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现代小说美学
现代小说美学

现代小说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德林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40402040
  • 页数:358 页
图书介绍:
《现代小说美学》目录

序 蒋孔阳 1

第一章 艺术感觉·寓意超越 10

第一节 作家的艺术感觉与小说创作 10

一、感觉·感觉经验·艺术感觉 10

二、艺术感觉的整体性 12

三、艺术感觉的体验性、情感性、想象性 15

四、联觉、通感、超感觉描写 26

第二节 超越:生活和人生哲理的心灵化情态化 30

一、超越:“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30

二、超越:生活的心灵化,心灵的生活化 33

三、从男性阳刚之美看艺术的超越 36

四、超越与象征及其他 43

第二章 变形·象征·怪诞 46

第一节 “变形”艺术规律探索 46

一、“变形”是个宽泛的美学概念 46

二、“变形”是主体的审美感情经过幻化对客体的投射 48

二、梦中的潜意识是否都是非理性的 50

三、“变形”要遵循“美的规律” 52

四、“变形”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54

五、“变形”与精神畸变 57

第二节 象征艺术规律探索 60

一、比喻、寓言、象征 60

二、象征的艺术品格 62

三、通向小说创作的哲理诗情化 67

四、小说象征的流动美与可变性 74

第三节 怪诞艺术规律探索 79

一、怪诞的内涵 79

二、怪诞的表现形态 81

三、怪诞的艺术品格 85

四、借鉴与创新 92

第三章 视角的艺术 98

第一节 叙述角度 98

一、观察点、叙述角度与人称 98

二、叙述主体感情的对象化 101

三、多视角、多层次、多侧面与立体效果 103

四、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及其他 106

第二节 “视角”的艺术 108

一、外视角与内视角 108

二、视角的选择与作家的艺术构思 111

三、内视角的运用与作家的艺术想象 113

四、内视角的运用与作家的主观情绪、感觉和气质 116

第三节 审美视角与艺术深度 121

一、审美视角——创作主体对生活的属于自己的艺术发现 121

二、《乳癌手术》与审美视角 122

三、《筱竹丛中》与审美视角 124

四、《大河》与审美视角 126

第四节 人物视点交叉移位 128

第四章 时空·环境·场面·人物 139

第一节 “时间与空间”艺术规律探索 139

一、问题的提出 139

二、时间、空间的客观规律 142

三、人们对时间感受的不同主观感情色彩 143

四、艺术想象中的“时空情境” 144

五、“心理时间”和“心理结构” 147

一、环境的内涵 152

第二节 环境与人物 152

二、景与情 153

三、环境与人物的双向同构 157

四、性格核心的多种表现形态与环境的随机性与动态化 164

第三节 场面与人物 176

一、场面是构成情节的基本单位 176

二、贵在独特性 177

三、点面结合 180

四、场面中人物的情态和心理 183

五、横向拉开与纵深剖析 188

一、灵魂的探索 193

第一节 心理描写与意识流 193

第五章 人物心理·人物性格 193

二、行动,表情与人物心理 194

三、“言者,心之声也” 196

四、内心独白 197

五、一片风景,一种心情 199

六、梦境 200

七、意识流 202

八、安娜与泰莎的心理对比 205

九、开拓心灵的领域 208

第二节 “自由联想’艺术规律探索之一 209

一、汲取新的方法,开拓创作路子 209

二、“自由联想”中时空情境的跳跃,应以人物的内在情绪为基础 211

三、“自由联想”的艺术方法适用于题材独特、中心人物突出、情节淡化的小说 214

一、“自由联想”应遵循艺术想象的内在规律 222

第三节 “自由联想”艺术规律探索之二 222

二、在特定环境和态势下的人物“自由联想” 223

三、“自由联想”与人物的潜意识 226

四、艺术创新 230

露四节 人物“自由联想”与时空情境交迭 231

第五节 “幻觉”与“幻化” 235

一、幻觉不同于幻想 235

二、从安部公房的两部小说看现代派小说的幻觉描写 237

三、从两种幻觉描写看艺术的表现与再现 242

四、我国当代小说中的幻觉描写与艺术幻化 243

第六节 “梦”与文学 247

一、从弗洛伊德的“释梦”谈起 247

三、作家写梦的审美要求 253

第七节 关于审美心理图式的思考 258

二、新的艺术结构与审美心理图式的更迭 260

三、“怪味小说”与审美心理图式的拓展 262

第八节 性格的立体感与多面性 267

一、性格的立体感 267

一、审美心理图式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268

二、性格的“背阳面”与“朝阳面” 271

三、性格的多面性 273

第九节 艺术描绘的“准确性”与“透彻性” 278

第十节 主体的审美评价与人物的性格逻辑、情理逻辑 284

第十一节 小说创作中的“我” 293

一、不可无“我” 293

二、传记文学和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中的“我” 294

三、创作主体在审美评价中显示“我” 295

四、“小我”与“大我” 298

第六章 人物语言 300

第一节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300

一、语言的魅力 300

二、什么人说什么话 303

三、内心独白与人物心态 308

四、语境 312

一、对话的语态、色采、雕塑感 317

第二节 对话的艺术美 317

二、对话的个性化 319

三、对话的行动性 323

四、对话与人物心态 326

第七章 情节·景物 330

第一节 情节的淡化与诗情美 330

一、从“无巧不成书’谈起 330

二、“强化情节”不能完全否定 332

三、情节淡化,给人以本色感 333

四、情节淡化符合艺术规律 334

五、新时期小说情节淡化的四个特点 336

第二节 大海也是“人” 340

一、大海的性格 340

二、“人化的自然”和“人的对象化” 340

三、洛蒂笔下的大海 341

四、海明威笔下的大海 345

五、邓刚笔下的大海 347

后记:寻找自己的评论个性 3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