在货币管理体制中必须把货币发行与货币流通两个概念区分开 316

第五节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318

第六节 银行内部信贷资金的计划管理体制 319

第七节 在中央银行制度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问题 321

第二十二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324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管理体制上的差异 324

第二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325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326

第二十三章 论经济研究与金融研究的内在联系及其研究的新课题 329

第一节 经济研究与金融研究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329

第二节 经济学科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331

第三节 金融学科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331

第二十四章 论宏观金融经济 336

第一节 宏观金融经济的全貌 336

第二节 信贷资金结构 337

第三节 信贷资金收支平衡 338

第四节 外汇资金占用 339

第二十五章 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是流动资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 341

第一节 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统一管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经济改革 341

第二节 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后企业流动资金的来源问题 344

第三节 银行信贷对企业流动资金的供应问题 345

第四节 在信贷资金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348

第二十六章 怎样认识商业信用问题 350

第一节 商业信用的概念 350

第二节 商业信用的票据化 352

第三节 我国银行信用政策 353

第四节 银行信用如何引导商业信用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354

第二十七章 建立中国式的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356

第一节 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含义 356

第二节 银行信贷调节基金的来源和性质 358

第三节 怎样确定银行信贷调节基金的比率 360

第二十八章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结算制度 363

第一节 改革结算制度的必要性 363

第二节 结算原则如何提出 364

第三节 结算方式的改革 366

第二十九章 论人民储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71

第一节 人民储蓄的目的 371

第二节 人民储蓄的客观必要性 373

第三节 人民储蓄在政策性上的重要意义 375

第四节 储蓄存款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76

第三十章 怎样认识银行储蓄存款的经济效应 378

第一节 储蓄存款的经济效应首先应当从发展经济的意义来看待 378

第二节 储蓄存款的另一经济效应应当从稳定经济的意义来看待 380

第三节 储蓄存款增长与市场疲软 380

第三十一章 关于建立“信贷法”问题 384

第一节 建立“信贷法”的必要性 384

第二节 应当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原则作为“信贷法”的基础 385

第三节 应当建立的信贷原则 386

第三十二章 论信贷政策与信贷操作 391

第一节 我国银行信贷的意义与性质 391

第二节 银行信贷政策的制定与掌握 391

第三节 银行信贷政策制定的理论根据 392

第四节 银行信贷结构 394

第五节 银行的信贷操作应当配套改革 396

第三十三章 我国开展金融市场与资金市场的一些理论问题 398

第一节 金融市场、资金市场的概念 398

第二节 我国建立资金市场和金融市场具备的条件存在着差别 399

第三节 我国资金市场的发展情况和问题 400

第四节 资金市场行为和银行贴现业务要区分开 403

第五节 关于证券市场的建立问题 404

第三十四章 论价格管理体制与货币政策 406

第一节 物价问题与通货膨胀 406

第二节 我国价格体制的改革与物价走势 407

第三节 稳定物价的途径和措施 409

第四节 货币政策是稳定物价的根本保证 410

第三十五章 论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4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