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汉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109042154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植物学,ISBN:9787109042155,作者:徐汉卿主编
《植物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植物与植物界 1

一、植物的多样性 1

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植物界的划分 1

第二节 植物的重要性 2

一、参与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发展 2

二、转贮能量,提供生命活动能源 3

三、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3

四、是天然基因库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资源 4

第三节 植物科学的发展 5

一、植物科学的简史 5

二、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分科与发展趋势 7

第四节 植物科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7

第五节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8

第二章 植物细胞 10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一般特征 10

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0

二、植物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 11

第二节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12

一、原生质的概念 12

二、原生质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质 12

三、原生质的生理特性 13

第三节 细胞表面结构 13

一、细胞壁 13

二、质膜 16

第四节 细胞间的联络结构 17

一、纹孔 17

二、胞间连丝 18

第五节 细胞质 19

一、胞基质 19

二、细胞器 20

三、细胞骨架系统 26

第六节 细胞核 27

一、核的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27

二、核的超微结构 28

三、核的功能 29

第七节 后含物 30

一、淀粉 30

二、蛋白质 31

三、脂类 31

四、晶体 31

五、单宁 32

六、色素 32

第八节 细胞的增殖、生长和分化 32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 32

二、细胞周期 33

三、有丝分裂 34

四、无丝分裂 37

五、减数分裂 37

六、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8

第三章 植物组织 41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形成与类型 41

第二节 分生组织 41

一、顶端分生组织 42

二、侧生分生组织 42

三、居间分生组织 42

第三节 营养组织(薄壁组织) 43

一、同化组织 44

二、贮藏组织 44

三、吸收组织 44

四、通气组织 44

五、传递细胞 44

第四节 保护组织 45

一、表皮 45

二、周皮 49

第五节 机械组织 50

一、厚角组织 50

二、厚壁组织 51

第六节 输导组织 53

一、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组成分子 53

二、运输同化产物的组成分子 55

第七节 分泌结构 57

一、外分泌结构 57

二、内分泌结构 59

第八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 61

一、复合组织 61

二、组织系统 62

第四章 幼苗 63

第一节 被子植物苗期幼态器官的形成 63

第二节 幼苗的类型 65

一、子叶出土幼苗 65

二、子叶留土幼苗 66

第三节 幼苗形态学特征的应用 66

第五章 根 68

第一节 根的功能 68

一、根的一般功能 68

二、根的特殊功能 69

第二节 根的伸长——根尖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 70

一、根尖各区的结构及初生生长过程 70

二、根的初生结构 75

第三节 根的分枝——侧根原基及侧根的形成 78

一、侧根原基的发生 78

二、侧根的形成及其在母根上的分布 79

第四节 不定根 80

第五节 根的加粗——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82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82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 84

第六节 根系的组成与发育 84

一、直根系 84

二、须根系 85

第七节 根瘤与菌根 86

一、根瘤 86

二、菌根 87

第八节 根系特性与农业实践 89

第六章 芽与枝条 90

第一节 芽的结构及其适应意义 90

第二节 芽的类型 91

一、按芽的结构和性质分类 91

二、按生长位置分类 91

三、按有无保护结构——芽鳞分类 92

四、按生长状态和形成季节分类 92

第三节 叶芽的分化 93

一、定芽的起源和分化 93

二、不定芽的形成与作用 94

第四节 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 94

一、枝条的形态特征 94

二、分枝方式 96

第七章 茎 99

第一节 茎的功能 99

一、茎的一般功能 99

二、茎的特殊功能 99

第二节 茎的伸长——茎尖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的形成 99

一、茎尖各区的结构与生长动态 100

二、茎的初生生长 101

三、茎的初生结构 102

第三节 茎的加粗——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形成 106

一、形成层的发生、组成与活动 106

二、次生韧皮部 107

三、次生本质部 108

四、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110

五、周皮、皮孔与树皮 111

六、裸子植物茎 113

七、单子叶植物茎的加粗 113

第四节 纤维植物中的茎纤维的特点 114

第五节 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实践 115

一、枝条生根与人工营养繁殖 115

二、茎的创伤愈合与嫁接 117

三、芽与技的特性与整枝技术 118

四、茎的结构特征与倒伏 119

第八章 叶 120

第一节 叶的功能 120

一、叶的一般功能 120

二、叶的特殊功能 120

第二节 叶的形态与叶序 120

一、单叶与复叶 120

二、叶的大小、形状和叶序 122

第三节 叶的发生和生长 124

一、叶原基的发生 124

二、完全叶各部分的发生 124

三、叶片的发育 125

第四节 叶的结构 125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126

二、禾本科作物叶的结构 129

第五节 叶的生态类型 133

一、阳地和阴地植物叶的结构 133

二、C3和C4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134

三、旱生和水生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135

第六节 叶的衰老与脱落 136

一、叶的衰老 137

二、叶的脱落 137

三、叶的衰老、脱落的生物学意义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138

第七节 叶的生长特性与农业实践 139

一、叶的生长特性和种植方式 139

二、不同叶位叶与作物产量 139

三、叶的再生长与草皮、牧草和饲用作物生产 140

第九章 营养器官间的联系——植物体的整体性 141

第一节 营养器官功能的协同性 141

一、根与其他器官 141

二、茎与其他器官 141

三、叶与其他器官 141

第二节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 142

一、根与茎 143

二、茎与分枝及叶 145

第三节 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147

第四节 植株器官间相关生长的调节 147

第十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 149

第一节 变态的概念 149

第二节 变态根 149

一、贮藏根 149

二、支持根 153

三、寄生根 153

第三节 变态茎 154

一、地下茎的变态 154

二、地上茎的变态 157

第四节 变态叶 158

一、鳞叶 158

二、叶卷须 158

三、叶刺 159

第五节 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159

第十一章 花 161

第一节 花在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中的意义 161

第二节 花的形态 162

一、花的概念与组成 162

二、花的形态类型 162

三、花程式和花图式 168

四、花序 169

第三节 花芽分化 171

一、花芽分化时的顶端分生组织变化 171

二、花芽分化的时期 172

三、花芽分化的过程 172

第四节 雄蕊的发育和结构 176

一、花丝和花药的发育 176

二、花粉的发育 178

三、花粉粒的形态 182

四、花粉的内含物 182

五、花药、花粉培养和花粉植物 184

六、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性 184

第五节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185

一、柱头、花柱、子房的发育 185

二、胚囊的形成 188

第六节 开花和传粉 191

一、开花 191

二、传粉 192

第七节 受精 194

一、花粉的萌发 194

二、花粉管的生长 195

三、双受精过程 196

四、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197

五、受精作用的调控 198

第十二章 种子与果实 199

第一节 种子 199

一、种子的形成和结构 199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 206

三、种子的寿命与萌发 209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211

五、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212

第二节 果实 213

一、果实的形成和发育 213

二、果实的类型 214

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218

四、坐果和落果 218

第三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219

一、借风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219

二、借水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220

三、借动物和人类活动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220

四、借果实的弹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 220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221

第十三章 植物界的类群与演化 224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224

一、植物分类的重要意义 224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 224

三、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225

四、植物命名方法的基本要点 226

五、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226

第二节 植物界大类群 227

第三节 藻类植物 228

一、蓝藻门 229

二、绿藻门 230

三、褐藻门 231

四、藻类植物的经济意义 233

第四节 菌类植物 233

一、细菌门 233

二、粘菌门 235

三、真菌门 235

第五节 地衣植物门 239

第六节 苔藓植物门 240

第七节 蕨类植物门 242

第八节 裸子植物门 245

第九节 被子植物门 249

第十节 植物界的发生和演化 250

一、植物界的发生阶段 250

二、植物界的演化 252

第十四章 中国种子植物主要分科 254

第一节 裸子植物门 254

1.银杏科 254

2.松科 254

3.红豆杉科 254

第二节 被子植物门 255

一、中国农业植物分科检索表 255

二、中国农业植物分科 263

1.木兰科 263

2.番荔枝科 263

3.樟科 264

4.胡椒科 264

5.毛茛科 265

6.睡莲科 265

7.十字花科 266

8.虎耳草科 269

9.蓼科 270

10.番杏科 270

11.藜科 270

12.落葵科 271

13.亚麻科 272

14.酢浆草科 272

15.石榴科 273

16.菱科 273

17.西番莲科 274

18.番木瓜科 274

19.葫芦科 274

20.猕猴桃科 276

21.胡颓子科 277

22.桃金娘科 277

23.山茶科 278

24.藤黄科 278

25.椴树科 279

26.梧桐科 279

27.木棉科 280

28.锦葵科 280

29.大戟科 281

30.蔷薇科 282

31.豆科 288

32.杨柳科 290

33.杨梅科 290

34.壳斗科 291

35.桦木科 291

36.桑科 292

37.荨麻科 293

38.鼠李科 293

39.葡萄科 295

40.芸香科 296

41.橄榄科 297

42.楝科 298

43.无患子科 299

44.漆树科 299

45.胡桃科 300

46.伞形科 301

47.柿树科 302

48.山榄科 303

49.木犀科 303

50.夹竹桃科 303

51.茜草科 304

52.菊科 305

53.茄科 306

54.旋花科 307

55.胡麻科 308

56.唇形科 308

57.泽泻科 308

58.凤梨科 309

59.芭蕉科 309

60.姜科 310

61.百合科 310

62.薯蓣科 311

63.天南星科 312

64.棕榈科 312

65.兰科 313

66.莎草科 314

67.禾本科 314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318

一、哈钦松系统 318

二、恩格勒系统 3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