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两相流与传热  原理及应用
两相流与传热  原理及应用

两相流与传热 原理及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学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02202676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
《两相流与传热 原理及应用》目录

一、两相流流型及流型转换 1

(一)流型概述 1

(二)弯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 2

(三)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 4

(四)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转换 5

1.实验设备 5

2.螺旋管流型转换的理论分析 6

3.实验及观察结果 7

4.螺旋管中两相流流型转换准则关系式 8

2.实验观察及其结果分析 10

1.实验设备与试验范围 10

(五)立式螺旋管内气液两相向下流动流型及转换 10

3.流型转换的理论模型及判判别关系式 11

(六)卧式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及转换 14

1.实验设备与试验步骤 14

2.流型分类及试验结果 15

3.理论分析及流型转换准则关系式 16

(七)卧式螺旋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转换特性 18

1.实验设备与试验结果分析 19

2.理论模型和转换准则关系式 20

(一)含气率概述 23

二、截面含气率 23

(二)管内两相流截面含气率理论模型 25

1.理论模型 25

2.关系式及其比较 29

(三)垂直管内两相混合物向下流动特性与截面含气率 32

1.试验研究方法 32

2.试验数据处理 34

(四)螺旋管内截面含气率 35

1.工作简述 35

2.理论分析 36

3.测量方法及试验装置 38

4.试验结果分析 41

三、两相流动特性与流动阻力 44

(一)管内气液两相流动摩擦阻力 44

1.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44

2.试验结果及处理 45

(二)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摩擦阻力 49

1.工作简述 49

2.理论分析 49

4.试验结果与讨论 51

3.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51

(三)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摩擦阻力特性 52

1.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摩擦阻力特性分析 54

2.试验装置 55

3.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56

(四)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摩擦阻力随管长的变化特性 61

1.理论分析 61

2.试验装置 62

3.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1.试验设备与试验方法 64

(五)内螺纹管气水两相摩擦阻力特性 64

2.试验结果与分析 65

(六)管内气水两相混合物转弯阻力 70

1.管内气水两相混合物转弯流动特性准则方程 70

2.试验装置与阻力测定 73

3.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分析 74

(七)螺旋管内气液两相流中二次回流 81

1.数学模型及解 82

2.试验装置 85

3.试验结果与讨论 87

(八)分叉管两相流分配特性 90

2.试验结果及其整理方法 91

1.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91

3.分析讨论 93

4.分叉管中流量与压降关系式的建立及比较 94

四、沸腾传热与传热强化 97

(一)内螺纹管近临界压力下沸腾传热 97

1.试验方法 97

2.光管传热特性 98

3.内螺纹管传热特性 100

1.试验设备 104

(二)水平管干涸后传热 104

2.试验结果与分析 105

(三)螺旋管内两相强制对流沸腾和干涸后传热 108

1.试验装置与试验结果分析 108

2.强制对流沸腾传热数据整理 109

3.螺旋管干涸后传热特性 110

(四)稳定流动时管内强制对流沸腾强化传热 114

1.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 114

2.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15

3.数据分析和讨论 117

1.近似的评价方法 118

(五)表面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评价方法 118

2.考虑成本及运行费用的评价方法 121

五、临界热负荷 123

(一)临界热负荷值模化方法研究 123

1.工质的热力学性质相似性 123

2.模化方法的推导 125

3.试验验证 126

(二)水平管内的临界热负荷 127

2.理论分析 128

1.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 128

3.试验结果和讨论 132

(三)螺旋管内的临界热负荷 133

1.试验装置和试验过程 133

2.理论分析 134

3.试验结果和讨论 136

(四)水平管临界热负荷——上下温度飞升点的计算 138

1.试验装置 139

2.分析讨论 141

(一)两相流不稳定性研究工作概述 146

六、两相流不稳定性 146

(二)过冷度、热负荷与出口节流对压力降型脉动的影响 147

1.实验装置 148

2.实验范围及试验方法 149

3.试验结果及讨论 149

(三)垂直管中两相流压力降型不稳定性 155

1.实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155

2.试验结果 155

3.理论分析 155

5.各参数对压力降型不稳定性的影响 159

4.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 159

(四)水平U型管中压力降型不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161

1.控制方程 162

2.稳态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162

3.压力降型不稳定流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165

(五)水平U型管中压力降型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169

1.试验系统 170

2.试验结果和讨论 171

七、两相流测试 175

(一)孔板测量高压汽水混合物流量与干度 175

1.理论分析和推导 176

2.试验系统及测量方法 177

3.试验结果及讨论 178

(二)用锐缘孔板对亚临界压力两相流测量 181

1.理论分析 181

2.试验装置 183

3.试验结果及讨论 183

(三)用电导法测定两相流平均截面含气率 185

1.试验装置和测量原理 185

2.试验结果 186

八、两相流与传热的应用 188

(一)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188

1.螺旋管中单相介质的流动特性 188

2.螺旋管中单相介质的换热特性 189

3.螺旋管中两相介质的流动特性 190

4.螺旋管中两相介质的传热特性 192

(二)直流锅炉上升下降管圈布置水动力特性 194

1.超高压直流炉上升下降管圈布置的水动力特性 195

2.超临界压力直流炉上升下降管圈布置的水动力特性 202

1.试验装置 208

(三)筛孔板漏液规律 208

2.试验结果 209

3.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 211

(四)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传热特性 215

1.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热力特性分析 215

2.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 216

3.试验结果 219

4.试验结果的分析 220

(五)锅炉受热面含灰气流磨损与烟气流速 222

1.磨损原理 223

2.磨损试验装置与试验结果 224

3.烟气允许流速 228

(六)一次上升直流炉水冷壁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230

1.关于水动力特性问题 230

2.关于热偏差问题 233

3.关于膜态沸腾问题 237

(七)大型火电厂主力机组锅炉循环方式与锅内特性分析 239

1.自然循环锅炉 240

2.一次上升直流锅炉 243

3.低倍率循环锅炉 245

4.复合循环锅炉 246

返回顶部